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胎于港剧,各有千秋,内地观众的美好记忆——小记新加坡连续剧
电视剧是很多群众闲暇时用于消磨时间、排解寂寞、寄托情感并且感知世界的一种媒介。因其生动抽象,将生活、人性、情感的种种状态揉合在一起以艺术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来,营造出强烈的感官效果,深受群众的喜爱和追捧。内地荧屏曾经播放过很多经典的电视连续剧,除了国产连续剧之外,极具张力、可看性十足的港剧、台剧以及后来引进的的韩剧同样让观众趋之若鹜、沉迷其中难以自拔。而曾几何时新加坡连续剧同样风靡一时、脍炙人口。
新加坡连续剧的风格和发展历程以及与中华文化的联系和渊源
新加坡连续剧融合了港剧和台剧的特点,剧情紧凑、高潮迭起、对人物细腻深入的刻画,戏剧效果十足,别有一番独特韵味,深得内地观众的钟爱。更因其与中国内地有着很深的渊源,肤色、语言、民俗文化相近,让观众产生由衷的亲切感,继而打破国界的隔阂,成为内地观众喜闻乐见、争相观看的戏剧品类。另外新加坡连续剧中展现的浓郁南洋风情也让人心驰神往。
新加坡连续剧有着悠久、精彩纷呈的发展历程,积累丰富的创作资源和经验,经典层出不穷、幕前幕后人才济济。自1984年引进中国内地之后,凭借其精良的制作和引人入胜的剧情吸引了一大批观众,丰富了观众的精神文明生活,也通过连续剧满足了我们对新加坡华人同胞生活、情感状态的好奇和探知欲望,慰藉了内心那份由然而生的民族情感。
八九十年代国内共引进五六十部新加坡连续剧,风格类型多样,体裁广泛,包罗万象。深入了解新加坡连续剧包含的内容,有描写亲情与家长里短的家庭剧,有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展现商场风云变幻和人性善恶的商战剧,也有侠骨柔情、快意恩仇的武侠剧。每个类型都呈现出清晰的脉络和独特的韵味,也都涌现出不少有代表性的作品,新加坡连续剧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由此可见一斑。
值得一提的是,早期新加坡连续剧由于地缘和文化上的接近,深受香港和台湾戏剧的影响,从剧情结构、拍摄手法、剪辑、氛围营造等方面都可以让人清晰感受到港剧、台剧的轮廓。为了更好的学习借鉴,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准,新加坡连续剧大力引进港台幕前幕前人才,比如香港著名电视剧制作人梁立人加入新加坡广播局,主管戏剧制作,在他的运筹帷幄下,新加坡连续剧快速发展,屡出精品。演员方面则有吴岱融、马景涛等人,他们的加入使新加坡连续剧更具魅力,也因为他们的知名度,也提升了自己在港台和中国内地的受众群和影响力。
这不仅说明了新加坡与中华文化密切的交流联系,在保持新加坡连续剧自身本土特点的同时汲取了港剧、台剧风格和制作上的经验和优点,提升了自身的层次,使其更加具有观赏性,也让中国大陆的观众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加深了对新加坡连续剧的好感和喜爱。当然新加坡连续剧由于资金人才以及创造力的不足,整体水准距离巅峰时期的港剧还有点距离,呈现出的效果相比较而言还差强人意比如场景简陋,剧情节奏掌握不够娴熟等,但依然打造出脱胎于港剧,却有着不同的灵魂和内涵,打上属于自己深刻烙印的特色、风格,走出了一条鲜花与掌声相伴、万众瞩目的光辉发展之路。
新加坡连续剧色彩斑斓,经典众多,人才济济
从第一部《雾锁南洋》引进开始,新加坡连续剧便吸引了内地观众关注的目光,为精彩的剧情如痴如醉,甚至在周遭亲友中引发热烈的讨论,很多连续剧观众耳熟能详,如数家珍。古装武侠神话剧、商战剧、家庭伦理剧、都市情感剧等,新加坡连续剧不只一张面孔,每种类型都很出彩。
《昆仑奴》、《东游记》、《莲花争霸》、《鹤啸九天》、《塞外奇侠》、《真命小和尚》等等这些武侠、神话剧很多观众至今依然记忆犹新。无论剧情、画面、场景、配乐都营造出出色的感官效果,充分展现出武侠江湖刀光剑影、风起云涌和侠客的武功盖世、义薄云天以及神话世界的光怪陆离、仙风道骨,引人入胜,百看不厌。从这些连续剧也可以反映出新加坡与中国大陆的历史渊源和密不可分的联系,和其对中华文化的认可和弘扬。
《雾锁南洋》、《人在旅途》、《出人头地》、《叱咤风云》、《调色板》、《双天至尊》、《勇者无惧》、《三面夏娃》…时装现代剧其实是新加坡戏剧最为擅长、产量最多,也最受观众喜爱和欢迎的,最为深入人心的。新加坡时装现代剧包含商战、赌术、家庭伦理、生活情感、黑社会、小人物成长励志等元素,内容丰富、无所不包,体现了新加坡戏剧创作上的出色的灵活性和想象力。这些连续剧风格上也和港剧很接近,让熟悉港剧的观众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更容易接受,也更能融入其中。
