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华裔演员分饰三角,新加坡广告商陷种族歧视漩涡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近日,新加坡新传媒集团为推广电子支付制作的一则涉嫌存在种族偏见的广告让该国舆论“吵翻天”。目前,责任方已将争议广告“下架”,并发表道歉声明。
据法新社29日报道,新加坡政府近两年一直在大力推广电子支付,鼓励民众在购物、喝咖啡或用餐时尽量使用信用卡或手机进行支付。新加坡新传媒集团日前为此推出一则新广告:一名演员一手展示手机二维码、一手端着饭菜,以显示电子支付的便利性;为凸显这种支付手段受众广泛,广告分别采用华裔、印度裔和马来裔人物形象——囊括了新加坡的主要族群。
然而引发较大争议的是,广告制作方仅雇用了一名男性华裔演员,并让他通过化装分饰不同角色:比如,裹个头巾就变成“马来裔穆斯林女性”;把面部“涂暗”,就变成“印度裔人士”。香港《南华早报》称,种族问题在新加坡是一个相当敏感的社会问题,这则广告面市后迅速招来各族群民众的“差评”。有舆论认为:“如果一个华人就把角色包圆了,那新加坡的CMIO(新加坡华族、马来族、印度族及其他族群的合称)概念还有什么意义?”新加坡《独立报》称,有人对该华裔演员的浮夸表演也深表反感,指责“马来女子形象不是给你用来扮丑、搞笑用的”。
新加坡“椰子新闻网”称,对人物肤色进行涂暗是极具冒犯性的操作,在新加坡社会被视作禁忌。由于有色人种的人权在世界近代史上相对落后,白种人过去常常故意涂黑皮肤,模仿、作弄所谓的“下等人”,因此这种做法带有强烈的种族主义色彩。据了解,新加坡新传媒集团并非首次在这个问题上“触礁”:2016年,该集团的一档电视节目就有意将一位华裔演员“涂黑”扮演“非裔”,遭到新加坡国内广泛抵制、并被处以罚款。
“广告风波”发生后,涉事集团发表声明,对自己“不经意间造成的伤害”表示歉意,并下架相关广告。不过,也有民众认为,其实这一创意并没有太大“硬伤”,人们有些“反应过度”。(鹿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