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加国笔记二

来加拿大小住四个多月,虽然语言不通,但时常出去看看,留下些印象,近几天,把在加国的旧作,整理一下,拢到一块,以便阅读。

一、一路向行,好人相助

8月中旬,去加拿大探亲,这是半年前就已经计划好了的事情。

离开中国一个多月前,许多友人按照中国习俗,先后安排,掀起了为我送行的"高潮"。他们纷纷设宴,拿出好酒,亮出心意,为我送行。之中,有战友,有同事,有同学,有乒乓球俱乐部球友,有家庭,有本地朋友,还有外地朋友等。最让我感动的是,几个好友带着夫人,拿出深藏多年,自己舍不得品尝的茅台,惺惺相惜为我送行。

无论亲朋同事战友同学,在送行宴上,他们对我,大有“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之情,让我记住,“桃花潭水三干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让我感受到兄弟姊妹亲情般的关怀。

和父母告别了。8月12日,我去父母家,和年迈的父母、大弟作行前最后的告别,父母对我反复叮嘱,去加国的注意事项,“儿行千里母担忧",面对八、九十岁高龄的父母,我心中一阵酸楚,“可怜天下父母心"。大弟冒着酷暑,为我做了丰盛可口的饭菜,其乐融融的为我送行。

我明了父母和朋友、战友、同事和同学的一片心意,他们希望我顺利到,平安归,希望我顺心顺意,升级当姥爷,同享天伦之乐。希望我在异国他乡并不孤单,远在万里之外,有亲朋好友心意相伴,犹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还有,有朋友知道我不会英语,为我送来翻译机,让我在异国他乡,不被语言难倒,不至于尴尬。

还有,亲戚借给我一个大箱包,我只有一个轻便新型大箱包,另一个则陈旧了,用了亲戚的大箱包,既轻又便,好使好用。还有亲戚答应,我出国期间,他定期来我家看看,让我在国外,免了后顾之忧。

还有,有朋友叮嘱我,出国能带什么?说是有些东西不放便带的话,他让朋友从加国大城市寄到温莎。

临行前,几个朋友与我商量,怎么走好。朋友提出两个方案,一是派车连人带箱一起走,当天从济南出发,早走早到机场,不误飞机。二是派人送我,怕我一个人拎着两个各23公斤的箱包不便,派人伴我上高铁,到京后他再回济。

思来想去,觉着高铁更简捷准时,和朋友商定后,决定当天早走,到达北京,当地朋友接上我直奔机场,确保不误。

赴加国的行程开始了。8月13日凌晨,一个战友,他和我同年当兵,同在近邻连队,如今又同在济南为近邻,没顾上吃早饭,开车来到我家门口,帮我装上行李,开启了加拿大行程,让我体验到何谓"远亲不如近邻"。

在去车站的路上,望着渐行渐远的济南,我心中默念,父母和亲戚们,朋友战友同事们,谢谢你们为我送行,我不论去多久,不会忘记家乡,不会忘记亲情友情,我还会回来的。

有惊无险的晚点。8点零6分,济南至北京高铁,准时从济南站出发,不一会便来到济南西站,停下来不动了。我们被告知,线路故障,临时停车。

平常,人们埋怨时光无情,流逝的太快,此时,却嫌弃时间太慢,每一分每一秒似乎过的好久。我询问列车长,得到讯息,不会耽误我去北京登机的。

在焦虑中渡过了两个小时,列车重新启动,重新燃起希望之火。

在误车期间,北京朋友似乎比我还焦急,几次来电询问,生怕误机,此番心情完全和我一样,我甚至都想到了如果高铁晚点,改鉴机票。为此,和女儿和加拿大航空公司取得联系。女儿为我,夜深没敢休息,等到确认不会误点,不用改签方才休息。高铁晚点,牵动的不仅有我,还有女儿和朋友。

为我准备了午餐。眼见着济南至北京高铁晚了2个小时,把下车后吃午饭的时间挤掉了,只能下车后直奔机场了。快到北京时,肚子也不争气,咕噜咕噜叫起来,要吃饭了。好在接站朋友买来热腾腾的庆丰包子,在去机场的路上,让我在车上踏踏实实吃了离国前最后一顿午餐。谢谢朋友,免了空腹上机的困挠。

在北京机场,朋友帮着我,搬行李办手续,安全顺利办完登机手续后,我一看时间还早,找了个闲坐,和他聊工作聊生活,他当兵和到地方工作时,先后曾和我一个单位,后又和我小弟为同事,这就是缘份。

