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6日 星期二

多 · 样 | Gary:文转商如何巧妙通过文书实现优势最大化?

JUNE. 11th

DUODUOLAND JOURNAL

多 · 样 | Gary:文转商如何巧妙通过文书实现优势最大化?

大家好,我是Gary。


毕业于中山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即将入学LSE信息系统管理与数字化创新专业。


感谢多多群岛的邀请。作为一个拿到还算不错的offer,但标化、实习经历都没有很突出的普通转专业学生,我希望自己的文章可以尽量给大部分像我一样背景并不够完美的同学一点鼓励,以及申请方面的建议——如何在申请中最大化自己的优势。


多 · 样 | Gary:文转商如何巧妙通过文书实现优势最大化?


01

#关于我的申请经历


从整体时间线看,我大三定的策略是主申港前三管理类专业和新加坡Marketing专业,英国G5校当买彩票。大三下学期(5月)开始准备GMAT。但由于局势一直不够明朗,8月底我便放弃了申请港校。GMAT也随之放弃——因为在微博上把崔钟博汶等申请博主往年的相关专业申请结果全翻一遍之后,我发现英国大部分学校和项目并不是那么重视GMAT或GRE分数。大四开学拿到前三年成绩单后,我直接开始投递英国申请,10月初完成了主申、保底校的投递,10月底收到华威offer后放弃申请新加坡,11月先后完成了彩票校IC、LSE的投递,12月收到IC拒信,今年1月收到LSE offer。


多 · 样 | Gary:文转商如何巧妙通过文书实现优势最大化?


专业介绍:


#信息系统管理

一般来说,美国的信息系统管理专业会被放在CS学院、工学院之类之下。但在研究LSE MISDI的专业介绍和课程设置时,我发现这个项目更多偏向理论,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可以申请。而正好过去有与之相关的经历(相关课程、比赛、实习各一段),并对这个专业更感兴趣,因此我搁置了原本已经快要写完的关于另一个专业的PS,转投了这个专业。关于这个LSE offer,我认为起关键作用的是PS,因为我的均分并不算高,没有GMAT成绩,且这个项目录取的陆本并不多。其实除了LSE,华威商学院也有MISDI项目,排名仅次于LSE。这个项目也不限本科背景,入学后会分两个方向,一个偏IT咨询,另一个偏Python Programming。


#创新创业

IC的创新创业管理项目是我权衡IC其他硕士项目的难度后申请的。不过后来发现,虽然它不需要GMAT,也不见得比MiM或者ESB容易申到。因为这个项目需要实打实的创业经历,有点小MBA的感觉,而我自己只有一段校园创业经历,在别的大佬面前还是相形见绌了。再加上自己面试也没有发挥得很好,所以被IC拒了也是情理之中。


从微博上看,KCL、华威和爱丁堡的同方向没那么难,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也可以试试。南洋理工大学的创新创业专业(TIP)有面试,不过难度不高,主要是问简历和行为,听懂了面试官的坡味儿英语你就成功了三分之二。最后,需要注意的是LSE的Social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和其他侧重商业创新的项目不同,LSE更希望你在这个项目的申请中展示你具备企业家精神并拥有利用管理知识来解决社会问题的热情。就业方向一般是NGO、国际组织之类的。


多 · 样 | Gary:文转商如何巧妙通过文书实现优势最大化?

图 /LSE Summer School


以我的经验,大部分学校都是越早投越好,但由于今年的特殊情况,3-6月份很多学校都有一轮明显的扩招,Covid-19带来的不确定性使学校降低了录取标准(比如今年有美国项目不需要GRE了)。但是21届的朋友也应在机会与风险中进行权衡:在新冠疫情肆虐不止、国际关系风云诡谲之时,留学是否依然是最优解,值得深思。


02

#转专业相关问题


如果有转专业的打算,应该做哪些准备呢?对于申多专业及转专业的有哪些建议或注意事项?


大学期间如何为转专业做准备

首先,转专业的学弟学妹需要尽早准备相关实习或者项目,培养自己的兴趣与在相关领域的能力,避免文书无话可写的尴尬。在此期间,也要看看自己是否真的适合或喜欢这一方向:时刻牢记Taught Master是为日后职业发展服务的,而不仅仅是为了拿一个文凭混一个title。


在具体确定申请什么项目时,多与目标专业的师兄师姐聊一聊,微博、领英等都是很好的勾搭师兄师姐的渠道,可能他们几句话就能解答困惑你很久的问题,或者是破除你对项目或者专业方向某些不切实际的想象。还可以多去微博和Chasedream搜一下目标专业往年拒录情况,基本就能大概对自己的水平有个底。


至于专业选择,可能就更看个人偏好了,欢迎想转商科的师弟师妹私下交流。值得一提的是,其实我最开始的考虑只限于管理类专业,并没有往别的方向想,但在申请季过程中,我对自身的认识在不断加深,进而不断调整专业选择,最终凭借对自己经历的深入挖掘,才写出了4个不同专业方向的PS。希望师弟师妹在选择未来道路的时候,不要把自己框住,多多思考,多多尝试。


多 · 样 | Gary:文转商如何巧妙通过文书实现优势最大化?

