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9月20日 星期五

深山出灵仙:亦仙亦凡峨眉山

深山出灵仙:亦仙亦凡峨眉山

东起成都平原,西接昆仑山脉,海拔3099米、绵延山200余公里的峨眉山,像耸立在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之间的一道巨大翠屏,山体轮廓弯曲而柔美,周边大江大山顾盼呼应,气势万千。世人皆知峨眉是仙山佛地,沉醉于它佛光显现的金顶、香火缭绕的古刹、仙禅环绕的气韵。其实,峨眉山不仅有仙佛,也有活泼的市井生活,它既出世,又入世,可亲可感。无论是仙,是凡,峨眉的气质始终干净剔透,由此经过,心上不着尘埃。

深山出灵仙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峨眉山的庙宇最多时达200多座,香火绵延两千多年。身为佛教名山,峨眉佛教并不虚无缥缈,反而推崇实践,僧人以苦行修身,用一种平和的处世态度,揭示入世、出世皆修行的真义。

从道教洞天到佛教圣地

峨眉山以“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而著称,其实,在成为佛教圣地之前,峨眉山曾是道教洞天。

峨眉在道教中地位举足轻重,在东汉,当权皇族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八品游治”,第一治即为“峨眉治”。

公元1世纪中叶,佛教从印度经由南丝绸之路传入峨眉山,在峨眉山接近山顶部分建造的普光殿,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庙。东晋元熙二年(421年),天竺迦毗罗卫国(今属尼泊尔)僧人跋陀罗在《大方广华严经·菩萨住处品》中意指峨眉山乃普贤“示现”之处,“普贤道场”之说开始传播,中、印僧人随之在山上兴建普贤、化城、灵岩等寺,形成了佛道并存的格局。

东汉永平六年(公元63年),“有蒲公者采药于云窝……乃见威光焕赫,紫气腾涌,联络交辉,成光明网。”(清代蒋虎臣《峨眉山志:诸经发明》)这是峨眉山第一次有文字记载的佛光,有佛教徒坚信这是普贤菩萨的示现。口口相传的神奇故事,让峨眉山从佛道并存的状态逐渐倾斜向佛教。

峨眉山空灵庄重的气质,格外获得佛门清净之人的垂青,也因此让更多潜心之人因峨眉而有所成就。隋唐之际,峨眉山上德高望重的名僧云集,著名的灵龛、白水、西禅,怀一等法师当年都曾聚居峨眉,让峨眉的仙灵之气美名远播。

峨眉山最终被定义为佛家仙山,历代封建帝王的介入起了决定性作用。从皈依佛教的唐德宗在公元777年颁布“峨眉山为普贤圣地地位”的圣旨,到明朝深信“儒术之外有释教翼辅,并存”的万历皇帝,帝王们凭借特权,不断宣扬对佛教、对峨眉山的偏倚,明清时,峨眉山中已散落着近二百座佛寺,僧众达数千人,梵音缠绕,香火鼎盛。

Tips:

普贤菩萨

大乘佛教四大菩萨之一,坐骑为六牙白象。四大菩萨中,地藏是远望与理想——大愿,观音是慈悲心肠——大悲,文殊是智慧——大智,普贤则是行愿——大行,表征佛教里的实践精神,追求身、口、意悉皆清净。

佛学正宗

菩提达摩(Bodhi—dharma)在南北朝萧梁天监年间(502-519年)来中国创立禅宗,从此禅宗被视为佛学正宗流传,达摩即为中国禅宗的初祖。后传至慧能,衍生出临济宗。峨眉山僧徒多是临济宗门人,出过昌福禅师、黄檗老人、灵龛和尚、黑水和尚等较为有名的临济宗门人。

也有传说,宋朝初期,宋太祖赵匡胤派遣继业等300僧侣去印度考研佛学、宣谕国威,达15年之久。这些僧侣回国后,奉旨来峨眉山译经扬法。

峨眉山的梵贝

峨眉山佛教音乐称“梵贝”,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佛教音乐又称“佛曲”,包括唱腔和伴奏,伴奏乐器有铛、铰、木鱼、鼓、大磬、二星、铃、笛子等。

历史上,唐末山阴僧澄观、宋时华亭僧惟政、明时吴郡僧宝昙、清时金陵僧明嵩等人不断将江南佛曲传入峨眉山,与当民歌民乐结合,逐步衍变成为自成一格的峨眉山佛教音乐。因为没有乐谱,口口相传,各个寺院流传的佛曲不尽相同,峨眉山大型寺庙比较集中,所以佛曲的韵调基本能融合统一,逢大型佛事活动时会有千人演唱,气势磅礴。

“于一切境界中精勤修持”

时至今日,峨眉册全山保存了大小三十余处寺庙,明万历年间建造的报国寺就是其中一座。寺庙坐西向东,一院一景,门口挂有明嘉靖年间圣积寺所铸的一口大铜钟,据说当年敲起晚钟时,30多里外都能听见。