飞机上热心的中国小姑娘。登上飞机后,满眼望去,大多为中国人,这是祖国强盛的标志。邻座有位会英语的中国小姑娘,我们闲聊了几句,知道她是多伦多大学留学生,此时我放心了,不用为语言交流犯愁了。后来发现,加航班机上有多名会中文的空哥空姐,语言交流上没有问题了。不会英语者,出国就怕语言障碍。加航提供了四餐,每次邻座小姑娘帮助点餐,让我吃上喜欢可口的饭菜。谢谢国际航班上邂逅相遇的中国小姑娘。

女儿邀请函的作用不小。在多伦多机场,出海关时,工作人员见到邀请函,二话不说放行,领行李还算顺利。但在转机口上却被拦下,让我去一处办公室抽检行李。一进屋,看到几位先行者,行李箱被打开,东西翻的乱七八糟,我想,这是第二次来加国了,再者所带东西都是合规的,不用怕,沉着冷静和"洋人"打交道。我灵机一动,不仅拿出护照、登机牌,还拿出女儿邀请函,工作人员一看,大笔一挥,免检放行。此时,心中不免连谢细心的女儿,帮我顺利渡过海关。

到达多伦多后,我并不孤单。在一个候机厅里,有近百人在等待飞往不同方向小城市的航班,我环视四周,就我一个中国人。

远在万里之外的友人,为我发来精心挑选的歌曲,让美妙的歌声伴我相随,让我不再孤单寂寞,同时,友人叮嘱我,"深呼吸,别着急”,让我感受到万里之外传来的慰籍。

还有,在多伦多机场,收到来自祖国家乡的以及其他一些友人的微信问候,远在异国他乡,感谢朋友们的关心牵挂。

飞机改飞时,有朋友伸出温暖的双手相助。在等待飞温莎的时间里,先是告知飞机夜里11点起飞,晚点1个小时,到12点时又说停飞,改乘明日航班。获悉此消息,思想不免引起一阵波动,因为候机者多为加国人,在机场办理住宿等手续,语言交流又成了问题。就在“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位中国小伙突然出现在人群里,让我眼前一亮,赶紧上前搭讪,他爽快答应帮助我。办好酒店等手续,他和我同出机场,搭上出租,半小时来到多伦多市中心酒店,又帮我办理好入住手续,我心中充满了感概,这世道上还是好人多。我们彼此留下了微信。此刻已经凌晨两点半了,冲澡后即刻安心入睡了。第二天早晨,按约定时间他过来找我同去早餐,饭后他约上出租和我同奔机场。我们按点赶上飞机,飞到温莎机场,恋恋不舍告别了这位福建小伙,我从心底感谢他,如果没有他,我作了最坏打算,一旦只身一人,语言不通,就不去市里住宿了,我只能在机场里过夜了。

在温莎机场,女儿前来接机,久违的父女相见格外亲热。高兴之后,麻烦又来了,我的两个箱包,因为误机没有同机到达,女儿和工作人员进行交涉,留下信息后带我回家了。女婿下班刚回家,听说箱包之事,没顾上喝水吃饭,赶紧打电话询问机场,得到箱包明天送到家的信息,果不然,箱包如期送来了。为此,感谢女儿女婿的相助。

这趟加国旅途,一路走来,顺与不顺并存,有点风雨兼程之意味。

几个节点的不顺,都有好人来相助。真是应了平时努力做好人,难时会有人来相助那句话。

我的加国旅途,之所以在不顺中顺利平安到达,幸亏那些相识不相识的好人相助,我会记住他们的,好人一生平安。

WP老马2018、8、15


二、美丽歌声伴我走四方

这几天,在加拿大,听不到在国内时常听到的音乐歌曲了。

我向来视音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音乐是人类的灵魂,音乐象一本教科书,告诉人们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音乐,有情节有故事有哲理,告诉人们怎样做人处事,讲来故事,激发喜悦,触摸灵魂。所以,音乐不仅仅娱乐,还有教育、认识、审美等作用。

遗憾的是,自小到大,没有进行过正规系统的音乐艺术学习,对这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只是喜欢从音乐歌声中,获取从听觉到心里的感受和享受。

一直以来,我喜欢听曲听歌,如果说有点偏爱,则更加喜欢西方的音乐,比如响誉中外的“蓝色多恼河圆舞曲","拉德茨基进行曲","流浪者之歌","土耳其进行曲”,“威风凛凛进行曲,"英雄”,“田园”交响曲,“四小天鹅",等等,交响乐、圆舞曲等,都喜欢听来享受。

