维持艰难,就在几台发动机基础上来回捣鼓的马尾飞机制造处
民国成立初期,创立于1867年的福建船政已是穷途末路,一片衰败之相。由于经费的奇缺(自船政1867年创办以来到中华民国成立为止,历年拖欠的经费总额超过一千万两,实在是一笔令人咋舌的天文数字),除了在1916年和1917年分别开工了一艘小型炮艇(“海鸿”号和“海鹄”号)之外,整个船政的造船业务已经完全荒废。但在这一片废土上,一颗新的种子正悄然发芽。
马尾飞机制造工程处主任巴玉藻
1917年清末海军派赴美国留学的王助、巴玉藻、王孝丰、曾诒经等人学成回国。其中王助和王孝丰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王助更是担任过波音公司前身B&W公司的首任总工程师);曾诒经则在美国柯蒂斯公司实习航空发动机制造;巴玉藻更是有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学硕士学位。他们回国后受时任民国北京政府海军部长刘冠雄的指派在马尾船政的原址兴办海军飞机制造工程处。由巴玉藻任主任,王助、王孝丰、曾诒经任副主任。飞机制造工程处于1917年末正式挂牌成立,不久王孝丰因有意从政而离职,最终由巴玉藻、王助和曾诒经构成了飞机制造工程处的“三驾马车”。同时还担任在海军学校框架内新成立的飞潜班的教学任务。1923年福州船政局因经费实在紧张,无力再供应支撑飞机制造工程处的运作,希望海军部将飞机制造工程处收归海军总司令部直辖。经过反复的讨价还价后,终于在1928年9月转属海军总司令部公署,改称海军制造飞机处,仍然设于船政局原址。原飞机制造工程处主任巴玉藻为海军制造飞机处处长王助和曾诒经为副处长,1929年巴玉藻因病去世后,由王助接替处长一职直到1931年迁离马尾为止。
继巴玉藻后担任海军制造飞机处处长的王助
为了因地制宜起见,飞机制造工程处选择了适合海军使用、且起飞、降落较为容易、对场地要求较小的水上飞机。制造飞机所需的航空发动机、仪表、操纵装置、座椅、钢丝绳、钢线、钢管、铝板、铝条、麻布(用作机身蒙皮)、油漆、胶水等材料从国外直接购买,飞机骨架所需的木料则就地取材自制,选用福建本省产的杉木、白梨木或榆木等,都是武夷山区最为常见的树种木材。
马尾飞机制造工程处航空发动机专家曾诒经
从1919年8月制成第一架飞机起到1930年底飞机飞机制造工程处迁离马尾为止,依靠购买的六台马力不一的航空发动机,先后制成飞机十四架,分“甲”、“乙”、“丙”、“丁”、“戊”、“己”等六种机型。涵盖水上教练机、水上侦察机、水上轰炸机三种机种。虽然数量并不多,但却奠定了中国海军航空兵的基石,是不能被忘却的一段记忆。
飞机制造工程处“甲型一号”、“甲型二号”、“甲型三号”水上教练机
1920年首飞的甲型机是中国海军自制的第一种飞机,其母型为波音C型水上飞机(该型机正是飞机制造工程处副主任王助于1916年在波音公司任总工程师时设计的水上飞机)。具有双套控制系统,主要作为初级教练机使用,也可携带手投炸弹用于轰炸。
准备下水的甲型一号
该型机总共建造了三架,其中第一架于1919年8月制造完成,命名为“甲型一号”,由于缺乏飞行员,直到1920年年初才由广东护法军政府飞行专家杨仙逸推荐的飞行员蔡司度试飞,但在试飞过程中因飞机失速坠海损毁,蔡司度死里逃生,1920年2月回收发动机后机体报废。发动机用于建造同型的“甲型二号”机,1920年8月制造完成,由聘请的英国飞行员试飞成功,飞机制造工程处因此获得北京政府的嘉奖,但“甲型二号”在1921年初的一次飞行中坠毁报废,发动机再次被回收,用于制造“甲型三号”机,1921年2月制造完成,试飞成功后曾飞往江西湖口助战,1923年3月报废,发动机再次回收用于制造“新甲型三号”机的制造。
乘员:2人
长度:9.32米
翼展:13.7米
高度:3.88米
空重:836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1063千克