97岁的惟清法师,就在报国寺潜修。

潜修,不讲究花哨的形式与条条框框的内容,潜心而行,皆是修为。惟清法师现在依然保持抄经颂佛的习惯,虽然行动稍有不便,但毫无疲态老态,目光清澈。他每天起居与其他僧人无异,基本上一周保证有三天专门写字作画。

1940年,20出头的惟清法师在眉山观音堂剃度出家,而后在宝光寺受具足戒。20世纪80年代,国家对僧侣的政策稳定后,他是最早上峨眉山修行的佛家弟子之一,仅在峨眉山的静修就超过30年,德高望重,但毫不张扬,连入寺居士都难得一见,偶有人遇见法师经过,马上移退两旁,颌首行礼。

佛教文化里,受戒有不同的种类与级别,具足戒对受戒者的要求非常严格,就戒数而言,属“无量无边”,要“于一切境界中精勤修持”。这恰巧与峨眉山作为“普贤道场”的身份吻合。

作为“普贤道场”,苦行修炼成为峨眉山僧人的一个特征,也是峨眉山隐逸文化的一部分。以往苦行僧要经历“戒欲、辟谷、瑜伽、忌口、避寒”等一系列苦修,忍受恶劣环境,摆脱对物质的欲望,减少对工具的依赖,在清净中端正行为、修养品德,以获得精神的自由。

苦行僧能自我节制,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信仰,坚守特别的修行方式,峨眉山佛教文化经历动荡后依然较为为完整地传承下来,与他们有很大关系。

万年寺是峨眉山最大的普贤道场,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重修,仿印度热那寺式样建无梁殿。寺中可以看到北宋太平兴国5年(980年)宋太宗教造的巨型普贤铜像,重62吨,高7.5米,历经千年,仍佛光瑞气,宝相庄严,是峨眉被为佛教普贤道场的标志。

凌晨6点,寺中已经下了早课,居士们有的返回寺堂开始一天的修行,有的打点行装准备下山。这些居士以女性居多,她们穿着家常的衣服,戴着头巾,背着背篓。在峨眉学佛,不讲究仪式与规矩,生活既修行。像用斋止语、不浪费、惜福等,都是最简单的践行。在家的居士把家庭照顾好,把居所打扫得窗明几净,要求自己行善不行恶,也是一种修行。

峨眉人敬佛礼佛的很多,“苦修”文化甚至深入市井,影响到民间用语,比如,当地鲜有带“悲”字的词语,连悲剧都称为“苦戏”。“苦”与“悲”不同,可以被视为一个过程、一种锻炼,有意为之,还可能有苦尽甘来的收获。

深山出灵仙:亦仙亦凡峨眉山

Tips:

峨眉名僧略传

【晋】宝掌和尚

传说出生时左手握拳,掌生红痣,得名宝掌和尚。当年他在峨眉山礼普贤,在洪椿坪后宝掌峰结茅修住,德高望重,“有时中夜坐,阶前神鬼泣。”亦传宝掌和尚佛气通自然,“白犬衔书至,青猿洗钵回”。

【唐】慧通禅师

从湖北江陵行至峨眉山修佛,先后修建了清音阁,扩建了中峰寺、普贤寺(即万年寺)、华严寺、牛心寺,传佛前后七代,宗风大振,被称为峨眉禅宗第一祖。圆寂后,门人将其遗体供于黑水寺祖堂内,清朝大学士胡世安在崇祯十二年(1639年)游黑水寺时还见到这一肉身像。现黑水寺已废。传说慧通初来峨眉山,在古肇公道场礼佛时,忽然天色大变,溪水暴涨,偏巧这时一虎前来伏于慧通面前,于是慧通骑虎过溪,成就了日后的“虎跳桥”。

【宋】怀古大师

峨眉县人,少年出家,潜心修佛,同时文学造诣极深,善于书画创作,诗文也是一绝,与当时剑南的希昼、金华的宝暹、南越的文兆、天台的行肇、沃州的简长、青城的惟凤、淮南的惠崇、江东的宇照僧齐名,称为“九诗僧”。欧阳修、司马光对他都很赞赏。

【清】绣头和尚

一位异僧,不知何许人,也不知具体姓名,只知其发绣螺髻,于是呼为“绣头和尚”。绣头和尚独自一人结茅于洪椿坪山,以锄镬种芋菜为食。传说他吃饭时都以素食放在屋前,来吃的都是山中蛇、鼠等动物。这些世人眼中的毒物每天来屋前吃素,吃完就尽数退去,绣头和尚屋内永远洁净无尘。

