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8日 星期一

考试那些事儿

考试那些事儿

漫画:程璨

编者的话

人生处处有考试,不仅仅只是学生时代。考试,可能是人生苦事,但只要做好准备,无论结果如何,都能从中受益。本期“五月”,6位青年眼中的考试或许迥异,但成长,正是藏在这些考试中,陪伴你走过一生。欢迎把你的文学作品发给“五月”([email protected]),与“五月”一起成长。

高考之后遇见自己

丁鹏(29岁)《诗刊》社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高考前最后一次模考,我数学考了30分,低调地打破了快班数学最低分的纪录。

数学老师把我叫起来提问:“听同学说你喜欢写诗,你最喜欢的诗人是谁?”夏天的风混合着怅惘的气息,我猜测老师看到我的分数发蒙了,以为自己是在上语文课。

“普希金。”我回答。老师点点头:“普希金的诗读一首就够了。”说着在黑板上用力写下:“《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全班被老师金句逗笑,我没心没肺跟大家一起笑。

那时,我每天都装作玩世不恭的样子,直到高考成绩出来,我再也装不下去了。因为一位每天说吃喝玩乐是自己志向的同学,低调地考入了全市前十。很显然,他明白一个道理,考得好才能吃喝玩乐。像我这种二本都没考上的,只能回家种田了。

这一句并非玩笑。每次从寄宿学校回到家都能感到强烈的落差,因为我们家太破旧了。父亲从地里回来,身上穿着我初中穿旧了的校服。我想起一部电视剧《真情不眠之血债》。主角是位农民,全家卖血供儿子上学,儿子却在学校装富二代,将学业荒废。当父母拿卖血换来的钱去学校找儿子,儿子反而责骂他们给自己丢脸,拿了钱就赶他们回家。

其实我和这个儿子有什么区别呢?父亲患有癫痫还起早贪黑地种菜供我读书,母亲也一身病,摆地摊贴补我零花钱。他们在乡下那么努力地生活着,我在环境优美的学校里嚷着谁的青春不迷茫,感觉自己是全世界最痛苦的人。用我姥姥的话说,真的就是“吃饱撑的”。

我没有参加毕业聚餐,我想出现在大家面前是脱胎换骨的样子。我填报了一所远方的大学,想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重新开始。

原来大学真的很大,即使是三本,也有那么多舞台可以施展才华。学习好的可以拿奖学金;有领导才能的,可以进学生会;多才多艺的,参加了各种社团;甚至有一位学长在创业比赛中获得了50万元奖金。

高中时我数学、英语很差,但获得过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三等奖。大学时,酷爱写作的我做了文学社社长,文学作品也接连被知名刊物发表,毕业那年还加入了省作家协会。后来考研,发现英语也没想象中那么难,只是当时不够刻苦,也不重视学习方法。高考英语没及格的我,考研时英语比单科线高了8分,不多,但也没有拖后腿,考上了北京大学。

后来,我终于明白高考前那节课,老师的良苦用心。老师说得真好:我高中时的状态真的就像普希金所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但人不应该自怜地自恋地陷在忧郁的情绪里。唯有努力精进,用心生活,才能渐渐地找到自信,找回自我。

考试那些事儿

邢海,画家、书法家、诗人、篆刻家。

沙砾

邹世凤(22岁)

南方,12月,少雪多风,还带着阴雨连绵。

滚动的笔尖挡在阴雨身前,我轻瞥了一眼,他的笔盖仍未打开,跷着腿,双手插进兜里,正如我看到他的第一眼,也就是半小时前。

学文多年的我,早已习惯,从开卷写到收卷。

笔落在试卷,就如一只企鹅摇摇晃晃地在冰雪上踱步;而学理的同学,考试时,则如一头雄狮疾走如飞地在森林里狩猎。

最后一门考试,我的视线从时钟上移开,擦了擦布满手心的汗,剩下50分钟,两道论述题刚刚起步。我心里像有无数只蚂蚁,它们在一寸一寸地啮咬着我,紧张急躁感使我的双手微微发颤,顾不上字迹工整,想不到卷面整洁,从树懒变成了猎豹。

