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简介
一、 《三字经》简介
(一)《三字经》简介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中包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二)《三字经》的内容
《三字经》内容分为六个部分,每一部分有一个中心。
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讲述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
从“为人子,方少时”至“首孝悌,次见闻”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并举了黄香和孔融的例子。
从“知某数,识某文”到“此十义,人所同”介绍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识,有数字、三才、三光、三纲、四时、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方方面面,一应俱全,而且简单明了。
从“凡训蒙,须讲究”到“文中子,及老庄”介绍中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和儿童读书的程序,这部分列举的书籍有四书、六经、三易、四诗、三传、五子,基本包括了儒家的典籍和部分先秦诸子的著作。
从“经子通,读诸史”到“通古今,若亲目”讲述的是从三皇至清代的朝代变革,一部中国史的基本面貌尽在其中。
从“口而诵,心而维”至“戒之哉,宜勉力”强调学习要勤奋刻苦、孜孜不倦,只有从小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长大才能有所作为,“上致君,下泽民”。
《三字经》内容的排列顺序极有章法,体现了作者的教育思想。作者认为教育儿童要重在礼仪孝悌,端正孩子们的思想,知识的传授则在其次,即“首孝悌,次见闻”。训导儿童要先从小学入手,即先识字,然后读经、子两类的典籍。经部子部书读过后,再学习史书,书中说:“经子通,读诸史”。
《三字经》最后强调学习的态度和目的。可以说,《三字经》既是一部儿童识字课本,同时也是作者论述启蒙教育的著作,这在阅读时需加注意。
《三字经》用典多,知识性强,是一部在儒家思想指导下编成的读物,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三字经》的版本很多,清朝道光年间刊行的版本是最通行的一种。我们采用的则是民国年间的增补本。
(三)《三字经》影响
1.中国
《三字经》是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知名度极高。古代儿童都是通过背诵《三字经》来识字知理的。《三字经》用简洁通俗的白话讲出了亘古不变的哲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不受文字限制,用通俗的文字将经史子集等各部类的知识揉合在一起,全文用典极多,全篇充满乐观精神;在《三字经》出现之前,蒙学读物都是四个字一句,《三字经》则以三言形式出现,读起来轻松愉快,更符合儿歌特点,明朝赵南星称其"句短而易读,殊便于开蒙",故此为蒙学第一书。《三字经》在古代被称为"小纲鉴",可以将零散的知识贯穿起来,使读书积累的百科知识,得以纳入一个清晰知识体系。
《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中国三大国学启蒙读物。
2.国际
从明朝开始,《三字经》就已流传至中国以外的国家。
根据记载,世界上最早的《三字经》翻译本是拉丁文。1579年,历史上第一位研究汉学的欧洲人罗明坚,到澳门学习中文,他从1581年就开始着手翻译《三字经》,并将译文寄回意大利。
1727年,沙俄政府派遣一批人士到中国学习儒家文化,首先研读的就是《三字经》。俄国汉学之父"俾丘林称《三字经》是"十二世纪的百科全书"。普希金细读后,在作序时称赞此书是"三字圣经"。喀山大学和彼得堡大学的东方学系都以《三字经》为初级教材,而大多数入华商团和驻华使者的培训多以《三字经》为首选教材,因而,《三字经》在俄国文化历史上留下了自己深深的印记。
韩国、日本也对《三字经》也非常重视。日本早在江户时代(1603~1868年)已印行由中国商船带来的各种版本的《三字经》。从江户时代到明治初年(1868~1921年),日本的私塾已采用《三字经》,后更大量出现各种仿制本。
英国的马礼逊翻译的第一本中国传统经典就是《三字经》。1812年,他出版《中国春秋》英文版,包括《三字经》和《大学》。修订后,1917年又在伦敦再版。
美国传教士裨治文在他主办的《中国丛报》上刊载《三字经》、《千字文》等启蒙读物。
在法国,犹太籍汉学家儒莲在1827年担任法兰西研究院图书馆副馆长后翻译出 《孟子》、《三字经》、《西厢记》、《白蛇传》、《老子道德经》、《天工开物》等中国典籍。
