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月19日 星期日

喜讯|都江堰马及时老师散文《王几何》入新加坡国家《语文》教材

在都江堰学子的口中曾经有着这样一波传奇:王几何、钟三角、魏代数等等。他们艺德双馨,课堂特色分明,书教得好,为人处世赤诚天真,个性鲜明,一如那个时代高洁的饱学之士。

喜讯|都江堰马及时老师散文《王几何》入新加坡国家《语文》教材

年过花甲依旧天真一派的马及时老师,其父马仁海先生、其母帅静宜先生也是这波传奇里的一份子。今天刚刚传来喜讯,都江堰市作协主席马及时的散文《王几何》继2013年收入人教版《语文》教材后,新近收入新加坡国家《语文》教材(新加坡教育部主编),这是我市文艺创作的崭新成果。新加坡的教育在全球处于领先水平,能够收入马及时的作品,非常难得。

小编带着大家一起来欣赏下此篇文章!

喜讯|都江堰马及时老师散文《王几何》入新加坡国家《语文》教材

王几何

马及时

从小学跨进初中校园,一切都是新鲜的,特别是几何那门全新的功课。所以,我们初一上第一节几何课时,大家睁圆了眼睛,认真而安静地坐在教室里,心中充满了好奇和渴望。

几何老师会是怎样一个人呢?

铃声一响,全班42双黑眼睛一齐望向教室门。须臾,一个头方耳大、矮胖结实的中年人夹着一本厚书和一个大圆规、一个大三角板挤进门,眨眼工夫就站到了讲台上。胖人能走这么快?全班同学大吃一惊,教室里更安静了,静得只听见周围深沉的呼吸。

可是,一分钟过去了,那矮胖老师一句话不说,像一尊笑面佛一样,只是站在讲台上哑笑。眉梢、眼角、鼻孔、嘴巴、耳朵,可以说,他脸上的每一个器官,每一条皱纹,甚至每一根头发都在微笑!

矮胖老师足足又哑笑了两分钟。

太神奇了,他该不是聋哑学校的老师吧?全班同学再也忍不住了,大家弯腰,摇头,挤眉,弄眼,一齐哄堂大笑! 矮胖老师依然不说一句话,但却渐渐收起了笑容,用黑板刷轻轻敲击着讲台上的课桌,待全班同学安静下来,他突然面向课堂,反手在背后的黑板上徒手画了一个篮球大的圆,紧接着,又反手画了一个等边三角形。

那生动地站在黑板上的圆和等边三角形又标准,又好看,于是全班同学都呆呆地想:用圆规和三角板画,恐怕也不过如此吧?

矮胖老师站在讲台上,双目含笑,右嘴角微微斜翘,胖脸上一副得意扬扬的表情。待全班42双黑眼睛惊讶得每一双都放大半公分后。他突然转过身去,面向黑板,挥手写下了排球大的三个字:王玉琳。

“这就是我的大名!”他说,声音出奇的洪亮。

全班男女同学被他那金属般的声音镇住了,大气也不敢出,一个个睁大双眼,屏息静听。

“上几届的同学。承蒙他们的特别关爱,私下里给本老师取了个绰号。”矮胖老师缓缓转过身去,挥手在黑板上优雅地又写了三个大字:王几何。

真是太幽默了,全班男生、女生哄堂大笑。

王老师却毫不理会满教室的笑声,继续用他那金属般的声音说:“这就是那些老同学给我取的绰号。天啦,本人太喜欢这美妙的绰号了!可惜,从来没有一个同学当面喊我王几何……”

老师在黑板上公布自己的绰号,并且希望大家以绰号相称,在那些做什么事都严肃认真、呆板教条的年代,这样的稀奇事,不是太离谱了么?但少年时代总是充满了叛逆,越离谱的事大家越喜欢,于是全班同学兴趣高涨。

一个个洗耳恭听这矮胖幽默的绰号叫“王几何”的老师到底还要说些什么有趣的话。

矮胖老师继续用黑板刷轻敲课桌,以镇住教室里的嘈杂声。“上几届有的同学说:王老师你画的那圆圈有啥了不起?我们也会画!”

胖得像弥勒佛一般的王老师,站在讲台上眉开眼笑:“我请同学们一个个上台来,用不着反手,只是正面徒手画圆和三角形……”

简直要让人笑破了肚子,几何课竟变成了图画课!