发动机:一台柯蒂斯OX-5型V型8缸液冷活塞发动机,单台100马力
最大飞行速度:126千米每小时
最大航程:340千米
升限:3690米
武器:手投式轻型炸弹四枚
飞机制造工程处“乙型一号”水上教练机
机棚内的乙型一号
1922年首飞的该机以甲型为基础研发,仅制造了一架,换装了和波音C型水上飞机相同型号的发动机,适当调整了飞机尺寸。1922年1月制造完成,由海军部飞行员曹明志试飞成功。1924年7月该机受孙传芳命令与军阀王永泉作战,担负侦察任务配合陆军作战。1925年8月17日该机因机棚被飓风刮倒被压毁报废,发动机回收后用于“戊型一号”(“江凫”)的制造。
乘员:2人
长度:9.2米
翼展:11.49米
高度:3.88米
空重:825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1050千克
发动机:一台豪尔·考斯特A-7型直列型4缸液冷活塞发动机,单台100马力
最大飞行速度:130千米每小时
最大航程:360千米
升限:3440米
武器:手投式轻型炸弹四枚
飞机制造工程处“丙型一号”、“丙型二号”水上轰炸机
1924年首飞的该型机是飞机制造工程处研制的唯一的一型船身型水上飞机,也是中国海军在1949年前制造的尺寸最大的军用飞机。在设计时比较强调载荷能力,除了能携带较多的炸弹以及挂载鱼雷以外,还能在不搭载鱼雷和炸弹时额外搭乘4名乘客。
制造中的丙型一号
该型机总共制造了两架,“丙型一号”于1924年4月制造完成,但在1925年初的一次飞行中损毁,发动机回收用于制造“丁型一号”机,“丙型二号”机于1925年4月制造完成,1925年8月17日的飓风刮倒了停机棚,“丙型二号”被压毁报废,发动机被回收用于制造“丁型三号”机。
乘员:3人+载员4人
长度:12.12米
翼展:17.67米
高度:5.06米
空重:191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2950千克
发动机:一台劳斯莱斯“鹰”型V型12缸液冷活塞发动机,单台360马力
最大飞行速度:165千米每小时
最大航程:850千米
升限:3660米
武器:一挺可旋转式机枪(机首炮位),鱼雷一枚或轻型炸弹八枚
飞机制造工程处“丁型一号”、“新丁型一号”、“丁型二号”水上轰炸机
1924年首飞的该型机研发于1920年代初,机翼结构参考自美国“道格拉斯DT-2”鱼雷轰炸机,机身采用与“布雷盖BR.14T BIS”型客机类似的客舱设计,只是把侧面的方窗改成了圆窗,客舱在不搭乘乘客时可用作炸弹舱,其右后上方为并列双座驾驶舱,再往后为带旋转机枪架的观察/射击员后座。
第一架该型机“丁型一号”于1924年制成,同年5月27日由俄籍飞行教官米哈伊尔·萨芬诺夫和学员黄友士试飞,但起飞不久就发生机尾脱落的空中解体坠毁的恶性事故,萨芬诺夫遇难,黄友士幸存。其发动机被回收用于制造第二架该型机“新丁型一号”机,1929年根据海军署新实施的命名规范命名为“海鹰”号。第三架该型机“丁型二号”于1929年3月制造完成,发动机沿用1925年8月17日的飓风刮倒了停机棚被压毁报废的“丙型二号”的发动机,根据海军署新实施的命名规范命名为“海雕”号。两架该型机主要用于训练和运输任务,1931年退役报废。
乘员:3人+载员4人
长度:11.12米
翼展:14.06米
高度:5.29米
空重:1565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2430千克
发动机:一台劳斯莱斯“鹰”型V型12缸液冷活塞发动机,单台360马力
最大飞行速度:177千米每小时
最大航程:900千米
升限:4900米
武器:一挺可旋转式机枪(后座),鱼雷一枚或轻型炸弹八枚
飞机制造工程处“新甲型三号”水上侦察/教练机