1989年,新加坡出版潘世兹翻译的英文本《三字经》,被推荐参加"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并成为新加坡的教科书。
1990年,《三字经》被联合国教科组织选编入《儿童道德丛书》,向世界各地儿童推介学习,成为一本世界著名的启蒙读物。
(四)《三字经》作者介绍
关于《三字经》的成书年代和作者历代说法不一,但是大多数学者的意见倾向于"宋儒王伯厚先生作《三字经》,以课家塾"。王应麟晚年教育本族子弟读书的时候,编写了一本融会经史子集的三字歌诀,据传就是《三字经》。
王应麟(1223-1296年),字伯厚,进士出身,是南宋著名的学者、教育家、政治家。他历事南宋理宗、度宗、恭帝三朝,位至吏部尚书。王应麟博学多才,对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都有研究,是南宋末年的政治人物和经史学者。南宋灭亡以后,他隐居乡里,闭门谢客,著书立说。明代著名诗人、王应麟的同乡黄润玉在《先贤赞》中称颂王应麟:“春秋绝笔,瑞应在麟。宋诈讫录,瑞应在人,尼父泣麟,先生自泣。出匪其时,呼嗟何及。”
王应麟隐居二十载,所有著作,只写甲子不写年号,以示不向元朝称臣。他一生著作甚丰,有《困学纪闻》、《玉海》、《诗考》、《诗地理考》、《汉艺文志考证》、《玉堂类稿》、《深宁集》等六百多卷。但是知名度最高的反而是这部《三字经》,这可能是他做梦也想不到的事。王应麟晚年为教育本族子弟读书,编写了一本融会中国文化精粹的“三字歌诀”。他是通古博今的大儒,举重若轻的大家手笔写出这部“三字歌诀”,当然是非同凡响。
(五)《三字经》全文介绍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青赤黄,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斩齐衰,大小功。至缌麻,五服终。
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唯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源。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五子者,有荀杨,文中子,及老庄。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
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
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
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
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
舆图广,超前代,九十年,国祚废。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
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
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由康雍,历乾嘉,民安富,治绩夸。
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殁。
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后汉三,国志四。兼证经,参通鉴。
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碁。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身已仕。有为者,亦若是。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人遗子,金满籝。我教子,惟一经。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知识点总结】
1.《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中国三大国学启蒙读物。
2.《三字经》国内外影响非常深远。
3.《三字经》的作者是南宋王应麟。
过渡句:我们刚刚了解了《三字经》的大致情况,下面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它的魅力所在。
二、 读《三字经》,通圣人礼
(一)何谓圣人
“所谓圣人,必须达到自身的品德与宇宙的法则融为一体,智慧变通而没有固定的方式。对宇宙万物的起源和终结已经彻底参透。与天下的一切生灵,世间万象融洽无间,自然相处,把天道拓展入自己的性情,内心光明如日月,却如神明般在冥冥之中化育众生,凡夫俗子永远不能明白他的品德有多么崇高伟大,即使了解一点,也无法真正明白他精神的边际到底在哪里。达到这种境界的人才是圣人。