山中修行

在寺庙

可入住报国寺、伏虎寺、万年寺等大寺庙,与居士们共同起居,严格遵守寺庙清规。

在酒店

▇ 红珠山宾馆:靠近伏虎寺、报国寺,以“禅学”为主题,辟有相关的主题空间,可以联系法师到酒店上佛学课。

▇ 雪芽坊野奢酒店:距离万年寺仅5分钟路程,方便到寺中听早课或晚课。

极品禅茶

峨眉茶叶自古即有美名,其精髓在于禅与茶的统一。峨眉雪芽最早是由僧人栽种,生长在云雾最润、禅香萦绕的地段,灵巧青翠,与峨眉山上高大的杉木、艳丽的牡丹相映成趣。

▇ 不用洗茶,放入玻璃杯中,用90℃的热水冲泡,茶叶呈碧玉形态,片片竖立,非常养眼。

▇ 用山上清冽的泉水冷泡3小时,另有一番滋味。

古灵精怪的“山居士”

在峨眉山,男香客称大居士,女香客称二居士,连动物也有字号:老虎叫王居士,蛇为长居士,猴子则是山居士。

如今峨眉山间活跃着超过1000只藏猕猴,海拔800米的洪椿坪二道桥,到海拔2400米的连望坡,都有野猴出没的踪迹。与十几年前景区初开发时猴群在人们脚底乱窜的情况不同,现在猴群被人为分成8个群落。

峨眉山的猴子天下闻名,山中也有许多与猴子有关的传说故事。寺中僧人与猴子亲密相处,猴子偷吃寺庙内的供果,僧人不打不骂,僧人打坐时猴子们也不会打扰,还常在一边偷偷模仿打坐的姿势。

深山出灵仙:亦仙亦凡峨眉山

“峨眉派”的正史与八卦

2009年,王超作为峨眉拳的代表之一,到新加坡参加武术交流,当时国内的几大武术派别悉数到场,像是现代版的武林大会。少林派代表是清一色的壮小伙儿,二头肌发达,面泛红光;武当派弟子神态清爽,修秀颀长。当时王超已经年过50,“我和师兄弟们一上台,全是老头儿,个子也比较矮。不过,功夫丝毫不输他们。”

猿、鹤与剑

峨眉武术有上千年历史,带有浓重的本土地域属性。

尧舜时期,三苗兴兵,大禹将搏杀术、内养外壮术乃至祖传巫术融为一体,成功慑服三苗。峨眉武术最初也是因制外敌而生,注重身法,后发但先至,灵、动、巧、准,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制敌,身材相对矮小的川人练习,恰可扬长避短。新发展的峨眉拳术还带了点南拳风格,发关节力,一矢中的。

峨眉山曾长期作为道教洞天,武术套路中也有道家文化的影子。唐代峨眉山田道士创编“元鹤舞”,彭道士创编“玄鹤舞”,是峨眉武术早期的套路,以仙鹤的动作为雏形,具有神巫文化的特色,后来被古巴蜀人用来训练军队的搏杀能力。此外,道士好佩剑,而剑也是峨眉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白猿祖师”司徒玄空,被认为是“峨眉武术第一人”。他原是春秋时期的一位隐士,在山林中修行时看到白猿打闹,触发灵感,模仿其形态创出“峨眉通臂拳”。

明朝御史唐顺之曾经观看峨眉道人练拳,亦刚亦柔,变化莫测,惊叹之余,写下《峨眉道人拳歌》,称其发力宏大,一顿足则“岩石崩裂惊沙走”;暗藏机巧,“着力藏机人莫究”;功底深厚,“百折连腰尽无骨”;又灵巧自如,“一撒通身皆是手”。

身体语言与佛道哲学

峨眉武术是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超是现存的唯一一位传承人。他在峨眉山市区内的大佛禅院教授峨眉武术,弟子大多是孩子,青壮年基本断层。王超说:峨眉武术不好学。

峨眉武术讲究“内外兼修”,“内”与“外”统一,“功”与“技”结合,以动为导,以静为养,顺应自然,是峨眉武术的基本哲学。

峨眉武术对“技”的要求很直接,“打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王超少年学武时,每天主要的功课就是练习“硬碰硬”:借助滑轮用手臂举石板的“滑子功”,徒手把一根柱子拧裂的“拧柱子”,还有残酷的“滚筒功”——在两个圆柱形铁桶里装上颗粒粗糙的沙子甚至小石粒,分别套在两个手臂上,用力让铁桶翻行滚动,“手臂上全是淤青和肿包,肿包结了痂,用药酒一洗,哗哗直掉。”

峨眉武术的“内”,是指道家的养生引导术,讲究“吐纳、引导、坐忘、心斋、守一”,后来也被僧人加入禅修之中。峨眉武术由此有了几分禅意,修习不以结果为目的,不停顿悟与超越,极需耐性。