施特劳斯,贝多芬,巴赫,莫扎特,柴可夫斯基,这些大家名曲,多少我都听过些。尽管之中内容和故事不明了,但优美悦耳的旋律,感人欢快的节奏,能够打动我心,激发情感,触及心灵。能够让我从苦闷、寂寞、忧虑、疲惫中解放出来。

过去上班时,一到周末,放出音乐来,边听边做些事情,甚为惬意,快乐。

我个人感觉,西方音乐,洒脱,漂逸,优美,磅礴,动情。所以,招我喜欢。

至于歌曲方面,因为几乎看不到歌剧,闲来,只能听些民歌和流行歌曲之类的,美声的听的少。

国外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音乐作品,十分清新动人。可能受语言障碍,我更加喜欢些经典的民歌,如《珊瑚颂》,《沂蒙颂》,《红色娘子军》,《长征组歌》,《东方红》等旋律优美,委婉动听,大气磅礴的主题歌曲,因为,那个时代的烙印,已经深深印记于脑海中了,挥之不去。当下,一些好听的流行歌曲也喜欢。

对歌唱家和歌手的印象,偏好谭晶,郑绪岚,廖昌永,刘和刚,李双江,白雪,韩磊,祖海,张也,王庆爽,刘媛媛,陈思思,于文华,汤非,凤凰传奇,水木年华等,听来抒情,高雅、大气,美妙,有的委婉荡漾,有的荡气回肠,听来悦耳动听。

我从业余角度看,一个好的歌唱家,得形象美,心灵美,情感美,音色美,才能构成让人喜欢的姿、心、情、声的音乐声乐元素统一。

个人体会,伴随一个人成长的东西,自然少不了音乐歌曲,音乐无处不在,歌曲无时不在,她已经渗透于灵魂中,浸透入脑海中,已经成为人生记忆的符号。

幼时,"两只老虎”,“丢手绢”,让人充满童趣和欢快。

少时,"让我们荡起双桨”,“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让人充满幢憬、期待和向往。

从军时,"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让人牢记纪律,遵守纪律。"义勇军进行曲",让人不忘国耻,奋勇向前。

一曲"歌唱祖国",让人信仰热爱向往自己美好强大的祖国。

所以,音乐可以净化心灵,愉悦养性,明辩是非,振奋精神,催人向上。

总之,让歌声伴我成长,伴我走向四方,伴我一生,是我的人生夙愿。

wP老马2018、8、23


三、济南的夏天

来到温莎,这几天人们喊热,让我想起了济南的夏天。

温莎,今天高温32度,低温24度,面对这个天气预报,温莎人觉着,这就是高温天气了。从心理上感觉,这个温度太高了,从耐受力上讲,的确也是热的有些吃不消。一天过来,女儿直喊热,上午去邻居一个上海老太太家串门,她也说热。从邻居家出来时,正值当午,骄阳高照,是有些热,但对我言,这不叫热的受不了,经过“火炉"里千蒸百烤的,再面对30刚出头的温度,感觉上没有那么厉害了。

由温莎的热,想起了济南的热,那才叫个热,那是个名符其实、正儿八经的热。

通常来讲,冬季退去,春天来了,春风暖熙,春意浓浓,风和日丽,外出踏青,赏心悦目,"阳春三月下扬州"。春天里呀春风来,是个充满阳光,让人心醉陶醉的好日子,“等闲识的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济南的春天在那里?这么说吧,济南没有春天,或者春天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进入5月,还没来不及穿上春季长袖,就着上短袖了。怕热的小伙儿着上短衣短裤了,爱美的姑娘,穿上五颜六色的裙装了。寒冬腊月过去不久,紧接着迎来了夏天,这就是济南,也可能说的过了些,因为“春眠不觉哓,处处闻啼鸟"的日子,太短暂了。

进入6月初,外地许多地方还春意浓浓的,未有退去的意思。济南像迎接“大考”一样,把高温天迎来了。到了7月初,温度持续走高,一天比一天热起来了,接近40度是常有的天气,让人高温煎熬,难以忍受的日子开始了。

高温高热的夏日,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什么?

