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府古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标本
01
时间与命运,犹如滔滔不绝的江水奔腾而来,呼啸而去,转瞬即逝,逝去了无穷无尽的往事与烟云,湮没了一望无际的人物与面孔。独留下那些矗立在大地之上的风物,静默无声,却蕴含丰富,在宁静中诉说千年的沧海桑田,在寂寞中叙述千年的沧桑巨变,在残缺破旧的阴影里展现着曾经的风华绝代,在逼仄郁暗里凸显昔日的荣华与富贵。时间只带走记忆的尘埃与纷扰,沉淀在命运之中的依旧是那些凝结着历史与文化的风物,用他们庞大而又坚固的建筑形体,无声地说出了千年莆阳古城一串又一串的芳华旧物。
早晨八点的阳光,并没有想像之中的炎热、炙烤、焦虑,揣着满腔的美好,穿过一座古城漫长的夏天,也穿过整座古城的斑斓多彩。我正是凭着千百次努力,不停地行走,寻找了遍布全城的历史文物,以一个虔诚者、后来者的追问,打开了一座又一座古老建筑物千年百年幽幽的文化之门,拷问出了它们业已存在的前世今生。它们身上所隐藏的历史秘密或许早已被世人所知,在泛黄而又古旧的族谱、地方史志、野史上,或多或少完整或残存记载着他们沧桑的往事、跌宕起伏的历史。但在我的心里,总是把数以百计的“他们”和这座古城完整或残缺的街巷,拼凑成一座城市有机而又生动的肌理,从中梳理出一条又一条鲜活而又饱满的文化血脉,并用我鲜嫩而又舒张的散文保存下来,让莆阳古城在我的文章里万古长青。
不论是古老而又破旧的西门街,那些寥落的风物,宝树庵里飘出的淡淡的香,西门街忽高忽低的窄道,清风岭与清风岭天后宫肃静而又安然的建筑,虚掩着数百年的繁华与硝烟,一直在我的心空飘动。被时间孤立的真武坛,那古旧而又宽阔的门廊,历经六百年的精美墙体和雕刻优美的龙柱,以其不可剥夺的文化遗存,为这座城市留下了可以追寻的文化坐标。
沿着早已丢失的洞桥,沿着面目全非的兼济河,我看见的街巷已被时间截断了,些许的旧屋与民居,连同寺庙只为这座城市的历史留下了片刻的回味。著名的“西湖水镜”永远找不回来了,但兴化府城隍庙幽暗的大殿已经蓄满了一座城市永恒而又独特的精神之气,在无形中氤氲着莆阳子民的春秋与气节。那座气势恢宏的三清殿建筑群,以千年古老的础石砖瓦坚守着一座城市最朴实的文化底蕴,任无尽的风雨洗刷过宽阔的门廊、干净的庭院、厚重的门前石,一间又一间宏大而又静谧的殿宇。时间只以时间的方式流逝了门里门外千年的旧事,三清殿以千年的历史建筑形体证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伟大人文价值。
“开莆来学”木坊 资料图
穿过后街缤纷的时光,徘徊于庙前巷迂回曲折的巷中巷,从窄窄而又空寂的小巷中,可以触摸到宋元明清遗失的时光,在每一个拐弯的墙角遇见流传几百年的传说与故事,你不得不惊叹千年的兴化府古城藏匿着太多太多莆阳才子的风流韵事,抑或铿锵有力的踏石留痕。筑建于明中期的陈氏故居和大明王朝二品大臣的宋氏官宅,以其迥异的建筑风格,证明一个共同的朝代,不同的家族所经历的不同命运走向。轩昂的大宗伯第更以其五进七开间的宏大建筑规模,为莆阳这座“文献名邦”增添了无穷的文化光芒。百廿间的大院落,大明王朝国师荣耀的从政经历,万历年间才子的光环依旧在平平仄仄的七律中闪现。大宗伯第是兴化府城的不可缺少的扉页,是数百座光宗耀祖的官宅府第永恒的范本,也是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得以保存的文本价值。
长寿社是后街、庙前、衙后、大路四条古街交织于中心的千年里社,是莆阳最为典型的代表性里社,其背后所隐藏的忠义节孝,一直是坊间居民引以为傲的楷模。从大路街通向元代文峰宫,或宋代的旧城墙,或始建于唐代的凤山寺,永远是一条兴化府城生动而又有序的文化脉络。而从长寿社通过县巷去寻找的古谯楼,已然已把一座城的前世一览无余,为我们一生一世不停寻找的繁荣的文化,找到了最为可靠的源泉。
图:阿钵
筑建于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古谯楼就像千年兴化府城的一把不可或缺的文化钥匙。从它的历史时间来考察,它是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子城和最早的城楼,也是内城与外城的连接点,更是整座古城的核心建筑。古谯楼的每一场建筑,毁灭与重建,都与这座千年府城的荣辱兴衰连在一起。而从它的地理方位来观察,古谯楼的前面,是万千乡民的府城、外城的南门,是护城河,是南门外街繁华的街市,是滔滔不绝的木兰溪水,是一马平川的兴化平原,是巍然矗立的壶公山,是人杰地灵的莆阳大地上无穷无尽的繁华与沧桑。
在这块只有四千二百平方公里的兴化府地上,时间以历史的名义记住了一个光辉的起点:公元568年,始置莆田县。莆田县、仙游县、兴化县、兴化军……在历史宽阔的河流上逐渐出现在这块风生水起的土地上。与这座古老的城共生共荣的是,千百年来不辞辛劳的莆田先民,在这块辽阔的大海荡上进行了气吞山河的改天换地。公元七世纪初,莆田先民掘塘蓄水,围海造田,筑屋起村,开始了几个世纪感人肺腑的沧海桑田征程。不问成败,不计血汗,莆田先贤从不间断的筑堤拦水,造陂引水,以筚路蓝缕的开拓精神开垦出数十万亩的南北洋平原,建成了一座稻麦四季飘香的“兴化粮仓”,完成了造就“文献名邦”的物质基础。莆田,这一片辽阔的蒲草丛生之田,是属于全体莆田人的集体文化记忆。
图:蔡昊
从公元568年的只有数条小巷小街的莆田县城开始,城的梦想一直飘扬在莆田人的梦乡,直至公元983年,兴化军治置莆田县,始筑兴化军城。兴化军城、兴化路城、兴化府城,城的历史与文化一直在这里沸腾着这一方人的智慧与血汗,一直在这里演绎着这一方水土的悲欢离合,一直在这里书写着数不尽的阴晴圆缺。千年莆阳古城,在千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出现了城墙、城楼、军衙、县衙、府衙、文庙、府学,数以百计的寺院宫庙里社祠堂,数以千计的官宅民舍,和不断涌现的里弄街巷,不断崛起的牌坊门楼。这些弥足珍贵的历史风物汇聚在莆阳古城,就是我们永远割舍不了的历史与文化。
时间有些停顿了,伫立在这座千年古城的街巷,有一缕阳光般温暖的声音,轻声地穿心而过,让我的心蓄满了期待。
02
城市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伟大出现,是以非农生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的出现与诞生,是这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繁荣的标志。
城市是一种进步的文明形式。兴化军城自宋代初期创立以来,便集中着闽中地区先进的文化要素,开始重塑莆阳文化的骨架与脉络。公元983年创城之时,筑建了子城、城楼、外城,形成一座城基本的刍形。宋咸平元年(公元998年),兴化军诸生方仪,陈诩向朝廷申建孔子庙,倡捐钱30万缗首筑军学正殿,开创了兴化军最高学府教育的先河。在封建社会所启动的科举选拔制,军学诸生具有荐贡的资格,以此为起点的中贡员擢进士,成为宋元时代无数读书人科举入仕的途径。军学具有不可或缺的社会意义,兴化军军学以其四百八十间学舍的庞大规模,冠甲八闽名郡,从而奠定了莆田士子在宋朝三百一十九年间以1678名进士争得“宋朝进士第一县”的头把交椅。
文庙、军学、县学、书院、书堂、书社,完善了一座城市的教育网络,凸显着城市优越的教育层次与教育水平,这是农耕社会文明的象征,也是衡量一个地区文明或文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兴化军城、兴化军学、兴化军署,以及作为一个军衙相配套的政治、经济、文化设施的兴建,提升了整座兴化军城的文明水平。并以其文化高地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优秀知识分子聚城而居,逐渐地形成与广大乡村具有不同文化层次的城市文化。
图:最爱历史君
