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月18日 星期六

英国华人行业群像:希望疫情结束,还能继续过往

【欧洲时报记者余梁意、陈斯睿、田皓雪子,实习记者蔡蕊、李悦报道】英国自5月起疫情进入下行,禁令逐步解封。英国抗疫一路走来,华人各行业在经历“寒冬”之余不乏竭力调整、奋力反击:餐饮业旅游业韬光养晦,线上服装和物流小范围内逆流而上;中超华社撑起华人疫时生活半边天;建筑业在自我保护中“顶风作战”,华人金领门逐步适应在家办公、媒体加班加点,充分发挥信息桥梁作用。我们的采访报道或许不能穷尽每个角落仍在兢兢业业的华人队伍,但求从普通人的故事里,窥见英国疫情之下华人行业之一斑。

华人餐饮业重创 转战线上“疫”中求新

说起饮食,中餐总是在英国的美食榜上牢牢占据着不可撼动的地位,但封城期间,中餐业遭到巨大打击。在伦敦利物浦街附近的一家米粉店老板陈先生,也跟记者分享了疫情期间餐馆的经营状况。

陈先生在2019年初创办了这家米粉店,让他引以为傲的是,经过不断的研发食谱和提高食品质量,这家年轻的小店在短时间内就成为附近留学生之间口口相传的“网红店”,但这既是优势也是在疫情期间折射出的巨大劣势,“我们店在英国出现第一例死亡病例的时候,华人顾客骤减,第二天直接少了一半”,陈先生说,“因为中国经历了疫情,华人普遍了解新冠病毒的可怕,反应也会敏感很多”,疫情直接影响到这家店的核心客源。

英国华人行业群像:希望疫情结束,还能继续过往

资料图:英国逐渐解封。(图片来源:新华社)

面对现状,陈先生还算冷静:“疫情期间或许还有生意做,一旦解封大批留学生会立刻回国,在国内的留学生可能短期内也难以再来英国,语言课取消和新生不来报道也是很大的问题。再加上暑假本身就是淡季……”他还向记者透露,有一家熟识的中餐厅老板,受疫情影响也面临即将倒闭的困境。

但谈到疫情过后的未来发展,陈先生不无乐观地表示,作为80后90后的创业者,他相信通过平时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及时调整可以快速恢复。由于之前留学生群体数量骤减,他计划今后从口味开始更偏向本地化,吸引以本地顾客为主的多样化客户群,同时英国政府提供的“反弹贷款”(Bounce Back Loans)和企业员工工资补贴等援助计划也为渡过难关提供了一定帮助。

虽然陈先生在疫情期间堂食和外送均被迫叫停,但外卖整体而言成为了疫情期间餐饮业的顶梁柱。不仅炒饭和菜肴等纷纷搬到线上,火锅也在此期间大面积开展外送业务。

海底捞在英国开业虽然还未满两一年,但自疫情开始流行,便迅速根据形势调整,开展了外送服务。海底捞负责人告诉记者,1月23日该集团就成立了防控小组,在中国和新加坡等地邀请专家顾问,成立防疫专家顾问团,协助建立防疫组织架构、按防护标准照顾门店员工。

海底捞总指挥部借助防疫专家指导意见制定了相应的防范要求,如顾客到店需进行体温测量并喷洒75度医用酒精消毒、所有员工每天需量体温、环境设备等需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员工佩戴口罩上岗等。

在封城前期的3月20日,海底捞英国门店根据英国政府防控部署停止堂食供应。不过在3月初,海底捞就逐步将火锅“送”到了有需求的客人家里--通过“无接触配送”,消费者可通过海底捞微信小程序Hi Delivery和HungryPanda、Deliveroo等软件预定,在牛津、剑桥、布莱顿、南安普顿、朴思茅斯、布鲁内尔等地区也开通了远距离团购配送,这些区域的消费者可以选择拼单团购形式,由海底捞每周集中配送。

疫时如何维持销量也是餐饮界都在考虑的问题。海底捞对售价进行了调整,外送点餐提供8折优惠,并推出了自选冒菜业务,通过增加产品多样性抵御疫情的巨大冲击。负责人向记者透露,自该服务推出后,销量稳定增长。