1926年首飞的该机在设计上和甲型机非常相似,发动机取自报废的“甲型三号”机,仅建造一架,1926年初制成,1929年根据海军署新实施的命名规范命名为“江鹳”号。曾在北伐战争中加入北伐军作战,1926年11月该机携带燃烧弹和炸弹轰炸北洋军阀张毅部,给该部的士气以沉重打击。1931年该机退役报废。
乘员:2人
长度:9.15米
翼展:11.5米
高度:3.75米
空重:813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1040千克
发动机:一台柯蒂斯OX-5型V型8缸液冷活塞发动机,单台100马力
最大飞行速度:130千米每小时
最大航程:390千米
升限:3600米
武器:手投式轻型炸弹四枚
飞机制造工程处“戊型一号”水上侦察/教练机
1927年首飞的该机外观和丁型机比较相似,由于采用功率较小的发动机因此缩小了机身并取消了炸弹舱/客舱,1927年1月制造完成,1929年根据海军署新实施的命名规范命名为“江凫”号。1931年退役报废。
乘员:2人
长度:7.82米
翼展:10.8米
高度:3.72米
空重:70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935千克
发动机:一台豪尔·考斯特A-7型直列型4缸液冷活塞发动机,单台100马力
最大飞行速度:145千米每小时
最大航程:450千米
升限:3970米
武器:手投式轻型炸弹四枚
飞机制造工程处“戊型二号”、“戊型三号”水上侦察/教练机
1927年4月和9月完工的“戊型二号”和“戊型三号”机是“戊型一号”机的升级加强版,换装更大功率的发动机,并在并列双座驾驶室前增加了带旋转机枪架的观察/射击员座位。但由于前部螺旋桨的遮挡,机枪射界被严重限制,但作为纯观察员的战位还算合格。
“戊型二号”在1929年根据海军署新实施的命名规范命名为“江鹭”号,“戊型三号”没有获得命名,和“戊型二号”的最大区别是“戊型三号”的发动机右侧伸出一根较长的排气管。
从左至右分别是戊型三号、一号和二号
乘员:3人
长度:7.94米
翼展:10.8米
高度:3.72米
空重:62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920千克
发动机:一台布里斯托尔·路西法型W型3缸气冷活塞发动机,单台120马力
最大飞行速度:165千米每小时
最大航程:500千米
升限:4260米
武器:手投式轻型炸弹四枚,可视情况安装一挺活动机枪
海军制造飞机处“己型”水上轰炸/教练机
1930年首飞的该型机是飞机制造工程处改名为海军制造飞机处以后制造的第一批飞机,也是海军制造飞机处从马尾迁往上海之前制造的最后一批飞机。以“戊型”机为基础研发,再次换装更大功率的发动机,取消了并列双座驾驶舱,带旋转机枪架的观察/射击员座位又改回到驾驶舱之后,并且扩大了油箱以增加航程。
第一架该型机于1930年10月制成,根据海军署新实施的命名规范命名为“江鸿”号。海军飞潜学校航空班飞行员陈文麟和德籍飞行员汉斯·伯特伦曾驾驶该机自马尾飞抵厦门并返回;随后福州海军飞潜学校航空班第二期毕业的飞行员许成启驾驶该机自马尾起飞飞往武汉,是海军制造飞机处自制飞机航程最远的一次飞行。
第二架该型机于1930年11月制成,根据海军署新实施的命名规范命名为“江雁”号。海军飞潜学校航空班飞行员陈文麟和德籍飞行员汉斯·伯特伦曾计划驾驶该机南下飞往新加坡,但顾虑该机航程不够未能成行。
该型机推测1935年退役报废。
乘员:2人
长度:8.33米
翼展:10.88米
高度:3.56米
空重:73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1068千克
发动机:一台莱特J-6“旋风”型星型5缸气冷活塞发动机,单台165马力
最大飞行速度:177千米每小时
最大航程:1230千米
升限:4800米
武器:手投式轻型炸弹四枚,可视情况安装一挺活动机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