但中国传统文化对圣人的定义,严格来说,“圣人”指知行完备、至善之人,是有限世界中的无限存在。总的来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这个词语最初出于儒家对“止于至善”的人格追求,所以圣人的原意,是专门指向儒家的。但后来的诸子百家,乃至古今各种宗教、学派,也都有自己认定的圣人,但儒家认定的尧舜禹等圣人是受到诸子百家的公认。
(二)圣人代表
1.儒家
基于“圣人”一词原始的儒学立场,中国古典中记载的、著名的、比较受认可的圣人主要有:伏羲、黄帝、炎帝、颛顼、帝喾、尧、皋陶、舜、禹、伊尹、傅说、商汤、伯夷、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柳下惠、孔子,而颜子、孟子、子思和曾子,还有一些先贤大儒,只能被视为境界接近圣人的人(虽然他们有时也被尊称为圣人,但并非绝对意义上的圣人。)
2.道教
由于受到儒学的影响,有些人会把道家讲的达到返璞归真而无名(无碍,不被世间一切所累)之人称为“圣人”,但其实老子推崇“绝圣弃智”(这里的圣人指儒家推崇的圣人,但也说明了圣人一词是专门指向儒家的),所以这种称呼违背了道家的初衷。道家对应于儒家“圣贤”的境界是“仙真”。但道教修炼中有“结圣胎”的说法,某些道教神祇也被称为“圣”。
3.佛教
佛教有时也会将“佛”称为圣人,这是受到儒学的影响。
4.民间
孔子之后,中国文化就没有公认的严格意义上的圣人了。但还有许多专业领域的精英被后人尊称为“某圣”,但这些世俗之圣都已经与“圣人”的本意无关。如:酒圣:杜康,诗圣:杜甫,医圣:张仲景,书圣:王羲之,画圣:吴道子,茶圣:陆羽,武圣:关羽,草圣:张旭,亚圣:孟子,科圣:张衡,商圣:范蠡等等。
(三)圣人应具备的优秀品质
(1)圣人的做人法则
1. 诚信:言而必有信。
2. 孝道:百善孝为先。
3. 悔过:知错要悔改。
4. 志向:匹夫不可夺志。
5. 朋友:把握好交友的度。
6. 宽容:是一种境界。
(2)圣人的处世之道
1. 听其言,还要观其行。
2. 善变通,不唯我独尊。
3. 道不同,不相为谋。
4. 和为贵:善用和字来处理各种关系。
5. 执中致和:中庸的做人态度。
(3)圣人的言行之道
1. 流言止于智者。
2. 尽量不说大话,说了就要做到。
3. 欲速则不达,不要贪图小利。
4. 行之以忠。
5. 正人先正己。
(4)德才兼备
1. 小胜凭智,大胜靠德。
2. 攻其恶,无攻人之恶。
3.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4. 善于学习,等于选择了成功。
5. 活到老,学到老。
【知识点总结】
1. “圣人”指知行完备、至善之人。
过渡句:我们发现想成为一名圣人应具备许多优秀品质,究竟三字经中是怎么传授的,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三、 《三字经》精讲
【原文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注释
性:天性。
善:善良。
习:习性。
·译文
人出生之初,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
·赏析
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链接】浪子回头金不换
古时候,有一个叫周处的人,从小爹娘都死了,因此无人管教,他凭着一身蛮力到处行凶打人,无恶不作,村里人见了他都躲得远远的。
这一天,他正在街上闲逛,看到一群人正在谈论着什么,他连忙走过去看热闹,大伙们都不做声的走开了。周处觉得很奇怪,便抓住一个老人问道:“你们在说什么?”老人很害怕,只好如实地说:“我们这里出了三害,其一是南山的山里有一只吃人的老虎;其二是长桥下的河里有一条蛟龙;它们害死了很多人……..”老人的话还没有说完,周处便大声说道:“老虎,蛟龙有什么可怕的,让我来消灭它们。”说完,就转身跑了……话说周处跑到南山上,寻找那只吃人的老虎。这一天,他终于找到了那只老虎,当那只老虎向他扑来时,他就势一闪,骑到老虎的背上,挥起拳头,狠狠的击打老虎的头,把老虎打死了。接着他又跑到长桥下,跳进河里去杀蛟龙。周处在水里与蛟龙打杀了三天三夜,最后终于杀死了蛟龙。村里的人们见周处还没有回来,以为他被老虎或蛟龙吃掉了,高兴地敲锣打鼓,庆祝了起来。没想到周处兴高彩烈地回来了,听到百姓们说除掉了三害,正高兴地庆祝,才明白自己也是三害之一。周处感到很惭愧,很内疚。由于自己平时胡作非为,使得百姓们把自己也当成了一害。他下决心改过,重新做人。后来,他做了官,为百姓做了很多善事。
【原文2】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注释
苟:如果。
乃:于是,就。
迁:变化。
道:方法。
·译文
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赏析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一致,时时不能放松。
【链接】伤仲永
