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海防古堡⑤:铜山古城,戚继光与郑成功的英雄城
叶克飞
【编者按】元末明初,浙东南和闽东沿海一带倭寇泛滥,明太祖朱元璋派重臣汤和与周德兴等人经略海防,设置卫所,卫下领所,所又有千户和百户之分,下辖寨、台(瞭望台)、烽堠等。后来经过不断增修,各种城堡、寨、台与烽堠达到一千多处,构成了一条长长的海防线。
如今,这些堡寨多已在岁月中消逝,但仍有一些保存完好,值得探访。
叶克飞访问了这些古堡中的温州永昌堡、蒲壮所城、霞浦大京堡、泉州惠安的崇武古城,以及漳州东山的铜山古城,并带来了一系列走访手记。
铜山古城,一个先让我失望,又给我巨大惊喜的地方。这么说似乎很矛盾,但却是我的真实感受。
铜山古城是闽海五大水寨之一,位于福建漳州市东山岛东北部的铜陵镇,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与我探访的其他沿海城堡一样,主持建城的也是明初名将、江夏侯周德兴。
当时,周德兴坐镇东山岛,选址并征调民工,建造了临海环山的古城。古城设有东南西北四门,城垛864个,窝铺16间,大炮数十门。他在紧邻的铜钵与东山两个村名中各取一字,合为“铜山”。
我起初之所以有些失望,是因为东山岛早已被游客攻陷,铜山古城也被划入4A级风动石景区。从毁于抗战时期、近年重建的西门(古称“思美门”)进入,在人头涌涌的景区里晃悠,满耳的嘈杂声加上酷暑阳光简直让我头晕。
铜山标志性景点风动石 本文图均为 叶克飞 图
从铜山古城望向大海
风动石顾名思义,它状似玉兔蹲状,底部接触仅有数寸,因此风吹石动,故名风动石。古书记载“城东有一石如盘,上峙一石,高二丈许,半倚半重”,“人卧盘石,伸足踢之,即动,微风吹之,亦动”,它历经台风与地震而不倒,是东山岛的地标。
不过,我只能跟在人潮后面亦步亦趋,时常被留影者挡住去路,着实是不太美妙的体验。
偶尔也有一些声音让我发笑,比如在黄道周纪念馆,一个小朋友在雕像前念“黄道周”,他的妈妈在一边说:“笨死了,古代都是从右往左念的,是周道黄”。
当年,风动石正面曾镌刻“铜山三忠臣”五个大字,旁边则刻有“三忠”之名——黄道周、陈瑸与陈士奇,但在破四旧时都被铲掉。三忠里最出名的自然是黄道周,他出生于铜山城,天启年间进士,素以刚直著称,一度被崇祯皇帝贬为庶民,也曾因弹劾杨嗣昌而遭廷杖与充军。清军入关后,黄道周辅佐南明朝廷。眼见群臣不思进取,争权夺利,事不可为,他毅然返乡募兵抗击清军,不幸被俘,英勇就义。
铜山古城的城墙全长接近两公里,依山起伏。在城墙上漫步,视线越过与城墙伴生的树丛,便是一望无际的碧海。作为景区的外沿,城墙距离风动石有些距离,与最近的关帝庙和黄道周纪念馆也相隔一个空旷的大广场,顶着太阳走过来需要巨大的勇气,多数游客都不会专程来走城墙,便有了难得的安静。城墙的中心是古城东门,旧称“晨曦门”,取日出东方之意。
铜山古城的城墙全长接近两公里,依山起伏。
只是这安静略显寡淡,因为城墙修葺一新,反倒失去了旧日沧桑感。而且,古城可不能只有城墙,但眼前除了大广场,便是用作商店的仿古建筑,古城呢?
