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一根电缆“牵”出50余项专利

来源:中工网

电力电缆行业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女职工向来稀缺。而在国网无锡供电公司,却有一位今年43岁的巾帼英雄——全国劳模、国网检修领军人才何光华。

带领团队不懈钻研,创新项目《高落差高压电缆线路无损施工技术创新及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一名普通工人登上国家科技最高领奖台。何光华却说,这份荣誉是劳模创新工作室集体智慧与劳动的结晶,代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时代中国产业工人的创造力。

一根电缆“牵”出50余项专利

团队聚力,创新攻关在行动

早在2004年,就有了工作室的雏形。

彼时,何光华大学毕业进入无锡供电公司只有几年时间,才刚刚与电缆结缘。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电缆每年以20%的量逐年提升。如何适应该专业技术迭代的高速发展,确立适应于以无锡为代表的江南区域地方立体交通、通道环境等管理技术体系,完善适应于地方发展的可靠高效的优质服务体系,建立智能化、精益化、标准化、物联网+的现代电力电缆综合管理体系,不断开展核心技术的创新突破是企业的关键。在这种背景下,一批创新工作室应运而生,何光华团队就是其中之一,目的在于打破企业各部门业务壁垒,以工作室管理、技术、技能三大主线,整合优势资源,开展技术攻关和人才培训。

何光华工作室于2008年正式成立,分为三个区域,包括理念制度、活动模式展示区,成果展示区和学习活动室。核心骨干约20人,采用“6+1”的日常活动模式。其中“6”常规标准项目为精品工程项目、合理化建议、标准制度修订、培训课题讲座、论文编写讲解、技能实操培训6大实践项目;“1”自选项目为结合实际管理、技术难点每年提出至少一项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新技术应用和QC项目等。

围绕施工中出现的难点、疑点问题,工作室通过“技术—技能”小组、“老带新”结对小组,积极开展科技、群创项目攻关,将大量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运用到实际工程建设中。

2009年,无锡开始敷设2500毫米的大电缆,截面有碗口粗,每米重38公斤,电缆隧道在地下15米处。在狭小的空间里敷设电缆,电缆接头需要毫米级的精细化处理,蹲在隧道里接电缆一蹲就是七八个小时,腰肌劳损成了施工者的职业病。

怎么才能更方便一些呢?有一次,工程车半路爆胎,何光华看修车师傅用千斤顶换胎,瞬间萌生了做成类似轻便电缆起重设备的想法。她迅速设计出图纸,并和团队进行了可行性研究。最终,一个崭新的创新成果——电缆输送液压升降平台诞生了。投入运营后,电缆的敷设效率提升一倍,还缓解了工人腰肌劳损等职业病的问题。2018年10月,该项目被国家电网公司授予科技进步一等奖。

攻克世界性难题,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高压电缆线路是世界各大城市的“电力主动脉”,其安全、可靠施工关乎国计民生。随着城市立体交通和地下管线快速发展,电缆通道环境日益复杂,传统施工存在高落差分段再接、固定不当损伤等诸多问题,且常规检测难以发现。国内外均无有效解决方案。

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当时还是班组技术员的何光华下定决心开展技术攻关。通过调研她发现,难题的核心在高落差分段再接损伤方面。“为什么我们不从源头处避免安全隐患,消除这类电缆接头呢?”于是一个打破常规的“电缆高落差无接头敷设”想法就此诞生。

从2006年开始,何光华带着团队,开始了长达8年的创新长征之路。她和工友们进行了上千个工程的基础数据收集,并在条件简陋的工具大棚间反复进行模拟试验,由此建立了不同工况的弧形分段组合模型,开发了复杂环境下的输送机组响应同步控制系统,并研制了“自适应低摩擦轴承滑轮”等3套配套工器具,保障了整段电缆同步均匀移动,同步误差降至传统技术的 1/30。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革新了传统敷设模式,首创了高落差高压电缆三维精准同步敷设技术,发明了无级控制调节的3类配套工具,可实现自动化布设一次到位,效率提升5倍以上。

“无损敷设实现了,无损固定呢?微小损伤检测呢?”于是一个接一个环节的现场难题又相继提上了日程。在公司创新平台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体系化的持续创新,她的创新团队发明了高压电缆施工的系列方法和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截至2019年,成果已在全国28省市的电力行业中得到了应用,在1172项电缆工程中一次投运成功率100%;通过专利许可推广至铁路、通信、石化、钢铁等行业,并在德国、瑞典、新加坡、沙特等10 国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电缆施工领域的技术推广和进步。

创新再出发,让电缆运行更智能

2016年,在技术攻关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硕果累累的何光华工作室,被省总工会命名为“江苏省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此后,工作室还成立了劳模支部,坚持党建领航,推动“双创双提升”,为自主创新注入新的活力。

“整个电力行业正在向智能化靠拢,以后科技创新只会越来越多。”何光华说,现在地下15米的隧道里检测电缆,已经用上了机器人,会自动检测,也能够自动防火。这就督促着她和团队必须不停地学习,学习高科技,学习新技能。

如今,工作室已经发展成为光华创新实践基地,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融合了劳模创新工作室、科创孵化、电缆实训、党员联合攻关、电力游学科普等多种功能,为一岗多能需求的复合型业务提供人才支撑,为职工参与各级科技创新、群众创新、管理创新提供攻关平台,成为有效解决专业生产一线难题、助力企业提质增效的实践营地。

光华创新实践基地目前共有成员2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9人、大学本科生9人,包含高级技师2人、技师11人。何光华带领大家始终扎根生产一线,不断钻研创新、开拓进取。近年来团队积极开展创新攻关20余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50余项,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项8项,1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我希望通过创新实现巧干,让劳动更轻松。”从电缆敷设、运维再到检修,何光华团队的一项项科技创新成果正让电缆变得更智能,让操作变得更简单。(据《江苏工人报》报道 江苏工人报记者 谢丹娜)

责任编辑:姚怡梦

上一篇新闻

如花似玉的中年

下一篇新闻

身边的榜样—潍坊消防支队参加全国“火焰蓝”比武指战员风采展示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