金溪有个叫方仲永的百姓,家中世代以耕田为业。仲永长到5岁时,不曾认识书写工具。忽然有一天仲永哭着索要这些东西。他的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就向邻居那里把那些东西借来给他。仲永立刻写下了四句,并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和团结同宗族的人为主旨, 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方仲永立刻就能完成,并且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们对此都感到非常惊奇,渐渐地都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有的人花钱求取仲永的诗。方仲永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每天带领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跟随先父(亡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我叫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7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去,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的才能消失了,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了。”
王安石说:方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赋,比一般有才能的人要优秀得多;但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后天所受的教育还没有达到要求。他得到的天资是那样的好,没有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尚且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本来就不天生聪明,本来就是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难道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
【原文3】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注释
昔:以前。
择:选择。
机杼zhù:织布机。
·译文
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折断了织布的机杼来教育孟子。
·赏析
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做为孩子,要理解这种要求,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
【链接】孟母三迁
从前孟子的父亲在他年幼的时候就去世了,母亲仉氏不再结婚。孟子和母亲住在墓地旁边时,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这个地方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集市。到了集市,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事。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至屠场附近,这次,孟子又学起屠夫宰杀猪羊,孟子妈妈知道了,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每月夏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之后都学习记住。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于是居住在了这个地方。
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
【链接】断杼教子
孟子虽然天性聪颖,但是也有一般孩子的顽皮。学习了一段时间后,他开始的新鲜劲头过去了,贪玩的本性难移,有时就逃学,对母亲谎称是找丢失的东西。有一次孟子又早早地跑回了家,孟母正在织布,知道他又逃学了。孟母把孟子叫到跟前,把织了一半的布全部割断。孟子问为什么要这样,孟母回答说:“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教育孟轲,学习就像织布,靠一丝一线长期的积累。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渊博的知识,才能成才,不可半途而废。逃学就如同断机,线断了,布就织不成了,常常逃学,必然学无所成。
