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看户型|成都“客厅”演变史

据最新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中国城镇常住人口8.5亿,城镇化率60.6%,相较高收入经济体的81.3%,中国城镇化还有约20个百分点的空间。

再结合联合国预测的未来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数据,2020—2030年,首置需求人口占比由36.8%降低至32%,首改需求人口占比由23%提升至28.6%,深改/壕改需求人口占比维持在40%左右。

一系列数据都指向一个现实,中国房地产的改善时代已然来临,并预计持续到2035年左右。

城镇化加剧、城市群悄然形成、改善需求“井喷”等,必然提出对居住空间设计的更高要求,上周我们说了端厅,今天我们继续来聊一聊客厅的演变史。

客厅,这个对外待客空间、家庭成员间畅谈空间、休闲空间......其承载的功能很多,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同时代需求下,当原有的客厅功能不再能匹配时代居住诉求时,其设计理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注:因具体历史数据不可考,以下发展史均为大致年份)


70年代-2010年左右

从筒子楼的"客卧不分"

到商品房的“竖厅盛行”

70年代,国内很多家庭其实并没有客厅的概念,旧时农村的堂屋被沿袭,形成了那个时代独有的客厅“素描”——卧室、客厅、餐厅甚至厨房几乎同处于一个逼仄空间之内,两把罗汉椅+一个方桌拼凑成简易的待客空间,那时的客厅几乎没有功能划分,客卧一体是主基调,这也与彼时的人均居住面积小、生活水平低有关。

看户型|成都“客厅”演变史

70年代客厅实景(图源网络)

时间来到80年代末,随着电视在普通家庭普及,人们开始形成“看电视需要专门空间”的概念;90年代,尽管大多数人仍然以单位分房为主,但那时的房屋设计已经开始发生变化,客厅、卧室开始各自形成单独的空间。

但在成都,这个时期的房屋大多以集体宿舍和单位分房为主,并没有案名的概念,因此基本以xx路xx号命名,例如下图的石笋街33号、大慈寺街32号等......同时,我们也能看到这类客厅的特点在于,尽管客厅单列,但其功能相对单一、客厅空间整体面积较小、没有单独划分就餐区域等缺陷也逐渐暴露。

看户型|成都“客厅”演变史

成都90年代典型客厅户型(图源链家)

98年房改之后,商品房开始取代集体分房,以此为起点到2010年左右,成都市场上的房屋开始有了真正的小区概念,各种以“苑”、“花园”等为小区案名的住宅开始涌现,并诞生了最早的如金房、齐力、置信等一系列本土房企。而这个时期的户型则开始由客厅单列向兼具餐厅功能的竖厅转变。

竖厅,简单来说就是沙发靠墙、进深大于面宽的客厅户型。

看户型|成都“客厅”演变史

成都00年代典型客厅户型(图源链家)

这种户型在刚需小面积户型为主的年代较为盛行,理论上来讲,面宽也就是采光面控制得越小,就越能保证该地块上的更多住宅享受景观面,同时,长进深也能给就餐区域腾挪出空间。

可以说,竖厅设计一定程度上符合当时大多数家庭的居住需求,公共空间尺度相较之前也增加不少,但其整屋采光面有限、空气对流不畅、暗厨、暗卫等问题依然存在。

于是,从2010年左右开始,拥有更大采光面并能强调公共空间社交的“港式横厅”,开始“席卷”成都设计界,并由此走进更多置业者的生活,成都的“横厅时代”也由此开启。


2010-2017年左右

成都步入“横厅时代”

背后“推手”是谁?

从10-12世纪的罗马教堂采用“横厅”来弥补纵殿墙上无窗的采光缺陷,到13世纪后哥特式教堂承袭罗马教堂风格并对“横厅”进行改良;从“横厅”席卷欧洲成为“壕宅”标配,到港式建筑糅合欧式建筑之长并对“横厅”设计线条进行简洁化处理......

可以说,历经数个世纪的发展,“横厅”的应用已从教堂、壕宅逐步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时间来到2010年之后,成都市面上开始出现为数不多的高品质横厅设计产品,据资深业内人士回忆:“成都第一个横厅项目诞生于哪里已不可考,但早期的大面积别墅产品有所体现,而高层横厅案例,则离不开吉宝、信和、环球汇等外来房企的‘推波助澜’”。

看户型|成都“客厅”演变史

成都2010年以后的早期横厅(图源链家)

这些较早进入成都市场的新加坡房企与港企,带来了吉宝凌云峰阁、信和御龙山(现名华侨城九熙)、环球汇天誉等“壕宅”产品,与几乎同时期的中国铁建·西派国际、合景泰富誉峰等项目一道,以典型的“港式横厅”设计刷新着成都市场对于全新客厅形态的认知并引发一轮追捧潮。

看户型|成都“客厅”演变史

环球汇天誉(图源大木筑品)

“横厅”席卷而至,其优势在于:

1.开间>进深,开窗面明显增大,公共区域采光面可以得到极大保证;

2.将餐厅与客厅平行并列到一个空间之中,增加餐厅采光通风;

3.进行不同活动的家人之间交流互动增强,拉近相处时的物理距离;

4.改变了传统竖厅中“玄关-厨房-餐厅-客厅”的陈旧动线及顺序,让居者进门入户的视野更具冲击力也更开阔......

