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9日 星期六

新加坡的语文教育政策:不断探索改革调整的努力结果!

新加坡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拥有4种官方语言,即英语,马来语,华语和泰米尔语。

基于和马来西亚的历史渊源,《新加坡宪法》明定马来语为新加坡的国语,主要是尊重新加坡原住民所使用的语言。

由于内在和外在因素的考量,新加坡采用英语,作为主要的通行语和教学语。


新加坡的语文教育政策:不断探索改革调整的努力结果!


在2013年出版的《我一生的挑战——新加坡双语之路》中,李光耀谈他双语政策理念的形成是,独立之初,新加坡面对的是200万人如何谋生存活的生死攸关问题。


新加坡的语文教育政策:不断探索改革调整的努力结果!


单靠母语,无论是华语、马来语或淡米尔语,都是不行的。作为一个依靠国际贸易的国家,新加坡只有加强学习英语,加强与国际尤其是国际先进国家交流,才有好日子过。

因此,为了生存,也为了各种族的和睦相处,新加坡选择了英语为工作语和共同语。

同时,李光耀也认为,在这个多元种族和文化的国家,如果只学英文也不对。因为这将使人民脱离自己的文化根源。如果人民不了解自己的历史文化,因为学英语而斩断了源头,以致没有定向,不知何去何从,则又是一出悲剧。

因此,他认为推动英语和母语的双语教育,是使新加坡向前进的最佳策略。

新加坡的语文教育政策:不断探索改革调整的努力结果!


1966年8月28日,李光耀在新加坡华文中学教师会暨职工会的教师联欢宴会上发表了有关教育改革的演说:“你与我的任务”。

阐明语文与课程的改革问题,强调新加坡下一代必须兼通两种语文,首次创议华校理科用英语教学;英校历史、地理、公民用华语教学。

这可以视为新加坡开启双语教育之路的开端。


新加坡的语文教育政策:不断探索改革调整的努力结果!


之后,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比如从1972年开始,政府决定在全国中小学里推行两种语文教育。决定从第二年开始,各源流学校的第二语文必须占25%,33%,一直到50%。

在考试与升学方面亦做了一些决定,以辅助双语教育的推行。譬如华校中小学生在离校考试前必须要考第二语文口试,英校学生亦必须考第二语文口试。在中学中亦然。

此外,在小学离校考试中,600分总考试中,语文(第一及第二语文)各占200分;

1977年的教育部文告指出,1979年中四升高中,第一语文须为C6(“C”是A、B、C优等及格等级中的C级。C6即C级中的第6级,也即50至59分。最好的成绩是A1至A6,B1至B6);

第二语文最低为P8(即pass及格中第8等,相等于4O至44分。);

1980年,第二语文则提到P7(即pass及格中第7等,相等于45至49分)。除非第一语文以及其科目都很强,不然两种语文都必须及格以上。


新加坡的语文教育政策:不断探索改革调整的努力结果!


1979年吴庆瑞教育报告书说:

“今后几年将演化出来的新教育制度,将是一个英文占显著地位,而母语程度(华文、马来文、淡米尔文)稍有降低的制度。”标志着新加坡以英语为主,母语为辅的双语教育开始制度化。

1987年新加坡全国学校统一语文源流,一致以英文为第一语文,母语为第二语文。

这标志着以英语为主,母语为辅的双语教育制度在新加坡的全面实施。

这种语文政策下的英语优势,使新加坡成为一个真正的国际化都市。也是新加坡能够迅速走向富裕,成为亚洲发达国家的重要基础和原因之一。


新加坡的语文教育政策:不断探索改革调整的努力结果!


新加坡人也聪明、务实、能干,并且极富谦虚、应变的“检讨”精神,包括杰出的开国领袖、政治家李光耀先生。

在《我一生的挑战———新加坡双语之路》中,李光耀先生就十分谦虚,并且毫不忌讳的“检讨”了自己的双语政策。

称之为是自己多年政治生涯中推行得最艰难的政策,是他一生的挑战。

并且这个语言政策将永远是“工程在进行中”,将不断变革,“调整又调整,改革又改革”,不断寻求新的、正确的平衡点……

是的,针对怎样学好第二语文母语的问题,新加坡在不断的探索、改革,调整政策。

新加坡还早在1978年就把德文、日文、法文三种外语列为第三语文,为学习它们的先进科技知识提供方便。

1986年,再加入马来文为第三语文。

2004年,推出华文第三种语文特别课程,让小六会考最佳30%的非华族学生修读。

2008年再把印尼文和阿拉伯文列为第三种语文。

此外,今天的新华文艺界,也在以各种文艺形式致力于华族青少年学生华文文化接班人的培养。

几种主要的华文文艺报刊《联合早报·文艺城》、《新加坡文艺》、《新加坡文艺报》、《锡山》、《赤道风》、《大士文艺》等,都定期或不定期的开设有专门刊登大中学生华文作品的专栏。

有专门面向大中学生的“新加坡大专文学奖”,有新加坡文艺协会主办的“中学生华文文艺营”,有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青年创立的“新文潮文学社”及其社刊《Why Not不为什么》……等等。

上一篇新闻

日本从中韩回归老人不善日语 在养老院面临“沟通挑战”

下一篇新闻

那些你不知道的亚洲国家冷知识(日本篇)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