我知道,他很悠闲,时不时地朝我瞥一眼,摇摇头,又百无聊赖地看向窗外。我希望,他不要的那些时间,都借给我……

停止作答的广播响起后,试卷和答题卡都装进了密封袋里,我抽出纸,擦着又热又汗又痛的右手。

“你还真能写。”他有些不可思议地看向我。

“是吗?”我累到挤不出笑容。

不过,和他那几张白茫茫的试卷相比,我确实能写,3个小时,写了12页纸,但其实,我还能写。

他没有接话,动手收拾桌上的笔。

“各位考生,记得把文具带走,就当是留作纪念。”监考老师在收好密封袋后,看着渐渐起身的同学们,提醒着说。

“一定带走,证明我来过。”

我顺着声音,看到了他悠闲还带着骄傲的脸,他说完后,还朝监考老师晃了晃手里的文具袋。

他没有准备,便无所畏惧;我准备妥当,也泰然自若,竟忘了,2019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已经结束了。

我慢吞吞地收拾东西,成了最后一名走出考场的考生……

在所有人眼中,学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和考试。

考试,是留给准备妥当和从未准备的人,紧张是留给只准备了一半的人。

从小学进入中学,再从中学跨入大学,在我们经历的不计其数的考试中,有的同学,认真地对待每一场考试;有的同学,只记得中考和高考两个分水岭;有的同学,早已忘了考试。

考试就如筛子,每一次摇晃,都将一批细小的沙砾留在了原地,而那些在考试中渐渐丰满的沙砾,则毫无畏惧地坐在筛子里。

我身边有许多留在原地的沙砾,他们一见我,先是感叹,再是羡慕,最后是懊悔。从他们的谈话中,我才知道,原来,没有考试的生活,并不总是尽如人意的。

我身边也有许多渐渐丰满的沙砾,在经过一次次筛选后,耽于享受,考试前,总会紧张地拿出一本书随意地翻阅着,最终也被留在了原地……

南方,7月,少风多雨,还带着烈日炎炎。

9个月后,我将再次站上筛子,等待又一次摇晃,虽然,我也终将留在原地,但庆幸,此时,我还是学生,还有考试在等着我。

我想,我应该感谢我学生生涯中的每一场考试,因为,每通过一场,都给我的人生增添了一个选择的机会,让我渐渐地,不再是细小的沙砾。

又是一年高考季 亦是一群追梦人

何兆亮(24岁)

借着夏风的钥匙,解开时光的枷锁,推开记忆之门,选取其中一段回忆。我的高考,已是6年前了。

明亮的教室,嘎吱嘎吱的老旧风扇,书本堆积如山的课桌,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那时早课前,我们都是周而复始地背诵古文诗词或是英文单词,记了会忘,忘了再记;课上,纯白的粉笔字一点一点地排列在黑板上,我们一笔一笔地把它们“渲染”成黑色记在笔记本上;课间,我们每天会跑步,以班级为单位,绕着整个校园跑上一圈。尤记得临近高考那几日,附近的街道都被封锁了,不让车辆行驶,校长便带着我们沿着街口跑步,真是好长的路呢!

当然,和大多数高考生感受一样,高三的一年学习生活是非常压抑的。所以,适当的时侯,我们会放松绷紧许久的神经。

我的后桌是一个女生,她的字迹很是清秀,很漂亮的行楷体那种,据说书法已经十级了。怀揣着字如其人的心思,我便“恬不知耻”地拜她为师,闲暇的时候向她请教。那时,她喜欢的男歌手是许嵩,她会时常摘抄些歌词,而我便每次都拿来她写好的摘抄本临摹起来。腹有诗书气自华,每当练字的时候,疲倦与压力会烟消云散,留下的唯有漫卷书气。一直到现在,总算没有丢她“老人家”的脸。

除此之外呢,我的同桌也是在那一年里帮助了我很多。他是我们班的化学课代表,因为他的化学成绩实在太好了,简单的试题得满分成了家常便饭,太难的又得显眼的高分,与我刚及格的成绩甚是鲜明的对比。不过人无完人嘛,他的双语成绩不怎么好,尤其是英语,那简直是触目惊心,能考及格那得“焚香祭天”了。因为平时的模拟试卷太多了,特别是最后的几个月里,有时实在是做不过来或是懒得去做,我俩便互相“合作”起来。有意思的是,他有时会怀疑我的英语水平,而我也会为某个化学问题和他争论不休,最后也只是相视一笑,现在想想很是幼稚呢!