带着失望的情绪,我沿着商店前的道路向外走。按照景区指引,游客会从南门走出。如今的南门已然荒废,残存门额上只有模糊的“答阳”二字。
南门外,横纵各有一条路。横向石板路两侧多半是石头房子,唯有一道翘脚飞檐的大门显得出挑,走近一看,是旧时瀛园。路旁的路灯很有意思,通通做成了毛笔形状,笔尖朝天。纵向路口有路标指引,告诉我此处便是顶街。
原来,我要找的古城在这里。而且我多少误会了景区,因为顶街并非从南门开始,而是从景区内的黄道周纪念馆开始,依山势而建,与山路平行。我身后的黄道周纪念馆、宝智寺和关帝庙,都是顶街的一部分。
顶街的石板路
顶街,是铜山古城最古老的街区,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
据《铜山所志》记载,当年周德兴修建铜山城后,调千余名漳州府兵在此把守,后改调兴化府兵替防。但即使有轮替,仍无法消解守军的思乡之苦。
为稳定军心,明廷决定允许士兵亲属长住铜山,于是依山势兴建一条街道专供士兵亲属居住。日子久了,这条街已人满为患,于是军方又在旁边兴建一条新街。为了区别两条街道,他们将老街命名为顶街,新街命名为下街。
顶街长度不足一公里,可六百年沧桑浓缩于此,随处可见时光的痕迹。我刚刚走过的关帝庙,也就是东山武庙,被视为铜山古城尚武精神的象征。
如今的关帝庙,堪称铜山古城里最光鲜的建筑,飞檐翘角加精美木雕,图案繁杂无比。那么,周德兴当年所建的关帝庙呢?我没能查到相关资料,也找不到它的故迹,想来肯定简陋得多。当年东山岛生存条件恶劣,台风是寻常事,淡水极度缺乏,士兵们只能开凿水井,并就地取材,建造石头房子抵御狂风。如今古城里随处可见的石头房子,便有不少是那时所遗留。
关帝庙的雕花十分繁复
此后的铜山城,成为海防重镇,还见证了无数历史大事件。戚继光曾在这里设立兵营,屡胜倭寇;1633年,铜山人协助官兵,在海上两次击溃荷兰帝国东印度舰队。南明时期,郑成功举兵抗清,铜山便是根据地之一。康熙年间,福建水师提督施琅也正是从铜山港和宫前港起航东征,最终收复台湾。
尚武精神在铜山人的血脉中流淌,就在南门外不远处,顶街的街边,有一个小小的中正公园,竖立着抗战献机纪念碑。1942年,铜山人民为保家卫国、支援抗战,集资捐献“东山号”飞机,并立碑纪念,这也是福建唯一的抗日献机纪念碑。
顶街故迹可不止这一两处,《铜山志》称顶街“士族如云,簪缨相望”,毫不夸张。石条铺就的老街,石块砌成的垣墙,还有一栋栋石头房子,看似并不起眼,实则藏着历史深处的荣光。
街边老房子
比如路边一个小小广场,后方是古朴民宅,广场立有石碑,上写“唐朝彝故居”。这位唐朝彝生于明末,康熙六年(1667年)进士,历任广西、山东、山西、京畿、河南和广东诸道御史,一生耿直,不畏权贵。他热心家乡公益,力倡并捐资重修铜山关帝庙。如今老宅内的“永锡堂”匾额,便是康熙所赐。
又如顶街中段的那座“纶章垂耀坊”,是铜山历史上第一位进士唐文灿所建。这位明代进士筹建学堂,启蒙家乡学子长达二十年,引领铜山求学之风。这座三间四柱,正匾两面分镌“纶章垂耀”与“科第开先”的古坊,历经数百年沧桑而不倒,只是梁柱之上杂草丛生,又有严重风化痕迹,尚需修复。
此外,曾任四川巡抚、“七里三军门”之一的陈士奇,曾任明朝太仆寺太卿的游天庭,清朝嘉庆年间被赐“文魁”一称的陈衡南,琴棋书画享誉闽浙的许芝子,还有明清与民国时期的众多官员、学者与书画家,故居都位于顶街两侧,隐藏于深巷之中,密度之大,令人惊叹。
福建人宗族观念浓厚,铜山人也不例外,小小的顶街之上,三步一家庙,五步一宗祠,或古朴或修缮一新。也有一些大厝至今保存完好,比如建于光绪年间的高氏大厝,木雕极其精美,可见这个以航运起家的家族财力之雄厚。
铜山不仅尚武崇文,商业也有传统。除了高家之外,还有从事水产品加工和竹木行业的游家,开拓南北航运的欧家等。民国时期的李家,福成商号以海上货运和商贸业闻名。最知名的当属曾启昌,抗战期间,他的商行主营粮食,以数十艘大小轮船往返于新加坡和泰国之间,缓解了新加坡的粮荒,在东南亚地区享有盛誉。1949年后,他调拨五艘轮船成立南华轮船公司,大大推动了祖国航运业。
以窗口为门面的杂货店
这些辉煌过往,与如今的安静寂寥共存。行走在顶街与旁边的下街,不但有随处可见的古迹,也总有村民与古迹融为一体。他们或者提着菜,或者在家门口唠嗑,老房子临街的大窗户,被辟成杂货店,有村民倚着窗台与店主聊天……
风动石景区里的喧嚣,似乎与顶街无关,村民们安守着自己的生活,而在他们的石头房子背后不远处,时有涛声传来。很多年前,他们的先人面朝大海,守护着自己的家园,很多年后的今天,他们安享和平,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责任编辑:钱成熙
校对:栾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