我之体会:

影响了吃饭。天热了,食欲不振,吃不下去了,再美食的东西,也勾不起食欲了。有的说,吃个凉面,也不管用,多吃凉素,也不管用,反正不管什么荤素冷热饭菜,饭量一概大减。

影响了睡眠。我不太习惯一夜下来,空调不停,睡觉前开一阵子,室内温度降下来了,可以安详入睡了。然到了夜半三更,把人又热醒了,浑身汗淋淋的,只好再开会空调才能入睡,就这样一夜一夜的熬过来的。

影响了外行。因为要坚持打球,每周三、六下午,我步行去球馆,高温高热的天气,大街小巷行人鲜见,公交车上乘客少见,都"躲进小楼成一统",在家纳凉。

炎热的济南,使人特别向往凉快的地方,经常会想起四季如春的云贵,或是山东凉爽宜人的青烟威,还有,东三省、内蒙古夏凉之地,是天南地北的人们,去消夏避暑的好地方。

如果和南方相比,济南算不上什么"火炉"了,炎炎似火、如同蒸笼的的武汉、重庆、南京、长沙,那才叫个热,其热无比。

夏季,济南虽然高温高热,但一入立秋,济南早晚温差就大了,济南人像解放了样的高兴,盛夏终于过去了。此时,济南一天天开始凉下去了,特别是一场秋雨一场寒,就更为明显了。而9月份后的南方,艳阳高照,高温依旧,炽热依然,毫无退却。

十多年前,见过一报道,讨论如何让陷入“锅底”地形的济南,夏日变凉,有专家建言,和平利用原子能,在南部山区炸开几条通道,让徐徐的南风,缓缓吹入济南市区,一改"火炉"形象。可惜,时至今日,未见动静。可能目前的科技水平还没有达到,好啊,有设想就有动力,有动力就有创新,大家可以对此充满期望,耐心等待。

经过“火炉蒸烤”的,来到温莎过个夏日,犹如冰火两重天似的。在室内,开着中央空调,丝毫不觉着这就是夏日。来到室外,温莎有时阴雨,有时阴天,不觉着很热。骄阳似火的天气也有,尤其中午,紫外线照射下来也有灼热感,只是,来到荫凉处,树下、屋下,凉意习习的。

总之,同在一个地球上,夏季温差那么大。

听说,这几天,加国BC省部分地方开始下雪了,我去年7月,去过班芙国家森林公园,就在BC省。

同在一个国家,夏季温差也是很大,让人迷惑。这种自然现象,不可抗拒不可逆转。

自然对于人类,没有公平而言。

不论人在何方,随其自然,放平心态,安然渡夏,才是正道。

在济南也好,在温莎也罢,只要摆平心态,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做人也要这样,既来之则安之,面对困难,不要怨天尤人,勇敢坦然面对才是。

老马2018、8、28于温莎

四、漫步的遐想

生命在于运动。

对我来讲,运动已经成为习惯,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在国内,每天坚持打个乒乓球,或者健步走路。来到加拿大温莎,不能打球了,只能走路为主。

这里,白天的夏日,少有酷暑天气,偶尔高温天气,太阳紫外线照射下来,有些高热之感,到了傍晚,凉风习习而来,凉爽至极。

我猜想,这里为什么夏日凉爽?首先,自然条件优越,温莎位于伊利湖边,周边为著名的加美五大湖,发源于密歇根湖的底特律河从市区边上贯穿而过,和美国汽车城底特律隔岸相望。因此,此地雨水充沛,空气湿润,时常来个小雨,带来凉意。再是加国注重清洁能源,水利发电占百分之六十以上,还有风力发电,煤炭发电只占百分之十,碳排放的确少。还有加国地广人稀,利于"散热"。这里,和酷暑难熬的济南相比,确实是个渡夏避暑的好地方。

每当太阳将落,夜幕降临之际,我沿着小区宽阔干净的马路,出门健步了。在绿色丛林的掩映下,呼吸着新鲜清新的空气,有时快走几百米,有时跑上几百米,运动不仅利于健康,也会让人心情愉悦的。

锻炼身体,仅靠走路,似乎只锻炼了下肢,为增强上肢力量,不使肌肉萎缩下去,还要锻炼上肢。这不,这里有一处儿童游乐器械,供儿童在这里尽情玩耍。而我来此,比作运动器械,来个爬杆,再作个引体向上,借以强化上肢力量,让身体来个均衡锻炼。

每天无特珠情况,出门运动一下,出点汗水,吐故纳新,甚为舒服。以此增强体力,提升食欲,催助睡眠,好处多多,何乐而不为。

老马2018、9


四、加拿大浅记

今年又来到加拿大探亲,此行4个半月。去年来过2个月,并西边到过温哥华和温哥华岛,东边去过蒙特利尔和魁北克。这一东一西,全程长度达5千多公里。

加国属于发达的国家,2017年GDP15928美元,世界排名第10位,人均GDP44095美元,世界排名第18位。说发达国家,一般指生产力先进,科技教育发达,国民经济水平高,国民受教育率高,人均寿命长等。

