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多少岁?你住的房子还是家?
千禧年以前,
父辈们见面的问候语都是:
吃了吗?
现今,
我们之间的聊天往往从:
你买房了吗?
为开端。
作为相亲时的必考题,
房吸引了大众越来越多的关注,
时代也让它从一个名词,
彻底变成了一个衡量人们价值的量词,
至于房在哪个地段?面积多大?
则是继续聊天的必要素材和更多的好感加分项。
同时,“家”这个词却渐渐被大家遗忘,
更多被人们代指老家,家乡~
好像我们新立足的这个地方,不能称为“家”似的。
有人说,房子不就是家么?
不。
房子不一定是家,家也不一定基于房子,好似本质一样的两个词,其实真没太大关系。
你或许不觉得两者有何区别,
那看看下面这几位的家吧,
他们的家会让你对房子和家有更深的认知。
12㎡的家,他们一住就是50年,不是面积大才叫豪宅。
“塔之家”于1966年为东孝光先生自己亲建,一家一住就是50年,而今女儿东利惠——东环境·建筑研究所所长,任然继续生活在“塔之家”。
这个家建筑占地面积有约20平米,作为房间使用的建筑主体占地面积只有12平米。被认定为东京都历史保护建筑。
东利惠女士说:我希望大家能理解物理空间上的大小和实际感知上的大小是不一样的。因为空间感是不能直接换算成数字的,所以对于房子不能只着眼于“平方数”。住在城市里,随时能感受城市因时代变化而带来的改变和新鲜感。这就是所谓的都市生活。
这个家承载了我的成长与整个家庭的幸福与温馨,虽然也住过几百平的大平层,但总是不如“塔之家”能带给我天然的安全感。
一个安徽爷爷,1万块种出5000㎡私家花园,成为中国最美花园。
1950年出生的张太沛,
从小在爷爷的花园里长大,
心里埋下了一颗花园的种子,
2002年他终于在安徽马鞍山的东郊遇见了现今的“三棵树庄园”,花了16年将它变成了美国杂志《美好家园》中的“中国最美私家花园”。
为美丽的花园付出辛勤的劳作,在园中与家人定期聚会进餐成为了张爷爷觉得最开心的事。
冬天还有件孔雀的趣事:孔雀一般生活在南方没见过雪,有一年下大雪,一夜之间整个花园都变白了。它们都傻了,全待在树上不敢下地。我们就找了个竹竿,把食物送到树上给它们吃。
张爷爷说:我今年68岁了,最开始的时候追求花园的完美,想做到尽善尽美。随着时间慢慢推移,我可以接受花园的一年四季:花繁叶茂挺好,花谢了,叶落了,也挺好。
一个独居男,把130㎡出租屋,改成香艳单身公寓
新加坡人Heikal在上海住了10年,接连创业两家公司,现在经营一个瑜伽品牌。
眼前这个单身公寓,就是他的家。地方不大,却用到了十几种颜色、材质、风格,混搭出一种东南亚风情。一走进他家,就闻到一股精油香薰的味道,感觉很治愈。
公寓位于衡山路附近,是上海市中心地租最贵的地段之一。面积130平米,月租1万6,改造花了10万。
之前租住过的房子Heikal都会自己花钱进行改造,有的甚至被房东收回自住,但他并不觉得不值,反而觉得现下住得舒适就是最值的。
他改造后的家,颜色、装饰很有戏剧感,还把床放在了卧室正中间,四周用纱帘围起。“朋友看到我的床,会觉得我像一个皇室的王子。”
她40岁之前忙成狗,40岁之后在上海买房隐居
温州人陈莹莹,40岁前是个“忙成狗”的生意人,40岁后,她花了60万,在上海近郊买下了一个带花园的三层别墅,从此开始虚度光阴。一个人的隐居生活,一过就是15年。她还慢慢成了园艺达人,被花友们称为“女王”。
陈莹莹:2003年,我带着领养的两只狗狗住在上海市区,当时正好是“非典”时期,我担心在市区养动物会惹麻烦,于是就急忙在上海近郊找房子。