持续百年的“峨眉热”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向幽静的峨眉山忽然热闹起来。

“当时上山寻师的人很多,有人趁机摆个摊就说自己是武术正宗,其实那会儿峨眉武术并没有宗师,也没有道场,峨眉人都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

王超说的,是80年前由武侠小说引发的最早的一场“峨眉热”。

峨眉山道士很少炼丹服药,而是注重自身修为,宋代以后,有的道士由养生炼气而修成武术内功,至明代达到高峰,一些功夫高超的道士将内功与拳技相结合,逐渐形成峨眉派武术。峨眉武术从起源到成为流派,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之后也仅活跃在峨眉山及周边地区,清末民初时,白话武侠小说和武侠电影引发的热潮,才使得峨眉武术迅速成为一种世人皆知的武术流派。

1922年平江不肖生(1889-1957)的武侠小说《江湖奇侠传》中首次提到峨眉派武术,后来小说被改编成电视剧《火烧红莲寺》,红极一时,峨眉武术一夜之间声名鹊起。1932年,还珠楼主的武侠小说《蜀山剑侠传》问世,这部神魔化的小说让大众对峨眉派充满了好奇与探索的渴望,由此引发出了峨眉拜师热潮。

其实,直到王超学拳的时候,峨眉武术的门派依然没有形成规模与章法:“听说哪个大师有名,就去看人家耍拳,要是真的厉害,想跟人家学,第二天提挂腊肉就去了。”

后来金庸的一系列武侠小说,将峨眉派渲染得更加神秘。上山寻访峨眉武功的人,多半是因为猎奇。现实中,峨眉地域武术不断发展,出现了峨眉罗汉拳、峨眉猴拳、峨眉枪法等众多以“峨眉”命名的招式。起初,多数人是由于峨眉山的声名而知晓峨眉武术,而后,武术的对外传播,又进一步扩大了峨眉山的知名度。在这一过程中,峨眉山与峨眉拳,也逐渐从隐逸、神秘走向世俗化与平民化。

Tips:

少林、武当与峨眉的武功

无欲则刚少林宗:少林武术以朴实无华、勇猛强悍著称,拳打一条线,威发卧牛地,技击性强,利于实战。

专致气柔武当功:其技击原则是舍己从人、以逸待劳,尚意不尚力。好用弧步、侧身身法迂回而战。

庄寓刚柔峨眉风:内修外练、刚柔并济、庄技一体、形神和一。指掌当先,好用膝盖、手肘等关节,后发先致,身法灵柔。

那些由武侠小说引发的八卦

▇ “峨眉派”是郭襄创办的吗?

峨眉武术起源于先秦时期,而不是武侠小说中所说的宋末元初;创始人是武师司徒玄空,而不是郭襄女侠。峨眉武术成型于南宋,代表人物是白云禅师和白眉道人。

▇ 修习峨眉武术的主要是尼姑?

现存有关峨眉山佛、道的历史资料中,没有关于修行的女尼、道姑的记载,更谈不上大规模习武的女尼、道姑了。峨眉山第一次出现女尼还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事。

▇ 《蜀山剑侠传》中的“剑仙派”是否确实存在?

峨眉山“剑仙派”古已有之,当然,与小说中的描述有很大不同。峨眉是道教洞天,道者以剑为法器,也出现了以剑为主要修炼对象的门派,剑术精巧上乘者称“剑仙”。

不事张扬的山居岁月

峨眉人与峨眉山一样,清秀而灵动。依山而居的人们,总带着一种稳重的不事张扬,他们将如火如荼的烟火日子与清净灵秀的山水糅合在一起,诠释着与别不同的、亦庄亦谐的山居岁月。

世界的峨眉,也是峨眉人的世界

峨眉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秀甲天下”,1996年,与乐山大佛一起成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在游客眼里,它是声名显赫的旅游胜地,在峨眉山人眼里,它就是从小生活的故乡,既血脉相连,也习以为常。

“天塌下来有山顶着”

峨眉人潜意识里其实都笃信“天塌下来有山顶着”,背后靠着这座山,便有了说不明道不清的底气。同时,对他们来说,这大名鼎鼎的世遗之山,承载的更多还是生活记忆,

峨眉山是当地孩子的游乐场,金顶和报国寺就是他们的摩天轮与旋转木马。春游秋游十有八九是上山,暑假没爬个山也不算完整,金顶上的日出和满天星斗就是青春的浪漫注脚。在山上玩大的孩子,对自然多一份亲近。

对中年人来说,峨眉山是奔波忙碌后的“退一步海阔天空”。去山上散个步,呼吸新鲜空气,顺便背回清凉纯净的山泉,是最简便的养生方式。闲来约三五好友在农家乐打牌,吃泉水点的豆花饭,不知不觉日落西山。偶尔去庙里拜访相熟的和尚,檀香环绕中,一边喝茶一边听佛理。夏天,随便在山上找个寺庙住下,在蝉鸣蛙叫声中入睡,一个通铺10块钱,一顿斋饭5块钱,这个价格好些年都没变过。

