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4日 星期日

新马交通拥堵不堪,两国交通部拟定铁路修建方案

马来西亚交通部长陆兆福日前到新加坡,与新加坡基础建设统筹部长兼交通部长许文远会面讨论新柔地铁计划,陆兆福表示两国会致力于在今年4月达成协议。

许文远昨天在汤申—东海岸线(简称汤东线)首阶段开放日上致辞时提到,新柔地铁计划如果落实,汤东线的兀兰北站将连接新柔地铁站。

“两站比邻,地下层大厅也将无缝衔接。地铁站面积依此建造,以应付高峰时段使用新柔地铁往来新加坡和新山的人潮。”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毗邻,早年新加坡曾是马来西亚附属城市,如今仍然有着密切的政经往来,许多在马来西亚或是新加坡生活、学习过的朋友们大概都知道,新加坡去往马来西亚,和我国跨省之间的旅行十分类似,成行异常轻松。

可两国之间的巨大交通需求却迟迟得不到满足,导致不论什么时候,新马交通拥堵问题都是两国民众的忧心问题。

新加坡可是整个东南亚经济最繁荣的地区,每天都有数不清的马来货物运输到这里,而新加坡人背靠大海,国家地盘也只有那么大而已,想出游,除了马来西亚,也没有太多选择~

新马之间的交通拥堵可不是间歇性的,而是几乎每一天都在拥堵!庞大的需求和小水管一样的过境口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着实让人感慨。

据当地一些每日来往两地的从业者称,每天,他们在经过这条拥堵的过境口岸时,都要耗费两个小时以上的时间!

小编有些难理解了……如果这是在我天朝,大桥可以修到能停飞机为止!怎么可能任由交通如此拥堵?虽然新马两国和我们这样的“基建狂魔”比差了些,但也不至于忽略现实需求吧?

其实现实也并非两国毫无疑虑——新马两国曾数次交涉,商讨有关交通扩建的话题,甚至早就规划了新柔地铁和新隆高铁等项目,一幅要把问题彻底解决的架势!

那么实际上问题解决了吗?

没有!

新加坡《联合早报》去年年末采访了一名经常来往两国之间的民众,这名名叫陈杰瑞的美发师直言道:“让人无奈的不只是拥堵现象,而是拥堵背后两国通关政策的朝令夕改!”

小南君还是挺难以理解这件事的,政府之间的计划,怎么能说变就变呢?抱着怀疑的态度,我查询了一些资料,也算是彻底明白什么叫“朝令夕改”了~

其实早在很多年前,亚太经合组织的峰会上,亚洲各国就规划了大面积的纵观南北的铁路网,计划将亚洲经济连成一片,野心勃勃……而新加坡到马来西亚的铁路线可以说是整段铁路网中最为关键的部分之一。

然而,多年来,由于马来西亚的政局不稳,政策也是说变就变——前年,马来西亚甚至曾单方面宣布取消新马高铁计划,甚至为此不惜付出1亿美元以上的违约金给新加坡~

然而不到几个月,又宣布计划重启,2020年7月前必须动工,否则赔款2亿美元!

而在次之前,马来西亚也多次“反复横跳”,一会儿说要修,一会儿又闭口不谈,邻居新加坡也摸不透这位老哥的想法~

最致命的是,马来西亚政府的“朝令夕改”可不单纯体现在双边谈判上,在处理本国事务时,他们也时常让马来人完全猜不透他们想干什么~

比如去年,马来西亚在推行外国车辆入境准证(VEP)的措施上可谓一波三折。去年4月25日宣布,10月1日起分阶段实施VEP,到时从新柔长堤及第二通道关卡入境的外国车辆都必须安装好“外国入境车辆射频识别标签”(RFID)。

然后9月24日宣布,VEP将在“高峰时段”延缓执行,而到了原定生效的10月1日当天则宣布,VEP因技术问题进一步展延。根据马来西亚当局的说法,这项措施最快2020年推行。

像陈杰瑞这样的驾车者觉得很困扰。小编也算是彻底服气了。

他说:“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生效,马来西亚的政治就是这样,通常说要做一件事,但就在快生效的时候又说没了。所以很多驾车者都在观望,采取‘先不理会,到时再说’的心态。”

而近日两国商议的高铁建设情况,明确了在今年七月,如果铁路还不动工,马来西亚就要支付大量的违约金,而根据马来政府债台高筑的现况,铁路是否真的能动工,依然是说不准的,毕竟这是马来西亚!

如今,新柔地铁计划终于即将落地,而新马高铁悬而未决的问题,不知两国何时才能真正解决……

结语

其实小南君认为,一个国家可以贫穷落后,但却不能失去政府的公信力!

这份公信力,自然包括了对内和对外两方面——对内失信,会降低民众对政府的信赖感和满意度,会导致政权不稳定甚至被动摇,对社会的长期稳定有害。

而对外失去公信力,后果同样严重——有时不但需要支付违背双边贸易协定的违约金,还会让政府在国际上的声誉受到很大的影响,进而影响其与各国的多方面合作,百害而无一利。

虽然新加坡政府并未对此做过多的表态,但李显龙总理恐怕背后没有少戳马来政府的脊梁骨吧~

关注小南君

带你了解更多新加坡资讯

推荐阅读:

关注南洋时讯

离新加坡更近一点

上一篇新闻

民粹抬头的当下,新加坡培养国际学生是否还有意义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为何能成为网红移民国家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