这个联排别墅在松江区,空间比较大,还带个小花园,房产中介只带我看了20分钟,我就果断决定买下来,一共花了60万。想的都是狗狗能不能住得舒服,没考虑过自己。
她在家里打造了3个花园,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养花哲学:严格控制花的品种,不养需要打药的花草,还收集了各种颜色的三角梅……
她几乎不出门,一刻也不愿离开自己的花园。
陈莹莹说,这样的日子,她想过到90岁。
上海一家四口住30㎡豪宅,金先生家的小家大乐
金先生一家在去年
买下了一间30平米的老房子,
在上海的老里弄中,
原本破破烂烂、毫无生气。
他们进行了四个月的大改造,
从原本的一室一厨房,
变成了两层楼。
这样一个小房子里,住了金先生和老伴,儿子和孙女,一家四口各有各的空间,互不影响。
金先生:房子有时候并不那么宽敞,但有了宝贝孙女,总是能咂摸出甜。
潮汕帅叔用5年造园林美宅,一池锦鲤,满园招财树
广州的东郊,有一座岭南园林风格的宅子。青砖墙里,有两个院子,一高一低。
宅子的主人老蔡是潮汕人,做工程的,一辈子为别人造了很多房子,2012年开始,他找到建筑师好友何先生,为自己打造了这个“叠园宅”,前后花了5年时间。还把自己喜欢的古董家具、园艺盆景都融入了进去。叠园宅占地2亩,院子有1000平米,老蔡亲手挑选,种下了百余种植物,院子里有一池塘的锦鲤,还有旺宅又招财的罗汉松,风水极好。
斑驳的树影落在青砖墙上,
无论室内安坐,廊里走动,
都有景色相伴,很东方,很自在。
何先生:这个宅子,更像我和老蔡以朋友的关系,
一起合作的作品。
老蔡去过日本用清水混凝土做的
美术馆、博物馆,
很喜欢那样“素面朝天”的美感。
建造过程中,他真的用一个匠人的心态,
每一个工序都自己把握,
一点点营造出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香港年轻人一辈子买不起房,把破出租屋改成复古小窝
Dick和Christy是一对恋爱7年的情侣,
他们现在租下的家,
在香港“贫民窟”深水埗一栋破楼里,
65㎡,位于7楼,没有电梯。
他们为了攒钱结婚,
周一到周五全职上班,
周末在家开复古二手店,
一个房间是卧室,另一个房间卖衣服,
平时就好像住在一个店铺里,
就这样生活了3年。
他们无所谓隐私:
“肯爬7层楼上门拜访,
都是有诚意的客人。“
Christy已经接受Dick的求婚:
Christy:年轻人结婚是否一定要买房,人生一定要这样?我们可能问自己更多一点。”
76岁奶奶不退休,自己造房子:什么都不干,还不如叫我去死
秦泉寺奶奶的一生特别忙碌,1960年代,
她是第一批出国留学美国的日本女性,
80年代她移居巴厘岛开始研究天然染织,
成为发明青竹染的人。
三宅一生、山本耀司、川久保玲,
80年代这几位日本时装界的大设计师用的布,
都先交给秦泉寺,做一遍青竹染。
今年76岁的日本布艺家秦泉寺由子,
8年前在京都比睿山上买了一块400平米的土地,
给自己盖了一个房子。
秦泉寺由子:这个房子几乎只有厨房,还有一个小卫生间,我想在这里和朋友分享美食和生活,这个厨房是我给自己人生最后的礼物。
他们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阅历,不同审美,不同地区......但他们住的都是家,而不仅仅是房子,他们的家有温度,有温情,有他们对生活的热情,有无愧于当下的仪式感。
你呢?你多少岁呢?你又住的是房子还是家呢?只有房子岂不是有点凉,家是暖的呀。
此文为圣都装饰原创,部分图片源于网络,盗用必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