兴化军城无疑是整个兴化军、闽中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莆田之所以能够以2482个进士、21名状元、五千贡员、三千进士和浩如云烟的文化著作,赢得了“文献名邦”称誉的决定性因素。一座城市,完善的教育,先进的文化,发达的文明,足以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既有良好的教育设施、浓厚的教育氛围、较高的教育水平,又有厚重的文化底蕴,“比庐业儒”的文明程度,兴化军城已然成为唐宋元明清每一个朝代社会精英趋之若鹜的聚居地。
在我考察了莆阳数十个簪缨世胄的家族,那一脉令人拍案叫绝的文化史,不得不叹服了莆田先贤敏锐的眼光、成熟的思想、超前的入世思维。这些书香盈门的望族能在莆阳繁衍生息,开枝散叶,是与根植于他们内心之中的文化分不开的,读书著作是他们每一个家族每一代族人孜孜不倦的灵魂追求。而近百个具有优良文化传统的家族,为这座古城的物质建筑和文化传承起到了引领的作用,莆田才用这样以扬眉吐气的进士人数和举人人数在古代科举文化中独占鳌头。
唐末,莆阳历史上著名的大德高僧妙应禅师,一生精进佛学,筑寺造院,走遍了莆仙大地上的山山水水,留下了许多精彩绝伦的谶语。“乌石山前,官帽绵绵”是在斟舆莆阳古城下作出的谶语,乌石山下,从唐至宋约三百年间,迁居至前埭,后埭的黄氏、宋氏、郑氏、林氏、陈氏、许氏,皆是科甲绵延的名门望族。被誉为唐末“闽中文章始祖”的黄滔,迁居乌石山下的前埭一门出现了72个进士、184个举人、九个文武状元。其中在莆阳生活读书的有两个,黄仁颖、黄公度,还有十一个解元,共有二十四个黄氏士子文章入选《四库全书》,是名符其实的书香门第。其家族因科第昌盛,入仕为朝官的子弟数以百计,迁徙到全国各地,成为新的“外省人”,广东、广西、海南是他们主要迁徙地。黄滔后裔也遍布莆阳各里各图。石庭、䂬溪、小屿、霞林、延寿黄氏都是尊黄滔为黄氏始祖,其间,也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人物。
莆阳古城,群山簇拥,溪水环绕,具有适合人类居住的优美环境。背靠凤凰山、天马山,东岩山、梅山倚立城边,为城垣的天然屏障。木兰溪、延寿溪支流遍布城里城外,兼济河、下磨溪穿城而过。唐代,挖掘的水井有数十个之多,分布在古城的每一个角落,莆田古城自然就成为众多自中原南下的贵族首选的落脚之地。
唐代,莆田重置县署之后,赴莆任职的县令、县尉、县主簿,甚至路过莆田的致仕官员,大规模入籍莆田,成为各个姓氏入莆始祖。这些朝廷命官大部分经过科举入仕,具有优异的文化修养,良好的政治品格,卓越的家风家训,致仕后定居莆田,也以其格式的家训严厉要求子孙后代恪守家训、家风,读书知礼,从而形成了一条浩浩荡荡的家族文化之河,滋润着整个家族枝繁叶茂地成长,也荫蔽着莆阳大地的书香之气,培植着生生不息的文化血脉。
陈氏入莆始祖陈迈,其人的履历及落籍莆田,具有典型的人文意义。陈迈,唐武德二年(619年),诏莆田置县,迁陈迈为首任县令。陈迈是陈氏入闽始祖陈润的十一世孙。隋朝,被隋文帝杨坚封为散骑将军,派往泉州统领兵马。唐朝开国立朝之初,陈迈弃隋投唐,平安了闽南、闽中之后,唐朝廷任命陈迈为莆田县令。在短短几年的县令生涯中,陈迈置县衙,筑县城,建县学,起夫子庙,文化复兴运动在全县铺开,莆田从一个民风淳朴之地跃升了耕读渔樵之乡。唐朝廷加封陈迈为了骑都尉。陈迈致仕后定居莆田,他的五个孙子后来分别为入莆五大房系,子孙繁衍昌盛,后裔人才辈出,为莆田人口最多的姓氏,乃莆田名门望族。
方氏入莆始祖方叔,唐开成年间(836—840年)迁居莆田乌石山下成为莆阳古氏的开宗始祖。其后裔散居在杜塘、后洋、阔口,也是莆阳的望族。在莆田城内,方氏先后迁居刺桐,即方巷,成就“方氏六桂”的赞誉,李氏入莆始祖李丹唐咸通年(860年)任莆田县令,致仕后入籍莆田,乃莆田李氏的开宗始祖。
朱氏入莆始祖朱琳,落籍黄石水南,乃“琳井朱”的开宗始祖,刘氏入莆始祖刘韶,因子刘友挟刘韶梓棺葬于兴教里碗洋山,后入户涵江保尾,刘氏后人尊刘韶为刘氏入莆始祖。在唐代中后期,北方贵族世胄或因任职闽地各州县,致仕后迁徙莆田定居,或任职莆田县令,后落籍莆田,这是数以百计的莆田姓氏入莆迁居最主要的动因。这些家族本身所具有的文化血脉及其良好的家风家境,为莆田这个“中国古代进士第一乡”留存了不可多得的文化基因和遗传密码,也为莆田这座闻名天下的“海滨邹鲁”、“文献名邦”储备了优异的文化源代码。
03
时间犹如流水,在宽阔的河床上奔腾不息,远逝了无穷无尽的琐事与细节,留下了生机盎然的兴化军城,独守在东南沿海偏僻的一隅,在时间的水声中,日逾厚重,日逾繁华,遂成为八闽之中的文化重镇。
宋代,自六桂翁在科举上吹响了的莆田士子中进士擢状元的集结号,数以万计的读书人簇拥在这条“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狭窄通道上,读书、科举、入仕,然后衣锦还乡,筑祠堂建官宅,尽显天子门生的荣华富贵,在三百一十六年的两宋科举时间内,莆田士子以1678个进士,五千多个贡员,十个正奏名状元特奏名诸科“第一名”刷爆大宋科举文化圈。莆田县、仙游县携手进入宋代进士十强县,莆田县还以千人进士牢牢地占据着“宋朝进士第一县”的宝座。
在一千三百年隋唐宋元明清社会,只有通过读书通过科举,才能入仕,才能实现“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宏大理想,这是封建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惟有读书,才能实现一生的抱负与梦想。“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才有资格科举,才能迈过入仕的门槛,才有可能拥有人生至臻的生命境界。荣华富贵,光宗耀祖,开宗立祠,全在科举入仕后,一个读书人成为朝廷命官,成为一方父母官后,封建王朝和社会才会给予你一切的光环与荣耀。
城市,在农耕社会最显著的特征,是官员、士子与富豪们的聚族而居。两宋时间是读书人共享的“莆田时间”,近万名的进士贡士具备入仕为官为吏的资格,近百个家族都是科甲绵延的书香门第,不管是这些家族因迁居城市而享有较高的教育水平,从而出现了近百个、或数十个的进士贡士,还是散布在莆阳乡村的士子经过日读夜诵,科举入仕后,迁居城市,从而成为兴化军城内的新贵。从宋朝开国之初,“六桂联芳”的翁氏迁居城内坊巷起,有百个家族因科举入仕后,在城内街巷筑官宅建府第,也就在宋朝三百一十六年时间内,因科第鼎盛也带动了兴化军城筑建府第的高潮一直没有停止过。兴化军城就这样形成了书香门第聚居密度最高的城市。
东里巷聚集着黄氏一族
通过对众多家族历史的仔细分析,也通过对兴化军城每一条街巷每一个里弄角落的详细剖析,我发现了莆田人或者众多姓氏十分有趣的文化现象,或许莆阳古城独特的文化现象成就了莆田的“海滨邹鲁”,奠定了莆田被誉为“文献名邦”的文化基础。
从唐末五代到宋朝四百年时间里,兴化军城聚集着数千家书香氤氲的名门望族,这些家族走出近万个唐宋元明清优秀的知识分子,从中诞生了封建社会卓越的政治家、文学家、历史学家甚至书法家、绘画家,他们所居住的官宅和具有闽中建筑文化风格的古民居,无疑是这座城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些古建筑古民居背后所隐藏的故事不仅仅属于某一家族灿烂历史,也是这座莆阳古城所蕴含的文化魅力。
宋代,莆田数以百计的家族科甲绵延,官吏迭出,遍布朝野和大宋王朝每一个郡县,他们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品格,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宋史和各个州军县地方史上留下了姓名与事迹,百世流芳。随着这些莆田籍官吏的远行与任职,大宋王朝众多郡县上也留下了莆田人迁徙的足迹,和他们家族背井离乡的身影。兴化军城的那些官宅与老屋,就成为远行的莆田士子的故乡、故居,他们的后代子孙们从此就认莆田为祖籍地,就认兴化军城为他们世世代代的 心灵原乡。
曾经古谯楼前的“大宗伯” 坊 资料图
或许我可以从宋代兴化军城众多的街巷中,找出许多名门望族的一些往事,而这些碎片化的往事一直不断地证实某个家族的兴衰与荣辱。虽隔着一千年八百年的时间,但时间的灰尘并没有湮灭他们真实的的存在和令人惊叹的故事。