我在加国,看到了发达国家的一些现象,感受到了何谓发达。

(一)、安全。

1、国土安全。加国三面环海,东边大西洋,西边太平洋,北边北冰洋,南边陆地接壤美国,长年没有边界纠纷和冲突,所以,军费开支较少,军队才6万人。不像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存有潜在危胁。我在加国,没有见过军人、军营和国防装备,偶尔见到天空中有歼击机在飞行。但国家主权和领土非常安全。

2、社会安全。去年加国150周年国庆,我去渥太华感受国庆氛围,当时云集了几百万人。平时首都人不多,也就1百多万人,因为国庆,许多外地人涌入渥太华,市区里人山人海的,才见到警察维持秩序,平时难以见到警察。

加国犯罪率极低,我经常白天晚上,街面上空无一人出去散步,非常安全。加国街道、公共设施里很少有监控设备。所有的建筑物,无论是办公、商场、酒店,还是医院、学校、民宅,均没有防盗门窗。加国人,大都住在别墅,只是用木扳把私人院落围起来,在里边种花种草,条件好的建个游泳池,盖个亭子等。

我问熟人,这里有没有小偷,说是也有,只是偶有在商场里偷拿东西的,因为信誉相当重要,少有人为此犯事。商场、超市有些东西如花卉、水果、地瓜、南瓜,打折的面包、糖果、饮料等放在室外,或是超市结算区外,没有人看管,要拿走得去结算,全靠自觉和习惯。我曾在超市外取过地瓜,再进超市内去结算。

3、交通安全。加国汽车千人拥有量660多辆,我国汽车千人拥有量100多辆。加国人外出,主要靠驾车,几乎每家每户凡年满18岁以上,人手一辆车,每家有几辆车是常事。出去购物、看病、办事和游玩,几乎都是开车去,所以,道路街面上满是汽车。但无论是在高速,还是市区,几乎没有见到车辆事故,应该有车祸,只是我没有见到。我们一家人从温莎开车去过渥太华和蒙特利尔,全程两千多公里,经过多伦多高速路段,车流量非常大,但没有见到一起车辆事故。

加国人遵守交通规定,车到路口,没有红绿灯,只要有标识,无论是白天黑夜,有没有过往车辆和行人,车都会停下来,观察几秒钟后重启开动。我经常在一些路口或其他地方,被过往车辆让行,让我怀有安全感,并心存感谢、轻松自如的走过去。

(二)、“城市病"。

所谓“城市病",主要指交通拥挤、住房紧张、水电紧缺、环境污染、秩序混乱等方面的问题。

1、交通。加国有140万公里公路,7万多公里铁路,10座大型机场,300座小型机场,300个商业港口。主要出行方式,远者飞机,近者驾车。

除多伦多、蒙特利尔这些大城市有"城市病",包括市区和市区外高速公路上有堵车现象,其他地方堵车极为少见。可以说不堵车不挠心,开起车来顺手舒畅。还有,停车位,这是令中国人头疼的事情,在加国不必为此犯愁,无论是商场、酒店、银行、医院等公共场所,都有富余停车位。

我在加国,坐过飞机、邮轮、火车和市内公交车。从温莎去多伦多,坐过汽车也乘过火车,不拥挤,基本上准点。在温莎乘坐公交,都有座位。残疾人也可乘公交,公交车可以调节升降,让残疾人坐上。我见过大鼻子校车,只要它一出现,所有的车都让位。校车送学生到接送点,校车一停,所有的车在距校车几十米外的距离上停住,没有一辆车这个时候会车、超车,只有等学生们下完车,校车开动起来,其他车辆才能依次行驶。但也有少数人开车不遵守规定的现象。

交通拥挤,只有在多伦多,这个加国最大的城市上下班高峰期可见到,我曾在多伦多乘过地铁,人流量较大,比较拥挤,的确“人满为患”。

温莎一个30余万人口的小城市,就拥有一个机场,可以飞往渥太华、多伦多、蒙特利尔、温哥华等大城市,还可飞美国底特律等地方,非常便利,出远门的可乘飞机出去。

2、住房。加国有1010万个住户,住房有1080万套。加国独栋、连栋、两层以下公寓房占百分之七十,剩下为高层公寓。加国从住房上看,没有城乡差别,就是在农业区,农业劳动者的别墅,分布在农场边上,一点不比城里的差。人人有住房,差别无非就是,富人住大别墅,拥有花园、泳池,有私人飞机、游艇等。中产住中档小别墅,有个小花园。穷人则住单元公寓房。加国基本上人人有房有车。但也有少量流浪汉,可能没有居所,因吸毒等原因致穷,每天到救济点领食品充饥渡日,我在温哥华市区里见过。我们国家房地产过去沿用“香港模式",现在中央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思路,调整了房地产政策。

