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书都不会读,你还想让孩子成功?关于阅读,父母那些不可不知的事

01 现今社会,我们还需要阅读吗?

随着智能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新技术就像汹涌而来的波浪,不断冲击着我们自以为恒久不变的生活。

现在,一部分简单工作已经能被机器人取代,人工智能、大数据也将触角深入传统领域,变成智慧农业+、智能制造+等等。

人类获取信息的方式也更加容易。在没有电脑和智能手机的年代,想要考据某个典故,必须认真找来书本来仔细翻阅,才能端详一二。

但是自上个世纪80年代的电脑普及化以来,有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着先进的科技产品。

1984年,第一台苹果电脑售价高达2500美元,而30年后的今天,最好的笔记本电脑也不过400美金。

时至今日,如果你仍旧对某个故事有所期待,仅凭零星的关键词,在电脑和手机的搜索引擎上轻轻一点。你所关心和不关心的所有,都会尽数呈现。

就像谷歌前CEO艾瑞克·施密特的说的:

“人类现在每两天制造的信息,相当于自文明开始到2003年之间创造的信息的总和”。

在1990年,我国人均图书消费量(不算教材、教辅)尚为为5.2册。但是到了2009年,这一数字为5.6册,20年间几乎没有大幅度地增加。

也有其他数据显示,中国人人均纸质书年阅读量4.35本,跟欧洲、美国等国家相比还不到人家的十分之一。

新媒体、短视频app的不断涌现也让人们对纸质阅读渐行渐远。如果你感觉自己越来越难集中注意力,那并不是错觉。

微软公司的有一项耐人寻味的研究显示,现代人对一件事物能够保持的平均注意力时间是8秒。

有意思的是,这一数据在2000年的时候还是12秒,十几年的时间,数据上50%的下降量实在是让人惊异了。

书都不会读,你还想让孩子成功?关于阅读,父母那些不可不知的事


教育界的专家们不禁忧心忡忡:

成人的注意力都难持久,更不用提自控力尚未成熟的孩子了。我们都养成了”碎片化”地浏览习惯,喜欢了上下滑动载入下一段视频,也很难完整地阅读一本书。

除去升学、入职考试等功利主义的读书,阅读在今日中国更像是彰显品味的“行为艺术。

比我们更早进入科技革命的美国,对此却有着清醒的认识。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研究现实,每天看屏幕超过两个小时的儿童,在思维和语言测试中得分较低。

在一些长时间沉迷屏幕孩子身上,他们的大脑皮层过早得变薄了。另据其他研究发现,在成年人当中,屏幕使用时间的长短与抑郁症之间存在着关联。

科技界的大佬们,正在召集全世界的最强专家团队,研发如何让我们更多地在屏幕上停留。可令人感到惊讶的是,这些塑造今日科技的先驱们,却努力让自己的孩子“逃离”屏幕。

美国硅谷是科技浪潮之巅的发源地,但是当地最受欢迎的小学,却是推崇“自然教育”的华德福学校。

特斯拉创始人,大佬马斯克,甚至为子女和极少数员工子弟开办了一所迷你学校,几乎与世隔绝。

是时候,重新审视孩子与阅读之类的关系了。

书都不会读,你还想让孩子成功?关于阅读,父母那些不可不知的事


02 亲子阅读的重要性

我们的时代在快速变化,未来孩子需要的“核心技能”,可能是现在的我们闻所未闻的,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一些软技能,比如如何进行情绪管理,如何提高自我效能感,如何学习阅读。

新加坡总理前李光耀,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广阅读与演讲。他曾说:

21世纪竞争的必要条件,就是吸收讯息的能力与正确表达意思的能力。

这也与美国的两项经典心理学研究不不谋而合。一项对美国家庭的对比研究发现,家庭的藏书数量与孩子的学业成绩有很高的相关性。

而另一项研究表明,在孩子4岁之前,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要比比贫困家庭的孩子多听到了3000万个单词

根据上述两项研究,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造就孩子未来成就的关键因素,不是锦衣玉食,而是他们头脑中的词汇量。

孩子们的词汇量从哪里来?一方面是家长与孩子的交流和互动,但更多的是取决与孩子的阅读量。

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是亲子阅读,父母给孩子讲绘本。对于上学后的孩子来说,就是一定数量的课外阅读了。

