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始于兴趣、源于热爱、成于投入,来听这位好导师的育人“秘诀”

编者按丨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研究生导师,既是科研的领航者,也是人生的引路人。研途求知,最幸运的是学有良师,启行明智。

上海大学第七届研究生“我心目中的好导师”评选系列活动开展以来,选树了一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导师典型。为此,我们推出了“我心目中的好导师”栏目,带大家一同领略“宝藏”导师的育人风采。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理学院的张登松老师。

求学至臻,敬业乐群

于己,勤学笃志,望高峰登之

为师,启行明智,循循善诱

始于兴趣、源于热爱、成于投入,来听这位好导师的育人“秘诀”

张登松,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理学院主持工作副院长,上海大学催化化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主任,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上海市科委青年科技启明星,上海市晨光学者,2018-2019年连续两次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2020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科睿唯安)。现任中国化学会第三十届理事会理事、中国化学会奖励推荐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工学会化工新材料委员会委员、中国能源学会能源与环境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稀土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Frontiers in Environmental Chemistry副主编、Chemical Physics Impact高级编委、ACS ES&T Engineering顾问编委、Current Nanomaterials区域编委、《中国化学快报》青年编委。张登松研究员主要针对能源环境催化科学与技术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特别是在氮氧化物催化净化技术、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催化消除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主持承担了国家科技部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港澳台重点专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合作单位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石油化工联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重点项目等20余项。已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0余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170余篇SCI论文,H指数66,有39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有7篇论文入选ESI热点论文。曾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技术发明二等奖等多种奖项。

依旧努力奋进的“少年”

张登松老师是一位“土生土长”的上大人,从1998年到2007年,张老师在上大园度过了属于他的青春岁月。他先后成功取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于2007年留校工作,2007年至2015年同时在法国依视路集团新加坡亚太研发中心、上大联合研发中心工作。2008年入选上海市晨光人才计划,2010年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人才计划,2017年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018、2019年连续两年入选材料科学学科中国高被引学者(爱思唯尔)。谈及这些成绩,张老师仅是简单地说:“我只是觉得自己比较努力。”曾经努力的“少年”,如今依旧努力,踏实地在上海大学这片热土上挥洒汗水,传递能量。这些精彩的人生履历背后,是他对研究工作的热爱、对这份事业的激情。

始于兴趣、源于热爱、成于投入,来听这位好导师的育人“秘诀”

兴趣使然的攀“登”者

多年来,张登松老师一直坚持在科研一线,在科研道路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重要成果。他主持承担了国家科技部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或企业委托项目20余项,已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0余项。除此之外,张老师积极进行国际合作,联合承担及参与国际合作项目5项,联合申请国际发明专利1项,联合发表国际合作SCI论文30余篇。2019年,他在化学领域顶级期刊Chemical Reviews上发表综述性论文,并在环境科学与生态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顶级学术期刊ES&T上发表10余篇论文。

始于兴趣、源于热爱、成于投入,来听这位好导师的育人“秘诀”

张登松老师工作严谨细致,曾多次主办本领域国内重要学术会议与学术交流活动:2017年主办全国能源环境化学学术研讨会并担任大会主席;2018年主办全国污染控制化学青年学术研讨会并担任大会主席;2019年担任第十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环境材料与催化”分会召集人,并将于2021年主办第十二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并担任大会主席。张老师说,这是自己非常感兴趣的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很投入、很享受。有兴趣就有奔头,有奋斗就有成果,这位孜孜不倦的攀登者,兴趣使然、乐在其中,收获着属于他的幸福感与成就感。

始于兴趣、源于热爱、成于投入,来听这位好导师的育人“秘诀”

因材施教的引路人

“把学生装在心里,把沟通作为打开学生内心的一把钥匙”是张登松老师成为学生心中的好导师的一个“秘诀”。

张老师在学生时代曾担任上海大学研究生联合会主席,成为老师后,平日里特别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同学眼中的张老师总是谦逊温和、循循善诱,学术上是他们的严师,生活中是他们的好伙伴。平日里,张老师会在微信上分享学习资料,探讨研究成果,时常鼓励学生努力前行,即使在深夜,他也总是会及时回复他们的邮件。

始于兴趣、源于热爱、成于投入,来听这位好导师的育人“秘诀”

在培养学生方面,张老师秉持着“因材施教”的理念,鼓励学生开拓眼界,充分尊重每一个人的研究兴趣。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想法。曾经有一位学生,写论文一时难以下笔,张老师了解到具体情况后,每天都与他交流当日的学习成果,在张老师的倾心付出下,这位学生开始逐渐喜欢上科研,发奋图强,硕士阶段连续发了3篇SCI一区论文,并且全部成为ESI高被引论文,还获得了上海大学校长奖学金。

在张老师培养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中,有4人获得上海市优秀学位论文,1人获得上海大学校长奖学金,10余名同学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多名硕士毕业生在法国里昂第一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等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张老师一直相信,没有培养不好的学生,只是没找到适合的好方法。

始于兴趣、源于热爱、成于投入,来听这位好导师的育人“秘诀”

严于律己,敏以求学

张老师以其身其行教导学生

满腔热忱

引领着学子向一座又一座高峰攀登

导师寄语丨

要永远怀着一颗好奇心、思考心,带着刨根问底的精神一心一意做好科研;要永远怀着一颗报国心、感恩心,以勇敢坚强的品格踏踏实实地服务社会。

上一篇新闻

三位画家笔下的光头美女油画,光的是头,美的却是内在与心灵!

下一篇新闻

黄仁宇:参加过中国远征军,才晓得人为何会舍生取义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