不仅如此,基于顾客居家烹饪的需求,海底捞英国门店还推出了方便菜肴,将一道菜的主料、辅料和酱料包制作成半成品分别包装,让消费者进行简单的加工即可使用,现在已有红烧茄子、捞派辣子鸡丁、宫保虾球和剁椒巴沙鱼这4款经典菜品,后期也将继续推出其他特色菜色,满足更多人群的口味需求,在疫情中以创新求突破。

提到疫情后的恢复计划,负责人告诉记者,海底捞一直在积极地进行复工的相关准备,并希望继续以为顾客提供贴心的服务、放心的食材、安心的就餐环境成为消费者的就餐佳选。同时,英国政府对员工的补助政策也使员工能够安心居家隔离,为之后的复工做充足准备。

旅游产业遇“寒冬” “休眠”同时涨知识

旅游业是在英华人主流产业之一,这次疫情中收到打击较为严重。海诺旅游副总经理张宇告诉记者,海诺主营英国目的地B2B(企业对企业)地接社业务和英国市场B2C(企业对接消费者)组团社业务,分别服务于国内的组团社客户和在英华人及留学生。

旅游业需要一个非常稳定的社会环境来保持运作,当中国出现疫情的时候,国家旅游局马上叫停了所有旅行团出境游,作为英国地接社,海诺已经失去了一大批来自中国客户的订单。当英国相继也出现疫情后,一方面是出于安全问题的考虑,另一方面是报团客人的顾虑和出游意愿的降低,海诺停止了英国市场的所有组团社业务。

旅游业是这次疫情受影响行业的重灾区,而像海诺这类做英国地接和英国组团的旅游公司则是重灾区中的重灾区,“俗语说的‘打完上半场还有下半场’用来形容我们最恰当不过了”,张宇苦笑着说道。当疫情发生后,海诺第一时间分别与客户和供应商进行沟通,采取取消、延期、退款等措施。同时,在安排员工在家工作和休整期间,他们也安排了线上培训,并努力寻找副业机会,尽量弥补收入损失。此外,公司根据疫情的发展情况每个月调整一次计划安排。

张宇认为,新冠疫情在英国境内“清零”前公司很难恢复正常业务。鉴于目前疫情的不确定性,不排除在可预见的未来极长时间内继续会是“旅游寒冬”。得益于公司成立10年,公司团队都是在旅游业工作多年富有经验的业务精英,张宇说,“只要疫情一过我们马上就能重振队伍投入工作,恢复以往的正常运营。在疫情期间,我们也会保持对团队的针对性培训,并继续深挖目的地资源和研发新产品,争取在恢复正常后给客户带来更好的服务和旅游体验。”

相比英国当地旅游公司,海诺的优势在于自疫情在中国爆发以来,就密切关注其发展,提前做好了心理准备和分阶段安排了应对措施,属于“软着陆”。然而,受限于业务性质以及华人的警惕心理,海诺受疫情影响的时间或比英国当地旅游公司长。另外,海诺在中英两地多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办公室,因此对比英国当地公司,它在向不同地方政府申请补助、多个办公室和人员管理协调方面可能会更复杂一些。张宇谈到,英国疫情防控是一场持久战,对在英的中资企业特别是旅游业的影响是相当大而且非常持久的,希望英国政府能持续关注这类企业并继续提供帮助。

华人物流业谋转型求突破

疫情期间华人各行业普遍都受到了巨大冲击,唯一“反其道而行之”的似乎就是物流业了。当大批留学生希冀将行李运送回国或是寄存,物流业仿佛一夜之间成为众人眼中的“香饽饽”,但从事物流业多年的海龙国际物流运输集团负责人Andy却向记者道出了自3月中旬就开始的华人物流业辛酸故事。

和陈老板的饭店一样,海龙国际90%的顾客都是留学生,因此当大批订单涌来时他们也面临着最主要的两大挑战--海关清关和人手不足。首先,临时增加的大量行李单都需要跟海关沟通,加之由于航班限飞等客观因素导致空运价格上涨,两倍到三倍价格也是常有的事情,整个物流行业的时效性也有大幅度下降。