也许有的家长会说,我的工作太忙了,宝宝又太小。让我给ta读绘本,一没时间,二没精力。让他们自己看看不行吗?还真不行。

早在2003年,香港中文大学的科研人员,就对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做了个阅读实验。

科研人员发现:比起给孩子一堆书或者什么都不做,只有家长带着孩子亲子共读,孩子的阅读能力才能得到最大的提升。

因为父母在给孩子阅读一本书的时候,你所能给予他们的,不仅仅是书上的文字内容,还有你读书的语音语调描绘出的世界。

在父母带领下的阅读,孩子能够更专业地沉浸在书本打造的“异想世界”,这对他们的对空间、乃至世界的认识,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另一方面,亲子共读的时间,也是父母和孩子感情交融的时刻。你全神贯注的爱,会加强你们之前的依恋关系和安全感。父母和孩子之前爱的互动,让阅读变得简单有趣,也会更大程度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03 父母引导孩子爱上阅读的神奇魔法

2004年诺奖物理学奖得主弗兰克·维尔切克,是麻省理工大学理论物理教授,家中两个女儿都非常优秀。

在一次的采访中,弗兰克教授表示“不同年龄有不同的书”。作为爸爸,他习惯在带孩子逛书店的过程中,先观察孩子们被什麽书吸引。再由他们感兴趣的内容中,慢慢提高阅读品味,引领孩子找到自己喜欢的书。

书都不会读,你还想让孩子成功?关于阅读,父母那些不可不知的事


父母如何引导孩子爱上读书?其实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做。

首先,父母用行为潜移默化引导孩子。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对双亲来说,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

孩子能够爱上阅读的前提,是家长必须在生活中做出榜样,自己先培养阅读的习惯。如果没那么多时间,哪怕每天抽出10分钟的固定时间,都是很好的表率作用。

书都不会读,你还想让孩子成功?关于阅读,父母那些不可不知的事


其次,从孩子的特点出发,找到孩子感兴趣的领域,不停重复。

没有接触过亲子阅读的宝宝,对接受阅读的过程肯定不会一帆风顺。家长们就要想想,是不是对孩子操之过急了?是不是把自己的喜好强加到别人身上了?

要从孩子的情况出发,找到他们关注的点,在加以发挥。男孩喜欢恐龙、汽车,女孩喜欢公主、花园...,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秘密花园,家长要从这些地方出发,找到合适的绘本,引导孩子尝试。

书都不会读,你还想让孩子成功?关于阅读,父母那些不可不知的事

最后,不要着急。

既然阅读的好处多多,就有家长恨不得孩子马上开始读书,最好段时间内就有突飞猛进的提高。这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科学的。

人类的认知和思维,都是螺旋式上升不断重复的结果。如果一开始目的性太强,就容易期望过高,引发挫败感。

书都不会读,你还想让孩子成功?关于阅读,父母那些不可不知的事


04 有效提升父母阅读能力的6本书

说了这么多,其实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与家长的引导密不可分。

大众普遍认为,3-6岁期间是一个人阅读能力形成的关键阶段。在这段旅程中,需要父母充满爱的引导与陪伴。

实际上,就算孩子上了小学,仍旧需要父母和孩子一起阅读,共同成长。

根据英国的一项大众调查就发现,在全国1000名6-11岁孩子的父母中,有44%表示再没有在孩子7岁以后与他们一起读书。

阅读,是我们一生的功课,更是父母需要不断精进自修的过程。下面就根据我国的国情,给家长们也推荐一些与阅读相关的书,供参考。

1.《当孩子遇见书》

作者是日本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中川李枝子。《当孩子遇见书》这本集合了育儿、绘本、读书的随笔,就却蕴含了中川对孩子的无比热爱,闪耀着她的赤子之心。

书都不会读,你还想让孩子成功?关于阅读,父母那些不可不知的事


中川李枝子在《当孩子遇见书》中说:

“ 说到孩子们的玩耍的样子,那真是各人各样。有让我折服的高手,也有孩子想象力、创造力比较贫乏,只会随大流,除了模仿电视上看到的东西以外毫无能力。这种差异应该来源于生活环境吧。孩子与生俱来的宝贵想象力,会因为养育方式的不同而变得丰富或贫瘠。这是在孩子身边的大人的责任。”

