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专家告诉你,出国留学该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又到了年底,最近一段时间有关中国留学生在海外遭遇人身意外或做出不理智行为的事情频频见诸报端。就在前不久,类似的悲剧再一次在美国常春藤名校康奈尔大学发生。即将本科毕业的、年仅21岁的中国留学生Miaoxiu “Tina” Tian于12月14日被发现在公寓死亡,警察初步证据显示不涉及犯罪谋杀。这使得有关出国留学人员的心理问题的话题再次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当我们翻开这些年发生的非正常死亡的中国留学生名录,发现彼此之间,尽管姓名不同,死亡地点不同,但她们都有惊人的相似,微笑背后的她们,不快乐。如何度过你的留学生活?如何在国外尽快适应留学节奏?怎样对自己进行有效的自我调适?国外的留学生活真的这么不堪吗?今天我们邀请了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政治科学与公共管理系在读博士生丁文慧同学,发表她的感受,讲一讲她是如何度过留学生活的。丁文慧同学曾在英国UCL留学,获得硕士学位后,又赴荷兰攻读博士学位。她目前也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出国留学人员心理健康支持系统项目组成员。项目组致力于为所有出国留学人员提供心理健康支持方面的服务,有需求的广大留学生可以通过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与项目组取得联系。也欢迎更多的留学生给我们提供自己的故事!】
留学生活真的这般不堪吗?
丁文慧
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 政治科学与公共管理系 在读博士
北大-清华心理系出国留学人员心理健康支持系统项目组成员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从传播范围上看,猎奇的、消极的、极端化的事件往往会受到更大范围的关注与讨论,从而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然而,出国留学生的境况真的这样岌岌可危,而负面的紧张情绪真的应当被这样评述与扩散吗?太多的未知与黑暗当被揭开面纱便失去了其威吓的效力,无数的刻板印象其实只是一些井底之蛙通过只言片语拼凑得模糊的画面。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海外生活、正视个人身份,留学,其实没有你想象得那么可怕。
出国读书,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本科生、硕士生与博士生出国往往都出自不同的背景,却又通常有着相同的目的。近年来,人们逐渐将“出国”与“深造”两个词连在了一起,仿佛出国便等同于深造,而出了国就应理所当然地取得更好的资本、创造更多的财富。资质平庸的同学希冀被施以魔法,成绩优异的同学被期待打破更多记录。
现实是,留学时间短暂,在同学们还没来得及适应全英语学习与生活环境之时,便迎来了第一篇paper(论文)或者第一场考试。对应的道理十分简单,尚未能够听懂课程内容,何谈取得理想的成绩?另外,英美的评分系统与国内的分制有很大的差异,既往向来名列前茅,一水儿九十分+的同学根本无法面对自己擦边及格的新低记录。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该做的是消沉并自责吗?太多的同学没能认识到:
“成功”并不是“学习”的直接结果;
而“成绩”也从来不曾是人生的最终的衡量标准。
“学习”只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通过取得更多的知识,强化人们变现价值的能力。
在这样的语境下,一时间学习的失误并不会导致天塌地陷,只能说明是时间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应对心态,并加强与同学、老师之间的沟通。 在判断情况是由哪些具体原因引起后,各个击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改善局面。
种族歧视:是心魔还是现实?
我有一个朋友是新加坡人。不要说新加坡一半以上的人都是中国人移民过去的后代,亚洲人的面孔在外国人眼中本就“傻傻分不清”。当该女生每每被问到“你是中国人吗?”不论对方语气是否出于友好,这位新加坡姑娘都会竖起全身的刺来,表示,‘请不要因为我的亚洲面孔就断言我是中国人。我不是中国人,我是新加坡人。’事后一次闲聊问她为何对此这样敏感,她终于以反问的形式敞开了她的心扉,“你在国外生活也有一段时间了,难道你没遇到过被人因为是中国人而歧视的时候吗?”“从没有过。”但新加坡女生表示曾在路边锁自行车时,被路过的行人以大声且轻薄的谩骂叫过她‘中国狗’。