峨眉山也是老年人的信仰中心,它矗立在那里,就像他们的一颗定心丸,皈依,诵经,参加法会,都是一种慰藉,一方面祈愿健康,另一方面,面对老去与死亡也更加平静。

名山脚下的市井琐细

小城有小城的好处,比如,若是相熟的卤鸭摊儿今天没见出来,可以直接跑到摊主家里去买;生意最好的那家钵钵鸡小店,排半小时队怎么也吃上了。游子在外,最想念的并非辉煌的峨眉金项,而是一些市井的、琐细的东西,一旦回乡,总要坐一趟三轮、吃一碗夜抄手、去报国寺发个呆,以此唤醒记忆。

旧时的那条好吃街,整夜灯火通明,牛滚泥、鸡丝粉、炒田螺、黄焖鸡,从街这头一家接一家吃到街那头,再慢慢吃回来,一晚上可以吃好几轮。后来好吃街搬到景区,东街成为新的美食集散地,白领闺蜜们吃凉糕搭配豆脑儿,年轻小伙子炖兔头、烤鸡爪一块儿上,刚下课的学生,在回家的路上停下来买一杯三鲜冰粉。

还有独特的“夜抄手”,晚上才开始在街边摆摊,卖上一个通宵,不论几点,饿了随时出门,往灯火通明的地方走准没错。鹅黄色的光晕下,红油锃亮、热气腾腾的新鲜抄手落肚,让人生出一种被关怀的暖意。

城里的三轮车来去如风。在私家车还没普及、公交车只有一条线路的那些年,三轮车是唯一的代步工具,挥手即停,起步价一块钱,现在涨到三块,距离远近全在于乘客与三轮师傅俩人怎么商量,总要争论上一会儿的。待价格敲定,欣然上车,师傅卖力蹬起,风从四面八方吹过来,有坐豪车兜风的快感。

Tips:

像当地人一样玩峨眉

▇ 峨秀湖

有山有水才是完美搭配,近年本地人喜欢晚饭后开车到这里来散步,或是清晨加入环湖跑步的大军。

▇ 摘李子

观音湖盛产峨眉著名的“三节杠”李子,清脆酸甜,五六月时漫山遍野都是,去农家乐交20块钱,随便摘随便吃。

▇ 水上麻将

夏天峨眉人有自己的避暑方式,比如,在报国寺后面的河道里摆上桌子打麻将,啤酒、饮料直接放在河水里,喝的时候拿出来,透心凉。

▇ 爬二坪

在峨眉,“二坪”两个字就意味着爬山、背水、豆花饭。爬到山顶大约要半小时,锻炼强度刚好。用山泉水点的豆花清甜,加上一荤两素,一餐人均不过十块钱。

三两古镇,宛如私藏

峨眉山脚散落着三两古镇,静默微声,鲜有外人。这些古镇毫不张扬,犹如是当地人的私藏一般,无意中闯入,才发现它们既有古宅老街的韵味风情,又有清溪明涧的自得清凉,被峨眉人视为灵珠宝地。

烟雨柳江

柳江古镇距离峨眉市区大约30公里,始建于南宋,已有八百多年历史,在当地素以美景著称。背山面水的地势,造就了镇中水雾不散的“云景”,晴朗的早上,雾气氤氲,晨霞内藏,形成“烟雨柳江”的知名景观。

流经古镇的河并不叫“柳江”,而是花溪河与杨村河的汇聚。据说,清代中期,镇上柳、姜两姓族人合资修建了一条石板长街,名为“柳姜场”,后定名为“柳江场”,“柳江”之名由此得来。

有水的地方总是让人心生欢喜,尤其酷暑天气,活泼好动的孩子们在花溪河里撒着欢地嬉戏,成年人呼朋唤友前来,在水中组一桌麻将,脚泡在河水里,别提多惬意,再来上一份沿河叫卖的土冰粉,满口清爽、甜蜜,完美了古镇的消夏模式。

Tips:

古镇抓拍

▇ 川西风情:柳江有许多百年古树,掩映着川西风格的吊脚楼,楼如今已经翻新,但倚坐其上观看河景,依然别有风情。

▇ 曾家大院:柳江的标志性建筑,清末明初当地四大家族唯一保留至今的古宅,也是当年古镇辉煌的缩影。建筑风格中西合璧,院落鸟瞰呈“寿”字,气派非凡。

▇ 藤椒:柳江老街上经常能看到用背篓售卖新鲜藤椒的大婶,鲜绿色,香麻味,是典型的“四川味道”。

▇ 挼冰粉:冰粉是峨眉人不可或缺的小吃,每天早上六七点钟,老街上的冰粉店会大张旗鼓地挼(本地方言,意为揉搓)冰粉,用特殊的手法挼出晶莹微稠的冰粉汁,整个过程十分热闹。

