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9门培训课,一年几十万,家庭KPI重压下的孩子们,过得怎么样

9门培训课,一年几十万,家庭KPI重压下的孩子们,过得怎么样

燃财经(ID:chaintruth)原创

作者 | 曹杨

编辑 | 饶霞飞


“你可以哭,但任务必须完成。”叶丽在哭泣的女儿面前说。这样的场景,每个月,都会出现几次。

作为琴童的妈妈,叶丽手上有一张表,女儿每个时间段要做什么事情,都有安排。时间要精准到分钟。“她才9岁,比我还忙,但没有办法。”多个老师跟叶丽说,她女儿是个有天分的人,可以走专业道路,要好好培养。于是,女儿练琴的时间从每天半小时到每天1小时,到2小时,到3小时。听说还有每天练琴6小时的,但叶丽知道,她女儿没有这个时间,因为除了练琴,还有英语、武术、击剑、美术等课要上。

要么不做,要做就要认真做,并争取做好。秉持着这样的观点,叶丽对女儿的要求,不仅仅是学习的时间,而是在规定时间里,学好该学的课程。“想混,不如不学。”毕竟,每一门课,都不便宜。

“学得越好,学费就越贵,因为能教你的老师也越少。”最近,叶丽的女儿刚拿了国内比赛的一等奖,下一步,就要去参加国际的比赛,她需要找更好的老师来上课。

专业这条路并不好走,因为对手越来越强,你需要投入的时间和金钱也越来越多,但结果难以预计。叶丽的女儿学的是手风琴,如果想考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每年只招2个学生,还是全国招生。

投入越大,叶丽的压力也越大,这种焦虑有时会在孩子不好好练琴时爆发。孩子爸爸对此有意见,回家本来想放松一下,但因为练琴,家庭气氛比公司还紧张。此外,由于要学的东西太多,女儿睡觉时间比一般的孩子要少,老人也很有意见。但叶丽还是想坚持自己的想法,因为这条路,现在错过了,以后就不可能再走了。让她比较欣慰的是,“不是只有我这么拼,其他家长也这么拼。”在送孩子参加比赛的时候,她能遇到很多同类。

如果家庭也有KPI,相比还房贷、交房租或者给父母生活费,孩子的教育往往是家庭KPI的核心。因为其他都是按月或者按季度来计算的,只有后者,是按天来考核的。

某家庭教育公司CEO大寒老师表示,把对孩子的教育比作家庭KPI尽管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不够准确,但确有很多相似之处。如每天要接受的东西很多、都有着明确的目标、都希望达到一个什么级别等等。大寒老师认为,“家庭KPI”诞生的背后,是社会的内卷化,即环境、择校以及培训机构等等多重压力下的结果。

如大寒老师所说,燃财经在某个周五放学的时间来到了海淀黄庄,在这个被誉为“宇宙教培中心”的北京培训机构“圣地”,见到了孩子们从学校刚刚放学便急冲冲进入另一个“学校”的盛况。

由于疫情的缘故,进入大楼必须先要查看健康宝,带着孩子们前来上课的妈妈们或许是时间太过于紧凑,一边抱怨着“哎呀,还有1分钟就上课了,马上就迟到了”,一边匆匆忙忙的打开健康宝扫码登记。

一位家长表示,目前孩子的教育是全家最为看重的事情,带孩子上培训班更是每天必须做的事情。工作日是下班之后,周末则是根据课程安排。“不学真的不行,大家都在学,竞争太激烈。现在的小升初,没有一定的特长,选择的余地就非常小。”

正如这位家长所言,燃财经了解到,目前小学生一分钟跳绳1000次在择校时有优势,PET考试(即剑桥英语二级考试)演变成优质中学敲门砖,游泳、足球成了中考加分项……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在众多学生中脱颖而出,家长们不惜投入精力财力送孩子们进各种培训班。

同龄之间的竞争、择校带来的压力之外,各个培训机构的宣传似乎也给予了家长们不得不报培训班的暗示。

在银网中心二楼的某培训机构门口,一条横幅上赫然写到“祝贺王同学722分高考夺魁,北京某某某机构226人考入清华北大!”