如此喜剧的事大家岂肯放过?转眼间,只见男女同学轮番走上讲台。

可是,大家哪里是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圆和画三角形?笑得双手发抖的同学们,一个个变得笨手笨脚,画的全是鸡蛋、鸭蛋、苹果、梨和丑陋的三角架!

人人都笑得满脸泪水,喉咙发肿。几十年后。我依然可以对天发誓:这是我这辈子笑得最得意忘形、最舒畅、最厉害的一次。

几何老师在同学们快乐得泪流满面的大笑中结束了第一堂课。

王老师下课前的结束语是:“请注意,我并不是要大家死板地学我画圆、画三角形。我教了20多年中学几何,是一个一辈子热爱几何教学的教书匠,我反手画圆,只是向大家说明一个简单朴素的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我要大家牢记的是一种热爱知识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奇怪的是,王老师说这番话时,竟第一次严肃得面无一丝笑容。一时间满教室鸦雀无声。

同学们对王老师第一堂课的评价只有两个字:痛快!

这堂课的喜剧效果让42个中学生一辈子铭记在心,让42个少年永远记住他们的中学时代:有一位业务水平极高、人人都盼望他上课的幽默风趣的老师,他的名字叫做王玉琳,绰号叫做王几何。

王玉琳是父亲马仁海的毛根儿朋友。

喜讯|都江堰马及时老师散文《王几何》入新加坡国家《语文》教材

作者

何民

简介

都江堰有个“马儿童”(节选)

马及时最初是以儿童诗步入文坛的,1982年10月,上海《少年文艺》以头条位置编发了马及时的一组(六首)儿童诗《家乡啊,我美丽的川西平原》,这组充满了浓郁乡土气息的儿童诗一下子震动了儿童文学界。此时的马及时还在灌县(今都江堰市)建筑公司工作,每天下班后就伏在他老婆的缝纫机上写诗,写童话。以诗歌发头条,无论是对一个综合性儿童文学刊物,还是对一个初出茅庐的业余作者都是十分罕见的。上海《少年文艺》的编辑刘崇善老师因为这组诗,不远千里从黄浦江边寻到都江堰,在杨柳河边马及时当年那间用报纸糊墙,四面通风漏光的破屋中促膝长谈,鼓励他在儿童文学这块寂寞的园地里努力耕耘。更为难得的是上海《少年文艺》杂志社、四川少儿出版社和都江堰市委破天荒地在市委大院为马及时举办作品研讨会,这在当时的儿童文学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1983年3月,马及时以一组《建筑者群像》散文诗四章登上《诗刊》,更让建筑公司的师兄师弟大为惊诧:咦,马老二会写诗哦,把我们都写到诗刊上去了!

马及时的诗歌创作爆发于上世纪80年代,先后在《诗刊》上发表了《晒辣椒》、《夏夜》、《建筑者群像》、《岩》;在《人民文学》上发表了《秋的乡野》、《古寺》;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雪原上》、《乡村的歌》、《有一棵树》、《漂木之歌》;在《星星》诗刊上发表了《绿色的田野》、《阳光》、《守门人的故事》等一大批诗歌佳作。特别是发表在《诗刊》1984年3月号上的儿童诗《晒辣椒》:太耀眼了!八月/金红金红的红辣椒啊/鲜红的火苗,窜红的火苗/舔在农家的屋檐下/映红了奶奶的手/映红了娃娃的脸/映红了院里雪白的鸡娃/乡村晴朗的日子/燃啦……诗人圣野在评价这首诗时写道:“我是完全陶醉在他所描绘的八月的色彩之中了……一股川西的辣味,冲诗而出使人啧啧称奇。”

此外,还有《没有钥匙的星期天》、《红草莓的夏天》、《红豆》等一大批深受少儿朋友们喜爱的诗作,其中《红豆》获上海《少年文艺》1986年度好作品奖,《星星谣》获《儿童文学》想象征文一等奖。应该说马及时是都江堰较早在人民文学、诗刊发表作品并产生较大影响的作家,大家欣喜地看到儿童文学界一颗新星冉冉升起。

在马及时成长为儿童文学作家的路上,有两个人不得不提,一个是一辈子关心扶持文学青年的都江堰文坛旗手陈道谟先生,一个是勇于改革,为文化强市不拘一格选人才的市委书记徐振汉。陈道谟先生为改变马及时的生活和写作条件四处奔走呼吁;徐书记则力排众议,破格将马及时从一个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工人选 调到市委宣传部主办的《青城文汇》当编辑,后又调到《都江堰报》当编辑。须知,这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啊。