唐末宋初名士陈仁壁从广业里䂬溪迁往城内,居住于县城的东南角,即文峰宫前街,这个家族从此称为文峰陈。陈仁壁儿子陈靖,为建军署而迁居城内橄榄巷,陈靖就成为橄榄陈的开宗始祖。橄榄巷后称庙前巷,陈氏占据着巷内大部分地方。坊巷,宋代称“刺桐巷”,是宋代莆邑名士之官宅府第,“六桂翁”是宋初在坊巷筑官宅定居的,从后埭迁居而来的方姓,方通、方天若、方天任,分别登宋熙宁、宋绍圣、宋政和年间进士后,聚族而居坊巷。聚居在坊巷的还有林姓,林冲之、林震、林霆、林郁、林观、林与之,分别登宋元符、崇宁、政和、宣和、绍兴、嘉定年间进士,先后筑官宅于坊巷。
南宋状元、龙图阁学士、参知政事郑侨致仕后迁居于书仓巷,因其儿子郑寅嗜书如命喜藏书,在江浙一带历任郡县官吏时,广泛收罗书籍,达万卷之多,筑其私家藏书楼,书仓巷因此得名。郑侨乃郑樵之侄儿,入莆始祖郑氏三兄弟之一郑庄之后,郑庄一脉也科甲不断,其后裔散居在莆阳古城的英惠巷、金桥巷、大度街、桃巷等地。“玉湖陈”自陈俊卿登进士第之后,其后裔也迁居在城内善裕铺,也是科第盈门的望族。黄氏入城内居住,主要居城内西北角前埭、后埭一带。宋朝,黄氏家族科甲绵延,入仕为官者众多,后一支脉迁大度街之黄里巷。
长寿社
莆田的众多街巷分布着数以百座的官宅府第,这些家族从此在这里繁衍生息,读书科举,而后因仕途发达而迁居城内各个角落,也迁居莆田各个里图,开枝散叶,不愧为莆阳的名门望族。在城内聚族而居而形成的不少里弄,几乎都居住着近百户一个姓氏的后裔,产生了具有独特的家族文化现象。
草舍里之方氏,是入莆方氏之迁居地,也是方氏繁衍的祖籍地。草舍里方氏实乃古代科举“学霸”,宋一朝就有进士132人。以人口比例来解读,这是中国古代最能考试的“进士”家族,正如南宋著名诗人刘克庄所言“合天下之方不及兴化一方”。状元里之林氏,铁树里之陈氏,濠浦里之陈氏,罗弄里之宋氏,东黄里之黄氏,双池巷之宋氏,鼓楼里之林氏,留桥之刘氏,都是聚族而居的“里”,这些里弄遍布着气势恢宏的官宅府第,是莆阳历史文化之独有现象。
兴化军城的街巷里弄,是城市主要的肌理与骨架,所展示的官宅府第是莆阳科甲甲天下的具象物质证明,是莆田作为“文献名邦”的历史见证。
04
首都是一个国家的主权象征,也是每一个封建王朝的权力象征,城市是每一个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城垣的失陷意味着这个地方权力与管辖的沦陷,也表明着失去对这一个地方的控制力。兴化古城的存在,是全体莆田人共同的文化记忆,保卫兴化城就成为封建社会所有莆田人集体的历史责任。保家卫国在某种意义上,体现在保卫兴化城、保卫这一方的城垣与子民。
兴化古城门
一场史无前例的抗元扶宋战争,顺着历史前进的轨迹,来到了莆田这块书声朗朗的土地上。四百年风平浪静的岁月被蒙古族强大的铁蹄声粉碎了。一场又一场殊死抗争的战斗在兴化大地上演绎着莆田人顶天立地的忠诚与豪气。“生为宋臣,死为宋鬼”,犹如精神上的魔咒紧紧地扣住了莆田人的灵魂。陈文龙、陈瓒、陈虎臣、卓得庆等民族英雄在民族危难之际,全部站在历史的最前列,以一腔热血书写着流芳百世的春秋大义,长达三年的抗元扶宋,数以万计的莆田子民死于战争之地,数十万的莆田人以勤王保宋室的名义,南下广东,最终成了崖山之战不屈的魂灵,还有更多幸存的莆田人成为广东、广西、海南等异乡的故人,成为莆田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或许莆田人漂泊的灵魂中从不缺少对故乡的眷恋,对亲人的眷念,对故国家园的忠诚,在大宋王朝三百多年间,在一场又一场抗击西夏、辽国、金兵的战斗中,涌现出无数慷慨赴死的莆田籍英雄,甚至在一次次平叛与保家卫国的战场上,也有众多的莆田人挺身而出。陈应功、薛奕、陈淬、叶颙等英雄们不惧生死,不畏胜败,以他们英雄般壮烈的义举赢得了青史,赢得历史的尊重,赢得千百年来人民由衷的敬祀。遍布在莆田城乡数以百座的庙宇里社,他们的精神或灵魂升华了尘世祭祀的英雄神,成为千年百年不朽的神祇,守望着莆田,守望着兴化古城。
明洪武二年(1369年),大明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敕封历代天下英雄为各个府城的城隍庙主神。抗元英雄陈文龙被敕封为省城福州府城隍庙城隍爷。陈文龙从叔、抗元英雄陈瓒被敕封为兴化府城隍庙城隍爷。城隍庙从城外迁到橄榄巷,明洪武三年(1370年),一座气势恢宏的兴化府城隍庙屹立在兴化府城的中央,橄榄巷因在城隍庙前就此以后改称为庙前巷。城隍庙、城隍爷、庙前巷、城隍爷生日与忌日,这一切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在兴化府古城演绎着年复一年的春秋故事。
城隍庙是古代府城的精神象征,城隍爷是整个府城的英雄神、保护神,在封建社会城市的精神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城隍庙在创建之时就以其宏大的建筑规模,成为莆田五大宫庙之一,由照墙、外埕、大门、甬道、仪门、中门、正殿、后殿及两厢护厝等组成。兴化府城隍庙大殿,是我见过的莆田最大规模最古老的殿,始建于明弘治二年(1489年),是莆田古建筑保存最完整的大殿,距今有五百年时间。重檐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四间,素面覆盆柱础,补间铺作一朵,材质颇大。大殿前的门头石和殿前石,宽一米,长十米,重达数十吨。无论是大殿的神像、供桌、护神龛,还是柱础、石柱、门头石、条石、石栏,都是难得一见的规制,大气、大方、大度。城隍庙就是用这样气势磅礴的神殿,在道教的各大宫庙及其里社祠堂,显得更加突出,更加宏伟。
或因历史的前进坎坷而又曲折,或因莆田的文化更具丰富,莆田的城隍庙也是与众不同的。清风岭城隍庙是古城最早的城隍庙,是兴化郡城城隍庙,创建于九世纪末,比兴化府城隍庙早四百年左右。“灵昭亘古信仰瞻,威振郡城叨庇阴”,这是清风岭城隍庙的一对楹联,而在清风岭城隍庙门柱上雕刻着的一对楹联,“居心正直遇吾不拜何妨,作事奸邪焚香千枝无益”,这也是兴化府城隍庙的一对最重要的楹联。城隍庙文化或已成为城市文化的一个侧影,扬善惩恶是它永远不变的主题。
庙内尚保存有兴化府城隍庙碑、重修二忠祠碑
城隍庙、里社祠堂所奉祀的神祇,都是从民间群众精神生活中,熟悉的、热爱的、敬仰的特殊人物,从生活中因崇高、伟大、无私的品格而升华为宫庙中千年百年焚香祭祀的“神”,这些宫庙、这些神祇在千百年民间生活中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总在莆田历史上重大历史转折时期,冥冥之中发挥着独特而又神秘的力量。城市、宫庙、民间祭祀活动,一直丰富着城市的文化表情,也一直丰富着莆田人的精神生活。
宫庙里社祠堂,遍布在兴化府城的每一个角落,已然是莆田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宫庙里社都有倡建者,也有创建者,由周围各个姓氏的居民共同捐资兴建的,由一条街巷,或几条街巷的居民共同奉祀的。而这些家族的子弟或因科举入仕而发达,光宗耀祖,也重修重建里社祠堂,在长达千年的历史进程中,里人与里社有了亲切、良好、繁密的互动。
清风岭兴化军城隍庙、兴化府城隍庙,因一座城垣与全体莆田人保护神的地位,兴化军、兴化府累年不辍的官祭,常年不假的重修,以其宏伟而又古旧的建筑形体,屹立在莆阳古城的一角,已然是莆田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主要的历史文物,呈现着不可多得的历史价值,深入到城市每一块肌理、每一条脉络,与这个伟大的古城共同体现着莆田人爱憎分明、保家卫国的爱国精神。这种弥足珍贵的城市精神,千百年来一直支撑着莆田人顶天立地地生活在这片古风浩荡的热土上。
创建于唐贞观二年(628年),位于北河边的玄妙观,是道教在莆田广泛传播的历史见证。北宋初年,兴化军城筑城之后,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玄妙观进行大规模的重建,现存三清殿、山门、东岳殿、五帝庙、西岳殿、五显庙、文昌三代祠、福神殿都是那个朝代重建的。虽经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重修,但玄妙观宏大的建筑物仍保持宋代建筑文化风格,享有“江南古建筑之花”的美誉。一千年四百年的玄妙观、元妙观、三清殿,是整座莆阳古城道教文化的代表,是莆田精神文化的象征,三清殿入选国务院颁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正是这座城市文化图腾的典型意义。
