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一碗凉粉,传承千年文化!崂山媳妇冯晓丛,将“原装的”青岛特色产品推向国际舞台

周村烧饼、德州扒鸡、泰山火烧、单县羊汤……都是历史悠久的山东美食,那您知道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崂山石花菜海凉粉吗?一碗软滑清凉的凉粉已经成为众多游客爬崂山的标配,但怎样能让这道美味被更多人所熟悉、接纳,怎样能让这熬粉的老手艺传承下去,冯晓丛作为这门手艺的传承人她有自己的看法

重拾儿时的老味道

7月21日下午,记者在沙子口街道登瀛工业园见到了冯晓丛,她是源海底海洋生物有限公司总经理,她将向我们讲述如何把凉粉变成一种非遗文化,继续传承下去。

一碗凉粉,传承千年文化!崂山媳妇冯晓丛,将“原装的”青岛特色产品推向国际舞台

冯晓丛出生于1986年,是地地道道青岛姑娘。“我从小就喜欢吃凉粉,小时候每次跟家人逛早市都会买上一份,那个年代都是老人们自己在家熬制,在一个铁桶里面倒满凉水,再把一块块圆碗形的凉粉托在上面。”童年的记忆渐行渐远,但这淳朴的味道却一直让她回味。

一碗凉粉,传承千年文化!崂山媳妇冯晓丛,将“原装的”青岛特色产品推向国际舞台

机缘巧合,嫁到崂山的冯晓丛发现自己的公公就会做纯手工石花菜凉粉,嘴馋的她隔三差五就让公公给她做。有一次,广州的朋友来青岛旅游,冯晓丛用这一道凉粉,彻底征服了他们的味蕾。冯晓丛说:“他们也是沿海城市,吃惯了各种海鲜,但唯独对咱们的凉粉赞不绝口,都想带一些回去让家人尝尝鲜。”这可难住了冯晓丛,那个时候没有真空包装,这么远距离的运输肯定不行,最后只能准备了一些石花菜,简单教了一下制作方法,让他们回去自己熬制,结果可想而知,没有一个成功的。“当时我就在想,怎样能延长凉粉的保存周期,便于保存和运输呢?”冯晓丛说,那是她第一次对海凉粉生意有了直观感触。

从地摊经营走向非遗舞台

有一年的啤酒节,冯晓丛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租一个小摊位,让更多的人品尝到公公的手艺。说干就干,公公负责制作,她就负责销售,摊位前总是排着长队,销量异常火爆,这让旁边商户很是羡慕,连一些老生意人都来取经。这是她赚得的第一桶金,同时也坚定了她要把凉粉生意做大做强的想法。

一碗凉粉,传承千年文化!崂山媳妇冯晓丛,将“原装的”青岛特色产品推向国际舞台

2008年,排除万难的冯晓丛租了一个一百多平米的厂房,开办了全国第一家做石花菜海凉粉的工厂。创业初期并没有想象中那样顺利,外地人的接受程度远远低于她的预期,为此她求助青岛市妇联帮忙联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专家,会同中国海洋大学博士团,一起解决海凉粉略带腥味的口感及制作过程中产生渣滓的问题,来迎合全国各地更多人的口味。


2012年12月,在沙子口街道的鼓励支持下,石花菜海凉粉加工技艺被列入崂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5年7月成为青岛市非遗项目。冯晓丛开心地说:“我的目标就是想把传统手艺传承下去,把传统文化继续发扬,把产品注入灵魂,不单单是商业化运作。”

践行使命,全力传播非遗文化

短短几年时间,源海底海洋生物有限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年销售过亿元的上市公司。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而言,冯晓丛深知市场带来的资源配置十分重要,怎样充分发挥市场威力、挖掘衍生产品的市场潜力,这让她陷入深思。

一碗凉粉,传承千年文化!崂山媳妇冯晓丛,将“原装的”青岛特色产品推向国际舞台

经典的东西要像历史一样传承下来,同样也需要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把这项手工艺发扬光大,冯晓丛积极参与各种文化展览,进行现场教学,手把手的培训加工技艺。“很多大学生有创业想法,我们对他们大力扶持,鼓励他们开实体店,同时还可以更直观地宣传历史文化。”在冯晓丛的帮助下,先后有100多名大学生开店创业,线上代理也在同步发展,通过电商、网络直播等形式,把传统海凉粉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更多地方。


现如今,冯晓丛的海凉粉已出口美国、新加坡、加拿大等多个国家。从百十平的出租房到现在三四千平米的独立厂房,从纯手工生产到全机械化操作,冯晓丛说:“我的下一步目标是申请省级非遗、国家非遗。一定要把石花菜海凉粉加工技艺传承下去,这是咱们崂山文化的精华,也是崂山智慧的结晶。”

文/图  段轶琳

上一篇新闻

仅凭一道菜就火遍汕头的店,实实在在的美味!

下一篇新闻

降温打火锅啦!什么?正宗“龙口粉丝”竟然不是龙口的?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