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起勇气,聊聊我的2次酒后痛哭
深夜码字儿时,微信常弹出姐妹们的消息:心情不好,聊5块钱的?
一番吐槽后,被问的最多的是:你怎么总是一副乐天的样子,就没有烦心事儿么?
后台也常有妞留言给我:包妈感觉你每天都充实又快乐,羡慕...
当然有不开心,这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还要带团队,最不缺的就是烦恼,只是不习惯晒圈吐槽。
大家又问:那你怎么解压呀?
我....可能是喝酒吧....
朋友们都知道我爱喝两口,到国外出差,忙碌一天后瘫坐在餐厅里,顾不上点菜,用最后一点力气跟waiter说“Beer for me,please”
小伙伴笑我:你是有多爱喝呀?!
哈哈其实我只是喜欢酒后微醺,和朋友聊聊天放松的感觉。而且只爱那种淡淡的light beer。
打卡各地local beer
再疲惫再累,喝上一杯,满血复活。
包爸曾问过我:如果只能带2件东西去荒岛,你会带什么?
防晒霜和啤酒哈哈!我毫不犹豫的回答。
喝酒是我的减压秘笈,更是倒时差的小妙招。飞10几个小时的国际航班,上飞机先跟空姐要一杯,喝完倒头就睡,落地无缝衔接工作
对酒的周边也感兴趣,从日本淘来的啤酒打沫器,与世界杯绝配
有些小执念,喝stella的啤酒,配上stella的杯子才完美。
甚至计划去考个品酒师~
温暖的小酒桌
说起对酒的最初记忆,是小时候的餐桌上,下班回家的爸爸,就着一碟花生米或一盘炒鸡蛋,给自己倒上一杯,解解乏。
记忆中爸爸开心不开心,都只喝一杯,这是他解压的小嗜好。
在小孩子眼里,觉得特别有趣也特别温馨。我总是凑过去,给自己倒杯水,假装陪爸爸喝两口。
灯光暖暖的,酒香淡淡的,我和爸围着小酒桌有一搭没一搭聊着天儿...很放松很开心。
大人们偶尔也有忧伤难过的时候,他都释怀在酒杯中了,记得他最爱跟我说:丫头啊,人这辈子,没什么大不了的,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长大后,累到极点的时候,感觉快撑不住的时候,这个场景就会浮现出来,给我温暖,并生出一种力量——“再烦的事儿,喝一杯就缓过来了”。
现在忙起来没多少时间陪爸爸喝酒了,去国外出差,会买各地小吃带回来给他当下酒菜,新加坡机场的蛋黄鱼皮,是爸爸的心头好。
爸爸每次看到什么创业者压力山大的新闻,总会发消息给我:丫头,压力再大,别想不开,有烦心事儿爸跟你喝一杯。
也能陪老爸喝两口白的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爱喝两口?
我觉得是记忆深处的一种温暖吧,潜意识里它总是和爸爸、和周末喜欢叫我去家里吃饭的爹爹,和无话不谈的闺蜜们联系在一起。
但也有那么两次,真的把自己喝到痛哭流泪的记忆。
他为什么要走?
那一次,是去青岛和朋友一起,我们两个女孩,当时也没觉得有什么烦心事儿,但喝完回到酒店后就彻底大爆发了。
据包爸描述,我抱着他歇斯底里地哭:他为什么要走?他为什么要走...
我口中的他是我第一次创业时的小伙伴。当时我和包爸在做TOMPDA智能手机论坛,他跟我们在一起好几年了,很默契,当时他被新浪挖要离职。
PS.能找到哪个是我么?当年我也是混在男生堆儿里的,粉丝聚会唯一的女性兼策划、组织、主持
这里面藏龙卧虎,出了不少大神
我找他聊了,给他跟新浪一样或者更高的薪资,但他说也不能留了,因为觉得新浪对自己未来的提升空间更大。
我们那时在中关村创业,边上都是新浪、中关村在线这些竞争力非常强的大公司,经常是培养出一个人,就被大公司挖走了。
第一次创业的地方
关于创业,《燃点》讲得很真实,93%的创业公司3年内都死了,剩下的只有7%,想想我们当时能生存下来,真的挺难的。
从我第一次创业到现在已经十几年的光景过去了,这一路走来有得有失,庆幸的是,有6位小伙伴陪着我从开始走到了现在。
曾问过他们:最难的时候,那么多公司挖你们,待遇和机会都不错,你们为什么没走呢?