包括城隍庙、里社祠堂都是道教文化的范畴,都是莆田人心灵深处“敬神即神”的信仰与追崇。始建于唐朝的英惠社、长寿社,穿过千年的岁月烟雨,仍以其不可动摇的建筑物和包含其间宏大的精神气场,屹立在城市某一个里弄的中央,屹立在世世代代里人的心灵中央。还有众多创建于宋元明清的里社,古旧的建筑物、陈旧的供桌、破旧的门槛,仍有三炷烛火照亮了人与“神”之间神秘的通道,照亮人心向善求真趋美的求索之陌。这些数量众多的城隍庙、宫殿里社,是莆田历史文化名城鲜活的文化记忆,是世世代代莆田人永恒的心灵原乡,是无数莆田士子离开家乡后魂牵梦绕的故国家园。
05
时间以时间的方式不断为兴化府城的历史书写崭新的篇章,时间镌刻在兴化府城每一座建筑物的前世今生,标识着每一座建筑物的应用价值。在我们可以见到的兴化府古城中,那些县衙、兴化府城隍庙,那些轩昂的官宅、古朴的府第,甚至那些消失八十年的城垣、城楼、城濠,甚至那些湮灭于时间近处的草舍里、濠浦里、桃巷、方巷。在明一朝时间里,曾经铿锵的开始,跌宕的过程,久久不衰的繁华。大明王朝给予兴化府城的辽阔和繁荣,也给予莆田人无尽的风光和骄傲。
明洪武三年(1370年),从陈光大二年(568年)始建于延陵里的县衙,迁至左厢广节指挥营址,即县巷西边。至此,莆田县衙一直延续至民国三十八年。
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为防倭寇又筑新城垣,从洞桥头由西绕乌石山腰东经前埭、后埭与旧城结合,兴化府城几乎扩大了一半,前埭、后埭全围进城内,护城河之兼济河变成了穿过兴化府城中心地带的内河,因而设东、西水关,东从水关头通舟辑可进城,西以石为栏,仅容水入。城垣周长从宋初的周七里八十三步扩至明初的一十一里二千八百三十丈。兴化府城大规模扩建,因应了莆田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繁荣和发展。明代,莆田文化达到封建社会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成就了兴化府城的高度繁荣,可以说,明代兴化府城或已达到了中国古代府城一个相当高水平的程度。
兴化古城旧地图 资料图
从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兴化府城的厢里市街巷的分布图,可以窥视到兴化府城独特的人文景观与繁荣程度。全城共分为东厢、左厢、右厢、南厢四个厢。一里,石幢市、乌石市、白湖市、南市等四个市,十六街,四十八巷。这四个市、十六街、四十八巷就像兴化府城纵横交错的肌理与脉络,活跃地串起了一座城垣的生机蓬勃。兴化府作为八闽辖区面积最小的一个府,却以其灿烂的文化、繁荣的经济名闻天下,是福建一个不可缺少的文化重镇。
封建社会,一个府县的文化繁荣或与这个府县的科甲具有重大的关系,科第昌盛发达意味着这些府县教育、文化的发达,从某种意义上说,科甲繁荣决定着这个地方的文明程度,也决定着这些地方的教育水平、文化高度,也决定着某一地方的社会发达状况。
明代,莆田士子青春焕发,在坎坷而又崎岖的科甲之路上高歌猛进,演绎了一场又一场惊艳四方的进士秀,举人潮。“一邑占半榜”,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会试,莆田县人中式十六人,占是榜福建省进士数之半。“五经魁”,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乡试中式,第一名黄继周,第三名黄谦,第四名林仰成,第五名江从春,林文宾应广西乡试中第二名,恰成“五经魁”之数,时善为“五魁”。从《莆田县志》中可以读到,明一朝,莆田县中举人1753人,中解元33人,中进士535人,中状元2人林环、柯潜,中探花4人,会元1人陈中。如果从横向比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莆田士子在科举上到底有多疯狂。明一朝,泉州府七县共中进士589人,广东十八府共中进士877人。广东十八府中还有为数众多的莆田籍举人中式,或者说莆田士子以寄籍和客籍的方式中式的。
除莆田士子内心深处的刻苦、勤奋、努力之外,莆田人科甲绵延是因为莆田在宋初开始就有了完善的教育网络、教育机构、教育设施、军学、县学、文庙、书院、书堂、书斋、书社,组成了十分完整而又严密的网格化教育场所,境内儿童均有平等机会上学堂读四书五经。到了明代初,莆田教育水平也达到了至臻的境界。“莆邦文学号邹鲁,学宫壮伟,甲于闽郡,其巍峨岌嶪,可望而不可亲者,夫之宫墙堂奥也。”从兴化府文庙遗存的泮池、廊桥,可见兴化府学、文庙的壮观。正是这些从地方官府、莆田乡贤、一代又一代士子们推崇备至的教育设施上,完全可以相信莆田科第甲闽郡的历史事实。
延寿桥
五百多个进士,二千举人,几百人荐辟,几百人荫补、恩补,莆田士子络绎不绝地踏上大明王朝辽阔、清朗、郁暗的政治舞台,从明初到明末,从未间断。有的官吏,唯唯诺诺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地走完自己的仕途生涯。几乎所有的莆田籍御史,怀抱着忠君报国的情怀,千百次地死谏,有的被廷杖,有的被谪贬流放充军,甚至有人当场杖毙。当然,凭着莆田士子的聪明与智慧,在危机四伏的大明朝廷上,长袖善舞,游刃有余,有三百多人官至四品以上。先后有三十个人累官至尚书、侍郎、巡抚、都御史,还有十个人累赠太子太保,享有丞相之荣誉。在嘉靖朝,莆田还有“六部占五部”之美谈。
四千左右大明王朝官吏,三百人的朝廷高官,莆田人在明王朝政治舞台上精彩绝伦的表现,也体现在古老的兴化城里,从明初至明末,近百座的官宅府第先后在大街小巷边兴建,密密麻麻地遍布在兴化府城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里弄。这些创建于明朝的官宅,每一座建筑物的背后都蕴藏一个历史人物的秘史,都延宕着每一个家族几百年荣辱兴衰的历史,从中可以读到与众不同的古代城市文化。
位于大度街与县巷之间的状元里,是因为明永乐三年(1405)廷试第一,钦点状元林环的出生地,林环状元及第后,历任翰林修撰、侍讲,两考礼闱会试,在状元里重建了官宅,五开间三进,只有门楼与第一进廊庑已被折毁,其他二进的厅屋保持完好,是研究明代前期官宅的历史实物。
位于河边的翁氏府第,始建于十五世纪中叶,是历任明正统、天顺、成化三朝的户部尚书翁世资的官宅。翁世资,乃连江里清浦名门望族六桂翁之后裔,后携子迁居于城内河边。这座具有独特建筑风格的明代府第,气势恢宏,风水极佳,从这个府第在明清两朝走出十来个进士。翁世资十世孙翁方纲,乾隆年间的进士,是清代四大书法家之一,其书法作品被收藏于故宫博物院。
几乎和翁世资同一时代的大明重臣陈俊,也历任明正统、天顺、成化三朝,历官户部、兵部、吏部三部尚书,位于双池巷的陈尚书第,乃七开间两进的官宅。位于东里巷的黄仲昭故居、黄仲昭府第、冬卿旧第,位于庙前巷的陈言故居、大宗伯第、宋端仪府第。位于桃巷的郑岳府第,位于金桥巷的陈茂烈官宅、郑一鹏府第……数十座古色古香、气势轩昂的官宅府第,穿过了四、五百年的暴风骤雨,仍以其完整的建筑形体留存在兴化府古城中,成为研究古代科举制度,探索古代家族文化不可多得的历史实物。
时间滔滔如同木兰溪水,流走了多少的传奇与故事,大明王朝二百七十六年的时间留给莆田一座残缺而又辉煌的兴化府古城,数以百计的明朝文物一直在历史的深处诉说着“文献名邦”源远流长的光辉。
06
兴化府城在历史不息的烽火中又一次得到了残酷的考验。从清顺治三年(1646年)至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十五年期间,莆田抗清义士在大明王朝遗臣的策划与引领下,几乎全城出动,与南下的满清八旗将兵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的生死决战,大明朝官吏、士子、官兵、庶民,甚至僧侣投入了旷日持久的民族对决中。直至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廷采纳了福建总督姚名圣的建议,下诏全沿海展出三十里,施行“截界”政策,含沿海三十里内,凡界外的全部居民迁入界内,凡界外的耕士、沟渠、水塘、水井全部填没,凡界外的房屋、寺院宫庙里社祠堂、树木全部烧光。一场空前绝后的“三光”政策,沉重地打击了莆田人的抵抗之心,也彻底摧毁了莆田人引以为傲的“海滨邹鲁”,史无前例的人文大毁灭,痛击着一个叫莆田的地方。
