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66岁,身家1450亿,送客户奔驰宝马,带34人成亿万富豪
中国的亿万富豪,贡献过不少凡尔赛金句。
王健林:
先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比方说我先挣它一个亿。
刘强东:
我和她在一起不是因为她(章泽天)漂亮,因为我根本不知道她漂亮不漂亮,我这个人脸盲。
马化腾:
我们都出身普通家庭,没什么特殊的,顶多是房子大一点。
他们认为稀松平常的事,却是许多普通人眼中的人生天花板。
结果,不免成“梗”,引人戏谑一乐。
当然,与他们一样身价不菲,却行事低调的亿万富豪也不在少数。
海天味业董事长庞康就是其中之一。
(庞康参加会议)
海天很出名,是中国老百姓的厨房里,出镜率最高的“网红”。
但庞康这个名字,却被不少人打上“陌生”的问号。
有些人看他凭着卖酱油成为亿万富豪,不免心生好奇。
一瓶酱油而已,竟能造出富豪?
当然,去看看最近几年的“富豪榜”,找一找庞康的位置,答案很肯定。
2020年,位列“胡润全球富豪榜”第158位,财富值770亿元;
2021年,位列“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57位,财富值264亿美元;
2022年,位列“胡润全球富豪榜”第67名,财富值1450亿元。
他的知名度,虽不及前几位“脸熟”的富豪响亮,但实力并不可小觑。
是富二代踩着云梯扶摇直上,还是穷小子“鲤鱼跃龙门”逆天改命?
初出茅庐——既来之则安之
1955年,广东佛山,为了生存下去,25家造酱油的古酱园合体成功。
团结就是力量,说不定哪个人的哪个想法,就能给大家指出一条活路来。
那时候,任谁都不会想到,那个真正拯救他们的福星,并不在他们中间。
他和他们,隔着27年的距离。
当时规模最大的“海天酱园”,占据着重要的话语权。
所以,新的酱油厂随之命名为“佛山市公私合营海天酱油厂”。
(生产基地一角)
此举第二年,一个本地男孩出生,取名庞康。
跟许多家乡人一样,在与时代一起成长的日子里,本地酱油的味道成为他记忆中不能舍弃的情怀。
只是他无法预知,将来有一天,他会与那个味道结下不解之缘。
1982年,庞康26岁,据称从南京师范学院食品机械专业毕业。
他走进已更名为“佛山市珠江酱油厂”的大门,被分配到这家工厂当技术员。
彼时,他的人生履历中有两个闪光的标签:大学生、经济师。
八十年代的大学生,地位金贵,且不说在生活中被人高看一眼,国家更管分配工作。
只不过庞康端上的这只铁饭碗,在家人和亲朋看来,着实有点“大材小用”。
地方小,行业还不高大上,怎么看,都是“屋里放风筝——飞不高”。
不过,有句话说得好:锥处囊中,其末立见。
偏偏在这个别人瞧不上的小地方小岗位上,庞康把自己的人生和整个行业,同时搅了个天翻地覆。
如今,40年过去,他用一路无人可及的履历证明:
心怀珠玉之人,绝不会被人生的起点束缚。
庞康的人生起点,就是这家毫不起眼的酱油厂。
作为地方老品牌,靠天晾晒,靠“老师傅的舌头”把控味道,制作工艺落后,产量也不稳定。
在本地被其他酱油品牌压制,在外地更没有销售优势。
作为一家老牌国营企业,它现时的生存困境,也是时代打下的烙印。
而庞康的加入,就像在这潭表面平静、实则危机四伏的湖水里,装上一台电动马达。
马达的震动,给予湖水持续不断的活力。
事实证明,在时代的一次次暗流涌动中,正是庞康的果断决策,稳控大局,才把气息奄奄的酱油厂盘活。
(庞康)
“低就”的庞康,如何对待这份工作呢?