9门培训课,一年几十万,家庭KPI重压下的孩子们,过得怎么样

图 / 燃财经拍摄

“您来,我们培养您的孩子。您不来,我们培养您孩子的竞争对手。”前段时间在网络上走红的、某知名培训机构前台贴着的广告语,是家长们焦虑的真实写照,“时刻有重紧迫感,如果孩子不参加各种培训,就会被其他孩子超越。”


数据显示,早在2012年,我国城市家庭平均每年在子女教育方面的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35.1%,占家庭总收入的30.1%。近年来,这个数据仍在不断攀升,很多家长表示,教育支出的占比超过40%。

受此影响,教培市场也在飞速发展,有数据显示,2015-2019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保持20%以上的增速。

激烈的竞争、招生机制的制定以及各大培训机构的宣传,让孩子的教育日渐成为了一个家庭必须要完成的KPI。孩子负责出力,但肩负着家庭KPI的成效;家长负责出钱,但作为教练员、裁判员,也要亲自下场,一起背KPI。

于是,家长在忙碌了一天的工作之后还要投入到另一种“工作”之中,上述家长告诉燃财经,带孩子的时间管理比上班的严格多了,不能有任何的松懈。因为一旦松懈就要和孩子一起熬夜来完成当天的计划。


家庭KPI如何制定?


上午:早上6:45起床洗漱、7:40去上学;下午:3:303:30-4:30户外(注:体能要求)、4:30-5:30复习与预习、5:50-6:00新加坡数学、6:30-7:15美国科学、 7:15-8:00吃饭、8:00-8:20英文动画片、8:20-9:00英文书。

这是一张网上流传的在校小学生日常作息时间表,一天的时间被安排精确到分钟,从起床开始,这位小学生便已经开始了全天KPI的执行计划。


9门培训课,一年几十万,家庭KPI重压下的孩子们,过得怎么样

图片 / 水木社区 燃财经截图

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

北京日报此前曾报道,一位家长一周给孩子报9个培训班,下午学校3点多放学,从4点就开始上第一节培训课。周末更闲不下来,有时孩子一天就要上3个课外班,上午、下午和晚上各上一节课。

Elpis陈就是这样一位“你能想到的兴趣班都给孩子报”的家长,在Elpis陈看来,现在孩子的教育不仅是全家必须要完成更是必须要完成得很好的KPI,这一身技能必须要成为孩子日后的加分项。

“基本是什么班都报了一遍。”Elpis陈对燃财经如是说道。一开始是兴趣类的,上了小学之后,开始加上文化类,数学、语文和英语都报了。Elpis陈认为,孩子必须要学得全面,各方面都要学好,兴趣课、文化课、体育课全面发展。“现在付出的,以后一定有用。如果现在不学,长大了就更没有时间去学了。”


Elpis陈的孩子目前10岁,大概从3岁开始报兴趣班,最多的时候同时在上7种兴趣班,从周一到周日不间断的学。

截止到目前,Elpis陈的孩子已经报过的培训班包括但不限于国际象棋、跆拳道、篮球、足球、英语、西班牙语、数学、语文、钢琴、画画、击剑、游泳,编程以及一些科技类的兴趣班。

Elpis陈本身就是国内某知名培训机构的英语老师,其爱人也是需要经常去国外参加各种活动的高学历人士,两人的英语水平都相对较高,但Elpis陈还给孩子请了外教。“自己负责基础知识的教授,专门请了外教来帮助孩子练习口语。”