新加坡连续剧很多剧情和人物依然让观众记忆犹新。
《莲花争霸》将金庸和古龙小说的精髓和风格融合,中国蒙古族演员塔琳托娅反串的风度翩翩、气宇轩昂的白玉川,演绎得唯妙唯肖,入木三分。
《雾锁南洋》反映早期华人为了生存背井离乡、漂洋过海远赴人生地不熟的南洋奋斗打拼的历程,虽历经磨难依然不忘初心,朴实善良、坚守原则,终收获事业爱情的成功,在异国他乡站稳脚跟。剧情真实细腻感人,展现了一幅绚丽的人生画卷,将华人同胞在南洋的生活情感状态刻画得淋漓尽致,满足慰藉了中国大陆观众对一脉相承的华人同胞牵挂思念的民族情感,并产生一种莫名的情愫,分外动容。
《叱咤风云》有很多典型的港剧元素,相当于传统港剧的翻版,却也在剧情和叙述上的有匠心独具的创新和突破,内核上有属于自己的思想和灵魂,新加坡连续剧特有的韵味展露无遗。讲述了一个年青人在时代的潮流下浮浮沉沉,因为爱恨情仇的困扰,迷失了本性,经历了种种,得到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最终恍然大悟,迷途知返。剧情最后主人公志高为了复仇失去了挚爱亦君,痛彻心扉追悔莫及,最终看破红尘出家为僧。一个人行走在荒凉的郊外,看着挚爱的遗物,睹物思人,流下了五味杂陈的泪水,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显得分外凄凉。片尾曲《铁石心肠》的响起更是相得益彰,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引得观众被氛围感染,陷入剧情当中难以自拔,甚至于热泪盈眶。
新加坡连续剧几十年发展历程中涌现出许多优秀演员,我们比较熟悉的有李南星、陈之财、李铭顺、戚玉武、曹国辉、朱厚任、刘谦益、谢韶光,陈天文、范文芳、郑惠玉、郑秀珍、林湘萍、郭妃丽、李月仪、潘玲玲、郭淑娴、朱乐玲等等都是新加坡极具个人魅力,受观众喜爱的演员。他们用他们出色的演技,对戏剧表演的喜爱和投入,为观众贡献一个栩栩如生、脍炙人口的角色 。
此外还有无数优秀的默默付出的幕前幕后人员是新加坡连续剧发展的重要的推手,理应获得我们的尊重,更应该让我们铭记在心。
新加坡连续剧配乐也是相当出彩,本土优秀音乐人的才华横溢加上港台音乐人如《月亮代表我的心》的创作人翁清溪等人的鼎力相助,对剧情氛围的渲染、推动起到推波助澜、画龙点睛的作用。《东游记》、《塞外奇侠》、《情丝万缕》、《叱咤风云》等剧的主题曲、背景音乐或大气磅礴、或悠扬婉转、如泣如诉、感人肺腑,与剧情完美契合,尽显巅峰时期华语流行音乐的枝繁叶茂、光采夺目的创作能量和水准,让观众印象深刻,至今依然记忆犹新,津津乐道。也从侧面展现了新加坡演艺文化的繁荣昌盛、兼容并蓄和多元化发展。
新加坡连续剧发展停滞,原因众多,冀望其风华再现
世间万物盛极必衰,新加坡连续剧一定程度上依托港剧产业链横向发展,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随着港台娱乐文化整体水平的衰退,加上自身人才匮乏、青黄不接,创意枯竭,资金限制等原因,也不可避免地走上没落之路。最近几年中国大陆引进的新剧数量逐年减少,直至如今已几乎难觅踪迹。
为突破困境迎合时代的发展、观众欣赏水平的变化,新加坡连续剧开始尝试转型,以氛围和谐、情感真挚,讲述人们生活与情感遭遇的家庭伦理、时装爱情剧为主,风格较为单一,格局较为狭小。虽然也有如《小娘惹》等精品,也在尝试和中国大陆合作拍摄戏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如集合中国大陆、香港、新加坡三地知名演员,集商战、家族恩怨、兄弟情义、励志成长等传统新剧热门元素的《有情有义》曾经也在内地播放并有良好反响,让观众依稀感受到传统新剧的韵味,但整体水准和繁荣程度与巅峰时期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 ,相去甚远。
时代潮流冲击下,任何事物都不能安然无恙,独善其身。新剧没落虽让人失落和伤感,却也是事物发展轨迹下必然的结果。希望新加坡连续剧能够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早日突破沉淀期,再创辉煌,再次给无数对新加坡连续剧喜爱有特殊情感的观众带来惊喜。也希望新加坡连续剧的辉煌不只停留在我们这一辈经历过新剧风华的观众的记忆里,给更多年轻观众带来更多的视觉盛宴,精神世界更加色彩斑斓让他们的成长岁月带来更多感动和美好的回忆。
注:本文图片来自网络,违权删除。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