不怨天尤人、朝秦暮楚,既来之则安之。
安守本分、专注工作,天天在车间研究造酱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有学历、有能力,有定力、有耐力,这个行事沉稳的小伙子,深得领导和同事们的赞赏。
在人生这个大舞台上,每个主角的出场方式都大有不同。
有的人天生光环加身,声势浩大;有的人谦逊无声,在日积月累中释放能量。
庞康是后一种。
才华绽放——既安之则为之
1984年,邓爷爷视察广东、福建,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加大。
28岁的庞康,已经在工厂造了两年酱油,从技艺上来说,他已是参透流程的熟练工。
彼时:
王石33岁,先知先觉,嗅出商机,创建“万科”;
王健林30岁,还在辽宁大学当学生,四年后创建“万达”;
马化腾只有13岁,刘强东也才11岁,14年后,他们一个成立“腾讯”,一个成立“京东”。
当时的他们,寂寂无名,有的还是稚嫩少年,都经历着自己最正常不过的人生。
多年后,他们不约而同,成为各自行业内的大佬,一起跻身各大富豪榜。
(自动化生产线)
但那一年,最吸引庞康目光,让他内心产生震动的,是一个叫马胜利的人。
马胜利率先“吃螃蟹”,承包石家庄造纸厂,并迅速扭亏为盈。
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势,国营企业的“承包责任制”正式走上历史舞台。
这也是人们称1984年为“中国现代公司元年”的原因所在。
1985年,在马胜利成为大红人、好厂长,不停参加各种演讲和讲座的时候,在基层磨砺3年的庞康,被提拔为酱油厂副厂长。
1988年,国企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大范围推行。
在时代变革的风起云涌中,庞康踩中了风口,又被推到酱油厂总经理的位子上。
1992年,已有10年工龄的他成为公司掌舵者,做出向全国市场挺进的决策。
这一年,做耗油起家的另一大酱油品牌“李锦记”,推出一款中草药保健品。
初名“南方李锦记”,也就是后来风靡国内保健品市场的“无限极”。
在调味品市场上叱咤风云的李锦记,涉猎领域广泛。
保健品、餐饮、房地产、运输等,多管齐下,创富能力在行业内少有匹敌。
那时候的李锦记,还是庞康内心的一种遥望。
当时的他,人至中年,一心高擎“调味品大旗”,梦想大杀四方。
(庞康接待来访人员)
俗话说“十年磨一剑”,利剑出鞘,张力无穷。
攘外必先安内,要在佛山之外的地界称王称霸,内部管理必须跟上趟。
酱油厂开始实行股份制运营,当地国资办公室、公司领导班子和员工分别占有30%和70%股份。
既安之则为之,属于庞康的调味品“创富时代”正悄然来临。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像外人看起来那般周全、圆满。
在庞康一次次扭转危局的过程中,也招致不少非议。
1995年,庞康39岁,他做出一个内心纠结的决定:
收回员工股份。
他的目的,无非是多掌控股权和决策权,更便于对工厂实施自主管理。
但这个消息却像一颗惊雷,在不到800人的公司突然炸响。
对于他这番“虎口夺食”的操作:
有人愤愤不平,牢骚满腹,唾沫星子飞溅,骂他是资本家;
有人唉声叹气,有奔头的日子没过几天,便毫无征兆、戛然而止,‘过河拆桥’的滋味不好受;
甚至有人组团,联名去告庞康的状。
(公司外景)
外有生存压力高悬头顶,内有员工反对此消彼长。
面对公司内外交困的现实情况,庞康没有犹豫,一如既往地果断推行自己的决策。
他比谁都清楚,改革必然会伤害到一部分人的利益。
但也只有推行下去,自己的满腔抱负才有用武之地,公司也才有更多的生存机会。
如何做选择,庞康身在高处,看得更远,也掂量得最清楚。
员工股份被收回,集中到管理层手中,无形中为庞康后来的“造富神话”埋下伏笔。
2008年,经过一系列变革后,公司顺利实现管理层控股,成为真正的民营企业。
庞康的个人才华匹配到合适的用武之地,6年后,他将在各大富豪榜占据一席之地。
横空出世——既为之则优之
传统行业难突破、不好做,但又想做出个样子,出路在哪里?
