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西泠六家出济宁

王立强/文

乔羽先生曾言:“济宁是出书法家的地儿,因为济宁有出书法家的本钱。”殊不知,济宁还是一个出篆刻家的地方。

2020年12月12日,西泠印社公布了最新版社员名录,包括分布在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法国、加拿大、美国等国家的社员在内,西泠印社拥有社员和名誉社员520人。其中,就有范正红、段玉鹏、江继甚、陈靖、郑志群、谢长伟6位济宁籍社员,占比百分之一强。“西泠六家出济宁”,对于一向偏重江南地区的西泠印社来说,似乎有些不同寻常;但对于济宁来讲,却是不可不说的文化存在。

为何济宁是一个出篆刻家的地方?又因何在当代集中涌现出6位西泠印社社员?答案或许就藏在资源丰富、底蕴厚重、脉络清晰的济宁文化之中。

西泠六家出济宁

2021年4月,“邹鲁流风·西泠印社济宁籍社员六人作品展”开幕式在西泠印社举行

济宁有石刻书法的厚度

马可•波罗在其游记中把济宁称作“英雄美丽的大城”,他之所以这样形容济宁,看重的不单单是济宁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尽管济宁是京杭大运河上最重要的水旱码头,马可•波罗更看重的还是这里的文化。济宁是著名的孔孟之乡、运河之都,儒家的敦厚,运河的开放,自不待言。同样,济宁的历代石刻书法,特别是汉魏碑刻在海内外所具有的广泛影响也不容小觑。汉碑汉画是济宁金石文化的双璧。以“孔庙三碑”为代表的众多汉魏碑刻,奠定了“中国汉碑半济宁”的历史地位;又因武氏祠的存在,北宋赵明诚《金石录》的记载,清代黄易的发掘保护,济宁亦是响当当的中国汉画像石学术研究起源地,一直享有“济宁汉画甲天下”的美誉。清乾隆年间,著名金石学大家翁方纲一派,长期访碑、活跃于济宁,翁方纲本人三次亲临济宁访碑,阮元、毕沅、孙星衍、王昶、洪亮吉、武亿等一流的乾嘉金石学大家均到访过济宁。那个时期产生的《两汉金石记》《山左金石录》《金石萃编》《山左碑目》《寰宇访碑录》等扛鼎金石学的代表性著作,都收录并得益于济宁的石刻资源。

西泠六家出济宁

中国文联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为济宁籍社员六人作品展题写的展标“邹鲁流风”

济宁拥有十分丰富的石刻书法资源,体系完备,精品众多,尤以汉魏碑刻和北朝摩崖石刻最具光彩。“山左汉碑济宁独多”,济宁汉魏碑刻以《五凤刻石》《莱子侯刻石》《乙瑛碑》《礼器碑》《史晨碑》最具代表性;《礼器碑》《乙瑛碑》《史晨碑》是成熟隶书期的重要代表,在书法史上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北海相景君碑》则是最早具有完备碑制的汉碑。北朝摩崖以铁山、冈山、葛山、尖山最为震撼,史称“四山摩崖”。作为大字榜书的代表作,清代的魏源赞其为“字大如斗,雄逸高大”;康有为则认为是“承上启下,开一代新风”。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根植汉魏沃土的济宁篆刻家,持续问鼎国家级篆刻展览赛事,入展获奖一如平常,名家新秀不断涌现,范正红、段玉鹏、江继甚、陈靖、郑志群、谢长伟作为济宁西泠社员,即是最为杰出的代表。这一时期,济宁在汉碑研究上也是成绩卓然,出版有《济宁全汉碑》《孔孟之乡石刻碑文选》等一批学术著作。汉碑临习、书法篆刻创作风气之盛,呈现出旷古未有的新气象。济宁有资源、有底气、有传承、有热情,济宁人热爱书法篆刻,可谓自豪自信满满。

西泠六家出济宁

2021年4月9日,前往杭州出席“邹鲁流风·西泠印社济宁籍社员六人作品展”开幕式的济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济宁市总工会主席张玉华(左三)观看展览 。

