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4日 星期二

西方世界流传,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见辜鸿铭”

《觉醒年代》作为主旋律作品无疑是近几年电视剧中的精品,她对历史事件的还原和人物形象的刻画做到了精雕细琢,体现了编导者的匠心,诸多方面都给观众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剧中除了形神兼备地刻画了北大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钱玄同等新文化运动中著名领导人,还形象而客观地描述了北大教授中守旧派的代表林纾、黄侃、刘师培、辜鸿铭等人,其中辜鸿铭给的观众的印象肯定最为深刻,本文介绍这位狂生怪杰的几段轶事,以餐读者。


西方世界流传,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见辜鸿铭”

辜鸿铭

辜鸿铭的一句名言至今还是英国的一句谚语

辜鸿铭在英国留学时,关于银行业有一句非常尖酸刻薄的评价:“银行家就是那些天晴了把伞散发给别人,下雨了又凶巴巴地把伞收回来的那些人。”

这句话在英国流传甚广,以至于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依然还是一句家喻户晓的谚语。

讽刺满清官员之好吹牛皮

晚清官场腐败成风,官员们好大喜功,骄奢淫逸,辜鸿铭深恶痛绝,有一次他在一个冠盖云集的场合毫不客气地说道:“中国之亡不亡于实业,不亡于外交,而亡于中国督抚之好吹牛皮。”

在你们的先人闻到你所供奉的鲜花的花香的时候”

辜鸿铭年轻时在英国留学,寄宿在学校附近的一个英国家庭里,每到春节、清明节等节日,辜鸿铭也和其他中国人一样通过一个简单仪式祭祀他逝去的先人,每次他都在住所的桌子上摆上贡品,烧上几注香,然后跪在地上磕头,表现得非常虔诚。

房东是一位英国老太太,对辜鸿铭的行为很不理解,有一次她笑着问辜鸿铭:“你在桌子上放了那么多贡品,你的祖先什么时候才能享用到呢?”辜鸿铭望了望房东太太,不紧不慢地回答道:“在尊祖先闻到您摆在他墓前的鲜花的花香的时候”

“你们英文才26个字母,太简单,我要是不倒着看,那就一点意思都没有。

在英国留学期间,有一次辜鸿铭因事出行,坐在火车上看报,因戴着瓜皮帽,拖着长辫子,在一群西装革履的英国人装束显得十分怪异。

坐在他身边的几个英国年轻人先对他的打扮指指点点,再一看他拿在手中的报纸还拿倒了,于是在议论道:“看这个土老帽,报纸都拿倒了,连字都不认识,还一本正经的看,装什么文化人呢,真是滑稽。”

几个人一边议论,一边嘲笑,非常放肆。这时辜鸿铭突然用纯正的英式英语回敬道:“你们英文才26个字母,太简单,我要是不倒着看,那就一点意思都没有。”几位年轻人听后大惊失色,到了车站满面羞红地下了车。


西方世界流传,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见辜鸿铭”

辜鸿铭手迹

讽刺西方所信奉的“优胜劣汰”的进化思想

一次外国友人宴请辜鸿铭,大家推让位置,最后让他坐在了首席。席间有人问孔子之教究竟好在哪里。辜鸿铭答:"刚才诸位互相推让上座就是行孔子之教,如果以西洋的'优胜劣败'为主旨,则今天势必要等到大家你死我活竞争一番决出胜败,然后才能定座动筷子。"

"天子万年,百姓花钱。万寿无疆,百姓遭殃。"

1902年,慈禧70大寿,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武汉耗资百万,张灯结彩,大宴各国驻汉领事,庆贺西太后寿辰,作为张之洞幕僚的辜鸿铭虽然一生主张皇权政治,但对这种不顾民生的铺张行为极端反感。

席间,梁鼎芬奉旨传唱《爱国歌》以助酒兴,辜鸿铭说我作了一首《爱民歌》,给大家唱一唱,歌词只有四句:"天子万年,百姓花钱。万寿无疆,百姓遭殃。"还没唱完,在场的人,包括张之洞在内脸色吓得煞白,好在在场的人有很多外国人,满清官员对外国人怕得要死,不愿扫洋大人的兴,才没有追究辜鸿铭,给他打了马虎眼。

讽刺不学有术的朝廷新贵袁世凯

袁世凯科考屡次失败,愤而投军,因善于投机钻营,在官场上扶摇直上,几十年后成为了满清大员。有一次他会见驻京德国公使,会见中,他踌躇满志地对公使说:"张中堂(张之洞)是讲学问的,我是不讲学问的,我是办事的。"

当时也在现场的辜鸿铭听后不以为然,马上讽刺道:"如果是老妈子倒马桶,当然然用不着什么学问;但除了倒马桶外,我还不知道天下有什么事是不用学问可以办到的。"一句话噎得袁世凯脸红一阵白一阵。


西方世界流传,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见辜鸿铭”

激辩伊藤博文

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访问中国,张之洞作为方面大员在武昌接见了伊藤博文。

在一次欢迎伊藤博文的宴会上,辜鸿铭也随张之洞一同出席。

推杯换盏间,辜鸿铭送给伊藤博文一本自己译的《论语》。

伊藤博文故意问:“听说你精通西洋学术,难道还不清楚孔子之教能行于两千多年前,却不能行于二十世纪的今天吗?”