庞康认为,出路就在于做大规模、做排头兵,做别家做不出来的事情。
有人说,世界上最难、最有价值的事,就是做前人没有做过、不知怎么做的事。
这与庞康的见解不谋而合。
(庞康)
既为之则优之,围绕这个方向,庞康布局一系列大手笔动作:
力排众议,引进价值3000万元的国外先进生产线;
投资10亿元,建成大型生产基地,年产能突破200万吨;
引进第一条全自动包装线,酱油生产工序完全实行自动化,质量和产量都得到专业保障;
巨资打造央视新闻联播黄金时段广告;
现身《一站到底》、《我们战斗吧》等综艺节目;
免费开放工厂,邀请满足条件的年轻人现场参观,扩大宣传和影响力……
生产能力有了,知名度有了,在销售渠道上下足功夫,成功变得水到渠成。
2013年,公司销售收入突破百亿大关,成就中国调味品行业的第一缕高光。
2014年,公司成功上市,市值达到500多亿元,庞康的身家达199亿元。
他不仅成为亿万富豪,还成为独一无二、名副其实的“富豪制造机”。
34名公司股份持有者紧随其后,财富突破亿元,也成为亿万富豪。
打工打成亿万富豪,不得不说令人艳羡。
但这并不算结束。
2017年,公司市值一度达到1600亿元,庞康和他的亿万富豪大军们,身家随之水涨船高。
(庞康)
除了严控内部管理,带管理层赚到钱,他还给予客户赚钱空间。
因为一直在调味品行业深耕,公司积累到完善的市场销售网络。
庞康经过多年的苦心运营,终于掌控可持续发展的“捷径”。
每隔几年,他就会提升一次终端价格,有钱大家一起赚。
至于客户奖励政策,宝马、奔驰,谁有能力谁开走。
在庞康的运筹帷幄之下,整个调味品行业开始变得高大上。
许多人托住下巴惊呼,一瓶酱油、一罐调味品累积出的利润,竟然比房地产、白酒、石油还有价值。
替他“卖命的”有钱赚,为他“开疆拓土”的有钱赚,自然而然,他也有钱赚。
说到底,一个人能不能赚到钱,就取决于他能不能让别人赚到钱。
能让别人赚到钱,自己才有钱可赚。
而那些你愿意让他赚到钱的人,也都是能帮助到自己赚钱的人。
在生活中,这叫“合作思维”。
你对别人有用,别人才能为你所用。
合作双赢,大抵就是这个意思。
(生产基地外景)
人生就像一场豪赌。
对于许多心怀梦想的人来说,一个小小的酱油厂根本不具备托举梦想起飞的力量。
但庞康却借力这个不显眼的平台,不仅放飞自己的梦想,还让跟随自己的人享受到财富和名誉加身的荣耀。
平台的大小,不是用眼睛看出来的,而是靠自己用心“造”出来的。
做任何事情,天不助己没关系,自己不放弃才最关键。
大巧若拙——既优之则传之
2011年到2017年,公司生产的酱油连续6年占据行业销售头榜。
2019年,公司市值一度达到6500亿,把房地产和石油大佬甩在身后。
2020年,在“胡润中国10强食品饮料企业”中遥遥领先。
它还是中国唯一进入“全球价值最高食品饮料企业”前五名的企业,与世界知名品牌饮料并驾齐驱。
(主持人汪涵前往生产基地参加活动)
作为百姓餐桌上的普通调味品,庞康到底如何做到“大闹天宫”?