其次,“今年情况特殊,往年留学生比较稳定,从4月起到7月都是旺季,但今年从三月中旬,尤其是英国封城前和疫情达到高峰前两星期,众多留学生回国需要寄运行李,人手根本不足”,Andy说,“不少员工小孩停课需要在家带孩子,还有很多顾客由于航班变动也是不停联系客服,当时我每天早上起来从9点到12点片刻不停,微信每天都有一千多条未读信息,压力非常大。”

由于主要客源是留学生,Andy说秋季入学及之后的情况也并不乐观,对比英国本地物流,华人物流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更大冲击和影响。从宏观角度看,物流业的确在疫情期间快速发展,据Andy观察,英国本地物流公司业务激增,亚马逊等购物网站和生鲜及杂货店的外送服务业非常火爆,“许多英国人原本不是很热衷于线上购物,现在也全都转战线上了。”

因此,以行李运送为主的华人物流业也不得不思考疫情后的转型问题,Andy告诉记者,目前计划拓展业务多样性,考虑与当地华人超市合作开展配送业务,英国政府的援助资金虽然起到了一定帮助,但之后希望能开发更多样的客户群体。

不想打价格战的线上服装品牌

在英国创业11年的英国复古服装Miss Patina创始人汪雅婧也向记者展示了疫情期间服装业面临的窘境。特别的是,Miss Patina以电商销售为主,在疫情期间反而逆流而上,争取到相对更多的生存空间。

汪雅婧说,整个时装零售业都受到重创,大量服装在仓库积压,许多品牌取消订单,也有拖欠甚至拒付订单尾款的现象发生。幸运的是,作为主营线上销售的品牌,尽管在实体店的销售无法进行,但线上却得以保持,再加上通过新旧款搭配和主推适合在家上班的经典款式,Miss Patina可以灵活地应对疫情带来的打击。

但因为时装有应季的限制,春季款式积压无法在夏季上货,是大家共同面临的困境,汪雅婧坦言,为了减少压力她也取消了10%左右的订单。

网络在疫情期间成为各行业不约而同开展阵地的主战场,深谙在线运营的汪雅婧也通过在社交媒体上与顾客互动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她说,“本来电商在社交媒体上就需要和大家多互动,此时更是如此,在我看来,品牌不仅仅是卖东西那么简单,承担社会责任也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

猫咪是Miss Patina最具代表的特色,汪雅婧笔下的小猫们也化身宣传大使,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的提示以小猫的形象出现在Miss Patina的各个社交平台和网站上。同时,为了鼓励大家待在家里,Miss Patina还抽取部分将自己“宅家”活动展示出来的顾客,为他们提供优惠折扣。不少参与的用户说穿着可爱的猫咪在身上感到十分治愈。

强调客户粘性是汪雅婧一直以来秉持的重要经营理念,尽管这次疫情为数字营销带来了巨大机遇,但她并不想打“价格战”,她说:“我知道自己的市场和目标客户群在哪,作为非大众商业街的独立设计师小众风格品牌,我不想做第一,但我想做那个唯一。”

因此即使担心疫情过后多数服装公司都会通过减价、打折等促销手段“回血”,挤压其他价格坚挺品牌的生存空间,汪雅婧还是始终想以赋予设计文化内涵,让每一个设计背后的故事赋予服装生命,和穿着者产生连接来获得大家对衣服发自内心的喜爱。

中国超市为方便华人加大线上业务

优西网络商城(UKCNSHOP)是一家成立超过十年的大型网上商城,公司货源来自全球各地,货物主要销往全英境内及部分欧洲国家。主营产品包括来自中国的热门流行零食与传统中国食品,以及来自日韩等国的美妆护肤产品。

自3月底英国实施 “封城” 措施以来,优西商城的订单大幅增长,送货频率增加,导致送货速度有所减缓。原本只需要2-3天的送货时间,在疫情期间要4-5天才可以送达。

此外,大量留学生归国、供应商涨价及运输费用的提升均导致商城部分商品价格上浮。不过,在英国封城以来,公司员工并未出现缩减情况,甚至还有新员工加入。对此,优西商城的客服“跳跳糖”解释道:“疫情期间,公司在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开拓了新的业务,有了更大的市场,因此需要更多人员的加入。”