3、水、电供应。加国水资源丰富,电力的百分之六十是水力发电,无论工农业生产,还是商业、居民用电充裕,从来不断电。对居民鼓励用电,如每天晚上7点以后,还有节假日整天,此时开动洗衣机、洗碗机、烘干机等,价格优惠。取暖纳凉,大都靠自家的取暖和空调设备,用电量比较大,但不用为缺电发愁。自来水,通到家里的水质标准较高,可以直接饮用。对加国人来说,没有断水这一说。

4、环境。清山绿水,蓝天白云,是加国一大优势。这与加国长久以来,实行严格专业的生态环保有关。除水力发电,还有风力发电,生物能源发电和太阳能等,煤炭发电正在逐步取消。由于注重碳排放,保护环境,加国的确没有污染的天气,白天,白云飘飘,天空湛蓝。夜间,抬头望去,月亮当空,繁星滿天,飞行器都能看见到。冬季,没有雾霾这个概念。雪花飘洒下来,洁白剔透,没有污泥,如同是雪白的世界。同样,夏天雨水下来,流到地面像清清的泉水在流动,把马路冲刷了,太干净了。

在道路上行走,川流的汽车疾驶而过,没有尘土飞扬的,这与空气无污染,地面绿化覆盖率高,地面道路整洁,国民讲究卫生有关。

5、公共卫生。在加国,没有见到过环卫工人在打扫街道卫生,但街道等公共环境卫生整洁。加国人,没有在室内抽烟的,没有随地吐痰的,没有乱扔脏物的。我经常出去散步,见到马路边沟底下,也偶有遗弃的塑料饮水瓶,不多见的。加国到处都是花草树木,河流水泊,但夏季苍蝇,蚊子等极少,与卫生整洁有关。公共卫生间的整洁,最有代表性。加国卫生间洁具洁净明亮,备有洗手液和卫生纸等,没有异味,地面没有污物,使用起来干净舒服。去年,我去洛基山脉旅游,野外厕所,条件简陋些,但备有洗手液、卫生纸等,不时见有环卫工人过来清扫消毒。

每个家庭按规定回收废品,一类是不可回收的,如脏纸、鱼肉骨头等垃圾。可回收的分两种,一种金属、塑料,一种废纸、废纸盒等,都要清洗干净,分类放入桶内,按每周规定的时间,放在门口,市政来车,挨家挨户拉走。

6、公共秩序。加国人素质较高,表现在,商场超市医院等排队,没有加塞的。酒店就餐,没有大声喧哗的,没有酗酒的。公共场合,没有吵嘴打架的。我跟家人去过医院和诊所,首先干净,墙面地面床面桌面,一尘不染。其次没有闹声,房间内悄然无声,大家安详的坐在那里排队就诊,医院就该是肃静安逸的地方。加国孩子上小学中学,不用家长接送,有校车完成,非常安全。我国,家长接送孩子是一大社会现象。

这些井然有序的现象,给人们带来的是,没有公共制造的困挠、烦恼,一片和谐文明友善热情的氛围。上述这些遵守秩序的表象,给人以安逸和友好感,也反映了加国国民整体素质。

(三)、食品。

加拿大食品名列世界第一。

1、生产环节。加拿大耕地丰富,实行轮种,化肥农药用的少,在大型农业用地周边,配套一个生产有机肥料的设施,把牲畜的排泄物和庄稼遗留物,做成有机肥料供给农场使用。

2、食品召回管理制度。每年发布300多个食品召回令,有效保障食品安全,而且,召回令视为有罪,可以罚款和判刑。加国也有食品不安全现象,但一旦公布,涉及企业名声和销售额就会下降,有的甚至破产。

食品检验局一线质检员每天去食品加工企业,检查食品卫生并进行抽查。到超市检查,更是常有之事。

3、食品安全信息。所有信息对消费者公开,经常发布卫生抽查报告,让加国人知道,那些食品质量合格安全,因为加国人生吃蔬菜,偶尔也有吃了不净的菜得传染病的现象,所以,一旦有这种情况,相关部门会立即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4、销售渠道。加国没有露天的早市或者集市,没有小摊小贩,全都是超市,超市里的销售,除干果、粮食、点心、糖果等外,生鲜、速冻的都放在大型冰藏柜中,超市里冷藏柜,环绕超市一圈放置。超市都有自己的冷库和包鲜运输车辆,保证食品质量和新鲜、安全。