抛开学习上的,我们还有其他共同的爱好:喜欢看动漫,爱打乒乓球。就在正式高考的前一天晚上,我们早早吃了饭,一起去了附近的三中体育场,先是和不认识的小朋友们打了会儿乒乓球,然后绕着跑道漫步了几圈。那时的心里完全没有了压力,有的是夜空拂面而过的清风。

高考的那天,天气是炎热的,我早早地赶到考场,门却是久久不开的。越发地躁动起来,直到考试铃声响起,执手中的笔开始滑动,心,终于静了。

考完英语的那天晚上,我又来到了三中体育场,看到一群人围在一起放飞孔明灯。漫天祈愿,满脸笑容。夏风掠过,让我对这里开始留恋起来,不只是物,更是人与情。我忽然想起一个人,与她一同去食堂吃饭,一同下晚自习,为她写过情书,但终究,没有走到一起。我承认,这是抹不去的遗憾,但我会铭记于心。因为我知道,这就是青春,前方的道路还在继续,更多的梦想等待我们去追逐。

盛夏夜微凉

冯艳(23岁)

六月六日夜,

燥热退去,还以大地清凉。

清辉下,少女辗转反侧,窃窃私语。

不知明年今日,各在何方。

不知心之所往,如愿以偿?

十年寒窗苦自知,雄心飞扬,难忘今宵。

如今七月行旧事,又见烟尘升。

七晴八雨乾坤变,历经周折落座来。

故地重游雪前耻,闭目凝神,静待卷开。

陌生处,心微惊,慢理条理稳如故。

夜半睡梦中,忽闻烦恼声,醒转方晓是真情。

匆匆两日,定局已成,静候佳音。

诸事毕,情难续。

忐忑放榜日,久坐无音信。

权衡三两日,终定。

又是一年盛夏夜,又现不眠人。

七月不只日高挂,更有夜微凉。

留有余地,吟赏烟霞。

高考后的夏天

吴任几(23岁)英国利兹大学社会学院学生

高考结束后的那个夏天,我回了一次顺德。

其实这是我第一次回去。饭桌上,那些我素未谋面的亲戚们用粤语聊着天。我只听得懂十句里的两三句。而我唯一会说的粤语,也只是那句不标准的“hei a”(是的)。

坐在我对面的亲戚说:“听说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噢……hei a。”我放下筷子说。

坐在我左边的亲戚拍拍我说:“人家优秀得很呢。听他妈妈说,他是学校学生会主席。”

“噢……hei a。”我又放下了刚刚拿起的筷子。

“你们高中的学生会……”坐在我右边的亲戚一边开玩笑,一边用肘顶了顶我。

“噢……hei a。”

就是这样,我不知道该如何在说粤语的场合里表达自己。不过,就算用普通话,我又会说些什么呢?这次我预感会成绩很糟,尤其是数学……但我不会说。我感到一种脆弱的骄傲,正在被一个悬着的结果把玩着。而我正用一只木讷的舌头,暂时地保护着它。

大多数时间我都躲在表姨家看书。窗外的夏天火伞高张,行人匆忙,一阵高一阵低的蝉鸣透过玻璃,扫过我的书页。姨父说,要带我去海尾看龙舟大赛,于是我放下了那本还没读上几页的《远大前程》。

我确实从未见过这样热闹的活动。河道上人头攒动。在下游,穿着队服的人们正在互相加油鼓气,把装饰精美的龙舟小心地放置在河道里。龙舟如一弯弯漂亮的长弓,船头配有含着艾叶的金龙头,船身插着彩旗。队员们依次站上龙舟,在上下摇动,仿佛在测试龙舟是否牢固。

在河道的上游有一座桥,桥上用红底金字,贴上了两个大大的“龙门”。那么,这就是他们今天的目标了。

“哪个队伍会赢呢?”我问姨父。他笑了笑:“会有很多意外因素,这个嘛,没人知道。”

下游传来一阵鼓声与呐喊,一条条龙舟如箭一般争先恐后地驶向我们。岸上的观众纷纷掏出相机,捕捉那些龙舟队员的风采。在第一条龙舟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岸上的观众响起了欢呼声。

站在船头的队长手握龙头,那龙头仿佛如一只闪耀的活物,向两岸的观众精神地打着招呼。后面的几条龙舟也跟了上来,而河道里的水仿佛突然激起百层的浪。本就单薄的小舟,在这样的浪花中摇摇晃晃。

像是约好的一样,几条龙舟的船员纷纷站了起来。他们的手搭在前一位队员的肩上,随着队长的口令,随着波浪一起上下摇动——原来那是一种稳定重心的办法。而那龙舟,就任凭之前的惯性悠悠地前行。