他们总是嫌弃地说:嗨,上哪儿找你这么心大不计较的老板去?凑合干吧~
我知道他们都不是“凑合”的人,工作起来比谁都较真。我们这么多年不离不弃,要归功于三观一致的彼此欣赏、不用解释的无条件信任。
我们见过对方所有开心的、痛苦的、脆弱的不会跟家人表露的另一面。
他们手机里存着我蹲路边吃盒饭、坐台阶瞌睡的囧照,见过我凌晨3点面如死灰的熬夜脸,见过我面目狰狞地痛哭...那些只能关上门留给自己的情绪,好感激你们都在。
这么多年一起上班下班,我们共度的光阴早就超过了和家人相处的时间,我们就是彼此的家人。
春天来了,你走了
第二次喝到痛哭,是包子奶奶的离开。
我的婆婆,情商智商极高,特别能干的一个老太太。
我们生活在一起10几年,从来没有拌过嘴吵过架,和谐到我跟别人去讲,别人都不信。
每天快下班的时候,她会给我打电话问回家吃晚饭么。如果我不在家吃饭,她可能就跟包爸吃剩菜,我回家才炒新菜。
别人问她你有几个孩子,她永远都回答:两个孩子,一儿一女。
我们俩一起逛街,逛到她喜欢的鞋子,我不问价格就买下来,售货员说这母女俩真好。十年前2000多一双的鞋子对我来说挺贵的,但她喜欢就值得。
一切都很美好很幸福,只是,我们没有来得及好好告别。
婆婆走的特别突然,我和包爸当时都在外地出差,她感冒发高烧昏厥被送进医院,我们接到电话后分别从出差地往回赶,医院判断是肺炎,我们稍微放下一点心。
但她的烧一直退不下来,一直在昏迷状态。
医生用了最好的药,却没有突破强大的血脑屏障。从发病到离开,只有一周的时间,包爸去办手续,我在医院的走廊上,脑子里一片空白,完全止不住地流眼泪,哭到眼睛模糊,在空白的大脑里,只有这首小诗:
那个4月,我第一次体会到失去至亲的煎熬。
回到家,每个角落都有她的身影。
打开冰箱,保鲜膜封着我爱的炸酱、孩子们吵着要吃的奶奶做的春饼。
床边是去医院前她没来得及穿的鞋子,阳台上她养的花花草草在风中摇曳...
我吃不下也睡不着,半个月瘦了8斤。包爸说你喝点酒睡上一觉吧。喝完后痛哭流涕...
3年过去了,现在跟朋友提起和奶奶相关的事儿,还是不能释怀,说着说着就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开始掉眼泪,哪怕是在写着这篇文的时候,也是哭着写完的...
珍惜有他们的每一天
现在想想自己喝醉的两次经历,最承受不起的其实是别离。
在《请回答1988》片尾,成年后的德善说:
“我想回到那个时候,见一些人,年轻如泰山一般的父母,好想见他们”。
看到这里,总是会哽咽。
为再也见不到的婆婆,为不再伟岸的父母。
陪包子过春假,就要返程了,他恋恋不舍地说:妈妈,我好希望回到出发前的那一天。
小小年纪,竟然发出跟德善一样的感叹。
只是人生不能倒带,走到了父母当年的年纪,自己做了父母,才慢慢懂了那些年他们没说出过的辛苦和担忧,才珍惜那些被嫌弃的唠叨,才明白人生真的是“白驹过隙”。
手机里有很多没来得及回复的父母的留言:你到哪儿了?吃饭了么?又在加班么?放假能回家么?...
还没回复,他们又发来:知道你们忙,不用回信息了,我们都挺好的。
就算每天在一起,能给他们的时间又有多少呢?
村上春树说:我一直以为人是慢慢变老,其实不是,人是一瞬间变老的。
有很多人,来不及好好告别。
有些转身,真的就是一生。
有些再见,再无相见。
绘本大师宫西达也先生跟我说:死亡是为了好好活着存在的。
我觉得这就是我现在的心情,在清明节前,写下对已逝亲人的思念,也提醒自己珍惜当下的每一天,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
【关于我们】
微信关注公众号“包妈课堂”,给你更多科学权威育儿知识/母婴用品评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