Elpis陈的一位好友告诉燃财经,她们的孩子从小一起长大,但随着孩子的长大,在自己家孩子在外面疯玩的时候,慢慢就很少看到过她家孩子的身影了。

“我们孩子同龄的或者同班的孩子们也都在报培训班,三个培训班几乎成了标配。”在给孩子选择培训班时,Elpis陈也会有取舍,并且需要时间的统筹。如平时报什么班、寒暑假等长时间段报什么班,都必须进行规划。

Elpis陈补充道,她会坚持给孩子报培训班。鉴于孩子文化课的压力越来越大,文化课的培训班可能时间相对长一些。“兴趣的培养也很重要,因为时间紧张,现在兴趣班一个星期可能只有一个,在初中之后可能会没有,但也要看孩子自身的兴趣。文化课的培训班肯定是要坚持的。”

Betty也是和Elpis陈拥有同样想法的一位孩子家长,在孩子幼儿园小班的时候,她就开始给孩子报兴趣班,主要以运动类为主。不过,Betty相对比较理性,她既不认同培训班意义不大,也没有盲目地给孩子包揽所有培训班,而是选择性在合理安排时间报一些培训班。

Betty告诉燃财经,因为孩子马上要上小学了,需要接触到更多的东西,所以就想趁学龄前给他加强一下特长,正在准备给孩子报音乐、美术,为上小学奠定基础。

据了解,会一门乐器已经是北京小学生的标配,北京青年报在2013年的报道称,朝阳区158所小学全部实现“班班器乐进课堂”,小学生从一年级起在音乐课上学习乐器,至六年级毕业时,每人至少会弹奏一种乐器。


家庭KPI从何而来?


三联生活周刊在文章《“鸡娃”家长群:焦虑中产的教育争夺战》中写道,上最好的小学,以增加上最好的初中的概率;上最好的初中,以增加上最好的高中的概率;上最好的高中,以增加上最好的大学的概率;上最好的大学,以增加找到“最好”的工作的概率——一条“鸡娃”战线由此形成,环环相扣,丝毫不容懈怠。

这或许就是家长们给孩子疯狂报培训班的原因所在。

大寒老师认为,家长们给孩子报班的初衷一方面是希望孩子掌握某项技能,但绝大多数是满足家长希望孩子拥有哪项技能,少部分家长会觉得孩子适合做什么,然后去给他们报某些技能的培训班。

另一方面,导致家长们报班过多的原因主要还是来自于周围的家长的压力。即周围的家长都在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班,然后受这种力量的裹挟,一些家长会觉得不报班心里不安。

正如大寒老师所说,“大家都报”成为了绝大多数家长给孩子报培训班的一大理由。

木子的孩子现在上三年级,她告诉燃财经,她家孩子报的培训班比较少,只零散地在学而思和英孚上过课。但在家长的小群里,每天都会有家长分享课程,帮助课外班老师们介绍业务。据木子所说,每介绍成功一个人,便可以给该家长奖励,减少自己孩子的学费。另外,在群里凑人头拼课和分享、交流孩子们进步的家长更是大有人在。

木子称,这样的气氛下,觉得不报班就对不起孩子了。

一位在北京海淀黄庄银网中心等候孩子下课的家长告诉燃财经,自己是从孩子小学四年级开始课外培训之路的。之所以给孩子报培训班,一方面是周围的家长都在给孩子报,确实担心自己孩子会落后。另一方面,则更多是因为入学的竞争太过于激烈,一份“漂亮”的简历太具优势了。

燃财经了解到,现在的小升初需要报名投递简历,然后招生办进行筛选。

投递简历之前,需要不断地打磨简历,比如如何制作简历、简历中包含哪些信息最受学校欢迎等。之后带着孩子不断去面试,但在面试之前还要提前了解该校的招生名额、面试问题特点等等。

木子称,三好学生、学生干部以及校内的成绩、表现等等,都是招生学校最为关注的因素,当然也是简历里最为吸睛的部分。如果校内表现平平,那就需要各种证来补足。之前是奥数,现在奥数之外,是英语考试,其中最流行的就是剑桥通用英语。当然,一些机构的杯赛奖项和证书也很重要。