5月初,在英国的防疫措施放宽后,优西商城的订单量有所下降,但送货效率取得了大幅提升,货物在两天之内即可抵达英国各地。对于疫情后期的恢复计划,“跳跳糖”称,公司近期开始成立市场部门,力图在各大媒体平台对公司做更多的推广与宣传工作。“在疫情期间,我们看到了英国及欧洲各国市场的潜力,打算在知名度上面下功夫,让更多的客户了解到我们,” 他补充道。优西商城的官方账号已在微信和微博上线,目前正筹划扩展至小红书、抖音等平台。

对于商城品牌的优势所在,“跳跳糖” 称,优西精选的产品种类多、面向群体不仅有留学生和在英华人,还有英国本地人前来购物,这些皆有助于公司在恢复期的发展。然而,“跳跳糖”也提到了一些未来需要克服的不足:“公司的仓库在南安普顿市,除了这一城市可当日运输,其他地区需要发物流,送达效率就不及一些本地的中国超市或英国本土超市了。”

何老板于94年旅居英国,目前在谢菲尔德经营着一家名为德益行的中国超市。疫情期间,德益行也像大多数中超一样,转向了线上订购送货。有时,一些订购的顾客也会建议何老板放心开店,表示在中国人的店里面,大家防护做得都很好,所以没有问题的。“(顾客们说)我要进去挑,慢慢选东西。想了想,前两天我还是又开门了。”何老板说到。

何老板分享了一个让他哭笑不得的囤货故事:“刚开始听说(封城)的时候,人们都来抢购。过了一段时间,有一个人在买太多了以后,又问能不能退回来。”虽然退回的货品不能再次被出售了,何老板还是回答说:“那好吧,那就退一点。”

“再后面呢,学生少了,陆陆续续回国。目前货压得很多,卖不掉的半年以后就会过期,损失很大,所以开始打八九折了。不求赚钱,(只求)能够全部卖出去吧。”对于英国来势汹汹的疫情,何老板表示,中国超市的客源主要是留学生,英国本地顾客很少。因此对德益行这样的在英中超冲击非常大。

好在英国政府也颁布了一些政策,来支持德益行这样的小商铺。“原本有一万镑的地税,现在全免除了。另外,因为平时缴纳了地税等,现在英国政府派回给我两万五英镑,无条件支持我,继续把店面开下去。”

此外,疫情期间,德益行申请了英国推出的“工作保障计划”,由原本的四名员工减少到两名。临时停职的两名员工工资由英国政府支付80%,雇主承担20%。“这个待遇是真的挺好。这两个(临时停职的)姑娘,疫情过后我还会雇她们的。”对此,何老板说到。

对于未来的打算,何老板表示:“如果疫情稳定或者疫苗研发出来,学生们慢慢回来,店就继续开着,大不了再重新进货。如果疫情仍然不乐观,学生都回国了,我就把东西都卖了,把店关了,休息个两年也无所谓。”他补充道:“就跟着英国政府的政策走吧。”

但由于国情不同,英国无法强制戴口罩,市民防护也难以做到位。对近期英国解封等一系列新的举措,何老板持一定的悲观态度,担心疫情会越来越严重。

对于2020年,何老板原本是有很多愿景的,他早在邻街盘下了一个新的店面,办了很久手续,计划开一个专门面向中国留学生的多功能商铺。除了品种丰富的中国食品,还将开设小吃、奶茶等手作档口。而如今,这家已经进行到七成装修的新店铺只能被迫暂停。

在英华人社团与疫情“博弈”

新冠疫情在英国甚至全球都有极大的影响,伦敦“依士灵顿华人协会”的中心经理冯兆雄说,英国的华人社区在政府的限制令下,不仅所有的社区中心需要暂时关闭,中餐馆及华人超级市场也要强制关闭。不能在酒楼餐馆用膳,华人超市也只能提供有限度的送货服务,对华人生活有着不少的冲击。

