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6日 星期四

读书让生活更多彩 阅读让城市更温暖

读书让生活更多彩 阅读让城市更温暖

11月3日,第二十一届深圳读书月在市民中心启动。图为11月3日,深圳中心书城,市民享受阅读时光。

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摄

“第二十一届深圳读书月正式启动!”11月3日,鹏城喜迎阅读节庆,这座浸润在书香里的城市,再次因阅读而光彩夺目。

以“读书让生活更加多彩,阅读让城市更有温度”为主题,本届读书月期间,学校、书店、图书馆,社区、企业、地铁站,290项阅读文化活动同步进行;康辉、谢冕、迟子建、刘同、秦昊、马伯庸……文化名人的荟萃又一次给深圳人带来齐聚品书的欢聚时刻。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锤炼城市文明典范,深圳走出了一条书香馥郁的先行路:首获“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称号,率先运用特区立法权制定全民阅读法规,时间最长的阅读品牌活动“深圳读书月”,打造了读书文化节庆的“深圳模式”,体现了深圳人在阅读上的“先知先觉”。

二十年间,读书月累计举办各类阅读文化活动8800余项,邀请近200位名家大师走进深圳,吸引约1.6亿人次读者参与其中。特区40周年,在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征途上,深圳读书月步入新十年的开局之年。

近日,深圳读书月组委会印发《深圳读书月发展规划(2021—2030)》:到2030年,把读书月建设成与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相匹配的、具有世界性区域影响力的阅读文化品牌,创新力世界一流,影响力跻身全球文化品牌前列,推动深圳建设国际阅读文化交流中心,力争成为世界图书之都。

未来的深圳,必将不断掀起阅读新风潮。

●南方日报记者 郭悦

“全民阅读”蔚然成风

“深图温情的陪伴,使我得以有机会浸润在知识的海洋中,那一定是过去一年最幸福的时光之一。”这是深圳图书馆读者信箱中一封信的内容。在这里,你可以看见穿着各种工作服的人们:穿着清洁工制服的大叔靠在一楼阶梯旁读书,来自巴士集团的司机拿着报纸,餐厅服务员中午走进图书馆阅读小憩……深图的大门为每一位劳动者打开。

深圳少年儿童图书馆旁有一个菜市场,卖菜阿姨们每天出摊儿,照顾不过来孩子,就干脆让他们进入图书馆看书。虽然孩子最初很吵闹,这里的读书辅导员仍然坚持一对一督导孩子,从给他们讲故事,到指导他们阅读,日复一日,最终孩子们再也不打闹,一进图书馆便养成了主动安静阅读的习惯。

有人因为一座馆,爱上一座城;有人因为一本书,改变一生。经济飞速增长的背后,24小时书吧的灯光下,总有停下休憩的柔软灵魂。

拥有着218万企业主的深圳,也决不只是“理工男”的城市。阅读能拉动创新引擎,积累人才资本。

王石这位资深“书迷”1983年到深圳闯荡后,经常去香港淘外版书,涉猎多为文史哲方面;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则很喜欢读《毛泽东选集》,甚至会把毛泽东的兵法运用到华为的战略中去。

回望特区40年,深圳以高度的文化自觉,通过一系列文化战略、文化政策促进阅读事业的发展,用阅读改变城市。

2000年首届深圳读书月,2003年提出建设图书馆之城的目标,《深圳读书月发展规划(2011—2020)》《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深圳经济特区全民阅读促进条例》……从1983年的首届深圳书市开始,深圳从未停止“创阅读风气之先”的步伐。

1983年,第一届深圳书市开幕,为国内首次在书市活动中大批量展销港台书籍,使深圳图书市场在国内外声名鹊起;1986年,深圳图书馆(老馆)在全国率先实行了免证进馆,开馆前读者排长队等待进馆的风景从那时起就已出现;1996年,深圳书城(罗湖城)开业,这是国内单体书店首次以“书城”命名,在各地掀起了一阵竞相效仿的“大书城”之风。

今年,深圳读书月迈入第21载,新印发《深圳读书月发展规划(2021—2030)》推动全民阅读向纵深发展。本届读书月以“读书让生活更加多彩,阅读让城市更有温度”的年度主题,共组织策划阅读文化活动290项,包括52项重点主题活动与238项一般主题活动。

在鹏城文风最昌盛、书香最浓郁的季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的城市精神绽放光彩,在后疫情时代,通过阅读关怀个人、引领成长的文化生态正在形成。