兴化府古城墙及护城河老照片
好在一百年前的倭乱之后,为数众多的莆田士子在命运的舞台上华丽转身,数以万计的莆田人选择了除耕读渔樵之外的第五种职业——经商。百年之后的莆田,数以万计的家庭在烽烟四起的时期选择了逃亡。纷乱而又破败的社会场景,直至清兵火烧南少林寺,根绝了抗清复明的大本营,直至清廷收复了台湾,平定了全国的边境与海疆,一场悄无声息的封建盛世王朝又开始回复到这个社会上。
兵乱之后,莆田又开始恢复了农耕社会的生活,又开始筑书院、书社、书堂,重修里社、祠堂、宫庙,兴化府城所有在战乱中损坏、破坏、毁坏的建筑物,一一重建或重修,四个市、十六条街、四十八条巷又恢复了昔日的繁华。虽然这个历史时期,还有许多名门望族或因厌倦或因躲避,渐渐地迁徙到外县、外府,更多的是迁徙到外省,像这样的家族迁徙在满清二百多年的时间里,从不间断。
或许从兴化府、莆田县中进士的人数,清代的莆田士子大不如明朝,更不用说与宋朝相比。但清朝,整个兴化府所创办的书院、书堂、书社总数远超过了唐宋元明四朝的总和,兴化府学、莆田县学仍然保持着高水平的教育。连涵江文庙、黄石文庙依然进行一场又一场的授业释疑,书社、祠学遍布全境,莆田的儿童入学率仍然保持着全省最高水平,所有村庄贫穷的农家子弟也能在各个家族的祠学中接受启蒙教育。教育,早已根植在所有莆田人灵魂的深处,莆田人疯狂读书的遗训从来没有丢失过。
图:木兰雨
清一朝,兴化府城内先后创建或重建了兴安书院、擢英书院、经天书院、正音书院、东黄书院,这些高规格的书院是府学、县学最有益的补充。在这些著名的书院办学历史上,清一代莆田名士都有过书院任职或教书的经历。清代官居陕西布政使、署理陕甘总督林扬祖在英年之际致仕,居家二十多年,历任擢英书院、兴安书院山长,为莆田绵延的文脉续起朗朗的书声。清代莆阳乡贤陈池养,于清道光元年(1821年),年仅三十七岁便致仕归故里,居家四十年时间,也在众多书院教书育人。
莆田士子在清一朝的科举上虽没有明朝的“天下第一”,却有数以千计的读书人通过科甲走上仕途。莆田一县共有58人正奏名进士、2人恩赐进士、486人举人、299人武举人、389名贡生、17人荐辟,清代的举人不仅具有入仕的资格,而且在仕途上的晋升丝毫不受举人出身影响,也能高官厚禄,甚至能入阁拜相。举人出身的一代廉吏于成龙,官至太子太保。同样是举人出身的《彭公案》原型人物、著名的政治家彭鹏,官居广东巡抚、正二品,是莆田人在清朝文官中级别最高的官员。彭鹏于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福建乡试中举人,时隔二十四年后,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入仕任三河县知县,他已经四十九岁。十四年后,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升任佥都御史,巡抚广西,第二年调任广东巡抚,达到人生的巅峰。
于成龙代皇帝为彭鹏题额“帝眷忠清”
莆田士子通过科甲入仕后,并没有几个人能像彭鹏那样春风得意,善始善终。更多的莆田读书人或许心底里与满清王朝存有芥蒂,仕途上跌跌撞撞,相当一部分官员在中年当进取之际,激流勇退,致仕回莆。但这些心中氤氲着诗书之香的士子,没有一个人赋闲在家,仍以各种方式振兴莆田教育,推动莆田文化的发展。俞荔致仕后回莆城筑过溪堂,林麟熠进士及第后,任过提督贵州学政,拟提升为布政司参议,但他却无意为升官,乞归故里,建珠树堂。陈云章官至奉政大夫、知州,致仕后筑清远楼,藏书达五万册。清朝二百六十年间,莆田人筑藏书楼、书堂达近百座,是莆田历史文化名城最有价值的历史文物。
数以千计的进士、举人、贡生入仕,这些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知识分子,或许已放下了满汉之间的民族仇恨,也放下了反清复明、截界、火烧南少林寺在心灵上留下的伤痛,以士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爱国爱乡爱民情怀,在任上任劳任怨,忠于职守,守土有责,在大清王朝二百六十年的历史舞台上,留下了不绝于耳的政声。莆田籍官员凭着政治才干、治政能力、政治操守,赢得了朝廷和大清皇帝的嘉奖和提升,官居四品以上的朝廷官员达四十多个。这些莆田籍官员秉承着先祖恋家爱祖的品性,一直没有忘记莆田,一直为莆田的教育文化事业倾尽了一腔热血。
兴化府城在清代仍然有着巨大的发展,从清初到清末,数以百幢的官宅府第仍以其宏大的建筑规模,让人感到惊讶。正是这些弥足珍贵的官宅让兴化府古城呈现着与众不同的历史风貌,体现着不可多得的文物价值。
位于金桥巷的彭鹏故居
位于金桥巷的彭鹏故居,是彭鹏入仕后重建了清代二品官员的府第,后举家迁居在这里。彭鹏故居三进五开间,加东西三开间厢房,是典型的清代高官府第。在二进厅堂上还悬挂着康熙皇帝勒书的匾额“帝眷忠清”,显示着一个古代官员的殊荣。虽然距今有三百多年,仍然保持十分完整,是研究清初莆田官宅府第的历史标本,也是研究清代府第建筑的重要实物。
郭尚先故居
位于书仓巷的郭尚先故居,是清代中期莆田府第建筑的典型,也是以二品朝臣创建的官宅。郭尚先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举福建乡试第一人,即解元。在清一朝112科乡试中,莆田县士子共有十人中解元,占全省解元之百分之九。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中进士,同科进士的还有莆田县的陈池养、陈云章和祖籍莆田的九牧林后裔的林则徐。郭尚先仕途通达,从庶吉士至大理寺卿,只用了二十三年时间,历任嘉庆、道光两朝,深受道光皇帝的垂爱。郭尚先还是清朝十大书法家之一,著名金石学家,故宫博物馆收藏其四件书法作品。
九牧祖祠
位于庙前的林扬祖故居和林氏府第,也是清代中期莆田府第的杰出作品。林扬祖是清道光五年(1825年)福建乡试第一名,即解元,道光九年(1829年)登进士第,从刑部主事至甘肃布政使、署理陕甘总督,用了三十年时间。林扬祖故居和林氏府第,建筑规制几乎一样,两进七开间,保存完好,距今近二百年时间。
分布在兴化府古城的几十座清代官宅是研究古代科甲文化的重要历史文物,也是莆田科举文化昌盛的历史见证。这些穿越过历史茫茫时空的历史文物,早已用其二三百年的荣光与沧桑,告诉我们兴化府城无尽的故事。
07
或许兴化府城所保存的古街古巷,官宅府第,民居古屋大多数为明清建筑,这些府第民居背后都是一个家族不可分割的源代码,从中可以窥视到一个姓氏族群跌宕起伏的家史。莆田这座文献名邦才具有波澜壮阔的文化海洋,才能让我用文学可追溯几百年的兴化府城前世今生。
兴化府集市 图:网络
明末启动的资本主义萌芽,如同一缕阳光照亮了莆田人空阔的心境,那些怀抱着财富缠身的士子从此开始了一生永不停息的追逐,一二百年之后,这些习惯于五湖四海漂泊的商人家族,已然是另一个成功的族群,或许兴化商邦从此形成。“无兴不成镇”这个流行于清朝饭后茶余之间的民谣,无疑是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化标签。
从《兴化府志》之人物志中,入选的几个兴化商人,可见其雄厚的财富,强大的经济实力。这些在乾隆、嘉庆年间发迹的商人身上,也可以推测到整个兴化商邦不可小觑的社会力量。兴化府城或在清朝中期始,已经逐渐活跃着商人的身影,大街小巷也逐渐开始涌现店铺之类的房屋,城市经济业态有了重大的改变与重塑。
在读书与经商之间徘徊的莆田人,在中国历史的一场深刻的变革中,突显得更加明显,转身得更加迅速,人数也更加庞大。近代莆田的历史巨变,不仅从经济上彻底改变了莆田人经世的观念,也彻底改变了莆田人的生存观念。而在这场浩浩荡荡的变革中,最为突出的是井喷式爆发的莆商,几乎涉及到兴化府的每一个村庄,每一个姓氏家族,这从散落在南北洋平原上数以百计的百廿间大厝中,完全可以得出莆商横行天下的结论。
数以万计的莆商改变了兴化府里与村的历史面貌,也改变了兴化府城的历史面貌,更是彻底改变整个莆田的政治生态。捐纳制度在清朝是一个很重要的政治制度,它的广泛施行,是让一部分人通过捐纳制度做官,且对买官的人无任何身份限制。富可敌国的兴化商邦应该是捐纳买官的重要成员,一些乡村的地主富豪,一些闯荡四方的莆田商人,大肆买官,以光宗耀祖,荫蔽子孙。这样就让通过读书科举入仕的士子们,顿然心生疑惑,读书的激情一落千丈。在我考察的清一朝莆田县士子中进士的分布图上,发现清前期、中期,莆田共有51人中进士,清后期,就是鸦片战争之后的近代莆田,只有7人中进士,读书风气大不如前。