作为有34年历史的华人社区中心及慈善志愿服务机构,在新冠状病毒还未扩散的时候,“依士灵顿华人协会”中心内已进行一系列的清洁防疫工作,包括提供所有来访人士可享用的免费消毒洗手液、纸巾,如有需要,也会免费送给来访人士面罩;每次午餐时也会宣布、更新有关英国疫情的消息及要注意的事项,以提醒大家避免社区感染。

新冠疫情下,受到影响最严重的要数老年人,作为服务于华人的组织,伦敦华人社区中心主席邱玉云和伦敦“依士灵顿华人协会”的中心经理冯兆雄均告诉记者,中心有专门安排负责定时给老年人打电话沟通的员工,尽全力满足老年人的心理及物质需求,若有长辈反映需要物资,中心会第一时间派人前往帮助。

冯兆雄说,即便中心两月前便暂停开放,但所有中心办公室的职员也继续“在家工作”,并设有手机热线,以便让会员、公众及外界能紧密接触协会,能提供适时的帮助。协会的职员各尽其职,每星期提供中心各职员所分享的讯息,名为“一笺牵心”的双语通讯,让会员了解中心的近况之余,亦能与中心有密切的连系。

此外,尽管线下活动纷纷遭到取消或延期,但华人社区中心和“依士灵顿华人协会”在疫情期间不间断组织文化艺术、强身健体、语言等方面的线上教学班,延续服务社群的需要,丰富会员的居家生活。针对华人的种族歧视案件被疫情激化,邱玉云说,社区中心也经常与伦敦警察厅进行沟通交流,双方都很关心在英华人,极其重视此事件。

“依士灵顿华人协会”还制作了一段由协会职员及会员所提供的资料、感受及分享的信息,制作名为“明天会更好”的视频,一方面表扬在前线工作的人员,包括NHS医护人员、送货司机、垃圾收集工人…….等幕后英雄,另一方面,也表示依士灵顿华人协会众人上下一心,对抗疫情的决心,以及提醒如何做好防疫设施等等。

疫情过后,冯兆雄表示,将更加重视中心公共健康卫生,继续配合政府指引,避免疫情卷土重来。疫情必将给社会带来变化,“协会未来的规划,也要按照现时疫情的发展趋势,才能好好计划”,冯兆雄说,有需要时,或许会向政府及有关拨款机构争取资助,让协会的发展更到位、更实在、更趋完善。

华人金领: “疫情或让在家办公成为未来主流”

在英国汽车行业工作多年的鲁先生也跟记者分享了他的观点。他说,英国汽车行业整体在疫情期间受到重创,4月的销售量同比去年减少9成。鲁先生负责汽车产品开发,他认为,尽管科研开发受到客观限制有所降速,但如果能够保持最大的机械化和全自动化操作,那就能在尽量保持大家安全的基础上稳步进行现在的工作。

鲁先生提到,自从疫情开始蔓延,大家都通过网上会议交流,在家工作,时间和工作方式都是全新的模式,需要适应,找出最佳的节奏。如何重新管理和规划十分重要,这样才能有效率地,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

同时,这也让他不禁开始思考许多工作是否都可以在家完成。“这次疫情让我们不得不在无形中大规模地践行了在家工作,除了负面影响,能得到哪些积极地信号和反馈也是疫情期间的收获”,鲁先生说,即使疫情过去,可能很多工作也可以继续延续现在的形式。

在线选车就是企业与个人同步调整的重要一环,鲁先生告诉记者,现在顾客不用亲自到店挑选,在线选车不仅在特殊时期方便顾客,也减少了对销售的影响,让大家可以在保持社交距离的情况下满足顾客需求。

谈到疫情后行业如何反弹恢复,鲁先生告诉记者,参考2008年的金融危机和其他黑天鹅事件,在经历断崖式下跌后,随着居民生产和消费能力的恢复,汽车销售的反弹也较为迅猛。鲁先生认为,汽车作为居民生活的主要交通出行方式之一,其需求量与供需规律高度相符,因此即使有短期促进消费的调整,长期来看还是有待大环境与生产消费都向好后,更有恢复的潜力和动力。

