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年音乐路,他只为祖国而活,不惜告别妻女,远走异国后再无归期
他用音乐为群众发声,以音乐唤醒人民斗志,他将无限的热情都融入到了音乐里;在国家危难之际,他积极投身到抗日救亡之中去;他怀着无限的爱国情怀,创作出了划时代的不朽之作《黄河大合唱》,他就是中国伟大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图 | 冼星海
最是少年不可欺
1905年6月13日,冼星海降生在澳门海边的一艘船上。据闻他出生的时候,因为他母亲看到湖边的大海,海面上是朗朗星空,所以就给他取名“星海”。
冼星海是贫苦渔民的遗腹子,在他出生之前,父亲在一次出海打渔时偶遇风浪,葬身于大海,他自小便跟着母亲同外祖父一起生活。一直到6岁,冼星海基本都在澳门生活。幼年的冼星海随着母亲在海上飘荡,在爷爷忧伤萧瑟的笛声中,在渔民喜忧参半的民谣里,他一日一日长大了,音乐的种子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开始生根发芽。
6岁时,冼星海便随母亲辗转到新加坡,进入了新加坡的养正学校,也就是在这所学校里,冼星海正式开始了他的音乐之旅。
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1918年,母亲黄苏英想方设法来到广州,把13岁的冼星海送进岭南附中的义学学习小提琴,正式开始专业学习音乐。在学习过程中,冼星海在音乐方面的天赋也逐渐显现。
1921年,冼星海进入岭南大学附中进行学习。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冼星海依靠每天售卖两个钟头的书籍纸笔等物,和加入“岭南银行乐队”这两件工作,来维持学费和伙食费。
为了更系统地学习音乐,1929年,冼星海告别了他的故土和亲人,开始了巴黎求学之旅。在异国他乡,他遭遇过冷遇,也尝尽了许多磨难,甚至一度连温饱都成困难。但他从来没有想过放弃,哪怕前路希望渺渺。只要想起故国,想起母亲,想起自己的理想,就仿佛心头燃起了一束亮光,照亮他前行的路途。
所谓自助者天助之。冼星海遇见了在巴黎留学的中国学生马思聪。经由他的引见,冼星海认识了法国巴黎歌剧院首席小提琴家奥别多菲尔和音乐大师加隆。大师们钦佩于他的毅力,也赏识他的天赋,破例免去了每月各200法郎的学费。
1934年,冼星海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巴黎音乐学院高级作曲班,学习作曲兼学指挥,成为班上几十年来的第一个中国考生。
1935年,日寇的铁蹄踏在了中国的土地上,国家危难之际,冼星海毅然决定回到祖国。
得遇知己相伴
归国之后,冼星海积极参与战歌咏运动,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以音乐作为武器,鼓舞了军民的士气。
也正是在战歌咏活动中,冼星海遇到了他想要相伴一生的爱侣——钱韵玲。
钱韵玲,1914年出生于湖北咸宁,“红色教育家”钱亦石之女。钱韵玲的父母共生育有9个孩子,其中6个不幸夭折了。故而钱韵玲和2个哥哥,长兄钱远铎,次兄钱远镜就是钱亦石遗留的革命骨血。钱韵玲作为家中唯一的女儿,最小的孩子,深受父母宠爱。她自小便随着父亲在上海读书,曾在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学习音乐。
当时,冼星海组织了“星海歌咏会”,到街头去进行抗日宣传活动。钱韵玲正是歌咏会的一员,但此时的两人并无过多交集。
两人真正的近距离接触,是因为钱韵玲的父亲的逝世。1938年初,钱亦石先生不幸在上海逝世。作为共产党湖北党部早期创始人、著名的理论家,钱亦石因病去世的消息在全国尤其是湖北引起强烈反响。许多文化界人士自发在武汉为他举办追悼会。
冼星海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为“钱亦石先生的挽歌”谱曲,挽歌写好之后,准备把歌谱交给歌咏队排练。来取乐谱的是位年轻姑娘,但这位姑娘一脸悲痛,当她捧读歌谱“不灭的火,永生的石,同垂不朽,亦血亦铁”后,顿时泪流满面。冼星海追问之下,他才得知这是师长钱亦石的爱女。