民以食为天,关于食品,多说几句。

一是食品讲究卫生和包装。果菜,都处理的干干净净,生产企业在进超市前,都用专业设备进行清洗,再打理包装。这些蔬菜和水果,不带一点泥巴和脏物。加工食品,包装漂亮鲜艳,非常诱人。我过去工作时经常参加一些展览展销活动,也讲我们的包装差距,现在加国看,差距确实不小。

二是食品确有"味道"。牛奶,喝起来香香的,有牛奶味。酸奶,又浓又稠又可口。冰激凌,奶味、巧克力味、果味特浓。鸡蛋,能吃出香味来,国内山鸡蛋才有的味道。据说,加国畜牧喂养,以谷物、草料为主,所以,保持了原始鲜美的味道。面包,是加国人主食,各种口味的都有,精面的全麦的,口感不错,有的面包像国内粗粮式的,时间长了,不吃馒头也行了。蔬菜类,黄瓜个大但味道差些,西红柿好些,有西红柿味道。白萝卜味道不错,但白菜味道,比国内的差些。土豆的味道不错,烧牛肉和蒸着吃很香。长豆角、茄子味道也好。洋葱不错,我经常生吃,杀菌。

马识途《西欧游记》中描述,国外曾羡慕上世纪八十年代前,中国农产品原生态生产,原汁原味的,这种“味道”,以后还能找回来吗?

(四)、物价。

人们都非常关心物价问题,因为这是民生的基本问题,大家都以为发达国家物价高昂,但其实不然。

1、食品。

油盐酱醋。玉米油、葡萄籽油等,有的油只有几加元1瓶,6斤瓶装橄榄油不到20加元,国内橄榄油很贵的。

米面。面粉40斤一袋,7、8加元,大米包括泰国香米,16斤一袋15加元左右。

肉蛋奶。牛肉便宜时2斤7加元。猪肉感觉比国内便宜。鸡蛋12个一盒,便宜的有的2加元,也有3、4加元的。4斤不到4加元,酸奶,大品牌的,650克一桶3、4加元,小品牌不到2加元。

果菜。黄瓜、西红柿、茄子、西葫芦等,1磅2加元左右,生菜、白菜等,1磅1加元左右。一般的香蕉、苹果、挑、梨、葡萄,1磅1加元左石,好的2一4加元1磅。牛油果、提子、蓝莓、西柚、橙子,都比国内便宜。

加工食品。1加元能买到一个大面包,够一个人吃好几天。300克饼干,不到1加元。各种巧克力,价格也不高。麦片,2斤装不到2加元左石,便宜的2斤1加元。

矿泉水、饮料。一大桶水,几加元,5斤的大瓶可乐,有的1加元。各种饮料,从1加元到几加元不等。

酒水。红酒、洋酒和啤酒,除本国外进口的不少,但价格不高。红酒,1瓶10多加元的很多,小瓶啤酒1加元左右,有些好品牌的洋酒,上百或几百加元的也有。

酒店就餐。三、四人加上小费也就一百加元左右,如果不吃高档的。

加国食品价格不高,与本国农业与食品工业发达有关,加国盛产小麦、大麦、燕麦,牛羊猪蛋,果菜等,饭碗始终端在自己手里。

美国、德国等食品更便宜,因为农业与食品加工业发达。

2、服装。

大部分衣物、鞋,过百元的不多。我逛过多伦多、蒙特利尔大商场,有贵的也有便宜的。运动品牌,有些鞋、衣物等,也就几十加元,上百元几百元的也有。

3、住宿、交通。一般的酒店,如汽车旅馆,几十到上百,我在温哥华住过中档的,一晚上200多加元。公交车一次3加元,可以换乘其他公交车。

4、房子和车子。温莎,一套小别墅,不到30万加元,大的50万加元左右。多伦多、温哥华房价高。加国人,大多买2手车,大都1万加元左右,2万多加元可以买个好些的,而且全是美国、德国、日本原装车。

上述物价,如果按照汇率计算,应该高于中国。但按加国人的收入,比较消费,许多东西便宜。据说,加国人均年收入5万加元左右,但税率高达百分之二十多,扣税后,收入没有那么多了,所以,物价不会太高的。

我感觉,加国政府的政策,让人人都能吃上饭,吃饱饭,富人吃高档的食品,中产吃中档的,穷人吃低档的。开有一元店,许多食品,一至几元就能买来。在住房等基本生活方面,保持基本物价,居者有其房,达到吸引人才、技术、投资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社会持续健康稳定。