展望未来,鲁先生说,很感谢大使馆和各个华人组织带来的帮助,让大家在疫情期间更踏实地继续生活。英国政府的指导方针和意见也为个人适应现状和企业未来反弹提供了重要方向。

华人建筑业:“我们还在奋战 就是更会保护自己”

来英超过15年的陈师傅拥有一家华人建筑施工队,客户里华人占比很大。承接的项目包括商业和住宅,长期驻扎伦敦的队伍,业务范围也经常延伸到几百公里以外的威尔士、英格兰中部甚至北部。

陈师傅告诉记者,对于华人建筑业来说,疫情总体来说影响没有特别大,因为在建项目大部分无人居住。加上中国疫情开始时,很多建筑施工队也已经提前休工,隔离了一段时间,也减少了一些新项目的承接。“我们还是很注意的,工地上有业主的项目已经基本停工了,大部分空的工地,工人也是有距离在作业。不过还是希望疫情能尽快过去,因为不少客户已经取消了今年下半年的一些施工合同。”

而封城之后的影响更多在于各种建材的供货延迟,导致工期延迟。一位李女士对记者透露,自己家里扩建的项目2月份刚开始,找了华人施工队伍,原本计划8周内完成的,截至截稿前,整个扩建项目才完成一半。“ 工人开始也有点担心,后来材料供应不上,工地上长期也只有一个工人在干活。” 李女士说,可能这是大部分选择在今年开工的家庭面临的最大的挑战,要接受原来的工期延长三倍甚至四倍。

在英华文媒体 :“疫情中充分发挥媒体信息桥梁的作用”

《欧洲时报》英国分社(以下简称“英国分社”)负责人李强介绍,在英华文媒体包括纸媒及线上媒体。由于封城,华人普遍很少出门,取阅报纸的频率降低,因此纸媒受疫情影响严重。此外,在英国,旅游、餐饮等华人支柱型产业受影响较大,对线上媒体而言,广告收入缩减。

虽然英国封城,但英国分社的所有工作还在按部就班地进行,包括纸媒、线上媒体,以及线上活动都在持续进行。李强说,“其实我们在疫情之前就开始做调整,由线下向线上转型”。英国分社在中外各社交及媒体平台都非常活跃,包括微信、微博、Facebook、Twitter等传统线上平台,还有近些年流行的短视频平台抖音、Tiktok等。同时,“除了媒体业务,另一大板块是线下活动”,疫情期间,更是打破线下活动的限制,帮助中英企业及机构对外做线上推广宣传。

英国政府近日开始放松封城措施,谈到恢复公司运转,李强认为分为短期和长期。从短期来讲,随着英国政府逐渐对疫情部分管控的放松,人们逐步开始复工,英国分社原有业务可以更加自如地运作。从长期来看,作为媒体行业,还是应该要更加积极地去面对,疫情所造成的经济影响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各行业的运作模式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积极面对变化。

对比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李强作为“过来人”谈到,金融危机影响到的是所有行业,而此次疫情“危”“机”并存,在部分行业受打击的同时,像线上产品、服务类行业若能把握机遇,短期内收益看涨。此外,金融危机过后的恢复期可以估计,但疫情下由于不确定性因素过多,很难分析对经济的实际影响,便无法预测恢复时长。

“作为媒体行业,起到信息桥梁的作用,疫情下我们更需要发挥这样的功能”,帮助大家一起渡过难关,李强表示。英国分社面向中西方两个市场,因此对比其他媒体,优势在于不受单一市场限制。“如何在疫情的大背景下做好一家媒体”是疫情给英国分社出的一道“考题”,通过内部讨论,一方面,开展了多个抗疫线上活动;全面报道在英华侨华人的抗疫故事、对全欧洲疫情做到每天滚动播报、策划专题多方位给华人献计献策。 另一方面,运用中国企业克服疫情的经验,帮助英国企业共渡难关;在海外媒体平台推动居家线上活动,鼓励海外人民积极面对疫情。

(编辑:李璟桐)

上一篇新闻

拍新剧《邻里帮》周初明剧里爱钱如命 剧外拒当守财奴

下一篇新闻

中华有神鸡 古法盐焗鸡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