此后,两人的交往渐渐多了起来。为了宽慰钱韵玲失去父亲的悲伤,冼星海还常常邀请她去看电影,参加音乐会。冼星海还曾写歌赠给钱韵玲,以曲传情,两人的关系渐渐拉近。
在这一段时间的相处中,两颗心逐渐靠近,两人从相识走到了相恋。
图 | 冼星海与钱韵玲
同甘共苦,携手相依
1938年,冼星海同钱韵玲离开武汉去了延安。
那时的延安,汇集了无数热血的青年志士,是万千追求真理的青年所向往的热土和革命圣地。冼星海亦十分向往延安,一接到鲁迅艺术学院的邀请电报,他便同未婚妻钱韵玲说:“我们去延安吧”。说走就走,两人收拾好东西就往延安去了,他们一路走走停停,从十月出发,到十一月才抵达延安。这一程旅途,便也成为了他们另类的结婚仪式。
战时的延安物资匮乏,生活条件很是艰苦,但冼星海夫妇却很是乐观。没有咖啡,他们就把黄豆磨成粉,拌上红糖,用开水冲来喝;冼星海抽的烟斗嘴坏了,他就将笔杆当烟嘴用。虽然日子艰苦,但两人夫妻关系融洽,日子也过得颇有趣味。
图 | 冼星海后排右一与钱韵玲前排右二及家人合影
在延安的一年半时间,是冼星海创作最富激情的一段时光。在延安,冼星海谱写出了举世传颂的大型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成为中华儿女爱国救亡的号角,唱响了民族的最强音。
而在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的日子里,钱韵玲悉心地照顾他每日的生活起居,为他熬红枣汤、烤山药蛋,并帮助他在空白稿子上划好格子便于谱曲。
1939年8月15日,两人的孩子出生了,取名妮娜。1939年,是冼星海收获颇丰的一年,事业蒸蒸日上,夫妻恩爱,家庭美满,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图 | 冼星海指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生练唱《黄河大合唱》(1939年)
一别之后,两地相悬
相聚的时光总是这样短暂,1940年,冼星海接受组织安排,挥别妻子和年幼的女儿,前往苏联为大型新闻纪录片《八路军与老百姓》作曲配音。当冼星海出发时,钱韵玲抱着仅八个月大的女儿在窑洞前目送他。他们尚且不知,这一去,竟成了永别!
图 | 钱韵玲与女儿冼妮娜(1940年)
次年,苏德战争爆发。冼星海被迫滞留苏联,他曾试图取道新疆和蒙古回国,但均未能如愿。
回家的路途遥遥,战火硝烟弥漫,乱世流离。在异国他乡,冼星海时常思念远在延安的妻子和女儿。直到1941年9月,他才有机会托人给钱韵玲带回一封信,他在信中写道:“匆匆别后不觉已届两度寒暑,两地遥隔,能不依依? 时为秋凉,尤望加紧珍重。”
但离别的愁苦,始终不曾使他放弃生活的信心和爱国的信仰。在物资供应十分苦难的战时,他仍然坚持音乐创作。他将对祖国和亲人的思念寄托于音乐中,在被迫滞留俄罗斯期间,仍笔耕不辍,先后完成了《民族解放交响乐》、《满江红》等音乐作品。
由于过度劳累、营养不良、环境恶劣等原因,冼星海病倒了,他患上了肺结核、心脏病、腹膜炎、肝病等多种疾病。
冼星海无比热爱音乐,即便到了生命的尽头,仍然挂心音乐创作。他在临终之前还向前来看望的同志们说:“我多么希望再活三十年,我还有三十年创作计划需要完成啊!”
1945年10月30日,病魔无情地夺走了他的生命,他永远地停留在了四十岁。
图 | 离别前的一家三口
而远在国内的钱韵玲对此一无所知,正当她打算带着女儿到东北去,期盼着能够一家人团聚的时候,却接到了丈夫逝世的消息!钱韵玲抱着年仅六岁的女儿,感到无比悲痛。
但她并未就此消极下去,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她继承了丈夫的遗志,致力于音乐教育,一生再也没有嫁人。
图 | 女儿冼妮娜及外孙女
冼星海的一生,可谓苦难交织,但他始终怀抱着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从未停下追求理想的脚步。他始终怀抱着这样的信念:“一个人只要有追求,他就不会老;一个人只要心态好,他就是快乐的,做快乐的人吧!”
巨匠虽已逝去,但他的音乐,却永存天地之间,激励着无数的中华儿女。
文 | 麦苗
图片参考来自网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