据悉,拿下PET考试,将其写入小升初简历,早已成了优质中学的快速通行证。近两年的一线城市中,PET(剑桥英语考试从低到高的等级划分为:KET、PET、FCE、CAE、CPE)报名资格就如同春运抢票一般,必须秒杀。甚至已经诞生了黄牛党,一个报名资格高达500元。

但为了帮助孩子们能够拥有一份具有绝对优势的简历,家长们可以不惜一切代价。而家长们的这种心态,被教培机构精准捕捉。

9门培训课,一年几十万,家庭KPI重压下的孩子们,过得怎么样

图 / pexels


这些教培机构通过不断地研究家长的心理以及家庭的生态发展,来制定一些培训课程,并通过打包培训课程享折扣、提前充值有优惠以及特价限时促销或即将涨价等等方式,来吸引不遗余力要将孩子送进教学条件更加优质的学校的家长们。

一家知名培训机构的官网显示,无论你是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中等生还是成绩较为优异的学生,他们的课程都可以使你的学习效率斩获新高。

燃财经了解到,目前多数培训机构采取“先预售,后消费”的模式,“冲一万送一万”、家长群“课程秒杀”、99元乃至9.9元的引流课程更是随处可见。

木子告诉燃财经,在她为孩子咨询报班事宜时,一位培训机构的老师表示,“9岁还没有系统在培训班学习过,是比较少见的。再不开始学习,就来不及了。小升初时,如果不想派位,奥数和英语,是对孩子最有利的加分项。其他孩子都有相应的证书,你的孩子一个也没有,就会显得特殊。”该培训老师向木子强调,一般现在的孩子,基本是从五六岁或者一年级学起,三年级左右就可以进入“攻坚”阶段,第二年就可以尝试考KET了。

家长们焦虑的心态更是促使了教培产业的快速发展。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共有教育培训相关企业(经营范围包含教育咨询、教育信息咨询或教育培训,且企业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约133.1万家,其中包含920家上市公司(包含新三板、新四板),曾获得融资的企业有约4300家。

从地域分布看,广东省相关企业数量最多,共有约19.99万家;北京市和山东省分别拥有18.17万家、14.2万家教育培训相关企业,分列2、3位。

2020年至今,已成立教育培训相关企业约31.1万家(全部企业状态),超过去年新增企业总量。


家庭KPI有必要吗?


大寒老师告诉燃财经,现在的孩子报培训班的现象非常普遍,“已经很少有孩子不参加课外培训了,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当中。”

“绝大多数的家长给孩子报的班有点多。虽然我对他们的这种行为表示理解,但并不推荐他们这样去做。”

家住北京市通州区的耳双便是一位坚定的不报班主义者,她告诉燃财经“兴趣班就没啥必要”。

耳双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女儿现在五岁多,儿子不足两岁。到目前为止她只是象征性的给女儿报了一个舞蹈班。


9门培训课,一年几十万,家庭KPI重压下的孩子们,过得怎么样

耳双告诉燃财经,自己身边也有给孩子报很多兴趣班的家长,基本就是“你能想到的兴趣班都报了”。就连京剧、话剧这种极其小众的兴趣班都给孩子报,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就需要同时上七个课外班。

在被问及看到其他孩子报很多培训班,会不会担心自己的孩子落后而焦虑时,耳双表示,并不会焦虑,如果焦虑的话就多报几个了。孩子不过才5岁多,这么小的孩子能学成什么样子?弹钢琴也不过就是小星星而已。

和耳双观点相近的还有燃财经的一位朋友。该朋友称,因为所谓的焦虑,也曾经给孩子报过很多培训班,但真的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慢慢的也就变的比较佛系了。

