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4日 星期二

“膜法师”蓝伟光:膜技术仍是最好的水处理技术

本报记者 殷高峰

7月24日,陕西省延安市延安新区。“应用膜技术保护母亲河”延河治理技术经验交流会正在这里举行。

“根据延安市污水处理厂、延安新区污水厂、延安大学污水处理厂等连续取样监测的结果显示,采用三达膜的IMBR技术所处理的污水均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可以肯定的是,三达膜的膜法水处理技术为延河水变清作出了重要贡献,为黄河流域的水污染治理提供了可资借鉴与参考的经验与方法。”延安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在延河治理技术经验交流会上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三达膜总经理方富林在现场向参会者展示了三达膜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河流治理的基本思路。

“三达膜工艺工程解决方案的成功,源自于其领先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膜材料。三达膜的创始人、公司董事长蓝伟光博士曾被新加坡《联合早报》誉为‘水资源膜法师’。”三达膜总经理方富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本来我们是想等蓝博士到延安后举办这场交流会,因为疫情防控原因,他仍滞留在新加坡。”延安市宝塔区高新材料产业园负责人向记者补充道。

33岁创立三达膜,39岁时三达膜在新加坡主板上市,47岁时三达膜完成私有化摘牌,55岁时三达膜在科创板上市,这就是企业家蓝伟光。记者此前曾经采访过蓝伟光,面对记者,蓝伟光曾经自我调侃说,其本业是教书育人做科研,不料因缘际会创办了三达膜。

1985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1995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目前担任中国膜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厦门大学水科技与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新加坡-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促进协会常务副会长、亚太水规划协会副会长。这是学者蓝博士。

在科创板一周年之际,《证券日报》记者连线远在新加坡三达膜董事长蓝伟光教授,听他讲述他和“膜”之间的故事。

膜技术仍是最好的水处理技术

“膜处理最大的应用是在水处理行业,但反过来也可以说,水处理到目前为止最好的技术仍是膜技术。”蓝伟光对记者表示。

蓝伟光与膜结缘,与他在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的那段从教经历有关。

1981年,蓝伟光以福建省化学单科第二名的成绩考进厦门大学化学系,专业细分时选修有机高分子,期待毕业后能够分配到专业对口的武平林产化工厂(现在已经成为蓝伟光全资控股的企业)工作。但为了能成全当时的女友(现在的蓝太太)的愿望,蓝伟光成为了集美大学水产学院一名年轻的助教。一年后,女朋友成为蓝太太,从此夫唱妇随,成就了一段合作科研、一起发表学术论文的佳话。

因为科研成就,蓝伟光受到了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关注。“我获得了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全额奖学金,漂洋过海到狮城,开始了人生的另一段历程。”蓝伟光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到了新加坡,才知道水的重要性。依靠科技解决水问题,实现供水自给自足,是新加坡的囯家战略与全民共识。”

1996年,蓝伟光创办了厦门三达膜科技有限公司,开发膜软件、研制膜材料、生产膜组件、制造膜设备、集成膜系统、致力膜应用。

科创板是为科创人量身定制的

2011年,蓝伟光夫妇与鼎晖投资共同投资近三亿美元,将三达膜在新加坡交易所除牌。随后,三达膜转战A股。

“2019年3月1号,科创板上市细则出台,我认真读了一遍后喃喃自语,这不正是为我们这些科创人量身定制的吗?三达膜最适合上科创板了。”蓝伟光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蓝伟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科创板上市最大的好处是,让公众认识到我们是一家拥有核心竞争力的科创型企业,不是一个简单的做水处理运营的企业。

“三达膜的核心竞争力就是科技创新。为什么三达膜的人出去开了几十家公司,我们还能引领膜技术开发与应用的方向,没有被其他公司瓦解掉?因为他们瓦解不了三达膜的核心竞争力,复制不了三达膜的科技创新能力。”蓝伟光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我们在科创板上市筹集到资金以后,可以胆子大一点,步子迈的快一点,可以给员工待遇好一些,招聘到更好的人才,好的待遇能够让人更有效率、更好地从事科技创新与产品开发。

“三达膜上市以后,我们拥有了技术、资金、平台,可以围绕膜产业链打造膜生态圈。我们希望把自己的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收入,通过创新提升公司的价值,回馈我们的股东与投资人。”蓝伟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上一篇新闻

三达膜一年以上应收账款占超40% 涉多起诉讼案和行政处罚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用回收的冲厕水酿造啤酒 首批上市啤酒已所剩无几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