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良师|田德禄:传承是一辈子的事

他是探路者

走在创新中医药高等教育模式的第一线。

他是园丁

悉心浇灌杏林之花。

他是医疗、教学、科研、

科普、对外交流合作的“多面手”。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他称自己是中医战场上的一名战士

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

他就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田德禄

良师|田德禄:传承是一辈子的事良师|田德禄:传承是一辈子的事良师|田德禄:传承是一辈子的事

一辈子只演一个角色,一演就是54年

是北中医的领导和老师培养了我,我也继承了老师的衣钵,继续培养北中医学子。

——田德禄

良师|田德禄:传承是一辈子的事

坚守

自1963年毕业后即参与本科生的课堂教学工作,担任24年中医内科教研室主任,教研室发展的方方面面都渗透着他的心血。54年来未曾离开过中医教学事业一线,退休后矢志不渝,继续承担师承教育和本科生《中医内科学》规划教材的主编工作。

良师|田德禄:传承是一辈子的事

为了提高知识水平与临床经验,他不断学习,充实自我,借鉴先进经验,把所见所闻所学运用到科研教学中。1972年9月到1973年3月年轻的田德禄去了协和医院消化内科进修。1987年4月到1987年10月又在日本国立枥木病院消化内科研修,学习和掌握了西医内科诊疗知识和技能。

1983年始他任校第一临床医学院消化内科主任、消化研究室主任。主持消化内科门诊、病房领导工作,每年都被评为本院先进科室。建立和完善了消化内科疾病的诊疗常规。参与与主持院内镜室建设并从1973年起直至退休每周从事内镜检查,极大提高了他所在科室的诊疗水平。

国家十五期间,我校中医内科是国内唯一进入211工程的重点学科,田德禄教授是主要负责人之一。对推动中医内科学学科建设发挥积极作用。我校消化内科、肝病、胃肠病,二个专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他担任学术带头人,协助学科带头人开展学科建设。

读经典,多临床。重传承,勇创新

良师|田德禄:传承是一辈子的事

创新

54年的教学历程,体会到传承与创新是搞好中医内科学教学的“法宝”。1973年以后在跟随董建华教授从事内科教学和师承期间,认识到中医教学应该“读经典勤随诊,早临床多实践”这一中医学习规律和特点,紧紧围绕临床实践这一中医生命线,创新性提出“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互促进”、“课堂教学与临床教学有机融合”的教学理念和内科教学的“七三教学法”“三段教学法”,注重阶梯式培养学生采集四诊、辨证处方能力,有效地解决了院校教育与临床脱节的问题,对全国中医学临床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起到了引领和辐射作用,获得全国各中医院校乃至教育部广泛认可,使得北中医临床医学院的中医内科学教学工作处于全国前列,获得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不懈的努力和创新,使我成为青年教师心中的楷模,在我的精心培育下,一批批优秀的青年教师成长起来,中医内科教学团队2009年和2010年分别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与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国家级教学团队称号,本人并于2016年获得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荣誉称号。

一个临床学院之所以优秀

全在于有好教授

良师|田德禄:传承是一辈子的事

学习

在临床中,我们医教研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科研反哺教学,教学促进医疗,并提出了“内镜是望诊的延伸”、应用“清降理论”治疗脾胃病、对消化性溃疡及溃疡性结肠炎“从疡论治”、酒精性肝纤维化属中医“酒癖”概念及“三期论治”诊疗方案等观点,获得了全国中医同仁的广泛认可,并于2017年获得首届全国名中医荣誉称号。

传承是一辈子的事

良师|田德禄:传承是一辈子的事

传承

“传承是一辈子的事”我这样教育我的学生。我退休以后开始致力于中医传承教育,担任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成立了“田德禄名医传承工作室”和北京市薪火传承3+3工程“田德禄名医传承工作站”。举办“田德禄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研讨会”,同时受聘传承博士后指导老师。

无论取得怎样的成就,我始终是中医战场上的一名战士,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默默奉献,成就自己,造福病患,培养人才。

人物简介

良师|田德禄:传承是一辈子的事

田德禄,男,79岁,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首届全国名中医。曾任卫生部新药评审委员、国家中药品种保护评审委员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科教研室主任、消化研究室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963年于北京中医药大学获得中医学学士学位,后师承著名中医学专家董建华教授,深得其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之精髓。在消化内科临床形成了自己的学术观点和方法。在酒精性肝病、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前期病变、慢性结肠炎等疾病上,建立了一套诊治系统,临床疗效满意,在国内外消化领域有一定影响。先后主持国家“七五” “八五”“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及实验研究”课题。1992年度“七五”攻关课题“董建华教授胃痛、胁痛电脑专家系统”获重大科技成果奖。已经培养出32名博士,21名硕士,并逐渐成为国内外中医学界的中坚力量。

先后主编7部《中医内科学》教材,其中,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中医内科学》获国家级精品教材,21世纪课程教材《中医内科学》获北京市精品教材,全国高等学校医药优秀教材一等奖。发表了论文80余篇。多次赴日本、韩国、新加坡、瑞士等国讲学行医,为中医药走向世界做出了重要贡献。

获得荣誉及教学成果

1988年北京市高教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1991年北京市中医学院年度优秀教师称号;

1992年享国务院特殊津贴;

1993年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基础研究三等奖(中药对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

199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三等奖(中药慢肝消治疗酒精性肝病临床及实验研究);

1997年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中药慢肝消治疗酒精性肝病临床及实验研究);

2000年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中药慢肝消治疗酒精性肝纤维化理论、临床及实验研究);

2000年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中药健脾益气清热解毒活血法防治胃癌癌前病变的作用机理研究);

2000年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和降冲剂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2004年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

2005年被聘为中央保健会诊专家;

2005年北京市精品课程《中医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国家“七五”攻关课题《董建华教授胃痛、胁痛电脑专家系统》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

2006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中医药不同治法,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规律与作用机制分析);

2007年北京市高校优秀教学团队——中医内科学教学团队;

2008年被聘为瑞士华人中医药学会名誉会长;

2016年获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荣誉称号;

2017年荣获首届全国名中医荣誉称号;

多年被聘为国家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命审题专家;

国家公务员资格考试审命题专家;

香港中医师资格考试命审题专家;

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聘为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综合考试命题教师。

编辑 | 李嘉

上一篇新闻

新冠病毒腹泻,看柳叶刀和中医药都怎么说?

下一篇新闻

郯城都有哪些特产,旅游回来再也不愁带什么了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