近代,西方传教士蜂拥而至,遍布兴化府城与乡村,他们不仅仅兴筑教堂,吸收教徒,传播教义,而且在教育、医疗、文化上推动着莆田近代化发展。清光绪五年(1879年),卫理公会在城内坊巷创办培元书院。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卫理公会在城内井头创办美兴印书局。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卫理公会在城内扩建美以美女学堂。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英基督教圣公会在城内大夫祠创设兴化圣路加医院,为莆田第一家西医院。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美国传教士在城内创办培元学堂,设中学、小学,为城内第一所中学。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城内创办第一所西药房——自西来药房。
哲理钟楼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美国传教士高德理倡建哲理钟楼。这部集闽中红砖楼建筑风格与西方哥特式钟楼风格于一身的近代建筑,在长时间一直是这座古城标志性建筑之一。这座建筑占地面积达六百平方米,砖木结构,四层楼,红砖平顶楼,底楼为四米左右宽的骑楼式门道,平顶阳台周围成城堞式垛子,中央有一攒尖形小亭,亭内悬铜钟,是城内独一无二的中西方融合建筑物,一百二十年来,见证着见起云涌的时代在莆田的更替。
在清朝后期的二三十年时间,西方传教士创办西式学堂,招收品学兼优的学生,教授西方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莆田青少年们得以接受西方科学文化的启蒙,在教育上领全省之先河,莆田这才有了一批又一批青年学生踏上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西方先进的国家留学。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莆田宋发祥、郭玉清留学美国俄亥俄州卫斯理大学,开启了前往美国的留学征程。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张景棠、黄胜白、林翰赴日本留学,成为莆田第一批留日学生。
基督教莆田堂
历史的脚步在兴化府城留下了坚硬的痕迹,凸显着每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近代文明的进程一直缤纷着兴化城的多彩表情,绵延着历史鲜红的脉络,烙印着先进文明的历史节点。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兴化府城开设兴化邮局,圣路加医院创设看护学堂,专门培养护士及护理人员。具有近代化特征的电信局、火油行、碾米厂、面粉厂、印刷厂等相继在兴化府城诞生,预示着这座九百多年的古城将迎来历史新的纪元。
莆商群体规模的日逾庞大,已然是封建社会最后王朝——清朝一支活跃的经济组织,西方的近代化商业模式逐渐改变了城市的经济业态。兴化府城的经济活动已经不能局限于石幢市、乌石市、白湖市、南市等四个市的狭窄地盘,十六条街逐渐地改造与建筑,形成了适应于市场经济的萌芽与发展所需求的店铺。栉次鳞比的店铺已然是一座生机蓬勃的城市所必需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伯棠医院 图:憨生
清代后期,兴化府或趋于平淡、安稳,莆田人或继续醉心于四书五经,考贡生,中举人,继续圆着他们心中的家国梦想。一些莆田人在熟读《三字经》、《百家姓》之后,毅然背井离乡,开始一生从不停顿的漂泊,或富贵返乡大兴土木,营造百廿间,购买一些没落官僚家族的府第,或在异乡添置房产家业,最终成为陌生的故人,只有熟悉的莆仙方言才让这座古城在他们梦中不时浮现。
清代后期,兴化府城有了显著的变化,数以千计的莆商或感恩于故土,感恩于冥冥之中神灵的保佑,络绎不绝地捐款捐地。广化寺、梅峰寺、云门寺、东岩山报恩寺、三清殿文峰天后宫、兴化府城隍庙等寺院殿观宫庙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建、重修,英惠社、长寿社等里社祠堂,均得到了良好的修缮,这些具有千年百年历史的建筑物才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成为莆田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的组成部分。
08
古老的兴化府城在这一个历史关口,显得多么风平浪静。数以千计的革命党人还没有等到武昌起义的枪声,就在莆田举行一场声势浩大的起义,光复了兴化府城,提前进入了民国时代。一场秩序井然的朝代更替,不仅保存了满城的文物与建筑,保存了数以千计的书院、藏书楼、寺院殿观宫庙、里社祠堂,和几百座庭院深深的官宅府第、穿越千年百年风雨的民居民屋。而且那些具有近代化文明水平的医院、学堂、药店、学校,完好无损,完整地保存下来。这座让一代又一代莆田人魂牵梦绕的古城,以非常齐全的城市风貌屹立在时代的封面上。
木兰陂 图:曾炳麟
民国元年(1912年),兴化府建制撤消了,一座古老的府城顿时消失于时间的近处。兴化与古城,这是全体莆田人光荣的集体记忆,也是无数迁徙到五湖四海的故人世世代代念叨的故乡与原乡,这是他们共同的精神家国,也是他们身上从不间断的文化基因。至今,数千万的兴化故人,在族谱或家谍上依旧填写着祖籍地兴化府,千年百年之后,千千万万的故人之后人依然视莆田、视兴化古城为自己家族剪不断的精神脐带。
近代化进程依然在这座古城如火如荼进行着,汽船厂、轮船公司、银行、电灯公司、柴油机、发电机等具有近代文明标识的新事物,遍布在兴化府城的某一条街某一条巷。
一座古城就在这个历史节点上进行一次华丽转身,现代文明悄然无声地潜入了城市每一个乡县。从四书五经中浸染一生的前清王朝进士、举人、贡生、生员,纷纷弃暗投明,用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头脑。一些前清的生员,贡生在历史晦暗的那个时间点,就转入西式学堂,重新选择自己命运的航标,后来,远渡重洋,去西方先进国家攻读工科、理科、医科,甚至还有个别人考入美国西点军校、日本军政大学,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人生之路。或许,是因为兴化府城有清光绪年间就创办了咸益女子学堂、培元学堂、哲理中学、官办兴郡中学堂,这些新式学堂均采用西式教材,在古代科举制教育与近代科学文化教育进行了无缝连接,莆田读书人才能在新的时代脱颖而出,成为科技与医学领域的佼佼者。
从清朝到民国,从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基督教、天主教没有受到改朝换代的影响,依旧在莆田不温不火地发展。天主教、美以美教会、卫理公会、基督教、真耶稣教,分别在城关筑建教堂,诵唱《圣经》,佛教、道教、儒学盛行在莆田,平添了几多不一样的宗教色彩,这是近代莆田城市文化新的收获。
位于仓边巷的卫里公会莆田总堂,无疑是基督教留存在兴化古城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是一定时期内曾经的异国宗教在莆田盛行的标志。卫里公会莆田总堂始建于1915年,由美国传教士倡建,历时三年完工。单体建筑面积1572平方米,可以容纳三千教徒同时做礼拜,是当时东南亚地区四大基督教堂之一,也是近现代莆田城内建筑面积最大的单体建筑物。教堂围墙采用花岗岩条石砌筑,勒脚用辉绿岩石双轨浆砌,气势恢宏,外观壮美。木门木窗均采用西式,大厅中间采用三榀屋架大跨度,为豪式六区格,两旁采用各两榀排架式三角形构架。建筑风格独特,具有东西方不同的建筑语言,是莆阳古城唯一的建筑物。
圣路加医院旧址