引领读者蓬勃向上

飞檐翘角、红瓦灰墙的南头古城楼上,“岭南重镇”四个字,诉说着深圳“城市源头”的沧桑变迁。作为本届深圳读书月分会场,11月7日,这里将迎来央视著名主持人康辉的新书分享会。

爱读书,更要读好书,会读书。名家荟萃的深圳读书月,正逐步引领深圳人的阅读向上攀升。

二十年间,饶宗颐、王蒙、金庸、莫言、谢冕、余华、余光中、二月河、黄永玉、艾伦·麦克法兰等国内外名家陆续在读书月登坛论道,在市民中倡导读书求知、发奋好学、蓬勃向上的文化价值观;

首届读书月起,由中科院院士牛憨笨等14名专家学者组成的读书指导委员会每年发布“100种藏书与阅读推荐书目”,让每一位市民都能按图索骥,读到新书、读到好书;

始于2012年的温馨阅读夜,深圳市民走进中心书城,参与集阅读、创意、艺术、展览等为一体的文化活动,与名家亲密接触……

“公众需要知识分子来引领阅读,把书的信息让专业的理解转换成一种大众解读,再传递给读者,慢慢引领普通读者的眼光和格调越来越高。”深圳出版发行集团总经理尹昌龙说。

当前,深圳每年居民人均阅读纸质书7.23本、电子书11.21本,日均阅读时长64.56分钟。98%的居民认为阅读比较重要和非常重要。全市拥有150多个民间阅读组织,公益阅读推广人近1300名,活跃在城市各个角落。

最是书香能致远,满城尽是爱书人。去年7月,为期四天的首届深圳书展吸引了近50万人次和45家图书馆参与,主分会场图书零售共1076万元,馆配交易4985万元。

读史以明志。近日,由南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南山图书馆共同发起并创建的记录深圳村落千年历史的城市年度馆藏数字文献《年书·村落志》上线央视频,保存了南山51个自然村落史,见证了深圳村落的发展和变化;《向深圳学习》《为什么是深圳》《深圳传》等献礼特区的好书层出不穷,研究深圳的学者、阅读深圳的读者越来越多。

而这些,都将转化成为城市的无形资产。每位市民所展现出的文化自信,是城市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深沉、更基本、更持久的力量。

晕染城市人文基底

“虽然我只有高中学历,但是在学习氛围浓厚的深圳,我形成了阅读的习惯,不知不觉就拥有了比老家同龄人更广阔的视野。”近日,在深圳书城的读者活动上,一位20岁出头的年轻女孩分享道。

阅读改变人,人改变城市。当阅读成为深圳人的日常生活方式,深刻地影响了一座城市的精神气质,成为城市焕发巨大创造力的源头活水。对阅读的广泛认同,成为这座城市创新发展的驱动力和人文基底。

从首届读书月的“实现市民文化权利”,到第七届的“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第十七届的“创新之城,读具匠心”,再到2019年的“先读为快,行稳致远”,与时俱进的年度主题推进阅读与城市关系的构建。前两者更跻身“深圳十大观念”,为城市注入强劲的精神动能,为涵养城市文明、激发创新潜能增添新活力。

阅读不但能提升文化软实力,更关乎城市竞争的姿态、实力和生命力。在伦敦,每10万人平均拥有4.7个公共图书馆;新加坡每10名青少年当中,就有7名青少年每周阅读超过一次;东京是世界上实体书店与人口数比例最高的城市之一。

文以载道,书以载城。书香满城的年轻深圳,截至2019年,深圳现有700多家实体书店。有六座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以上的书城文化综合体。此外,还有670多座大大小小的公共图书馆,有24小时的街区图书馆,有星罗棋布的书吧,“以书筑城、以城筑梦”,形成了深圳浓厚的阅读氛围。

著名作家唐浩明说:“曾国藩曾说过一句话,‘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可以说读书正在改变深圳的气质,读书月正在改变深圳的城市形象。”余秋雨也说过:“我觉得深圳市正在通过读书月这样的文化活动,慢慢建立起自己的文化形象与城市品位。”

国务院参事、深圳读书月组委会总顾问王京生建议,应当以阅读驱动创新文化,以阅读促进人才培养,以阅读提升市民素养,以阅读完善公共文化体系,以阅读促进国际交流。

深圳人带着理想、热情、智慧和担当,脚踏实地推动全民阅读,让这座城市因热爱读书而赢得了尊重,也为深圳未来跻身全球一流城市之列赋予了深厚的自信和力量。

上一篇新闻

2022高考阅读 · 小说、散文阅读相关知识点总结

下一篇新闻

亚洲娱乐之王传奇一生:打造邵氏武侠电影,捧红四大天王和港姐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