济宁有金石文化的高度

有清一朝,济宁有过两次金石学的高峰。一次是黄易时期,以访碑为显著特征。运河同知黄易在济宁为官居家25年,清乾隆五十一年,他在济宁嘉祥访得并发掘保护了武氏祠汉画像石。他以自己的嵩洛和岱麓两次访碑壮举,以及《小蓬莱阁金石文字》《小蓬莱阁金石目》《嵩洛访碑日记》等访碑成果,吸引天下金石同好汇聚一城,使济宁涌现金石学之盛。济宁作为文物繁盛之区,不乏金石收藏的名人学士,如桂馥、牛运震、李铁桥、孔尚任、颜运生等,他们为阮元编修《山左金石志》提供了大量金石资料。久居曲阜的何元锡,协助阮元编纂《山左金石志》,出力极多。二是徐宗干时期,以金石志书撰修为标志。清光同年间,济宁直隶州知州徐宗干撰修刊印《济宁州金石志》8卷。济宁由此掀起一个著录金石的浪潮。同一时期,济宁及周边县区撰修刊印各类金石学志书、著作有15部之多。特别是清道光二十七年撰修的《邹县金石志》,是完整保存至今未经刊印的手稿本,尤为珍罕。据《济宁州金石志》载,当年坊间流传有一部原拓本《济宁印谱》,收录历代印章多达500枚。阮元《山左金石志》亦载:“济宁人有印五百方,质于解库,原任济宁知州王毂赎之,作《莲湖集古铜印谱》,后凡言见济宁者,此也。”由此,可见当年济宁金石学及篆刻的盛况与高度。

两次高峰,奠定了济宁作为金石文化重镇的历史地位,也深深吸引着海内外的金石学家,影响成就了当地众多篆刻爱好者。晚清之际,孔子后裔孔继涑刊刻有《玉虹楼法帖》,孔继浩著有《篆镂心得》;济宁孙氏家族的孙维壁,在山东省图书馆建馆之初,出任山东省图书馆帮办、金石保存所坐办(所长),他工书法,尤好金石,在金石保存等方面多有建树,保全国粹尤多。民国时期,康有为慕名专程来济宁访碑,并为孔祥霖的4卷本《曲阜碑碣考》作序。河南聘请济宁人李汝谦编纂了《新郑出土古器图志》。民国年间,一个曲阜孔家,一个济宁孙家,都是金石学家的落脚地,两个大家族凝聚帮助了不少的篆刻家。

说起来,济宁不仅是出篆刻家的地方,而且与“西泠”有缘。早在清乾隆四十三年,“西泠八家”之一的黄易就来到济宁,为官运河长达25年,由从九品一路成长为正五品运河同知,济宁堪称黄易的第二故乡。更为重要的是,黄易不仅引“浙派”北上,还将济宁崇尚秦汉之风融入西泠体系,推动了“浙派”与北方篆刻的融合。清中期以后,随着金石学的空前隆兴,对古文字资料的搜集、考证蔚然成风,扩大了“济宁印人”的视野,广泛的文人群体亦有兴趣参于篆刻创作,形成篆刻艺术蓬勃发展时期。名重当时,影响后世的“西泠八家”,极受朝野喜爱,他们的篆刻艺术风格,对济宁的篆刻创作与发展影响很大。“西泠八家”是师承关系、风格延续、地域特征都非常明显的一大篆刻流派,“西泠八家”的出现,特别是黄易的到来,深深影响了“济宁印人”,在“西泠八家”中,黄易是唯一为官、居家北方者,他深刻地推动了“浙派”篆刻在北方的普及与发展,并给后来的济宁印坛带来无限生机,对后学产生巨大影响,篆刻亦因此贴近济宁而薪火相传,代不乏人。时至今日,济宁篆刻已是人才辈出,不断涌现的获奖参展篆刻家,已经砥柱齐鲁印坛。

济宁有书法篆刻的热度

清代金石研究带来了碑学的兴起,也造成了济宁当地篆刻审美体系、评价体系、创作观念、创作方法的一系列变化,尽管大家的书写状态并不完全一致属于碑学体系,但影响是不容置疑的。在碑学理论影响下,“济宁印人”取法碑石的相对较多,即使没有康有为所说的“三尺之童,十室之社,莫不口北碑,写魏体”那么夸张,至少也是相当可观的。受到金石影响,“济宁印人”不再是标准划一的馆阁之风,他们特别强调篆隶意味,用笔运刀力求古法,富含金石古气。

对济宁的篆刻艺术来说,世纪交替之际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非同小可!