具有西方建筑语言的,还有圣路加医院的病房大楼。这座筑建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采用迴廊式建筑风格,三层砖木结构,走廊宽阔,各间病房通风通光良好,建筑面积达二千平方米,是城内近现代建筑面积最大的建筑物,见证了圣路加医院百年的发展历程。
莆田的“民国时间”,近代化文明的加速发展,兴化古城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1920年,莆田电灯股份公司成立,为兴化府城电灯照明之始。河边的碾米厂、面粉厂相继开张,汽船从内河到涵江也进行营运。从日本千叶医科大学毕业回来的柯青医师在庙前街创办了伯棠医院,著名爱国医生陈展如筑建了具有中西建筑风格的三层楼洋楼,开办了私人诊所。清光绪年间举人吴台,在衙后街兴建具有近代西方建筑风格的建筑,创办了邮局。兴化府城的每一角落都深深烙下了民国时间的印痕。
如今的文峰宫
莆田的“民国时间”,商业浪潮日渐高涨,位于南市的文峰宫前街进行商业化改造,三百米长的骑椅式店铺是兴化古城的一大奇观。虽然这些富有闽中建筑风情的街市消失于时间的远方,但那些根植于民国时间的建筑记忆曾让这座千年古城具有时代时机的特征。现存于县巷的一部分骑椅式店铺,仍然会让人领略到那些鲜明的建筑风格,而后街二百米长的店铺无疑是民国时间留给这座古城异常深刻的古街印象,那二三层的店铺曾经的故事已经淹没了我们对那个年代美好的回忆。
民国元年(1912年),卫理公会传教士蒲鲁士在莆田招收劳工101人,赴马来西亚沙捞越诗巫垦荒,打开了一条浩浩荡荡下南洋的陌路。莆田人下南洋,成为莆田近现代一件不可回避的历史大事,正是下南洋,数以万计的莆田人以勤劳、刻苦、精明、努力,书写着莆田人另类的生命华章。一二十年后,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泰国、菲律宾都有莆田人勤奋劳动的身影,艰苦创业的事迹。著名的沙捞越“新兴化村”走出了近百个著名的侨领,他们的家族所积累的财富在侨居国名列前茅,成为中国华侨的代表人物。
兴化府古城内,一些教会信徒听从了蒲鲁士的劝说,带领着一批又一批劳工前往东南亚,开始了异国他乡的生活,下南洋,本是城市贫民和乡下失业失地的农民,经过数十年的辛勤劳动,莆田人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第一桶金的收获,创办了脚车行、酱油厂、橡胶园,尝试着独立的创业历程。
莆田在民国时代有了一个崭新的社会群体——华侨,这些华侨致富不忘故土,不忘老家,纷纷回家,建洋楼,起大厝。树屏书屋、宋德星故居等具有中西合璧风格的建筑物,是莆田人下南洋成功转型的历史见证。大路街、衙后路、黄巷里、后街分布着数十幢莆田华侨留下的民国建筑,这些具有南洋风情或南洋建筑材料的洋楼,是兴化古城在一个历史时期留下的历史风物,从中可以读到某一个时代的人文密码。
09
时间就像那条穿越过兴化古城的兼济河,或因生机盎然,而孕育了西关、小西湖、兼济桥、水关,岸边的人影楼形妩媚过无尽的繁华岁月。或因生灵涂炭,而残垣断壁,淤塞的河道,荒废的石坝,飘零的残叶,或若隐若现,在一座城市扩张的进程,郁积了无边的黑暗与狭窄,逐渐消失在我们寻找的目光上。
兴化古城墙 资料图
莆田古城还是以数以千计的建筑物坚守着一座城的范围,无声地叙述着古城内心浩浩荡荡的历史概况。下磨溪几经岁月的洗礼,还是生动地呈现着古城护城河的位置,它坚守的走向已然是把一座城池的文化内容生机盎然地留给我的笔端,滔滔不绝的表达。那些坚守了九百五十年的城墙丢失在1939年的秋天,古老的西岩寺,宏伟的梅峰寺,古旧的真武观,幽幽的清风岭天后宫,清风岭城隍庙,和一座镇守北门的东岩山,明确无误把兴化府城的前世浮现在我的稿纸上。下磨溪边的南门、天九湾上的东门兜、西岩寺前的西门、拱辰的北门,在地理上勾勒出古城的轮廓,时间再飘渺,再流逝如水,地理上的地名或名称让我认定了兴化府城的今生。
兴化府古城的轮廓如此清晰地呈现在一幅风生水起的莆田画轴上。我正找寻的“九头十八巷”,依旧以其坚硬的建筑物矗立起不可缺少的参照。“九头”,观桥头、井头、水淈头、鳌石头、社衙头、河头、洞桥头、水关头、市头。“十八巷”,县巷、务巷、城墙巷、书仓巷、仓边巷、金桥巷、仓后巷、坊巷、梅峰巷、雷山巷、马巷、府前巷、后塘巷、东山巷、御史巷、东黄巷、湖岸巷、坑边巷。还有曾经繁华如烟云的府后巷、桃巷、花园巷、县后巷、亚尾巷(霞美巷)、居仁巷、岐山巷、高吕巷、英惠巷、赤柱巷、仓林巷等。“九头十八巷”和众多小巷,纵横交错,如同这座古城的脉络流动在古城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里弄,通向每一个城门,每一个灿烂的明天。
观桥头,一座兼济桥,一条兼济河,和那座气势恢宏的玄妙观、三清殿,早已把命运连在一起了。虽然宋代兴化军城的“宁真门”丢失在六百年前的府城扩建,长长的后街直接连着兼济河、宁真门,连着观桥头。井头,那精美而古朴的三门井,还在地图上若隐若现,坊巷、湖岸巷、岐巷、仓后巷,一直牵着井头的芳华依然。哲理钟楼、井头陈氏故居和五六幢明清官宅府第,以其破旧而又大气的屋架,撑起我对古城诗意的想像。水淈头,或淹没在时间的车水马龙之中,伫立了一千多年的古谯楼和面目全非的南市,时时提醒我水淈头准确的位置。
鳌石头,也叫鳌桥头、衙桥头,支离破碎的桃巷,消失于时间近处的花园巷,已无痕迹的马巷,断断续续的花园巷,同样是面目依稀的康大和尚书府,面貌焕然的西岩广福寺,或以纵横的历史说明鳌石头的位置。或许这座城市有一个弥足珍贵的地方,社衙头,即长寿社,为古代长寿、衙后、后街三铺社公的庙宇,包括后街、庙前、衙后、县巷、县后巷、下桃巷、大路街、铁树里、罗弄里、状元里、黄巷里等里弄街巷,是宋元兴化府城的核心区。在这个古老的街区里,唐代的里社、街巷、古井比比皆是。宋元时,已经是府衙、莆田驿指挥所等官方机构的重要场所,也分布在社衙头,包括大宗伯第、林扬祖故居等明清官宅府第,达数十座之多,大多保存完好。洞桥头,位于古兴化府城北门,北关、洞桥、兼济河,这些具体的地理信息或说出洞桥头的具像与特征,官祭的祈天祈地祈求风调雨顺的真武坛,筑建于宋代的梅峰寺,这些保持宋明建筑风格的历史文物,证明着洞桥头的真实历史。
民国时期莆田河头
河头,在明清莆阳诗歌上隐隐约约地浮现着古老兼济河无尽的风光。河边的西湖巷、古寺古庵古社,仿佛是农耕文明所遗留的些许废墟,小西湖的或呈现或沉浮,已然不重要了。六百年历史的城隍庙,无疑是河头最好的说明书。水关头,顾名思义,乃是宋代护城河与兼济河交汇之水关口,霞美巷、河边、居仁巷依然在地图上断断续续地出现。河边四世一品第,参戎第、翁氏官第、郑氏府第等十多座明清官宅府第,呈现出兴化古城与众不同的文化品位。尽管古老的莆田县城隍庙、大有仓已丢失了,但巷陌与府第共同为古老的水关头证明。市头,位于明洪武年间扩建的兴化府城最重要的城区,石幢市、乌石市、前埭、后埭都是市头所辐射的区域,自唐以来就是人文蔚然的风水宝地。东里巷、御史巷、坑边巷、赤柱巷、英惠巷还能让我们寻找出古代府城的些许繁华,市头还保存着相对完整的街巷、里社、祠堂和数十座明清官宅府第,这些历经千年百年的古建筑,是千年兴化府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莆田,这座具有千年历史的古代府城,有着古代府城分布合理的山与水格局。古城由东岩山、梅峰山环绕簇拥,下磨溪从西门附近,绕过南门、东门,直至北门,于延寿溪支流所交汇。从太平山发源的兼济河穿城而过,从北关直奔水关头,是宋明新旧城区的分界线,也是宋代兴化军城的护城河。东岩山上的宋元明清古建筑,古迹古物,甚至民谣、谶语,一直是这座城市古老与辉煌的重要见证。
山与水的合理分布,注定了一座城市风生水起的发展与繁荣。这些山水不仅孕育了莆田千年府城独一无二的文化底蕴,诞生了数以千计的进士、举人、贡员,还为莆田赢得了“文献名邦”、“海滨邹鲁”的称誉。而且山水所赋予的自然与文化相得益彰的人文景观,也是这座城市独特的。“梅寺晨钟”、“西湖水镜”、“西岩晚眺”、“东山晓旭”均入选清初的莆田二十四景之一,应该是莆田古城优质的生态环境才能产生的美景。
周长十一里二千三百三十丈的城垣,四座城楼,一座子城,护城河,构建起一座城市壮美而又雄伟的城与垣。九头分布着城错综复杂的角落、繁花似锦的里弄,十八街四十八巷完整地布下了一座城市生机蓬勃的脉络。或许从一个地名上就可以找到兴化古城万千缠绵的往事,或许从一座官宅府第就可以读到进士举人锦绣的文章,或许从一座寺庙宫观就可以感悟到这一方人独特的精神境界。