年龄增长了,工作条件变了,生活条件变了,但马及时的童心一直没变,他的童心仿佛穿越了时光,重新回到了童年。他用轻松的、幽默的、诙谐的、调侃的语言给小朋友们讲述了一个接一个的故事,《小丁和大灰狼的故事》(《幼儿文学》)1989年4月3日)、《光屁股的河滩》(《少年文艺》1994年3月)、《神猫》(《东方少年》1995年3月)、《童话岛》(《童话报》1996年3月20日)、《渔夫和巨人孩子》(《童话报》1997年1月8日)等。其势头一发不可收拾,用他的话来说,儿童文学作品我还要一直写下去。

马及时的儿童文学作品越来越多地见诸报刊,并收入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成名作》《海峡两岸儿童文学作品选》《中国儿童文学新经典》《中国儿童文学精品文丛》《中国最佳儿童散文和诗歌》《当代儿童文学精品屋》《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精品库》《2006中国年度儿童文学》等全国五十余家选本,成为儿童文学园地中的一朵奇葩。

从第一本诗集出版到现在,马及时已出版了十多本个人专集,主要有:散文诗集《金蝉唱晚》《最后一片树叶》,散文集《美女滥市》《童年旧事》《彩色的篱笆》《赤脚的童年》,诗集《树杈上的月亮》《中国孩子》等。

尤其特别要提到的是他那本专写童年趣事的散文集《童年旧事》,马及时将他机智、风趣、幽默的语言发挥到了极致,不仅小娃娃们爱读,成年人也喜欢,特别是老灌县的人,读到那些老灌县的陈年旧事,一个个眉飞色舞,读到精彩处,忍俊不禁,哈哈大笑。如他写的《偷棋柑》、《打水脑壳》、《杵鱼》、《采磨菇》、《逮屁斑虫的季节》等作品,从题目上大家都会看到一个当年虽然饿着肚子却不乏天真憨厚的马二娃,在不停地吸收着童年的快乐时光,使他几十年后反刍为一个个快乐的童年故事。在《逮屁斑虫的季节》一文中,马及时这样描写他逮到屁斑虫时的欣喜:“小小年纪的我欣喜若狂,兴奋得用冻红的小手在石堆里乱刨着,梦一般,将一只又一只屁斑虫塞进衣兜,不一会儿便逮了满满一包包。喜悦的我跨进文庙山的家门就大嚷:哥、三弟、四弟,我逮到屁斑虫了”。其快乐之情溢于言表。

这本书不仅奠定了马及时在儿童文学的地位和影响,书中收录的一篇《王几何》,更是引起了教育专家的关注,于2013年选入人教版7年级语言教材,每年数以千万计的学生都在学习这篇文章。这是都江堰历史上第一位作家作品编入教材,为都江堰的文学和教育事业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马老师谦虚地说,我身体不好,但我会继续努力,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报答大家的厚爱。

马及时老师

《王几何》作者,笔名小非。四川都江堰人。民盟成员。中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都江堰作家协会主席。初中毕业。1971年进都江堰市建筑公司任普工、钢筋工、木工。1990年起历任《青城文荟》杂志编辑,《都江堰报》记者、编辑、新闻部副主任。著有儿童诗集《树杈上的月亮》、《中国孩子》,散文诗集《最后一片树叶》、《金蝉唱晚》,散文集《割肉》、《童年旧事》、《美女滥市》、《当代青年散文诗人15家》(合集),主编《历史文化名城都江堰》、《廖永德纪念文集》等。

何民老师

王玉琳先生外甥,四川成都都江堰市人,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都江堰市作协副主席,四川省李冰研究学会理事。已出版散文集《川西手艺人》《山水之间一座城》等。

喜讯|都江堰马及时老师散文《王几何》入新加坡国家《语文》教材

END

主 管:都江堰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主 办:都江堰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宣传营销科

主 编:曾 岷

责任编辑:刘建华

值班编辑:张铴月

编 辑:杨 璨、刘 莎、李思易、张立新

喜讯|都江堰马及时老师散文《王几何》入新加坡国家《语文》教材

上一篇新闻

丁智良:使命·责任·格调·情怀——评王涘海评论集《穿越文字的迷雾》

下一篇新闻

老舍散文中的济南(一)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