改革开放之初,济宁的书法篆刻爱好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各级各类书法篆刻活动丰富多彩,展览、研讨会、交流活动接连不断,层出不穷。特别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举办的两大活动,既体现出济宁对书法篆刻的认知层次,也彰显出济宁对于书法篆刻的热情热度。

1986年5月,济宁邹县在峄山脚下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峄山笔会”,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启功,以及高启云、刘炳森、李铎、梁漱溟、张岱年、孔德懋、侯宝林等书坛泰斗、艺术大师、社会名流向笔会赠送墨宝120余件,并在峄山“五华仙斋”展出。山东省委原书记、省顾问委员会主任苏毅然等党政军领导和王学仲等书界名家亲临现场挥毫泼墨。朱复戡大师亲临峄山笔会,并题咏赋诗一首:“上月游衡桂,今朝访峄山。孔丘叹鲁小,孟母择邻艰。蓬岛神仙镜,飘身云汉间。邹城新面貌,蓬勃喜开颜。”盛况空前的“峄山笔会”其影响堪称旷日持久,成为令济宁书法篆刻爱好者引为自豪的“经典记忆”。

1989年9月,中国书法家协会山东分会在曲阜举办“中国汉碑学术研讨会”,15个省市区、日本、香港专家、学者80余人出席,收到论文57篇,36位作者宣读论文。这是我国汉碑研究史上规模最大、层次较高的一次学术研讨会,得到了中国书法家协会及其理论研究部,以及《中国书法》《书法》《书法研究》《书法报》和香港《书谱》的大力支持。与会专家学者考察了曲阜、济宁、泰安的汉碑。齐鲁书社将论文结集为《汉碑研究》予以出版,蒋维崧题写书名及扉页。这次研讨会济宁有范正红、宫衍兴5位作者的论文入选并收入论文集。

九十年代初期,济宁书法篆刻家迈出了更为开放的步伐。1993年早春三月,18位青年书法家、篆刻家,登堂入室,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中国孔孟之乡青年书法家作品展”,著名学者冯其庸,著名词作家乔羽,著名书法家沈鹏、李铎、刘炳森、刘正成等对展览给予充分肯定和热情鼓励,时任中国书协代主席沈鹏欣然赋诗:“墨泼黄河水,艺攀泰岱宗,心随万象转,金岁趁东风。”

二十一世纪初,民间有过一次对“二十世纪篆刻大师”的遴选,朱复戡排在第17名,也是过半数票的最后一位。朱复戡是名副其实的篆刻大师,他对济宁篆刻的影响是显著的,济宁不仅拥有朱复戡的多位弟子,还创办有朱复戡艺术馆和朱复戡艺术研究会。1976年,朱复戡大师第一次来到济宁,他的启迪作用,带动力量,点亮了济宁篆刻的明灯,成为事实上的“点灯人”。可以说,朱复戡大师影响、引领、推动了当代“济宁印人”现象的形成和济宁篆刻艺术的发展,对“济宁西泠六家”的教诲和影响尤其深刻。

时至今日,书法篆刻在济宁依然备受重视,官方先后设立“孔子书法奖”和“黄易篆刻奖”,成立了济宁金石文化研究院。济宁人对于书法篆刻的热情始终不减,每两年一次已经连续举办三届的“济宁市电视书法篆刻大赛”,一届比一届火爆,报名者从首届的1000人增至现在的2000人,参赛热情高涨。“印证济宁”主题创作活动,更是把篆刻融入到当代生活之中,300个古今地名,300枚精致印章,打开了一座城市的记忆之门。始于2016年,已连续举办五届的“孔孟之乡汉碑行”,得到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和济宁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由山东省书协和济宁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共同主办。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书协主席顾亚龙出席首届“孔孟之乡汉碑行”开幕式。五年五届,先后举办了“全国隶书展暨中国汉碑与书法学术研讨会”“山东当代隶书优秀作品展暨创作研讨会”“全国当代隶书优秀作品邀请展暨当代隶书创作研讨会”“山东省书协隶书委员会、山东省青年书协篆隶委员会隶书临帖展”和“圣地石华·济宁汉魏石刻书法大展”。出版《孔孟之乡汉碑行全国隶书展作品集》等6部图书。首届汉碑行投稿作品4100余件,参加、参展作者遍及33个省市自治区,其持续广泛的影响覆盖全国,所引发的“访碑济宁”形成书法研学新潮,业已成为新时期济宁最靓丽的文化名片。