“你要知道,这并不是你的错,也不是中国人的错,而是说此话的人出言不逊。”如果以此进行一项调研,关于究竟什么样的人群更可能对外来者(others)进行侮辱或排斥,答案很大程度会是一些教育程度较低的低收入者。他们基于对自己就业机会与生活环境的考虑,凭借着有限视野的作出对他人的评价。这是他们的狭隘,但不是我们害怕社会、产生敌对情绪的理由。
作为留学生,教育移民,我们也是正当的消费者,是对接收国经济与文化创造贡献的一份子。不论出于人权或是其他,我们都享有一切权利为自己正名并保护自己的权益。因而在面对种族歧视的现象时,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向有关负责人提出意见与反对。例如,日前网络上流传的在美国一间星巴克里,一名美国女士对邻座的说中文的学生有失包容与礼貌,在店员调解失败后,星巴克负责人直接报警,警方要求发出歧视的美国女士当即离开该店。
另外,种族歧视是真的普遍存在吗?外国人扎堆儿不理中国人真的不是我们的猜测吗?曾经在英国读研以及现今在荷兰读博的经历留给我的印象是,相比较舆论里说外国人贬低中国人,说中国人不礼貌,更多的外国人对中国有着近乎盲目的崇拜。一经说起来便是“中国的经济完全不容小觑!”“中国美食,Mmmm!”, “中国学生都很聪明!”,赞不绝口。正如我们对他们充满了好奇一般,他们同样也在担心中国学生是否愿意接纳他们这些外国面孔。我们彼此的担心其实都是一样的,相互向对方迈近一小步,那些猜测及不必要的顾虑便能纷纷化解。
留“学”“生活”
我的一个同系博士生来到阿姆斯特丹三个多月了,甚至没在市中心逛过,没看过最具标志性的水坝广场与阿姆斯特丹运河,更不要说体验一下荷兰并不很吸引人的特色“美食”了。相比之下,除了荷兰最北部的格罗宁根与最南端的马斯特里赫特,其他各大小城市、各种类型的博物馆我已经去了个遍。拥有相同的时间,同龄人相近的经历与学习压力,我们分别失去了多少又得到了多少呢?
我们完成了同样的课程、同样的作业,不同的是,我享受了更多的“生活”。留学海外与在国内就读的重要差别之一即不同的眼界。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同样重要。从生活与乐趣中感受目的国人的思维方式、体验当地文化,回过头来,你会发现,你的学习进度不曾落后他人。恰恰相反,在适当地舒缓了压力后,你更可能取得更有效的学习进展。
不能和父母“吐槽”,向谁“吐槽”?
“我没有办法和父母讲我的困难,我怕他们担心。”众多留学生表示为了不让父母担心,打碎了牙也只能往肚子里咽。那么在事情到达不可遏制的地步之前,我们究竟该向哪些人、哪类人倾诉呢?
我的个人经验是:永远向能够给你想要的答案的人倾诉。
成长到本科、硕士甚至博士阶段,每个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朋友。这之中总会有叽叽喳喳的”drama queen”,他(她)们对事件的评论很夸张,却往往没有实质性的意见或解决办法,陪你添油加醋,加强怨恨;对方也可能是所谓的“最佳聆听者”。他(她)们从不会在你有满腹怨言的时候推开你。他们会聆听,但同样,无法切实帮助到你;还有一些人是永远“有点阳光便灿烂”的“自发光与热体质”。这些人不易怒,总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能够有效地将逆境转化,至少能够合理地调解情绪。
那么在遇到困难时,你究竟想被给台阶下从而放弃,还是被鼓励迎头向前。请找能给你答案的朋友。如果你想要的是排解负面情绪,给自己一个坚持的理由,那么请找快乐的人“吐槽”。
心理求助并不难堪
就在前两天,看到朋友圈里一个朋友说,决定在自己2018年的生日自杀。不仅是我,我与这个女生共同的朋友都很愕然。显然我们并不能从这样一条朋友圈判断她究竟说得是真是假,但我们也不能置之不理。
向她以较轻松的口吻开场问了她发生了什么。还好她及时且正面地回复了,“我是时候该吃药了。”我知道她没开玩笑,她是有抑郁症的,而有抑郁症的人如果不服药,是真的可能有危险的。
莫要说已经确诊抑郁症的人,哪怕只是有轻微负面情绪的人都应当及时向有能力、有资质地人发出信号,表示“我需要适当的疏导”。心理疾病是社会疾病。社会的步伐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也加剧了人内心的矛盾。面对矛盾并解决矛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逃避矛盾,直到它发展到自己都无法控制的时刻,一触即发。
平安留学听起来是十分广泛甚至有些遥远的概念,但它其实并不脱离生活。平安是既包括外部环境给予自己的安全感,也包括疏解压力后自身营造的一份平和。作为出门在外,大多数时间都倚靠自己的个体,负面的信息可听取、可借鉴、可未雨绸缪,但不要盲目自我类化,不要视其作“镜中我”,硬将自己以悲剧主人公的身份编织故事线。还是回到本文最初的那句话,“太多的未知与黑暗当被揭开面纱便失去了其威吓的效力”,当你抛开一切成见,主动并正面地应对种种问题,你便会发现,你有能力且完全可以胜任种种局面。你能做的很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