2.《碎片化学习:如何利用每一点空余时间自我升值》

作者是日本畅销书作家、Bloomconcept 股份公司董事小山龙介。

做了家长总抱怨时间不够?没有精力自我提升?那不妨看看这本《碎片化学习》。

作者小山龙介身兼数职,但是却能充分利用时间,在保证每天7小时睡眠的情况下,仍旧保持自我高速成长。

《碎片化学习》就是他个人经验和智慧的总结。因为他同时是一名著名的“整理师”,所以本书中有很多利用“整理术”来处理周边杂事的例子,让人耳目一新。

真正的学习者,不会被碎片化学习所难到,而是会巧用方法,打破思维定式。甚至通过自己的思考,将不同的知识串联起来,继而改变人生。

文学大师胡适就曾说过:

“你要看一个国家的文明,只需考察三件事:第一看他们怎样待小孩子;第二看他们怎样待女人;第三看他们怎样利用闲暇的时间”。

书都不会读,你还想让孩子成功?关于阅读,父母那些不可不知的事


3.《终身成长行动指南:麦肯锡教你的7个成长法则》

如何获取持续学习的能力?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指南?也许这本《终身成长行动指南:麦肯锡教你的7个成长法则》可以帮到你。

《终身成长行动指南》作者是日本人赤羽雄二,他曾一手创办了麦肯锡韩国分公司。

因为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本书不是单纯的理论堆砌,而是一本教你如何更快学习的实操手册。只要你掌握正确的方法,以及做好突破心理障碍,那么持续学习就不会是一件难事了。

“如果你每天都读你看得懂的书,你就只知道已知的世界观”。这本书就从7个方面入手,向我们介绍了如何打破难以持续学习的瓶颈。

书都不会读,你还想让孩子成功?关于阅读,父母那些不可不知的事


4.《如何用阅读改造大脑:脑科学家教我的读书法》

《如何用阅读改造大脑》一书的作者,是日本的脑科学家第一人,茂木健一郎。他擅长将枯燥无味的脑科学知识,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讲述出来,在日本拥有大量拥趸。

在这本书中,茂木健一郎分别从如何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怎样培养聪明的头脑、怎样寻找到对自己有用的书籍、如何将知识融会贯通四个方面,向我们展示了阅读改造大脑的神奇魔法。

《如何用阅读改造大脑》的第五部分,还列出了他的推荐书单,让读者可以按图索骥,找到属于自己的好书。

书都不会读,你还想让孩子成功?关于阅读,父母那些不可不知的事


5.《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

本书作者是日本作家奥野宣之,他独创的信息整理术在日本商界大受欢迎。

人类都是健忘的生物,好读书不求甚解就能烂熟于心的经历,仅仅是小部分人的天赋。

读完一本书,必须学会做笔记,才能把书中内容融会贯通,付诸实践。

推荐这本书的原因,就是因为作者介绍了很多做读书笔记的技巧,简单实用。

书都不会读,你还想让孩子成功?关于阅读,父母那些不可不知的事


6.《如何阅读一本书》

但凡提供成人的阅读书单,这本书都必须拥有名字!《如何阅读一本书》在1940年出版,至今将近80年,堪称经典中的经典,2014年版本豆瓣评分高达8.3。

虽然已经过去了将近一个世纪,但是本书作者把阅读一本书,当成是一次对话的视角,仍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没有阅读基础的人,可能初次读来会感觉有些晦涩。但是如果可以沉下心来反复琢磨,那本书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书都不会读,你还想让孩子成功?关于阅读,父母那些不可不知的事


脑科学研究发现,大脑的可塑性是终身的,人终其一生不停地因新的经验而重塑他的大脑。不管是对孩子,还是成人,阅读都是提高认知、改变命运的“最好捷径”。

但阅读绝非目的,而是下一段人生之路的开端。学习,是一辈子的事。

心理学家提过提出存在“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的概念,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很善于学习和总结,时时刻刻拥抱新变化。而拥有“固定型思维”的人,往往固步自封,躺在过去的风光中站不起来。

​前者甚至可以将失败视作学习的机会,从中成长,而后者为了失败而不去尝试,只会被社会所淘汰。

纵观世界,未来社会最重要的品质就是是成长型思维,而学会如何终身学习,才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环。

书都不会读,你还想让孩子成功?关于阅读,父母那些不可不知的事


注: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上一篇新闻

新加坡留学|在新加坡上学,孩子的英语水平想不提升都难!

下一篇新闻

来!看一个新加坡圣淘沙亲子视频攻略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