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4日 星期日

新加坡追求的不是疫情归零,而是有效的疫情管控

冠病爆发超过一年半,全球疫情一波接一波。世界卫生组织严谨劝告各国,不能放松对疫情的防控,以免变种毒株的肆虐带来持续的伤害。更不忘记敦促各国加紧疫苗的接种,争取早日实现群体免疫以对抗冠病19。

防控冠病至今,不论各国采取了何种防控疫情的策略和手段,也不管如今的防控疫情的成效如何,能否摆脱疫情对国家的伤害,如今,无不聚焦在通过接种疫苗,以期早日实现群体免疫。

新加坡追求的不是疫情归零,而是有效的疫情管控

世间事,出人意料经常在发生。就像冠病爆发初期,西方社会出现群体免疫的看法,就被指责成大逆不道。确实,疫情初期就采取群体免疫对策固然不对,因为不管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尽可能减少伤害是主政和决策者的职责。

但从医疗科学的角度看,提出这样的看法并非无稽之谈,而是提醒人们应对大流行病的可能发展。庆幸的是,这一次解决群体免疫不是通过让人们染疫,二是通过接种疫苗让人们免疫。这一点值得世人谨记。

如今,疫情未除,新加坡为何要走在全球疫情防控的前端,提出与疫共存的前提下,把冠病19当成方性的流感看待,从而开启新常态的防控疫情新阶段。

其实,道理很简单。说白了,就是一要具备优良的医疗体系和资源;二是疫苗接种须高达百分之80以上,才有可能有效应对新常态下的疫情演变。

这里不妨就个人的理解,谈谈相关的看法。

首先,须厘清防控疫情的三个关键环节。一是对病毒的了解;二是防控疫情的决策依据,三是整体应对疫情的有效性

如果说,对病毒的了解,早已跨过了之前力求深入掌握全情的阶段,实不为过。最有力的说明就是,有效疫苗的开发与使用已成为新的趋势。如今的问题是,医疗专家和科学家要如何及时掌握变种毒株,以研发并提升疫苗的有效性。这关系科学问题。

新加坡追求的不是疫情归零,而是有效的疫情管控

新加坡对防控疫情的决策依据,大致上可分为三个阶段。这就是我们走过了常态下的初期防控阶段。即从去年1月到4月初的防控举措,从松到紧。然后,由于防控失准,疫情恶化,不得不实行阻断措施而进入非常态阶段。同年6月初开启的解封第一阶段,直到12月的解封第三阶段,体现的是从紧到松的过渡时期。今年以来,疫情虽然有起有落,不过社区病例一直还能有效的控制在低端。5月出现的新一波疫情,如今也已受到良好管控。

这说明,新加坡追求的不是疫情归零,而是有效的疫情管控。其政策目标就是尽可能恢复经济和社会活动,以减少冠病带来的伤害和损失。尽管如此,这样的情况并不是新加坡所期待的。换言之,新加坡正随着防控疫情的进展,试图把冠病疫情当作地方性的流感看待,从而开启新常态的抗疫新阶段。这关系理性决策问题。

新加坡追求的不是疫情归零,而是有效的疫情管控

新加坡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和做法,最重要的考量,显然是来自这期间防控疫情所取得的的成绩与经验教训。尽管新加坡在防控疫情的世界排名位居110,高达6万2000多起。但对比其他国家,死亡病例只有36人,医疗体系从未出现挤兑,这就意味着,它是真正做到了有效应对冠病疫情的国家。可以说,正是这样的基础和条件,提供了新加坡以新的思维迎战未来的冠病疫情。

再者,从政府公布到8月9日国庆期间,或者较后,一旦全民疫苗接种达到百分之80以上,就有条件迈入新常态的抗疫。到时的防控举措将与如今的有着巨大差别。就是不再以追踪和隔离为重要手段,而是专注受感染者的病情的轻重,采取不同的医疗应对举措。

也就是说,当全民接种疫苗达标后,冠病引发的效应势将出现新的情况。这就是,即使被感染也不会出现严重的病情,如生命受威胁。即使病情较严重者,也可通过提供氧气和住进加护病房获得应有的照顾。

话的说回来,新常态绝不是因为有了上面提到的基础与条件,就可一蹴而就。事实并非那么简单。到时我们将面对的疫情,不仅必然有来自国外的,特别是开启更宽松的入境举措,也随时地面对社区病毒再次传播的风险。

新加坡追求的不是疫情归零,而是有效的疫情管控

这就意味着,原本有效的某些基本防控举措,依然是会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被应用到新常态。就像快速检测,企业和团体自行检测;保持社交安全距离、勤洗手、戴口罩等。

写到这里,不禁让我想到多年来发生在新加坡的骨痛溢血症。政府通过整体预防措施,去年还是出现32人病逝。反观一年多来,因应骨痛溢血症和冠病19的防控举措,就凸显了两者造成的影响,其差异是何其之大。以此观之,就不难明白新加坡政府为何敢在全球疫情依然存在的威胁下,思考与启动新常态的抗疫。

新加坡追求的不是疫情归零,而是有效的疫情管控

当然,这一对策,并非毫无风险。但从国家的需要看,能做而不做是失责懦弱;能做而又能做到最好,无疑是众所期待,且体现出决策者的勇于承担。

新加坡又将交出怎样的成绩,虽有待证明,但自成一格的对策,已成标志。不论下来的结局如何,不会也不可能有作业可抄。

上一篇新闻

呵护孩子眼睛,拥有光明未来——一天六场 走遍杭州 倪海龙眼视光团队走进校园 传授“护眼秘笈”

下一篇新闻

为什么近视低龄化越来越严重?已经得了近视,究竟该不该做手术?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