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 星期五

飞驰在公路上的精灵:最早的自行车是怎么来的?


飞驰在公路上的精灵:最早的自行车是怎么来的?


如今,我们拥有了许多代步工具,电动车和私家车成为了公路上的主力,短途交通工具也正式迈入电气时代。然而,新事物的产生未必会带来旧事物的消亡,若要说起最传统、最悠久,而且至今依然生命力旺盛的代步工具,那自然非自行车莫属。

作为曾被西方人称作“自行车王国”的我国百姓,尤其是稍稍年长的男性朋友,小时候几乎都有过和二八加重较劲的经历:身高的发育远远跟不上想要挑战父亲日常上班骑乘的“大驴”的躁动之心,只好将一条腿从横梁下方穿过,略显狼狈地“掏着骑”。路边的大人们看了,也会露出一抹会心的微笑。

最早的自行车,可绝对没有现在我们看到的那么精密而完整。1791年,爱玩的法国人西夫拉克制作了一个小小的木头架子,在下面装上了两个轮子。他将这个小玩意儿称作“玩具木马”,但是实际上,这个被后人当作自行车雏形的家伙,既没有驱动装置,也不存在转向装置:前进的时候只能靠西夫拉克的双脚蹬地前行,转向的时候则需要他下来,用双手搬起它来转弯。这样笨重而原始的代步工具,虽然足以让西夫拉克在巴黎街头逛公园的时候吸引到足够的目光和回头率,但是显然,它太不实用了。


飞驰在公路上的精灵:最早的自行车是怎么来的?

西夫拉克设计的自行车


然而,这个创意和思路被大家认为可行。26年后的1817年,同样是在巴黎的街头,德国人德莱斯用木头制作了一个带车把的自行车。虽然依然没有驱动装置,只能靠双脚蹬地前行,但是起码它可以转弯了,车主再也不用时不时跳下车应付各种弯道了。一时间,这种实用性大大提高的新代步工具引起了法国各界,尤其是邮递员们的极大兴趣,十年之内,这种被德莱斯称作“可爱的马驹”的木自行车风行了巴黎。

转弯的问题是解决了,可是一直用脚蹬地,这个代步工具未免有些费鞋子,此外,木制的车辆碰见泥泞湿滑的路面和烟雨蒙蒙的天气,未免也太容易损坏了。1840年,英格兰铁匠麦克米伦把自行车的轮子改成了铁的,同时在后轮上增加了脚蹬,两个车轮之间用连杆连接。这样只要踩动脚蹬,车子就会前行。不过这样带来了两个问题:第一,麦克米伦的自行车,两个轮子不一样大,这个连杆设计得有点小尴尬;第二,车座在后轮上方,前轮太大,导致手握车把的车主远远看去好像是在“趴着骑车”,多少有点不雅。

1861年,法国的马车修理匠米肖父子把脚蹬直接装在了前轮上,车座的位置也随之前移。从此,自行车进入前轮驱动时代。父子俩把自己改进的自行车放在了六年之后在巴黎召开的世博会上,并命名为“自行车”,从此,自行车有了一个沿用百余年至今的名字。

米肖父子的车子被世人看到,被淘汰的原版麦克米伦的“木马”也在第二年(1868,清同治七年)的11月被运到中国。当然,实用性并不好的麦克米伦自行车相比代步工具,更多是作为娱乐消遣的玩具被当时的中国人使用的。


飞驰在公路上的精灵:最早的自行车是怎么来的?

米肖父子设计的自行车


1869年,英国人雷诺经过苦思冥想,把他在巴黎看到的自行车进行了轻量化改装:车轮上加装辐条来让车轮轻便稳固、用轻而坚固的钢管来制作车架。然而笨重的问题是解决了,但是自行车的发展理念却从此走上了分歧:一方继续走前轮驱动的道路,为了提高速度,将前轮做得越来越大;另一方转向后轮驱动,尝试着在后轮加装链条,由后轮带动前轮。

前一派的自行车,过大的前轮创造出了自行车史,乃至人类公路史上的奇观:直径超过三米的“高自行车”诞生了,脚蹬曲柄装在前轮正中。然而,过重的车把使得车辆的转弯成为侈谈;另一方面,离地将近两米的车主在骑车中如果不小心摔下来,那可是直接被送去骨科的命运。即使不摔下来,长途的旅行和不佳的路况也让骑车成为了一种煎熬:这种必须维持重心在前的骑法必须格外当心下坡路,而缺乏减震装置的自行车会使车辆行驶中晃动得很厉害。因此,这样的车子,在当时的英国被称为“bone-shaker”(骨头摇晃者)。

后一派的自行车也并非完美。前大后小的车轮看起来太不协调,骑起来也确实不够稳当。1886年,英国机械工程师斯塔利发明了自行车专用的前叉和车闸,并且将前后轮制作成一样大小,此外,为了减震,还在车轮外加装了橡胶。不仅如此,身为工程师的斯塔利还改制了很多关于自行车制造的机床,为后来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斯塔利的自行车,使用后轮通过链条带动前轮的驱动方式,从此,这一类自行车成为了自行车的主流,持续至今。而斯塔利本人,也被后人称为“自行车之父”。


飞驰在公路上的精灵:最早的自行车是怎么来的?