▇ 特色美食:在柳江,到处能看到几乎一人高的烧烤夹板,里面夹着收拾好的整鸡、整鸭、整兔子。当地四川特色的美食还有藤椒鸡、卤鸭子、叶儿耙、肥肠粉等。

高庙的家常时光

和柳江古镇相比,高庙古镇更为低调,但古建筑的面积却比柳江要大许多。

据说当地的二峨山泉通人性,人多则涌,人少则涓,被认为是“神水”。水甜则酒香,白酒是高庙的著名特产,引纯净山泉,通过独特的传统工艺酿制而成。在街上总能与酿酒坊不期而遇,其中一些手工酿酒作坊和窖池是文物级的。

镇上没有什么“非看不可”的事物,却也让人因此有了关注家常小事的闲暇与乐趣。我们在老街中部发现一个卖泡菜的小门脸,由一个老婆婆守着,笋子、蒜、辣椒等的味道都非常好。街上还有推着小车卖米花糖的,仿佛是从久已不见的时光中穿越而来,让人顿生怀旧之情。

高庙是花溪河之源,明清时期曾有过商业、运输业的繁荣,号称“满城星星照二峨”,如今却因交通不便而少有人知。不过也正因为这样,高庙保持了一份独善其身的宁静,商业气息很淡,不像其他古镇有很多商铺,街上的人,无论休闲或是劳作,都显出一种平和。

Tips:

古镇自驾游

从峨眉市区到高庙古镇大约48公里,也可以从柳江古镇前往,23公里。两个方向的路况都不错,全水泥路面,不过山路弯多坡陡,路旁村庄较多,要特别注意行人和摩托车。

野鸡坪滑翔

同属洪雅县,在造访古镇的同时可到野鸡坪一游。野鸡坪营地位于洪雅县西南的玉屏山山顶平台中部,全长20公里,含50亩休闲草坪,非常适宜露营、健步。野鸡坪还有国内综合条件最好的滑翔伞航空运动基地,其余的休闲娱乐设施也非常完备。

脚下生风、胸中有龙的人

陈正松,是现在峨眉山上唯一一个还在做龙头拐杖的人。

龙头拐杖,并非爬山时两块钱一根的那种竹杖,而是用梨木、红花梨、樟木、楠木制作的,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峨眉山的九头龙首拐杖声名远播,木雕的精美已远远超过其实用性,受到海内外收藏家的青睐。

陈正松生在峨眉,长在峨眉,他的家就在万年寺附近的山里,沿途到处长着青竹或牡丹,我们拾阶而上,越林而出,不禁想起传说中隐居的民间高手。

除了耳朵有儿背,陈正松看起来怎么也不像78岁的人,身板硬朗,发色乌黑,面泛红光,想必走在山中时,依然脚下生风吧。

40岁之前,陈正松做过木匠和铁匠,锯木、打铁,都是粗重的体力活儿。40岁后,毫无美术专业基础的他开始研究木雕技术,要做龙头拐杖,唯一的理由就是“自己喜欢”。 “我不抽烟不打牌,就是爱爬爬山,每天醒来就开始琢磨怎么做这个。”

当年做龙头拐杖的人还比较多,但没有一个人的作品出色到让陈正松心悦诚服地拜他为师。于是他就自己研究,揣摩树形,观察建筑,关注民间传说,看书……头三年,他一把拐杖都没做出来,“天天就是在家揣摩龙形。”工具也都是他自己打造的,不同型号、不同形状的刻刀、凿子,还有很多他自己都叫不出来名字的工具,林林总总有40多把。

陈正松的龙首拐杖,依照木头的独特形状而创意,每一根都不尽相同,独首的,表情各具特色;众首的,着力表现相互缠绕的形态。雕刻前,他从不用画笔画出轮廓,“我只在点睛时才用画笔。”这应该就是所谓的“胸中有龙”。

上门找陈正松求拐杖的人不少,一个东南亚收藏家一口气买走他一半儿的作品,河北来的一个狂热爱好者就在山下坐等拐杖完工,还有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游客欢欢喜喜地买了一把,回国过海关时却被告知“行李超长”,不得托运,他万分不舍,最后只得将拐杖拦腰截断,反正怎么也得带回家去。

Tips:

龙头拐杖

▇ 做一副独首龙头拐杖一般需要10天,九首的本就非常难得,制作也更为耗时。

▇ 龙头拐杖多用梨木、红花梨、樟木、楠木制作,要根据天气与湿度进行保养。

▇ 龙头拐杖通常不上漆,保留木头的质地与颜色,但若是保存在特别干燥、炎热的地方,还是需要上漆保护。

峨眉山还可以这么玩

历史与现代,同时为峨眉山注入了不同味道的活力。广袤的峨眉立体而多变,不同的季节也赋予了峨眉不同的面貌。登山的路不止一条,游历峨眉也绝不仅有徒步一种方式。

名山夜游

当晚霞退去,夜幕降临,登山客纷纷休憩,峨眉山里却是另一番热闹景象。金顶的日出是召唤人们第着夜色登山,山中的流萤是逐光者的浪漫探险……当山中寺庙燃起蜡烛,夜色中的峨眉多了一份神秘与活泼。