“其实很多压力更多是来自我们父母自身,所以让自己解脱一些吧,也还孩子一个童年。”该朋友表示,减少这种育儿焦虑的最好办法,就是尽量不去看周围的家长都做了什么,包括微信群以及那些教育机构的宣传都尽量少看。

同时,该朋友补充道,放弃培训班的另一大原因还有高额的培训班学费,有点让他力不从心。

正如该朋友所言,现在的培训班费用昂贵。木子给孩子报了一门英语培训课,一次报名交9周的费用,3500元,一个阶段教学大概要持续21-24周左右。培训课程除了基本的书、练习册以及课后的辅导之外,还包括每月一次的阅读比赛。

燃财经粗略计算,如果完成一个阶段的教学,费用大概在8200-9400元之间。木子表示,从整个培训市场的行情来看,这个培训费不算高。

Elpis陈告诉燃财经,在整个家庭支出上面,除了房子之外,就是孩子的教育。基本上每个兴趣班一年的花费在1万元左右,粗略计算,每年在孩子兴趣班上的开销大概是十几万元。

前段时间,优胜教育暴雷事件引发行业关注。根据AI财经社报道,据不完全统计,仅北京广渠门校区,家长未退学费已经超过900万元。家长们在优胜教育的提前预付但未消费的金额少则两三万,多则十几万,有家长甚至交了40多万元学费。

除了高额的补习费,一些家长甚至不惜辞掉工作,在家全职陪同,为的就是可以尽可能多地带孩子去上培训班。

教育心理学在读博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巍霓表示,上培训班补习可能是孩子面临学业挑战的一个策略方案,但不能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碰到的其它问题,其中包括人际关系处理,对世界、对他人、对自我的了解,自我身份认同等等,这些问题没有好好解决,只是将孩子塞进补习班,长期来看,是很暴力也很无效的养育方式。

王巍霓补充道,培训班应该与家长的有效陪同协调发展。有效陪同是指不仅仅花时间与孩子待在一起,更是有质量的陪伴,其中包括深度了解孩子,以及了解孩子的真实需要,并提供给孩子需要的资源。

大寒老师强调,家长们都希望让孩子变得更好,然后让整个家庭变得更好,但其实很难。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家庭变得更好,会使孩子变得更好,这才符合基础的心理学理论。当然,这种变得更好,是指在孩子原有天赋的基础之上,给他一定的加成。

“我并不反对家长们去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但是要看大家怎么去应用这些培训班。”大寒老师认为,很多家长给孩子报了各种各样学习类的课程,但孩子并不会思考,只是被灌输了知识与解题的套路。从长远来看,反而会适得其反。“建议更多培育孩子的学习习惯或者叫行为习惯,如果这方面好的话,孩子学习大概率不会差。”

更重要的是,培训班的含金量也远没有培训机构所宣传的那么高。

早在2018年左右,杯赛的含金量在小升初的招生中就已经开始降低,到了近年比重则更低。以北京为例,2018年,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关于规范管理面向基础教育领域开展的竞赛挂牌命名表彰等活动的公告》,要求“现有面向基础教育领域开展的竞赛、挂牌、命名及表彰等活动一律按管理权限进行重新核准”。之后,“迎春杯”、“华杯赛”、“走美杯”、“希望杯”四大奥数比赛相继叫停。


在教育部联合四部委出台《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学校老师不得课外组织培训,禁止校外培训机构组织中小学生竞赛,中小学不得将竞赛结果与招生挂钩。

家庭教育专家陈老师则认为,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接受能力也是不同的,无论选择哪种教育方式,都要以孩子的实际情况为准。避免家庭KPI沦为一种家庭暴力。”

*题图来源于unsplash,部分配图来源视觉中国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叶丽、大寒老师、Elpis陈、Betty、木子、耳双、陈老师均为化名。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上一篇新闻

《曾心小诗点评》:一个奇迹

下一篇新闻

地方传统文化助力学生成长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