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蛋大生意!祖籍澄海的他在马来深耕40年终成一代“鱼蛋大王”
在亚洲的巨头企业中,不乏以农业起家,然后涉足地产、金融等跨界业务的例子,如中国的新希望、泰国的卜蜂集团等。但在马来西亚,有这么一家企业,40多年始终专注传统的养殖和农业加工行业,深耕一条产业链,却也创造了不间断复利增长的奇迹,它的名字叫全利资源。
全利资源是马来西亚最大、最有影响力的的农基企业之一。发迹自乡间渔村,以售卖贝壳砂起家,并逐渐扩展壮大成为马来最大的鱼丸和鸡蛋生产商,企业业务跨国延伸至印尼、越南和中国,产品出口至全球各地。
全利的核心业务有三:海产制造、综合畜牧和油棕种植。三大业务均在有效管理和策略性收购下,业绩蒸蒸日上。2016 年,全利从日本引进知名的连锁零售商店品牌“全家便利店”,为建立该企业的第四项核心业务踏出了重要的一步。
不说不知道,原来全利资源是一家潮商企业,创始人谢松坤祖籍汕头澄海,正是他,在上世纪70年代带领家人创业,以售卖贝壳沙(即由海滩上各种粗细不一的贝壳堆积而成的壳堆)起家,并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今日的全利王国。
全利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位于霹雳州的半港——马来西亚最大的深海捕鱼地点之一。
20世纪30年代,汕头澄海人谢两赐漂洋过海到马来西亚谋生,在一个名叫双武隆的渔村落脚,以捕鱼维持生计。1947年,他把妻子从家乡接到双武隆团聚,一家人开始了在新国度奋斗的日子。
1948年,谢松坤出生于雪莱莪州北部的小渔村。一路以优异的成绩念完小学并考取中学和大学。1972 年,谢松坤毕业于马来亚大学数学系并荣获一级荣誉学位。这期间,主要由家庭的兄弟们支持谢松坤完成大学学业,毕业后即在马来西亚的公立大学任职数学讲师。虽然大学教师的地位高并且收入稳定,但无法为家中捕鱼为兄弟们带来更好的生活,他做出了“下海”创业的决定。
1977年,他开始组织兄弟们经营开采贝壳沙的生意。经过两年的艰苦摸索和挣扎,他们逐步走出一条成功的路子。之后,谢氏兄弟又向附近渔村收购鱼粉,然后转售给饲料厂,成功开拓鱼粉贸易生意。同在高校任职的夫人忙完教职后,在百忙中抽空协助他接生意电话和做记录,谢氏家族的壳粉及鱼粉贸易生意就这样开始。
潮汕人谢松坤为公司起了个名字——“全利”,用潮州话发音就是“Chuan Lee”,意思就是“全部人都得利”或“创值利众”。这是他们经营理念的缩影,也是公司所秉承的价值观。
令谢松坤无比自豪的是,创业至今,全利40多年不间断成长,业绩没有一年存在下跌的现象,就算在1998年席卷东南亚的金融危机背景下,公司也难能可贵地保持了增长。
据谢松坤回忆,1977年创业初期,家中唯一的生产工具就是2艘旧渔船,整个企业净值不超过5万林吉特(约8.3万人民币),“发展了40年,到今天公司在股票市场的净值就算打五折,四十年来已经做到超过4万倍的增值,复利增长30.3%。巴菲特的Berkshire Hathaway 过去50年的投资增值是13,600倍,复利增长21%。所以我就和股东说,你们的投资好过巴菲特。”
“不要低估了渔夫和鸡农”,是谢松坤经常说的一句话。从成立之初,全利就借鉴了“捕鱼—养鸡鸭—种地”的传统“渔村模式”,并将其升级为“海产加工—综合畜牧—棕油种植与加工”模式。