辜鸿铭听出对方话中的讥讽之意,清了清嗓子,不卑不亢地回答:

孔子教人的方法,就好比数学家的加减乘除,在数千年前,其法是三三得九,在如今,其法仍然是三三得九,并不会三三得八。”

伊藤博文一时语塞,半天回不过神来。

辜鸿铭论“辫子”

我的辫子是有形的,顶在头上,你们的辫子是无形的,藏在心里。

千万不要以为我们割掉了毛发,穿上了西装,满嘴的English,洋人就会高看我们。

恰恰相反,当一个中国人西化成一个洋人的时候,恰恰会引起他们的蔑视。

只有让他们看到,我们中国人,有着他们与众不同的文明与精神,他们才会在心里对我们有真正的尊重。


西方世界流传,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见辜鸿铭”

辜鸿铭谈:何为中国人的精神?

众所周知,在当今的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精神。

比如说美国人,他们纯朴、博大,但是他们不深沉;英国人,纯朴、深沉,但是不够博大;德国人博大、深沉,但是没有纯朴。

博大、纯朴、深沉,这就是辜鸿铭先生眼里中国人的精神。

只有中国人全面具备了这三种优秀的精神特质。

正因如此,辜鸿铭说,中国人给人留下的总体印象是“温良”——“那种难以言表的温良”。

温良,不是温顺,更不是懦弱。温良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同情和人类智慧的力量。

我们中国人之所以有同情的力量,是因为我们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地生活在一种心灵的生活里。

中国人的全部生活,是一种情感生活。是一种来自人性深处的情感,是心灵的激情和人类之爱的情感。

中国人最美妙的特质是:作为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它既有成年人的智慧,又能够过着孩子般的生活——一种心灵的生活。

中国人比外国人有礼貌,这是在全世界都公认的。

英国著名作家毛姆于1921年在北京慕名访问了辜鸿铭,毛姆在后来所写的《中国游记》承认,辜鸿铭是唯一一位他没敢挖苦反被其奚落的人

毛姆回忆道:

我清楚地知道应该如何同哲学家打交道。在那些关心灵界诸事的人们心目中,哲学家拥有至荣的地位。我们自己的哲学家本杰明,迪斯累里早就讲过应该把哲人奉为神明。我说了很多恭维的话。……,他指给我看他的著作。

“你知道我是在柏林拿的哲学博士,”他说,“那儿以后我又在牛津大学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但是英国人对哲学实在是没有很大的胃口,如果你不介意我这样说的话。”


西方世界流传,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见辜鸿铭”

晚年辜鸿铭

虽然他是用略表歉意的语调来发表这些评论的,但是很明显一点点不同的表示都会引起他的不悦。

“可是我们也有过对人类社会思想界多少产生过影响的哲学家呀,”我提醒道。

你是说休谟和柏克莱?可是我在牛津的时侯那里的哲学家们更为关心的并不是哲学问题,而是如何才能不冒犯他们的神学同事。如果他们思考所得出的逻辑结果可能会危及他们在大学社会里的地位的话,他们宁愿放弃。

“您研究过当代哲学在美国的发展吗?”我问道。

你是说实用主义?实用主义是那些相信不可信之物的人们的最后避难所。比起美国的哲学来,我还是更喜欢他们的石油。”

……

可是你知道你们在做什么吗?”他愤愤地说道,“你们有什么理由认为你们的东西就比我们的好?你们在艺术或文学上超过了我们吗?我们的思想家没有你们的博大精深吗?我们的文明不如你们的完整,全面,优秀吗?当你们还在居山洞,穿兽皮,过著茹毛饮血的生活时,我们就已经是文明开化的民族了。你知不知道我们曾进行过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後的实验?我们曾寻求用智慧,而不是武力来治理这个伟大的国家。而且在许多个世纪里我们是成功了的。可是你们白种人为什么瞧不起我们黄种人?需要我来告诉你吗?就是因为你们发明了机关枪。这是你们的优势。我们是一个不设防的民族,你们可以靠武力把我们这个种族灭绝。我们的哲学家曾有过用法律和秩序治理国家的梦想,你们却用枪炮把这一梦想打得粉碎。现在你们又来向我们的青年人传输你们的经验。你们将你们邪恶的发明强加给我们。可是你们难道不知道我们是一个对机械有著天赋的民族吗?难道你们不知道我们拥有四万万世界上最讲实效,最为勤奋的人们吗?难道你们真的认为我们需要很久的时间才能学会你们的技术吗?当黄种人也可以制造出同样精良的枪炮并迎面向你们开火时,你们白种人还会剩下什么优势吗?你们求助于机关枪,可是到最终你们将在枪口下接受审判。”


西方世界流传,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见辜鸿铭”

泰戈尔(前排坐者左)访华期间的合影,前排坐者右为辜鸿铭

在清末民初的文化人中,辜鸿铭的博学、守旧、顽固和标新立异是出了名的。他曾经这样为自己解释:“许多外人笑我痴心忠于清室。但我之忠于清室,非仅忠于吾家世受皇恩之王室,乃忠于中国之政教,即中国之文明。

他的一生经历奇特,“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娶在东洋,仕在北洋”,因为年轻时在新加坡与著名的国学大师马建忠一番深谈,使他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佩服得五体投地,受到过西方系统教育的他,从此走上了研究中国文化的道路,一生痴迷,从不改变,“虽九死而犹未悔”。

在这里我不想对他的思想行为的是非对错作更多的评判,但我觉得,他的那种“理想一旦确定,就痴心不改地坚定追求,不畏人言,活出真实自我”的执着精神及真性情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上一篇新闻

唐宋时期潮汕人就移民海外

下一篇新闻

国学大师网创建6年后关站,曾被誉为“古籍汉字最强数据库”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