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8日 星期六

金钟罩最高境界“缩阳入腹”真的存在吗?还要治吗?

作者:郑堃(急诊科副主任医师)

周星驰主演的电影《鹿鼎记》里,有这么一个关于“缩阳入腹”的片段:一位嫖客在“办事”的时候,突然出现“缩阳”,痛苦不堪。韦小宝得知后,立刻找来有“京城房事状元”之称的韦春花救场。只见韦春花拔出头上的金钗,往病人脊骨大穴上一扎,缩入腹中的阳具立即弹出,就没事了。

当然,《鹿鼎记》里的鳌拜还把武侠世界里最强自保神功“金钟罩铁布衫”练到极致,那就是“缩阳入腹”,搞定了这门功夫的破绽:“蛋蛋易碎,重攻即破”。

什么是“缩阳”?电影和武侠小说里频频提及,难道现实生活中真的有“缩阳入腹”这种病吗?

古代确实有“缩阳入腹”的记载

其实,这种病不是民间传说,而确实是有记载的。

早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即有所谓 “阳缩入腹者,不治”的记载。《崖州志》记载清咸丰十一(1861)年在崖州“缩症行,男缩阳,女缩乳和缩耳、舌等处,用姜擦及爆竹轰之即止。间有缩尽死者”。

清同治二年(1863)年海南岛《儋县志》也记载了一种缩症:“患者耳、鼻、手、足、男下体、女双乳某一部分突然抽动短缩,不省人事。需多人鸣锣击鼓为拉住,而以姜汤灌之立愈。”

在解放以后,海南岛于1954、1962、1969、1974年均发生过缩阳症的流行。1984年8月至1985年7月,该病在海南岛和雷州半岛大范围流行,波及三四千人。

在台湾、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都有该病的零星报道。1974年在新加坡、1967年在泰国东北部也都出现过“缩阳症”的大流行。

缩阳症?不存在的!纯粹是一种“恐怖反应癔病”

简单讲讲“缩阳”,这是指男性患者自感阴茎内缩,睾丸、阴囊上收,可伴有下腹急性疼痛;对于女性患者叫“缩阴”,会自觉阴户、乳房、耳朵、舌头内缩,十分痛苦。所以,“缩阳症”、“缩阴症”又被称为“恐缩症”。

大多数病人的临床表现为发病急骤,先表现为明显的焦虑或濒死感,可伴气促、胸闷、心悸、大汗等植物神经症状,随即出现阴部发麻、发凉、疼痛、抽搐感,自感阴茎或乳房正在逐渐缩小,处于极度恐惧状态,往往紧抓阴茎或乳房、外阴不放,大声呼喊救命。患者精神紧张,面色苍白,惊恐不安,可出现意识模糊,幻觉、盗汗、寒颤、四肢发冷等表现。

民间常用的治疗方法就是帮助患者抓住阴茎或乳房,同时给患者灌以大量的辣椒酱、生姜、蒜汁等,或用辣椒、蒜头、生姜涂擦阴部或乳房,并敲击碗盆、水桶及鸣枪放炮以示驱邪送鬼,直到患者症状缓解。

现代医学主流观点认为,缩阳症是一种流行性焦虑——恐怖反应癔病,是在心理因素的影响下,通过暗示与自我暗示机制造成的。它的发生与社会文化、宗教信仰及迷信观念背景有密切关系。

比如,1974年新加坡流行的原因是,社会上谣传缩阳症与吃了注射过猪瘟疫苗的猪肉有关;而在海南岛及雷州半岛多次流行的原因,与当地迷信色彩浓厚、人们相信有鬼神作怪有关。

之后,通过对缩阳症大流行的调查得知:发作缩阳症的患者易受暗示,性格敏感、焦虑和神经质,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且自制力差。加之受到我国长期封建思想的束缚,许多人对性忌讳莫深,性相关的知识更是知之甚少,产生了很多错误的认识。当听到周围人对缩阳症绘声绘色的描述时,很多人相信这是真实存在的,从而导致谣言的蔓延,为大流行埋下伏笔。

生殖器藏在腹腔中可能是先天发育异常

从解剖学观点来看,病人的阴茎缩入腹内、乳房缩入胸中,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不过有时候,确实会有生殖器藏在腹腔中出不来的情况,比如,患了隐匿性阴茎隐睾症

隐匿性阴茎是病人的阴茎体正常,但是由于皮肤或韧带的牵拉,或者太胖,导致阴茎一部分没有露出,显得非常短。这种病如果在幼年得到及时治疗,是不会影响生活的。部分隐匿性阴茎随年龄增长,皮下脂肪减少,可逐渐好转;而部分病例需要通过手术来矫治

隐睾症是小儿泌尿生殖系最常见的先天畸形之一。它是由于睾丸在正常发育过程中没有出现下降或下降不全,停留在腹腔或腹股沟管等处,导致出生后阴囊内没有睾丸或只有一侧有睾丸。

隐睾症会对男性生育能力造成损害,同时发生睾丸恶性肿瘤的机会明显增高,治疗必须在2岁以前完成。如果小儿至6个月时睾丸还未降至阴囊内,则应考虑手术。

缩回腹腔是不可能了,有点“提睾反射”是真的

男性的睾丸比较特殊,虽然不会回缩到腹腔内,有一定程度的上提,确实是可能的,这也跟睾丸的解剖结构有关系。

提睾肌来自腹内斜肌及腹横肌,向下包绕精索,睾丸及附睾。当提睾肌收缩时,睾丸即可出现一定程度上提。

例如:在行体格检查的时候,用钝头竹签由下向上轻划股内侧上方皮肤,可以引起同侧提睾肌收缩,使睾丸上提,这叫提睾反射。

对于小儿来说,由于腹股沟粗大短直,发育不完善,提睾肌更容易大范围活动,加上大脑皮质发育功能不完善,皮下中枢的兴奋性较高,腹部及会阴的不良刺激更容易引起提睾肌收缩痉挛,造成腹痛症状。这是唯一可从病理上进行解释的与“缩阳”有点类似的症状,但在成人身上很少见。

当小儿发生提睾肌痉挛时,应该减少不良刺激,稳定患儿情绪,上推睾丸,以降低提睾肌张力,同时配合热敷,多能缓解。

总而言之,“小弟弟”只有还没长出来的,没有能缩回去的。为此而焦虑担心的人,多半是缺乏基本的生理卫生知识。只要能去除封建迷信,提高人群的文化素质,加强性知识的普及教育,“缩阳症”就会逐步消失。

参考资料:

[1] 莫淦明,欧励华等.社会精神病学与流行性缩阳症:(一)国内外交献回顾[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0,4(4):145

[2] 陈国强,陆泳等.社会精神病学与流行性缩阳症:(二)海南及雷州半岛问卷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0,4(4):148

[3] 叶廷蔚,朱国钦,王运策.海南岛流行性缩阳症流行病学调查报告[J].海南医学,1991,2(2):46

上一篇新闻

泰国游最新消息,11月起将逐步开放,分享下我最喜欢的泰国游体验

下一篇新闻

解码“手套茅”英科医疗:“新冠行情”不再股价跌去6成,高增长能否继续?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