3条最适合晚上登山徒步的路线

▇ 清音阁—白龙洞—万年寺

全程3.4公里,预计步行时间1.5小时,可夜宿万年寺。

山势平缓,全程水泥阶梯,无野生猴群出没

▇ 九老洞—仙峰寺—遇仙寺

全程7公里,预计步行时间2.5小时。

山势平缓,但全程是下坡路,对坐索道上山的徒步客来说,更容易肌肉酸疼。

▇ 洗象池—杜鹃保护区—雷洞坪

全程7.5公里,预计步行时间4小时。

山势平缓,但“连望坡”(位于大乘寺旧址至白云亭之间,长约2公里)路段较为曲折,有上千级台阶,攀行用时会较长,也需格外谨慎。

捕捉都市中少见的仲夏萤光

仲夏夜上山看萤火虫最合适,即便在山脚的竹林间也能发现那不怕生的小精灵。曾有人在7月时夜登金顶,在路边的竹林间惊见萤火虫发光带,无数小虫发出舒缓的绿光,移动、熄灭、再点亮,其壮观程度不亚于万人同时点灯朝拜。

▇ 最佳时间

峨眉山4-11月都可以观赏萤火虫,最佳观赏时段为20:00-22:00。

月圆之夜前后两天,萤火虫的活动会受到影响,出没的数量骤减。而且山间月色明亮,也不利于观察萤火虫的微光。

▇ 热门地点

离峨眉山山脚景区不远(步行约15分钟,也可乘搭公交车),报国寺、伏虎寺附近安静的竹林中,经常能看到萤火虫。

▇ 关注天气

要选择无雨的晚上。下雨天萤火虫会躲在树叶背后,而且空气湿度大,萤火虫也无法飞翔。

▇ 特别提示

观赏时最好穿着长袖衣裤和封闭性的鞋子,以防蚊虫。避免喷洒防蚊液之类的化学物品,会对萤火虫造成伤害。若非要使用外用药物,最好提前涂抹。

带着禅意入眠

夏季,夜宿寺庙不失为一个避暑纳凉的好方式。峨眉山寺庙的夏夜,是自然植被、菩提树、般若花构筑的清凉世界。

▇ 可提供住宿的寺庙:报国寺,清音阁,万年寺,洪椿坪,仙峰寺,遇仙寺,洗象池。

▇ 进入山区,温度至少要比市区低5℃。即便是炎夏,中山区的气温也在20℃以下,高山区平均气温只有15℃左右。

▇ 寺庙多为多人间、通铺,个别地方有单独的床位或房间。人均价格:10-80元。

▇ 寺庙供饭时间一般为早上7:00到7:30,中午11:00到11:30,晚上18:00到18:30。万年寺的素斋很有名,比素斋更值得品味的则是寺中法师们的晚课。

初春玩冰雪

峨眉山滑雪场位于雷洞坪风景区,因海拔较高(接近2500米),夏天平均气温10℃,全年平均气温在5℃左右,秋天就会开始降雪,不过雪场要到12月才开放,至来年3月关闭。

雷洞坪古名雷神殿,有古籍载为汉时开建,原寺因年久失修垮塌,现存建筑为重建。寺中曾有风雷云雨铁佛十余尊,旁竖“禁声”铁碑,禁止游人大声喧哗,否则会招来雷电与风雨。

雷洞坪的所在地原以险峻著称,山峰陡峭,也因此能够看到难得的雪景。滑雪场也专门开辟了一片平缓坡地,凿出平整的雪道。

3月,峨眉山高山片区的气温白天在0℃左右,夜晚降至-10℃,经过一个冬天,深山积雪又厚又干净,让人忍不住想躺在上面撒欢。此时也正是游览峨眉的最佳时节,山顶白雪喜人,山下春茶正嫩、春花正盛。

Tips:

▇ 滑雪场位于雷洞坪车场右侧,距离接引殿索道不到一千米。

▇ 雪场总面积超过8000平方米,是南方最大的高山滑雪场。

▇ 降雪期早在9月底、10月初,积雪厚度可达1米左右,存雪期超过3个月。

复习一下那些峨眉经典

峨眉山的经典景观已为世人所熟知,但其魅力并不因此而减退,那些俊逸超凡的山水,依然值得一再品味。

▇ 金顶祥光

不到金顶,等于没到峨眉山。金顶是峨眉山的象征,“金顶祥光”是峨眉十景之冠,包括四大奇观:云海、日出、佛光、圣灯。

▇ 圣寺晚钟

原圣积寺八卦铜钟,铸于明嘉靖年间,铜质坚固,重达125000公斤,据说是四川最大的一口铜钟。当年僧人们对铜钟的敲打时间和方式有专门考究,钟声如龙吟,入耳清心。现在古钟不再敲响,可在报国寺对面的凤凰堡一睹其风采。

