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马的马尾为什么都很短?涨姿势了
作者:M·辰
#陕历博篇-9#
亲爱的小伙伴们,感谢您一路支持、跟随“走遍世界博物馆”从文明古国系列的埃及、印度、希腊、墨西哥以及欧洲系列的俄罗斯一直走到亚洲系列的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土耳其。现在,2019年“国庆70周年——中国篇·陕历博”正在进行中。小伙伴们,速度围观啦!
我们在参观博物馆时,经常会看到一些人脚步匆匆、走马观花、转上一圈便走人了事。殊不知凡是能进入到博物馆里的每一件文物都有它自身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与科学价值。比如,我们最近一直在聊的唐三彩马,其头小颈细、四肢修长、胸肌雄健(上图)等形貌特征的背后就含藏着一部汉代丝绸之路的简史;而它光艳明丽、自成风格的三彩制作工艺则又可以追溯到汉代陶制艺术的发展史……通过唐三彩马,倘若我们能够了解到它背后的历史脉络以及当时社会的时代风情,那么也就不枉它在地下憋屈了千余年。
今天,咱们将接着说陕历博唐三彩马——为什么唐三彩马的尾巴都很短?它传递出了怎样的时代信息?
(本文图片由M·辰、色影拍摄,版权所有)
(唐,三彩马,局部)
细心的观众都会发现大多数唐三彩马的尾巴都很短——它们要么是本身被塑造得很短(上图),要么就是长长的尾巴被打成结而变得很短。
问题是,唐三彩马气宇轩昂、形体硕大,却为什么偏偏马尾如此短而小呢?
(唐,三彩马)
首先,从艺术的角度看,唐三彩马的头都很小,如果尾部坠上一根长长的马尾,会使整个马的造型变得头轻尾重,看上去很不协调。因此艺术家在设计作品时有意将马尾设计的比较短。
(唐,黑釉三彩马)
其次,唐三彩马为整体烧制。如果器物体积过大,不仅加大了烧制的难度,也增加了运输过程中损毁的风险,独立外挂的马尾稍有不慎就可能会折断或脱落,这意味着所有的人力、材料乃至时间成本都会随着马尾的损毁而报废。人们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只得将马尾做得很短、很小。
(唐,黑釉三彩马,局部)
另外,唐三彩马尾短小的原因还跟马的大小便有关。马在大小便时会弄到尾巴上,人们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就将马尾编成辫子。于是,这种生活元素被艺术家所捕捉,而它又正好校正了“头轻尾重”的美观上的不足。因此,人们所看到的唐三彩马就变成了短尾马。
(唐,三彩打马球俑)
将马尾编成辫子的做法除了卫生清洁的原因外,还与唐代社会盛行打马球运动有关。为避免马在奔跑过程中由于马尾甩来甩去而与其它马的马尾缠绕在一起,于是人们把马尾编成辫子或者将马尾打结,以防止发生意外。
(本文图片由M·辰、色影拍摄,版权所有)
(西汉,彩绘陶兵马俑)
如果上述“为防止马奔跑时马尾交缠,而将马尾编辫或打结”的做法行之有效,那么,战场上战马的马尾肯定也都会被弄短。然而,事实好像不是这样,至少我们看纪录片、电影时,战马的马尾都甩来甩去威风得很呢!
为此,辰馆特意花费N多小时,从浩如烟海的图片库里找出了上面这张《西汉,彩绘陶兵马俑》图片。图中清晰可见汉代骑兵方阵中的战马,其马尾确实是打!了!结!
当然,艺术品终归是艺术品,是高于生活的艺术之作,真实的生活可能并非如此。
(唐,三彩三花马)
好啦!参观陕历博,唐三彩马赏析要点总结:头小颈细、臀圆腿长、立耳方额、胸肌健硕,具备这些特点必是良马;若颈部鬃毛为三花式,则是极品宝马之标志;大部分三彩马的尾巴较短,原因见本篇,其它见#陕历博篇-7、8#。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头条号“走遍世界博物馆”,跟M·辰一起走遍世界博物馆。谢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