孟轲幡然大悟,从此勤学苦读,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终于成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链接】成语——断杼择邻
孟母为了教育孟子不要中途荒废学业,用被割断的纱不成布来做比喻;孟母三迁居处,选择良好的环境,来影响孟子的成长。
【原文4】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注释
方:方法。
教:教育。
俱:都。
·译文
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赏析
仅仅教育,而没有好的方法也是不行的。好的方法就是严格而有道理。窦燕山能够使五个儿子和睦相处,都很孝敬父母、并且学业上都很有成就,是和他的教育方法分不开的。
【链接】五子登科
窦燕山出身于富庶的商人家庭,家道昌盛。但他最初为人心术不正,专用大斗进,小称卖,费尽心机坑蒙拐骗,以势压人。贫民百姓痛恨他的为富不仁,却没有力量主持公道。窦燕山昧良心、灭天理的行为激怒了上天,他三十岁了还膝下无子。
在一个夜晚,他做梦。梦到他去世的父亲对他说:“你心术不好。品行不端,恶名已经被天帝知道。以后你命中无子,并且短寿。你要赶快悔过从善,大积阴德,广行方便于劳苦大众,才能挽回天意、改过呈祥。”窦燕山醒来,历历在目,于是决定重新做人。
有一年新年的元旦,窦禹钧到延庆寺去拜佛,在寺中大雄宝殿的拜垫旁,拾到了白银二百两,黄金三十两,他想一定是拜佛人的遗失物,就在寺中守候失主。等候了半天,果然看到一个哭哭啼啼而自言自语的人,窦禹钧问他何故哭泣,那人说:“我父亲给绑匪掳去,将被处死,我好不容易向亲友们东借西凑,得到白银二百两,黄金三十两,预备把这笔金银赎回我父亲的死。哪知我一摸钱袋,黄金白银都没有了,这样我的父亲就难免一死,刚才我到这里来进香拜佛,不知是否遗失在寺中。”禹钧知道那人是失主不误,就将黄金白银如数归还,并且还赠给他一笔路费,失主欢天喜地的道谢而去。
有个仆人偷了他很多钱,就自己写了卖女契约,系在幼女背上,说:“永卖此女,以偿还所偷的钱。”然后就逃跑了。窦公可怜他,烧了契约,养育这个女孩,养大后还为她择婿出嫁。
他家乡有不少穷人,娶不起媳妇,女儿因为没有钱买嫁妆而嫁不出去,窦燕山就把自己的银两送给他们帮助他们。亲戚当中有不能办丧事的,他就出钱帮助办丧事;有无钱嫁女儿的,他就出钱帮助嫁女儿。一年的收入除了日常开支,全部用来救济别人。
同时,窦燕山还在家乡设立学堂,收集上千卷书,请有学问的老师来教课。把附近因贫穷而不能上学的孩子招来免费上学。自己家里则节俭朴素,没有金玉饰品,也没有华丽衣服。窦燕山如此周济贫寒,克己礼人,因此随之积了大阴德。
此后一个晚上,窦燕山又梦见自己的父亲。老人告诉他:“你现在阴功浩大,美名远扬,天帝已经知道了。以后你会有五个儿子,个个能金榜题名,你自己也能活到八、九十岁。”当他醒来,发现也是一个梦。但从此更加修身养性,广做善事,毫不怠慢。
后来,他果然有五个儿子。由于自己重礼仪、德行好,且教子有方、家庭和睦,窦家终于发达了。他的长子名仪,在后晋时中进士,入宋官至礼部尚书、翰林学士,是宋初一代名臣,他去世后太祖赵匡胤曾悲伤地感叹:“天何夺我窦仪之速耶!”次子名俨,也是后晋进士,历仕汉、周,宋初任礼部侍郎。三子名侃,为后汉进士,曾任宋起居郎。四子名,窦偁为后汉进士,入宋任左谏议大夫。窦僖是后周进士,曾任宋左补阙。当时人们美称他们为“窦氏五龙”。当五个儿子均金榜题名时,侍郎冯道赠他一首诗:“窦燕山十郎,教子以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窦禹钧还有八个孙子,也都很贵显。最后,窦禹钧做到谏议大夫的官职,享寿八十二岁,临终前谈笑风生,向亲友告别,沐浴更衣,无病而卒。
《三字经》中以“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的句子,歌颂此事,并形成了“五子登科”的成语,寄托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窦家五子那样,联袂获取功名、拥有大富大贵锦绣前程的理想。
【原文5】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注释
教:教育。
过:过错。
之:的。
·译文
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
师的懒惰了。
·赏析
严师出高徒,严格的教育是通往成才之路的必然途径。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虽然是做父母和老师的本份,但做子女的也应该理解父母和老师的苦心,才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
【链接】纪昌学射箭