▇ 萝峰晴云

萝峰是伏虎山下的一座小山峦,夏季雨后初晴时,烟云从涧谷袅袅升起,或从蓝空缓缓飘过,从密簇簇的松林中望去,变幻百出。萝峰也是鸟瞰峨眉平原的最佳去处,当轻云从伏虎岭飘过萝峰,飘下峨眉平原,人身在云中,顿有天上人间之感。

▇ 灵岩叠翠

灵岩寺遗址位于高桥左侧,距报国寺5公里,相传为中印度僧人宝掌结茅处。初建于隋唐,明洪武、永乐年间重建。古刹历经战乱与火灾之苦,到20世纪60年代已全部毁坍,而“灵岩叠翠”的自然景色依然如故。

▇ 双桥清音

清音阁与龙门洞并称“水胜双绝”,中部有接御、牛心二亭,亭两侧各有一石桥,分跨在黑白二水之上,形如双翼,故名双飞桥。水中状如牛心的巨石黝黑光亮,凝聚着两亿多年的历史,惊涛拍石,发出阵阵轰鸣,传入四周的深谷幽林之中,恰如古琴弹奏,时而清越,时而深沉,时而激昂,让人领略“清音”之趣。

▇ 白水秋风

万年寺的山景四季宜人,但最佳游历季节还属秋天。每逢金秋,峨眉山下暑气尚存,金顶三峰已初飘白雪,位于中山地区的万年古刹则处在一年中的黄金季节,秋风吹拂着峰峦,摇撼着丛林,发出声声呼啸,片片橙红的枫叶随风飞舞。应和着秋风,寺内的白水池碧波荡漾。流水、秋风、树涛,声音高低交错,如同一曲浑厚深沉、流畅自如的森林交响曲。

▇ 洪椿晓雨

洪椿坪建于明万历年间,原名千佛禅院,坐落在中山群峰环抱之中,清幽雅静。云雾丰盛,古木葱茏,山鸟长吟,涛声殷殷。寺外山崖上的两株洪椿古树,其中一株仅存下段,枯而不朽,被视为“神树”。春夏雨后初晴,寺中的楼阁、殿字、花木,山石都漂浮在似雨非雨、如雾非雾的“晓雨”里,呈现出一种虚无飘渺的朦胧之美。

▇ 大坪霁雪

大坪位于峨眉山的中部,山势险峻。每年秋末,金顶开始飘雪;立冬一过,大坪已是雪花满山飞舞,一株株挺立的常绿乔木,如琼枝玉叶,白塔凌空。严冬时,峨眉山处处雪树冰花,大坪和周围的群峰变成一片洁白的净土,从高处鸟瞰,“幽峭精绝”。

▇ 九老仙府

“九老仙府”是仙峰寺与九老洞的统称。九老洞相传是仙人聚会的洞府,位于仙峰寺右侧山腰,藤萝倒值,下临绝壁,洞口呈“人”字形,高约4米,洞内黝黑阴森湿润,能直立行走的通道仅120米,再往前,岔洞交错,深邃神秘。九老洞是著名的岩溶洞穴,呈现出多变的空间之美。

▇ 象池月夜

峨眉山月,自古留名。秋天赏月,报国寺、萝峰顶、万年寺、仙峰寺等不错,但最好的去处还是象池。象池背山,前面开阔平坦,附近树木也多,每当月夜,云收雾敛,月光下的古刹似一侧卧的大象头,蓝天映衬,剪影清晰:大殿似额头,两侧厢房似双耳,半月台下的钻天坡石阶好似拖长的象鼻。

Tips:

季节

峨眉山传统的旅游旺季为每年5-9月,中山区万年寺与高山区金顶,包括两条相关索道,是游人最为稠密的地区,万年寺索道排队约20-30分钟,高山区金顶索道排队约15分钟。

其实,避开游人如织的旺季,2-4月的峨眉山也非常适合游览,春光初现,春茶刚下,猴群活跃,是峨眉山最干净、最自在的时节。此外,夏天可避暑,冬季可泡温泉。

交通

2014年底成绵乐城际高铁通车,在成都双流机场的负一层就有一站,70分钟即到峨眉山站,出站后,乘车10分钟可到峨眉山山脚。

上一篇新闻

偏见还是偏爱?外国人眼里的中国美食到底什么样

下一篇新闻

韩国人放弃约会、结婚、生子:高压是最有效的避孕药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