斯塔利自行车


但是自行车的发展还远远没有到头。1888年,爱尔兰兽医邓禄普,从牛的胃肠胀气中获得灵感,将家里用来园艺灌溉的橡胶水管制作成圆形,包在自行车轮上,并且充足了气。邓禄普带着自家的改造车参加了自行车比赛,居然获得了第一名,从此充气轮胎这一旨在减震的设计风靡了自行车的制造中。而就在同一年,斯塔利生产出了第一辆现代自行车“安全”牌,从此自行车也有了自己的品牌。时至今日,“安全”牌的自行车自然是已经进入了博物馆;而“邓禄普”则成为了著名的轮胎企业,存续至今。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而就在斯塔利改进自行车之前一年的1885年,西方列强在中国上海的租界里率先将自行车零件归为五金杂货类,进行修理和售卖。此后一直到民国,中国的自行车零件制造业逐渐兴盛。然而,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前不久的1928年,大兴车行才在雇佣的日本技工的帮助下,制造出了第一辆国产自行车“红马”和“白马”牌。

此时的自行车,早已不止是娱乐玩具和代步工具。前文说到,高自行车的出现和邓禄普的发迹,无不是和自行车竞速赛有关的。然而,加大前轮直径的方案被否决了,依靠轮胎质地和花纹提高车速终究也是有限的。人们开始在其他的方向开动了脑筋,变速器应运而生。


飞驰在公路上的精灵:最早的自行车是怎么来的?

自行车变速器


如今的自行车变速器,主要分为内变速和外变速两种方式。现在的自行车市场上,外变速占据了绝对的份额。然而究其历史,还是内变速要更早一些。1902年,英国人斯图尔米和阿切尔申请了内变速专利,并于母公司Raleigh(国内称为凤头)加以量产和推广。而外变速的核心零件,拉线式拨链器,直到1928年才由法国人吕西安·朱发明,并于1933年方才实现量产。而就在这一年,意大利人坎帕尼奥洛在他位于维琴察的小工厂里,发明了快拆式轮轴释放器,并逐步随着竞速自行车的发展与推广,建立了著名了自行车零件制造商Campagnolo。

新中国成立之后,清末民初建立起的老车行纷纷迎来了春天。在台湾品牌捷安特、美利达尚未进入大陆、新品牌喜德盛等尚未崛起的五六十年代,凤凰、飞鸽、永久成为了新中国自行车业的“三驾马车”。历史最悠久的凤凰、第一个于新中国时期注册品牌的飞鸽和生产规模最大的永久在那个火热的年代成为了青年男女追求时髦的时尚单品,乃至成为了结婚标配“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中的绝对主力。即使到了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80年代初,在大城市的街头巷尾,也能时不时听到清脆的自行车铃声,上下班高峰期,更是形成了自行车的洪流,令人叹为观止。我国被西方人称为“自行车王国”就是这一时期的事。


飞驰在公路上的精灵:最早的自行车是怎么来的?

战争中的自行车


最后分享一个和自行车有关的有趣小故事:自行车不仅先后作为玩具、代步工具和竞速体育用品,还曾在战场上发挥出一定的作用。1941年底,刚刚被珍珠港事件的胜利冲昏头脑的日军,决定向英美军队活跃的东南亚发起进攻。陆军中将山下奉文在当年的12月8日率日军精锐的25军11万余人登陆马来半岛,向新加坡方向挺进。而守卫马来半岛的英军和澳大利亚军队共约14万人,且拥有大量重武器装备。账面上拥有人数和火力优势的英军在日军的进逼下却不得战法,步步退却。在追击过程中,日军缺乏必要的坦克和车辆,然而单兵需要负重40公斤左右的装备,这时,日本从泰国租借来的一万五千辆自行车成为了当时日军士兵的首选工具。然而,冬季的马来半岛依然炎热如夏,30多度的气温使得大量的自行车轮胎爆裂。不得已之下,日军下令拆除所有的自行车胎,单凭车圈在炎热的马路上飞驰。

被追赶的英军已是风声鹤唳,上万辆去除轮胎的自行车圈在柏油路上发出的轰鸣声像极了坦克前进的声音。本就慌不择路的英军越发大脑一片空白。七万余人的英澳联军,就这样顾头不顾腚地,于1942年1月26日渡过柔佛海峡退往新加坡。而随后英将珀西瓦尔更是在山下传达最后通牒的第二天就选择率部投降。短短两个半月的马来亚战争,就这样成就了山下奉文“马来之虎”的名号,也在战争史上留下了自行车闪电战的一大笑话。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刘臻至

上一篇新闻

又一中国品牌亮相环法赛场 森地客骑行装备

下一篇新闻

IPO日报 | 新加坡美食控股首日上市暴涨近130%;论客控股二次递表港交所;驿公里智能获3000万美元融资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