不过,有几条明显生疏的龙舟,他们仿佛想站起来,又似乎不想放弃比赛的进度。然后在犹豫中,几个人就掉到了水里。我慌张地看了一眼姨父。

他朝我笑着说:“不怕,广东人水性都好得很……不过你看,越是怕掉到水里的人,才越容易落水。”

“但落水也不是坏事嘛。”在一旁的表姨说,“第一次都是这样的,但只要落过水,之后就会更熟练啦。”

回家的车上我们聊了许多。说到我们家里曾出过的一些有名的人物,几位进士、几名商人,还有他们那辈人所尊称的“十三舅公”。抗日战争时被迫逃往了新加坡,做苦工,但还是在新加坡办了自己的报纸。一直向家里寄钱,写信教小辈们好好读书,1979年回到顺德,为乡里人扩建了学校和乡庙……

然后,姨父拍了拍我的肩:“所以无论如何,接下来要看你们这一代了。”

我感受着车窗外的酷暑。确实,还有一个结果在等着我。

多年以后我在上海经历了相同的天气。我才突然回想起高考后的那个夏天。那种意外的不安、逃避和那个若隐若现的微弱的启示。以及后来几年发生在我身上的事:在专业课程上的努力、用专业赚到的第一桶金、尝试创业、创业的失败、留学,当然还有最重要的:写诗……

而确实,一切都是从那场考试开始的。

送你一匹马

沙玛妈尔(23岁,彝族)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学生

对于18岁,还留下什么印象呢?是那年1月罕见的雪,那年3月激烈的球赛,或者那年5月,滨河路边哭泣的两个人?还是那年6月,一个人站在教学楼顶,听着下课铃声,目送朝夕相伴3年的同学熙熙攘攘地走出校门?学校里昏黄的灯光迷蒙了双眼,于是除了背影一切都无法看得真切。那时,有的人还在教室里做最后的冲刺,有的人已经放下一切,静静等待。

有人说:“没有经历过高考的人生是不圆满的。”这句话经历过的人懂,因为那时的“兵荒马乱”和暗自镇定都一样刻骨铭心;没有经历过的人也懂,因为人生中作为学生的那一部分始终缺失了一个环节、一个告别的仪式或者一个遇见更好的自己的机会。

高一的时候懵懵懂懂,时间在和前后同学聊聊电视剧、爱情观或者其他话题中转瞬即逝。高二那年的暑假迎来了高中生例行的假期补课,风扇在头顶呜呜地转,我们在课堂上插科打诨:一边和老师探讨地理知识,一边和老师辩论“因为全球气温升高所以我们今年补课所面对的气温是史无前例的高”。那时候很快乐——同桌、前桌、后桌都是熟悉的、聊得来的人,每一个老师都博学而温和。还有,无论走到哪里,都是熟悉的角落;无论想去哪里,都有人愿意陪着你;无论做的什么梦,都有人附和。

于我而言,2018年,是最难忘的一年。前半年,一直笼罩在高考的紧张氛围和离别的感伤中;后半年,在忐忑不安地等待结果、小心翼翼地填报志愿和适应陌生的环境中度过。

18岁,是一个分水岭,往前是懵懂无知的孩子,往后突然一夜成长,变成一个需要凡事自己作决定的成年人。我一直记得,高考前一夜,向来睡眠极佳的我莫名失眠。我不觉得自己紧张,可是心跳一直很快。室友的呼吸声此起彼伏,我不想再看复习资料,只是拿出日记本,写不出什么文字,最后翻开了同学们写给我的留言。

有人说:“人在十五六岁遇到的人最难忘。”那不是没有理由的。那时候我能看着他们的鼓励和祝福静下心来,即使现在我看着他们的留言,仍然还能从中汲取力量。好的友谊、好的经历治愈一生。从现在再回过头看我走过的高中三年,我很庆幸,我遇见了这样一群可以治愈我的人,同时,我也算没有辜负我们一起走过的那一段时间。

距离高考结束已经过去两年了,我不曾再梦到过那一段经历,回忆却在时间的流逝中被岁月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时间过去,高考不再“残酷”,她是最温柔的离散,是最坚定的远行,是许多人用尽一生去反复回味的一场梦。

我想对今年参加高考的学弟学妹们说,送你一匹马,希望你勇敢前行,奔赴远方,走到梦想之地;愿你牵着这匹马,出走半生,还能记得大家一起奋斗过的最美芳华。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0年07月13日07 版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上一篇新闻

免税店套路中国客?希斯罗机场回应

下一篇新闻

凭什么中国人就得多花钱?英国希斯罗免税店区别对待中国消费者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