图/平安金融中心外景


转专业文书写作Tips

转专业文书其实和其他文书一样,都是围绕两个核心论点写作:“为什么我想”、“为什么我配”。明确了这两个论点,难题便引刃而解。你可以从过往学术经历、实习经历入手,过渡到自己的职业目标,然后讲为什么这个项目可以帮助你实现目标。这只是一种行文思路,你也可以自由发挥,只要逻辑通顺,论点论据明确即可。


#怎样在文书中面对自己的过去

我第一次独立动笔写PS时,很实诚地写了段“为什么想从原专业离开”的探讨。但这样其实是不好的,这可能会让招生官怀疑你的学习能力,或是对目标专业的真实热情。正确做法是不谈为什么想离开,只需要谈本科四年学习如何帮助到你研究生申请即可。如此才可以在文书中扬长避短,既避免了招生官对你“转专业”动机的不必要怀疑,又可以增加背景的丰富度,即所谓“Diversity”。但同时也需要仔细挖掘本科经历了,具体如何挖掘后文会展开。


对于转专业的文书,有相关领域的实习、项目是最好的,直接按照目标专业的偏好写就可以了。但如果没有相关的经历,这里我提供一个在文书里圆回去的思路:从自己在其他经历中挖掘对目标项目教学目标、课程设置的思考——为什么自己是Fit这个项目的?这个项目能给我带来什么?


多 · 样 | Gary:文转商如何巧妙通过文书实现优势最大化?

图/Gary


举个例子,我在LSE信息系统专业的文书中写到了《电子政务》课程中学到的“政府间信息共享”、“移动政务”概念以及我个人对它的思考。LSE的这个专业强调信息系统对管理的作用,而我在本科学习已经了解到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正在政务服务水平提升、政府内部管理效率改进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与此同时,我还有某国家级机构电子政务研究课题组RA的经历,这更加佐证了我对这一方向的兴趣。通过这个办法,我在文书中成功将看似不相通的两个专业串联在了一起,既展示了我的过往经历是如何帮助我胜任学习这一项目的,也展示了我对这个方向的兴趣。


多 · 样 | Gary:文转商如何巧妙通过文书实现优势最大化?

图/文书示例


另一个例子,我还写到了自己在字节跳动实习期间对于其企业内部信息流动管理的思考。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飞书(那时候还叫Lark)是一个非常棒的协同软件,它在产品设计中融入了字节跳动对于管理的诸多思考,比如淡化层级概念、为员工提供尽可能完整的信息等。在后来参加的毕马威企业文化案例分析大赛中,我们组将字节跳动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展示了信息系统对企业文化的塑造作用。对于这段经历,我在PS中是这么总结的:“飞书是一个典型的以信息系统展现公司管理风格,又赋能管理的例子。经过这段实习后,我非常希望可以在LSE对这一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虽然我实习期间不是做企服业务的,但我“看到了”,我有自己思考了,展现了我的动机和能力,这同样也是可以写进PS的。


多 · 样 | Gary:文转商如何巧妙通过文书实现优势最大化?

图 /美好社会咨询社中期汇报会


03

#通用的文书准备经验


在申请季PS写作过程中,我总结出了一些学校对于文书风格的preference。比如IC商学院的PS里,可劲儿吹它有多厉害就好了,因为IC官网上明确指出需要你在PS里展示的更多的是motivation,而不是qualification;而LSE的PS则会需要你输出比较多的insight等等。


此外,20fall申请季期间我帮很多同学修改了PS,发现了一些共性的问题,大家可以自查自纠一下。


问题1:

把PS写成creative writing

虽然我们需要在PS里做story telling,但它毕竟是应用文,最好不要写出散文or小说的味道。这个问题在社科申请PS里比较严重,因为商科PS当作求职信写就可以,而社科同学可能会在PS开头写大段故事。我能理解TA是想通过这个故事承接出某个社会问题,进而引出自己的动机,但如果这个故事最终没有落在你自己的动机上,甚至根本没有讲清楚社会问题是什么,很容易导致这一段描述孤零零地悬在空中,或者和下一段的逻辑关系脱轨,令招生官摸不着头脑。


问题2:

只写经历不写产出

我曾经在帮一位商科同学批注文书时,发现她是如此描述实习经历的:“我在XX咨询主要负责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我主要利用Wind搜索股票价格、市场份额和行业研究报告等数据。然后利用数据透视表实现数据的可视化,进行数据的汇总和分析。最终我获得了X等奖/得到了老板的肯定”。以上类似于简历内容的描述,其实浪费了宝贵的实习经历。


首先,数据收集与分析都是别人默认你在咨询公司会做的事情,无论是小黑工还是In Pool Intern,大家都要做这事儿。那么如何仅仅通过这段经历向学校招生办证明“我和别的申请者不一样”,尤其是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之下?更重要的是,这些technique层面的工作,无法和学生所申请的管理学这个专业进行结合。所以我的建议是:在申请Management等理论类的商科项目时,应该更注重展现自己的商业敏感性,比如在工作期间曾关注哪个行业或公司的商业模式?对于你所研究的行业的公司商业现状有什么有趣的发现?将自己的思考写进文书,使其变得饱满。


事实上写PS和写简历相似,要善用STAR原则。但因为PS字数更多,限制更少,所以PS里的Results不应该仅仅包括你获得了什么奖励,而需要有更多更有价值的东西,比如你产出了什么insight,帮助公司或者客户的performance提升了多少等等,这样才能展示出你与其他申请者在学术和经历方面的不同之处。实质上,从外国人的阅读习惯上来说,他们也确实更能接受这样有细节的文字。


问题3:

不同项目的why school部分只改校名或者缺少why school部分

这个问题多存在于中介帮忙写的模板PS里。因为中介不对申请结果负责,所以对于why school这种内容往往会套用模板:“我非常希望在排名世界前列的贵校继续我的研究生学习,贵校一流的师资和研究水平和地处伦敦中心的地理位置可以帮助我更好地实现我的职业目标blabla。”


那么问题来了,无奖竞猜一下,这个学校是伦敦的哪所学校?如果你是招生官,你愿意相信这个学生是真心想来你们学校吗?那么why School究竟该怎么写?首先要研究项目官网,包括program overview和structure(课程设置),找到有哪些点是真正吸引你的,写进PS。如果字数允许,可以再看看学校本身的资源,比如career service、学术资源、校友网络等等。把这些写进去,才可以真正体现出你对项目的motivation是足够强的。

多 · 样 | Gary:文转商如何巧妙通过文书实现优势最大化?

图/Gary


04

#写在最后


其实我和大多数同学一样,大学基本是在各种迷茫中度过的。但我的申请季看上去非常well organized,好像从最开始就被安排的明明白白。这是因为我从大二就确定研究生阶段要转专业申请与未来规划一致的商科,在保证这个大前提下,再去做其他的探索与尝试。


在申请季期间,我见到了一些朋友有申请与未来规划相关度不高,自己也没那么感兴趣,但难度相对较低的专业刷学校title的做法。我完全理解他们该决策背后的理性动机,如果能在找工作时把动机圆过去是皆大欢喜的,但我个人对“只要能去XX校,什么专业都可以接受”这种比较极端的态度持保留意见


我认为读硕士并不仅仅是为了拿一个学校的Title,它本质上是为你的生涯规划服务的一段经历。试想以后求职面试的时候,用人方问“你读的是A专业,为什么要来做B岗位”之类问题的时候,如果偏差太大圆不过去,辛苦拼出来的硕士经历或许就浪费了。此外,读硕士另一个对于职业发展很重要的助益是Network,也就是人脉圈。读一个与职业目标完全不同领域的专业,会让你失去很多学生时期的network机会,这对未来职业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留学申请过程也是一个认识自己的过程。在这半年中我经历了巨大的成长,也对自己未来道路有了更清晰的规划。当然,申请季结束并不意味着旅程的结束,留学生活在你点击accept offer按钮时才刚刚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不要为自己设限,多多尝试更多的可能吧。


多 · 样 | Gary:文转商如何巧妙通过文书实现优势最大化?

图 /给Gary带来好运的雍和宫


- END -

采访 | 池相璇

文稿 | Gary 肖钰琳

排版 | Crystal

配图 | Gary 梓丹

封面图 | 英子


- 征稿Q&A -

多 · 样 | Gary:文转商如何巧妙通过文书实现优势最大化?


- 本期留言 -

大家对于文书其他需要注意的地方

有什么想法和建议吗?

对于在文书中讲好自己的故事还有疑问的

欢迎在留言区留言~

点赞前三可以获得嘉宾的回复哦

上一篇新闻

余光中曾推崇的吟诵教育,你关注过吗?

下一篇新闻

大丸子的天津外国语大学2019年日语笔译真题回忆+经验分享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