西泠六家出济宁

在西泠印社遁庵展出的“济宁西泠六家”的篆刻作品

济宁是锻造印人的熔炉

济宁是一座书法的熔炉,也是锻造“济宁印人”,成就杰出篆刻家的熔炉。特别是“济宁西泠六家”的成长、成才、成名,更彰显出这座“熔炉”的文化能量。“济宁西泠六家”与济宁市书法家协会、济宁市青年书法家协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尤其是成立于1987年的济宁青年书协,无疑是“济宁西泠六家”的大本营和根据地。在济宁青年书协,没有门户歧视,没有流派之争,有的是真诚的询问,坦荡的订正,携手的努力,相互的包容,彼此的促进,共同的进步。也许是济宁独特的人文历史和艺术传统,滋养了新一代艺术家群体茁壮成长,也许是“圣人”的神性灵气给了他们文化的底蕴,也许是“谁不说咱家乡好”的乡土田园风韵养育了他们坚实的生活,他们在国内许多重大书法篆刻展览中频频入选和获奖,他们独领风骚。没有高手的时代,大多一个高手也没有,高手如云的时代才会产生伟大的艺术家。今天,6位济宁籍西泠印社社员中,段玉鹏、范正红、谢长伟、郑志群先后担任济宁青年书协一、二、四、五届主席;段玉鹏、谢长伟先后担任济宁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段玉鹏、范正红、谢长伟、陈靖先后担任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范正红担任山东印社社长。

济宁书法篆刻人才辈出,不仅一批批青年书法家、篆刻家持续走向全省、全国,成长为中国书法创作的中坚力量,更有一批人才成为中国书法篆刻的理论栋梁。范正红写作出版了《中国书法家全集·金农》;王大中著有《二十世纪篆刻简史》,整理出版了《兖州金口坝刻石遗珍》;李樯著有《秦汉石刻选译》《杞芳堂读碑记》等多部研究秦汉碑刻的著作;李一担任《美术观察》主编;郑志群执掌起济宁市孔孟书画院和济宁金石文化研究院。三十年多年来,济宁酿造的书卷气,很浓,很可贵,这使得济宁书法篆刻除了历史赋予的文化生命之外,更有着一种其他地方稀有的学术厚重和质感。

西泠六家出济宁

“济宁西泠六家”在西泠印社合影(左起:谢长伟、江继甚、范正红、段玉鹏、陈靖、郑志群)

西泠六家出济宁是文化必然

“济宁西泠六家”是“济宁印人”的杰出代表,是推动文化济宁发展的重要力量,西泠六家出济宁有效地提高了济宁文化圈的精神海拔,也契合了西泠印社“声气相投,聚集同道,重振金石”的理想。

今天的济宁,访碑活动依旧繁盛,书法篆刻人才辈出,济宁现有中国书协会员120余人,特别是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里,伴随“济宁西泠六家”的崛起,“济宁印人”已经成为姹紫嫣红的文化新象。数十年来,“济宁印人”一直向外传递着历史的醇厚芬芳和现代的生动气息,“济宁西泠六家”的出现,由点到面变成一个艺术现象,已不再是个体存在,他们的意义、他们的影响绝不是孤立的。2021年4月9日,6位济宁籍西泠印社社员来到杭州,“聚艺”孤山,在中国篆刻博物馆和西泠印社遁庵举办了“邹鲁流风·西泠印社济宁籍社员六人作品展”,向西泠印社捐赠了自己的作品,他们以自己的行动共同承载了济宁这座城市的艺术面貌。事实上,“济宁西泠六家”呈现出的是一种整体的进步,他们的崛起,大大提升了济宁历史人文资源本身和城市的现代价值,就作品而言,是包前孕后的,就作用而言,树立了一代楷模,就影响而言,则是开启了一代新风。“济宁西泠六家”的出现是文化济宁的必然。

在济宁,“济宁西泠六家”一直保持着它的活跃度,数十年来,他们让这座城市的艺术活动以集体跃进的姿态强势进入公众视野,他们在孔孟之乡的影响家喻户晓,他们是同一个时期的六位名家,也是改革开放以来长达四十年的齐鲁印坛的六个重要代表人物的统称。“济宁西泠六家”创造了济宁新一轮的文化辉煌。无论从文化自信的角度还是从刀笔语言构成的角度,“济宁西泠六家”依然带着孔孟圣地的影子,他们以圣地文化特有的博大情怀和细腻清雅的古韵,走出了一条极具探索价值的艺术之路,他们以一种担当精神,为“文化济宁”奠定了思想基石,为“文化济宁”提供了人才支撑,为“文化济宁”积累了品牌力量,为“文化济宁”赢得了文化自信。这对完善一座城市地域文化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启示意义。

“济宁西泠六家”必将在中国篆刻史上留下醒目的印记。

上一篇新闻

文物界鉴宝专家出场费价格表及排行榜名单大曝光

下一篇新闻

从曼哈顿到成都,垂直社交是如何融入建筑的?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