没有媒体大肆报道,不热衷于人前刷脸。
从小角色到大男主,从地方品牌到走向全球,庞康的个人性格与企业精神紧紧相融。
他说过:
无论遇到顺境也好,困难也罢,我们始终有其坚守的初心,始终坚持守拙、择善、务实、创新的企业精神。
不被外界喧嚣所扰,不被高处风光引诱,脚踏实地,只做好自己想做的事。
这也是庞康对企业精神中“守拙”一词的解释。
拙,本义是“笨拙,不灵巧”,有明显的贬义词性。
但老子主张的“大巧若拙”,却是另一番境界。
意即真正聪明的人都不擅炫耀,不露锋芒,实为“守拙”。
市面上比调味品赚钱的行当多的是,庞康有足够的能力另行投资,赚快钱和巧钱。
就像李锦记一样,把鸡蛋放到多个篮子里,赚钱途径多了,风险也分散了。
但庞康却安守于“造酱油”的角色,几十年如一日,在硬件和软件上下足功夫,只为做成调味品行业老大。
他做到了。
那些富豪榜上的名字,有许多是老百姓茶余饭后都能叨叨几句故事的人。
偏他,先得动手搜一搜,不然真有点脸生。
(庞康接待来访人员)
许多人津津乐道于庞康几十年不换赛道,而幸运的是,庞康在同一个赛道的深耕,终于收获硕果。
结果证明,他的产品打过了房地产、互联网,稳扎稳打的策略比那些踩在风口的行业更能积累发展优势。
40年前,偏安于一隅的小小酱油厂,经历过时代变迁,如今盛装绽放,已是行业内的佼佼者。
从26岁到66岁,那个笃定抱负、埋头钻研的技术员,真正成为高擎行业大旗的领头人。
坚守初心,大巧若拙。
就像他所说:
300年来,我们这家老字号始终也将继续坚守调味酱料行业。
他亲手创造出调味品行业的高光,造就出几十位亿万富豪。
这些在普通人眼里的“高不可攀”,足以证明他的用心程度。
一手运营企业,一手凝聚人心,作为公司决策者,这应该是最基本的能力。
在股权改革,收回普通员工股份的时候,庞康被骂被告。
但作为公司掌舵人,他必须承受非议和诋毁。
没有人能做到让所有人满意,与其被骂唯唯诺诺、一事无成,还不如雷厉风行、我行我素。
(庞康)
事实证明,庞康的选择最终成就他的事业。
即使这种成功,并不能被所有人承认。
机械化的车间没有温度,但生产出的产品,产量质量达标。
现代化的工作环境、业绩的起伏,总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庞康一直在探索的路上步履不停。
路漫漫薪火相传,人悠悠生生不息。
没有谁成就谁,从来都是互相成就
知乎网友“圆脸火星娃”曾去参观海天的生产车间,他用“震撼”两个字形容自己看到的场面。
首先是“硬件”上的震撼:
生产基地占地3000多亩,在高科技的生产设备加持下,罐装和入库等环节,都实现了无人操作。
其次是来自于员工的震撼,年轻化、礼貌化、形象化。
因为公司知名度的提高,庞康在生产基地建造了一条2公里长的参观通道,取名“娅米城堡”。
全国各地的参观者陆续来到这里,近距离感受庞康一手打造出的企业文化。
朝气蓬勃的基层员工队伍里,更是卧虎藏龙。
有的发布原创音乐、出专辑;有的是数理化国家大赛和省赛的一等奖;钢琴仙女、手工达人、高端化妆师……
可谓“百花齐放春满园”,处处洋溢着挡都挡不住的青春气息。
(庞康)
庞康凭啥成功?
首先得益于他的个人性格特质。
有句话说“一入宫门深似海”,庞康是一进酱油厂的大门就没再回头。
几十年过去了,他还在这个圈子里打转,在寻找更多的可能和机会。
但凡是个心高气傲之人,身为大学生、经济师,都不会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工厂里安放人生。
心静、身定,庞康把人生成功的关键一宝押在了自己的能力上,而非身外之物上。
其次是保持与时代同频。
从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从国营企业的大而全到民营企业的小而巧。
庞康依托酱油厂,在时代的变迁中顺势而为。
每一次变革,都成为他人生的晋级机遇,离他的梦想更进一步。
三是不可或缺的运气。
运气有好坏之分,具体到一个人身上,自身能量越强,遇到好运的机会自然越多。
如果自身能量虚弱,即使天赐好运,也没有能耐掌控它。
从外人的眼光看,庞康遇到了难得的好运气,但前提是,他与好运能够互相接纳。
可以说时代和酱油厂成就了庞康,但反过来,庞康也成就了酱油厂和这个品牌。
人生中,没有谁成就了谁,从来都是互相成就。
你没能力,运气再好,你也掌控不住;你有能力,运气一来,才能为我所用。
作者:朱小鹿&倾城
关注我@朱小鹿,阅读更多百万级爆文。
你好,我是朱小鹿博士,是90后,也是武汉大学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
主业一门心思搞科研,副业用零碎时间写稿。
用动人的笔触,写走心的真实故事。
关注我@朱小鹿。或者点赞、评论、私信我,互相探讨学习,一起努力蜕变,成为更优秀的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