看户型|成都“客厅”演变史

标准横厅户型示意

而随着2016年“二孩政策”放开,二孩家庭、三代同堂的换房诉求也催生着改善产品横厅化趋势日益加剧,毕竟,该设计理念的确能精准匹配改善时代下,成都客群对于居住空间、尺度、环境、功能改善的多方位诉求。

换言之,这个时期的成都初入改善,置业者的多维度需求为“横厅”提供了生长的“沃土”,照顾居住者情绪及舒适度,是“横厅”走俏的底层逻辑,这也说明,随着时代演进,人们眼中的舒适居住,早已不仅仅局限于“居有其所”,而是“居有其乐”。

这个时期,“横厅”设计也逐渐在成都的刚需乃至刚改产品中得到普及。

而后,武侯金茂府、望江名门、银泰华悦府等高端壕宅项目,在LDK客餐厨一体化空间设计上面的尝试,开始为成都的客厅设计带来全新方向。


2017年左右-至今

个性化需求凸显

LDK空间体系应运而生

2017年成都步入改善元年,而后改善产品竞争日趋白热化,在“横厅横行”的时代大背景下,如何在公共空间上推陈出新,如何打造差异化亮点以寻求全新突破,成为摆在房企研发部门面前的问题,于是,LDK空间体系开始成为解题路径。

LDK一体化设计——客(Living Room)(Dinning Room)(Kitchen)空间一体化,其与单纯横厅最大的区别在于,开放式厨房与客餐厅形成互动关系,有的产品甚至加入了岛台设计。

曾经“名震江湖”的望江名门、武侯金茂府、银泰华悦府等项目,开启了成都早期的LDK空间体系尝试,并通过与塔尖、圈层、社交等关键词扣合,以270°环幕观景、开放式厨房+餐厅+客厅空间体系搭建、黑科技及绿建应用等产品优势,让成都市场见识到了当时的天花板级产品力应有的面貌。

看户型|成都“客厅”演变史

望江名门样板间(图源网络)

而后,LDK开始成为众多经典项目主打差异化与高品质居住感的“利器”。而LDK体系也由此有了边厅、方厅、L型厅的划分。

以万科天府锦绣与城投绿城凤起蘭庭为例,我们可以看到,边厅设计的LDK一体化空间,减少了纯过道占用的空间,同时270°景观面也让视野能够得到极大程度延展,特别是城投绿城凤起蘭庭加起来长约20m的阳台,可谓难得。

看户型|成都“客厅”演变史

四川知道自制(底图源成都购房通)

而说到成都LDK体系中方厅的应用,则可以以奥园麓语ONE和万科公园传奇为例,这种大方厅集厨房、岛台、餐厅、客厅、多功能空间五大功能于一体,家庭成员、主人客人间社交功能进一步得到强化,双面采光的通透性也能得到保证,不足的是,享受不到边厅270°极致景观面。

看户型|成都“客厅”演变史

四川知道自制(底图源成都购房通)

至于L型厅,尽管此前在望江名门660㎡户型中有所应用,但后来的中国铁建·西派浣花,却将这种LDK户型设计得更简洁时尚,弧度岛台空间更有层次感的同时也增加了居住与社交的趣味性,这也迎合了高阶客群越发个性化的特点。

看户型|成都“客厅”演变史

四川知道自制(底图源成都购房通)

随着审美演进,LDK体系的客厅空间也在不断进化,据悉,中海·浣云居研发的最新横厅户型,将对LDK公共空间进行再度优化升级,实现通厅效果。


小结:

纵观成都客厅设计的演变历程,的确能够反映不同时代人们的不同居住诉求。

从70、80年代筒子楼时代的客卧不分,到90年代的客厅单列,再到2010年以前餐厅功能得到重视而催生竖厅“遍地”......2010年至今,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普遍提升,居住需求的个性化、复合性显现,汲取港式、日本设计理念的横厅、LDK空间开始“出圈”并成为人们置业的首选户型。

好的设计,擅用加减法,但必须遵循一个前提,就是关注居住者需求与情绪,在公共空间数量上面做减法,在社交复合型需求及景观空间上面做加法,这将是未来客厅设计的趋势。

上一篇新闻

新加坡的花园城市,其实你根本不了解

下一篇新闻

米笑:每个建筑都有特有的气场,要找到合适的形式去表达它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