甘蝇是古时候的一位射箭能手。他只要一拉弓射箭,将箭射向野兽,野兽就应声而倒;将箭射向天空飞翔着的飞鸟,飞鸟就会顷刻间从空中坠落下来。只要看到过甘蝇射箭的人,没有哪一个不称赞他是射箭能手,真是箭无虚发,百发百中。甘蝇的学生叫飞卫,他跟着甘蝇学射箭非常刻苦,几年以后,飞卫射箭的本领赶上了他的老师甘蝇,真是名师出高徒。后来,又有一个名叫纪昌的人,来拜飞卫为师,跟着飞卫学射箭。 飞卫收下纪昌作徒弟后,对纪昌学习射箭可真叫严啦!刚开始学射箭时,飞卫对纪昌说:“你是真的要跟我学射箭吗?要知道不下苦工夫是学不到真本领的。”纪昌表示:“只要能学会射箭,我不怕吃苦,愿听老师指教。”于是,飞卫很严肃地对纪昌说:“你要先学会不眨眼,做到了不眨眼后才可以谈得上学射箭。”纪昌为了学会射箭,回到家里,仰面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面,两眼一眨不眨地直盯着他妻子织布时不停地踩动着的踏脚板。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心里想着飞卫老师对他的要求和自己向飞卫表示过的决心。要想学到真功夫,成为一名箭无虚发的神箭手,就要坚持不懈地刻苦练习。这样坚持练了两年,从不间断;即使锥子的尖端刺到了眼眶边,他的双眼也一眨不眨。纪昌于是整理行装,离别妻子到飞卫那里去了。飞卫听完纪昌的汇报后却对纪昌说:“还没有学到家。要学好射箭,你还必须练好眼力才行,要练到看小的东西像看到大的一样,看隐约模糊的东西像明显的东西一样。你还要继续练,练到了那个时候,你再来告诉我。”纪昌又一次回到家里,选一根最细的牦牛尾巴上的毛,一端系上一个小虱子,另一端悬挂在自家的窗口上,两眼注视着吊在窗口牦牛毛下端的小虱子。看着,看着,目不转睛地看着。10天不到,那虱子似乎渐渐地变大了。纪昌仍然坚持不懈地刻苦练习。他继续看着,看着,目不转睛地看着。三年过去了,眼中看着那个系在牦牛毛下端的小虱子又渐渐地变大了,大得彷佛像车轮一样大小了。纪昌再看其它的东西,简直全都变大了,大得竟像是巨大的山丘了。于是,纪昌马上找来用北方生长的牛角所装饰的强弓,用出产在北方的蓬竹所造的利箭,左手拿起弓,右手搭上箭,目不转睛地瞄准那彷佛车轮大小的虱子,将箭射过去,箭头恰好从虱子的中心穿过,而悬挂虱子的牦牛毛却没有被射断。这时,纪昌才深深体会到要学到真实本领非下苦功夫不可。他便把这一成绩告诉飞卫。 飞卫听了很为纪昌高兴,甚至高兴得跳了起来,并还用手拍着胸脯,走过去向纪昌表示祝贺说:“你成功了。对射箭的奥妙,你已经掌握了啊!”
【原文6】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注释
宜:适宜。
何为:有什么作为。
·译文
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那么到老的时候都很难有所作为的。
·赏析
一个人不趁年少时用功学习,长大后总是要后悔的。每位小朋友都记住这样一句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要趁视自己生命的黄金时刻。
【链接】《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睎。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晖。
常恐秋节至,睎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原文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注释
琢:雕琢。
知:知道,了解。
·译文
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赏析
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有区别,人也是一样,只有经过刻苦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链接】成语——玉不琢,不成器
玉石不经雕琢,成不了器物。比喻人不受教育、不学习就不能有成就
【原文8】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注释
为wéi:作为。
方:正当。
少时:年少的时候。
亲:亲近。
·译文
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赏析
学会亲近好的老师、好的朋友,并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有益的经验和知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头脑。
【原文9】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注释
于:对。
执:实行。
·译文
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赏析
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孝敬父母,这是做人的准则。要知道父母的甘苦,才能孝顺父母,并激励自己刻苦学习。
【链接】黄香温席
