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9日 星期六

新加坡百岁船王谢幕

2020-09-10 03:51:35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董沛

对于新加坡太平船务公司来说,2020年是一个糟糕的年份。在新冠疫情的打击下,公司经营陷入困境,一度被迫卖船、卖楼摆脱资金困局,直到新加坡淡马锡注资,才算缓了一口气。

更大的打击是,9月4日,他们失去了公司创始人,世界航运业华人标杆级人物、百岁船王张允中。

当天上午,老人在睡梦中安详离世,享年102岁。

张允中一生传奇,最广为传扬的有两件事:一是中年重新创业,以两条船起步,成就了全球第10大集装箱船业公司;二是老当益壮,百岁不休。

1918年,张允中出生于福建金门。19岁时,金门、厦门被日军占领,张允中远渡南洋谋生。

22岁,拿着母亲给的1500新元,张允中到马六甲与大舅一起创立了买卖土产的培元公司。

没多久,日军又侵入南洋,张允中因救济抗日力量遭宪兵逮捕,直到日本投降才重获自由,培元公司倒闭。

为谋生,张允中买下一艘二手帆船,在新加坡与印度尼西亚之间做货物贸易,用白糖和日用品换印尼的橡胶。1948年,张允中加盟祺福船务公司,从普通经理到总经理,他整整做了18年。

1967年,人到中年,49岁的张允中却坚持要自己创业。他与朋友、弟弟一起,投资600万新元购置了2条船,创立了太平船务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不久,石油危机爆发,苏伊士运河关闭,全球航运业集体陷入困境。

张允中长期奉行“海运行业波动大”“10年只有3年好”的理念,一直采取稳健保守的策略,不做大投资,不进行快速发展,这使得公司有充足的调整空间。

最后,太平船业不但安然渡过行业低谷,还在这期间购置了办公大楼,并借机低价购船调整了公司运力结构。

上世纪80年代初,行业又逢低谷,张允中缩减船只数量,集中力量发展远洋船和集装箱船。低谷过后,太平船务虽然船只减少,运力反而大幅增加。

在张允中的带领下,太平船务从经营散货运输发展成为东南亚最大的集装箱船东之一 ,核心业务覆盖亚洲,非洲和中东地区。

势头最盛时,太平船务在世界集装箱班轮公司中跻身十强。公司集装箱班轮和散货运输服务网络覆盖全球100个国家500多个地点,并在全球拥有18000多名员工和船员。张允中个人就此成就“新加坡船王”的美名。

作为华人,张允中始终看好中国大陆市场,积极为中国企业服务。

太平船务成立之初,张允中就开展了中国业务,是最早与新中国开展合作的海外船运企业。

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还未实施改革开放时,太平船务就已开辟了从中国通往阿拉伯湾、红海和东非的航线,是少数成功开拓中国市场的外资航运企业之一。

当时航运界有一种说法,但凡遇有运输困难的货物,或是航程复杂的业务,中方公司必找太平船务合作。

经多年不懈的努力,太平船务在中国树立起良好的信誉,目前每周有33个集装箱班轮航次。太平船务在中国拥有包括区域总部在内25个注册分公司,同时拥有和经营18个物流中心。

太平船务壮大后,张允中向媒体透露了将公司取名为“太平”的含义:期盼天下太平,也希望船只在航行时太平无事。

1994年,张允中将公司交给了儿子张松声经营。

作为世界上最年长的亿万富翁,年过百岁的张允中仍每天照常上班。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曾表示:“这是我的习惯,我不能待在家里,这样我会非常无聊。我每天都在日记里记下今天所有活动。”

然而,再传奇的人生,总有谢幕之时。

张允中的一生,告诉那些在2020年陷入短暂困境的人们,只要坚持,总能渡过难关。

编辑:肖天

上一篇新闻

新加坡81岁老汉下月挑战单车到西藏

下一篇新闻

全国商学院杯帆船赛在东湖扬帆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