10
图:木兰雨
时间和命运,就像四月的天空变幻莫测的风雨与阳光,转瞬之间,或雨过天晴,或骤然暴雨。在那条长长的时间河流上,兴化府城的命运一直在激流与暗礁之中千回百转。好在历史已然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天理,爱护兴化府城,就是珍惜我们生命之中的血脉,因为里面鲜活地保存着莆田人共同的心灵原乡,因为只要保护好这座古城,世世代代的莆田人才能寻找到自己身上的文化源代码。
我已用我的笔墨不厌其烦地叙述一座城缤纷而又丰富的山水格局,富有文化色彩的“角头”与地名,纵横交错的街巷,蕴藏着无穷无尽故事的官宅府第,寓意深远的里社祠堂,深邃神秘的寺院宫庙。其间,还介绍着历朝历代若干个走进莆田历史的文化名人,甚至他们坎坷而又光辉的生命历程,还有他们不朽的著作,和他们内心伟大的精神品质。这些无穷无尽的物质与人物,构成了一座城市坚不可摧的厚重的内容,才让这座古城在千百年暴风骤雨冲击下,巍然不动,骄傲、自信、荣光,屹立在东南沿海一个叫莆田的地方。
相对于一百多座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来说,兴化府古城具有特殊的文化符号,它是古代中国农耕文明时期城市的杰出代表。从兴化府古城的地理位置上分析,它不仅是城市有山,山中有城,而且距海最近的古城。在筑城之初,南门、东门所面对的大海滩,海水时常漫到城垣,正是在这种艰难的历史环境,莆田先人筚路蓝缕,承接过唐朝开始的筑堤拦水、围海造田的精神火炬,终将这片大海滩开垦成五十万亩的“兴化粮仓”,为千年的光辉莆田夯实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兴化府古城真实地见证了沧海桑田的历史巨变。
兴化府古城还具有一个特别的文化特征。兴化府古城就是一本古代教育的教科书,也是一千三百年中国古代科举史上的活化石。在这座千年古城里,走出三个状元、三个榜眼、二个探花、六百个进士、八百个举人,单黄氏一族,明朝就有十一个学子中解元,这是所有历史文化名城中,中进士、举人密度最高的古代府城。唐宋元明清,每一个朝代都产生了进士、文化名人,都有一首又一首令人拍案叫绝的诗词文章,没有一座古城能与之相媲美,没有一座古城能蕴含着如此惊人的文化含量。
兴化府古城还保存着数量最丰富的官宅府第,近百座古色古香的官宅,是研究进士家族绵延不绝的文风、家风绝好的蓝本与教材。在这座古老府城中,至今还保存各级文物保护的府第达十多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筑建于明万历年间的大宗伯第,无疑是其中的代表建筑,是研究明代官宅府第的重要历史实物。林扬祖故居、郭尚先故居、彭鹏故居、冬卿旧第、黄仲昭故居、陈尚书第等近百座官宅府第完整地展示莆田作为“古代进士第一乡”的骄傲,也是莆田能够赢得“文献名邦”、“海滨邹鲁”之称誉的历史文化见证。
保护莆田历史文化,就是要保护好这些具有莆田家族文化基因的官宅府第,从中可以解读出一个家族生生不息的家风、家训,从中可以总结某一个家族繁衍及其迁徙、分布,是古代士大夫文化极其重要的内容。这些家族子弟通过科甲入仕后,去异地当官,后又迁徙到四面八方,又定居于异地繁衍,开枝散叶。这些气势恢宏的府第又成为漂泊四方的游子永恒的出生地、祖籍地。
作为千年古府城,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还有一个重要的文化因素,是这种古城至今还保存着数十座千年百年历史的里社祠堂,这些里社祠堂是街巷文化、里弄文化、家族文化的代表场所,是古代城市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位于东里巷的黄滔祠,创建于元代,距今已经有六百多年历史了。东里巷位于前埭,是唐代著名诗人黄滔裔孙的聚居地,绝大部分是黄氏子孙的民居府第,前黄黄氏乃莆阳名门望族,单此一族就走出72个进士、一百多个举人、九个文武状元。祠内仍保存众多宋元明清的碑刻石刻石额等文物,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英惠社、长寿社、崇功祠、方岳家庙、长寿祖社、二忠祠等数十座历史悠久的里社祠堂,也是研究古代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物。
兴化府古城历经唐宋元明清千年的历史进程,多元宗教文化在这座古城内悄然兴起,又悄然发展,进而形成了多元宗教文化兼容并存的历史存在。或许全国再也找不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能有比这座古城更多的宗教建筑,也找不出比兴化府古城更丰富多彩的宗教文化。在这座面积并不大的古府城中,佛教、道教、儒教、基督教和妈祖文化、三一教文化各自以不同的历史脉络在此风生水起。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清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兴化府城隍庙为代表的道教文化,在古城里有各种庙宫殿观达近百座。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岩报恩寺和报恩塔、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凤山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梅峰寺为代表的佛教文化,是以临济宗为禅宗的寺院。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云门国清寺,是福建唯一一座以云门宗为禅宗的寺院。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卫里公会莆田总堂为代表的基督教,在近代百年的历史风云中,各基督教派以不同的方式筑建教堂,传播《圣经》,成为古城异军突起的文化力量。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峰天后宫为代表的妈祖文化,和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山祖祠为代表的三一教文化,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亲民的民俗民间文化,根植于兴化府古城,是莆田多元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座完整展现古代农耕文明的古老府城,兴化府古城具有不可复制的重要性。而作为中国古代科举文化的博物馆,兴化府古城当之无愧,它以特有的状元里、探花坊、大宗伯第、大宪第、冬卿旧第、御史第、四世一品第等古建筑,证明那个古老朝代“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的美好场景。御史巷、书仓巷、坊巷等地名,更是做实这座古城“文献名邦”的历史价值。从这个角度来谈保护兴化府古城,她具有唯一性、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如果研究古代家族文化,这近百座保存完好的官宅府第更是具有珍贵的文本价值。每一座书香盈门的府第就是一本生动而又深厚的教科书,它们的存在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价值。
保护莆田历史文化名城,完整、科学、艺术地修复这座集农耕文化、科举文化、城市文化、家族文化、华侨文化、宗教文化于一身的千年府城,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兴化府古城的存在是全体莆田人的骄傲,也是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城市文化标志。
(来源:看莆田 作者:林春荣 编辑:许亦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