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黄香非常悲伤。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
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那时农户家里又没有任何取暖的设备,确实很难入睡。一天黄香晚上读书时感到特别冷捧着书卷的手一会就冰凉冰凉的了。他想这么冷的天气爸爸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不能好好地睡觉。想到这里小黄香心里很不安。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亲的心。黄香温席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街坊邻居人人夸奖黄香。
夏天到了黄香家低矮的房子显得格外闷热而且蚊蝇很多。到了晚上大家都在院里乘凉尽管每人都不停地摇着手中的蒲扇可仍不觉得凉快。入夜了大家也都困了准备睡觉去了这时大家才发现小黄香一直没有在这里。
“香儿香儿。”父亲忙提高嗓门喊他
“爸爸我在这儿呢。”说着黄香从父亲的房中走出来。满头的汗手里还拿着一把大蒲扇。
“你干什么呢怪热的天气”爸爸心疼地说。
“屋里太热蚊子又多我用扇子使劲一扇蚊虫就跑了屋子也显得凉快些您好睡觉。”黄香说。爸爸紧紧地搂住黄香“我的好孩子可你自己却出了一身汗呀”
以后黄香为了让父亲休息好,晚饭后总是拿着扇子把蚊蝇扇跑,还要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使劳累了一天的父亲早些入睡。
9岁的小黄香就是这样孝敬父亲,人称温席的黄香天下无双。他长大以后人们说能孝敬父母的人也一定懂得爱百姓爱自己的国家。事情正是这样黄香后来做了地方官果然不负众望为当地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孝敬父母的故事也千古流传。
【原文10】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注释
弟:通"悌",尊敬友爱。
长:兄长。
宜:应当。
·译文
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赏析
从尊敬友爱兄长开始,培养自己的爱心。要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就不应该计较个人得失,才会受到别人的尊敬和欢迎,也才会感受到他的温暖。
【链接】孔融让梨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小孩儿名字叫孔融。他家有六个兄弟,他排行第六,大家都叫他小六儿,因为他性情活泼、随和,大家都喜欢他。虽然家里兄弟多,但爸爸妈妈对他们每个人的要求都很严格:要勤奋读书;对人要懂礼貌;说话要和气;无论什么事,兄弟们都要互相谦让,不要光想着自己;别人有困难要给予帮助。孔融年纪虽小,爸爸和妈妈的话,他都铭记于心。他喜欢做事,总抢着扫地呀,端碗什么的,非常讨人喜欢。
在孔融四岁那年,爸爸的一个学生来看老师和师母,并带来了一大堆梨。客人让孔融把梨分给大家吃。在爸爸点头同意后,小孔融站起来给大家分梨。他先拿个最大的梨给客人;然后再挑两个大的给爸爸、妈妈;再把大的一个一个分给了哥哥们;最后,他才在一大堆梨中,拿了一个最小的给自己。客人问小孔融为什么捡一个最小的给自己呢?孔融回答:“我年纪最小,当然应该吃最小的。”客人听了孔融的回答直夸奖他。爸爸也满意地点了点头。
后来,爸爸的学生便把孔融分梨、让梨的故事写成了文章。于是大家就把它传诵开了,从古代一直讲到现在。
【链接】孔融
孔融(153-208),字文举,鲁国(治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文学家,“建安七子”之首。家学渊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并称俊秀。
·背诵文章(学习完这篇课文后,老师指导同学背诵课文。)
【知识点总结】
1.典故:《五子登科》、《断杼教子》、《孔融让梨》、《黄香温席》。
2.成语:玉不琢,不成器、断杼择邻。
过渡句:《三字经》上讲完了,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许多广为流传的典故,也学习到许多优秀品质。
四、总结
《三字经》中,讲述了许多励志故事,它们教会我们许多道理,比如:孝敬父母,发奋读书,人的天性是善良的……当然今天所学的知识《三字经》中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我们下次课再学习,老师希望大家可以把在这堂课学习到的哲理用的生活中,努力去做一名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刻苦学习的好孩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