全利“诞生”之初,谢松坤二哥谢耀松的长子谢维德加入,为企业在鱼丸领域的开拓做了很多工作。谢维德曾在新加坡一间先进的鱼丸加工厂游学,在那里见识了鱼丸如何通过工厂大量制造,而非仅限于家庭式的小量生产。全利鱼丸加工厂,正是谢维德建议建立的。
作为马来西亚第一家使用日本技术的鱼糜制造商,全利食品采用了自动化技术制作鱼糜,同时也将鱼糜加工成冷藏、冷冻鱼浆制造品,如鲜蟹柳、鱼丸、鱼豆腐及相关产品。这使得全利食品在刚成立的短短三年内,一跃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鱼丸制造商。
接着,全利开始部署鱼浆生产业务。每年的低鱼获季节里,凭借冷冻鱼浆,全利拥有了比竞争对手更大的优势。鱼肉用以制作鱼浆,鱼头、鱼皮等其他部位则被送往鱼粉厂当生产原料,确保一条鱼的每个部位都被充分利用。随后,这样的生产模式很快被复制到全利的其他海产加工厂里。
1997年,全利开始出口冷冻鱼浆。2001年,全利开发出更多的冷冻鱼浆或成品系列,同时开始出口鱼丸、鱼饼和鱼豆腐等产品。
在有效管理和策略性收购下,全利三大核心业务的业绩蒸蒸日上。2016年,全利从日本引进知名的连锁零售品牌“全家便利店”,踏出了第四项核心业务重要的一步。有媒体曾报道,如今马来西亚“全家”便利店每天超过20%的营收,都来自于以自产鱼丸为主的关东煮产品。
对于企业经营的方向,谢松坤特别强调了他和企业所坚持“紫海战略”。谢松坤认为,自由发挥的“蓝海”对于所有企业来说都是短暂的,基本无法长期停留在这个舒适的区域,在另一端的“红海”,就是惨烈的恶性竞争。而介于红色与蓝色之间的“紫海”则是一个企业之间良性竞争的合理区域。
如何避免下沉到“红海”?只有一个解决办法:持续创新。谢松坤举例,传统的鱼丸原来只能维持三五天的冷藏保鲜。后来全利开发出了冷冻鱼丸,让解冻后的鱼丸口感不受影响保持弹滑。技术成熟之后,鱼丸就出口到澳洲、中国等大型市场,当然,还有“全家”便利店关东煮的锅里,谢松坤透露,关东煮里面的鱼丸,要比传统的鱼丸价格高很多。
谢松坤说:“在这个行业,往往被认为是一片红海,连行内人自己都这样认为。当同行们在用手打鱼丸的时候,全利引入了机器来劳作。当大家都用机器打鱼丸 ,全利就上马机器生产线。当大家都认为鱼丸只能在本地销售,全利就用冷冻技术把鱼丸送上国际市场。我们并没有大步跳向蓝海,我们一直在去蓝海的路上,我们总是保持在那片紫色的地带。”
很多马来西亚华人企业家都有着强烈的公益意识,谢松坤也是其中之一。多年来,谢松坤对教育事业一直情有独钟,离开教职岗位20多年,除了办企业外,他的绝大多数精力都投入到推动教育事业发展上。
谢松坤曾与友人合创双联课程模式的英迪大学学院,担任董事一职近 30 年,为英迪大学学院的创立和发展做出诸多贡献。英迪大学学院已经成长为马来西亚甚至本区域规模最大、名气显著的私立大学之一。
谢松坤也被推选为民办非盈利的滨华华文独立中学的董事长。在滨华小学一校和二校的迁校、建校,以及原地重建滨华中学的过程中做出很多贡献。
作为华人社会与社区组织的领导人,谢松坤兼任多个华团职务,其中包括隆雪中华总商会副会长、马潮联会副总会长和巴生滨海潮州会馆的会长。对于华团的发展,谢松坤颇有自己的见地。他个人身体力行,积极参加社会慈善与公益活动,出钱出力从不落人后。
资料来源:中国企业家俱乐部、21世纪商业评论、冷冻食品网等
声明:本文不代表我们的观点,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