(五)、上学。

加拿大的教育水平在世界上是名列前茅的。

1、学前教育。公办幼儿园,主要由政府资助。老师都是由经过严格训练,持有大学文凭并有职业执照的高素质老师担任。此外还有私人开办的收费托儿所和幼儿园,但也必须由具有政府执照资格的人当老师。这样就保证了孩子所受教育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2、小学教育。在加拿大,只要是年满6岁的儿童就可以报名读小学。小学的课程主要有英语、数学、科学、社会、艺术、健康与体育等。学生的作业要求在课堂内完成。

加国的课堂教育与课堂外教育比重是一样的,教育的侧重点以启蒙为主,学校经常会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还有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3、中学教育。加拿大实行中小学义务教育,孩子从学前班开始直到高中毕业全部免费。中小学校并没有重点和非重点学校之分,而是按照学生所住的区域就近上学。加拿大没有全国统一高考制度,上大学靠平时的学习成绩和个人能力所决定,所以学生们没有很大的学习压力,完全是在一个轻松自愿的学习环境中学习,个性可以得到一个充分的施展。

4、大学教育。加拿大有许多世界著名的大学,如麦吉尔大学、多伦多大学等。大多数高中毕业的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平时学习成绩和志愿上自己喜欢的大学。大学的教育采取的是宽进严出的政策,如果一个学期里有两门不及格就会被淘汰,被淘汰的学生可以转专业、转学或到社区学院上个大专或接受某种技能培训而早日就业。

我在加国,经常看到,下午3点多钟,校车把学生们送到家门口,孩子们没有家庭作业,回到家先做各种体育活动。许多家庭在家门口草地上设置蓝球架、小型足球场,孩子们三五成群打蓝球,踢足球,还有的孩子在住宅区内的街道上骑自行车锻炼身体。加国人很重视青少年的身体素质,青少年近视眼很少。

有人说,我国教育改革不成功,起码单纯追求升学率这个思路就不对。

(六)、看病。

加国人口出生死亡率10万个7例死亡,列美州第一位。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0万个不到5人。30至70岁之间,少有人染上心血管、癌症、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病、肝病、胃病等,不到百分之十。目前,加国人均寿命82岁,世界排名第8位。

1、医院分类。分普通医院和教学医院,有公立、私立医院,还有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加国有1200多所医院,但绝大部分是公立。

2、人人拥有一张医疗健康卡。都可以在医院里接受免费治疗或手术,加国人均寿命高,与免费治疗,与加国的诊断技术、治疗技术是世界一流有关。

3、看病的流程。先看家庭医生,家庭医生看不了,推荐给专科医生。医生负责小病,大病得去医院。医生护士十分敬业负责,没有收红包的。

4、住院费用全免。在医院里治疗,作手术、生孩子,所有费用由政府负担,包括伙食和护理费用。如果住院,从牙膏、牙刷、内裤、袜子、男子的剃须用品,一日三餐、水果、饮料,包括护工都是医院提供的。不需要家属陪护。连上厕所、洗澡、擦身,天天换衣服都由医院负责。

5、医院环境肃静。医院、诊所看病,见不到人多、喧哗的景像,极其肃静,人们说话都轻声细语,护士按号招呼病人就诊,语气柔和友好。

6、医药分家。治疗免费,药自己花钱,如果有医疗保险可免费吃药,65岁以上老人和贫困线以下穷人免费,大病如癌症,政府给予一定比例的报销。

7、卫生予预措施好。如肝病、胃病等传染病较少,每个人的身体病情信息,医院、社区健康中心和家庭医生都有。

8、保健品好。人人都吃保健品,对健康有益。

但在加国看病治疗,得“按部就班",如作个仪器检查,急病大病作手术,不能立马就做。不像中国,很快搞定。加国得排队等候,有的十天半月的也不一定排上。

我们国家看病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小医院冷冷清清,和加国形成鲜明对照。

(七)、养老。

1、加拿大养老保障制度。有“老年保障金计划“,为65岁以上,年满18岁以后在加国居住满10年的老年人提供每月1300加元保降金。有“养老保险计划",参保对象为年满18岁的劳动者,参保人在工作期间微纳一定的钱给该计划,自60岁开始按月领取养老金。

2、有自理能力的住老年公寓或老年社区。这些都是政府出资兴建的,老年公寓,有客厅、卧室、客厅、卫生间、厨房等,房租很低,有自理能力的老人,在这里生活没有问题。

3、没有自理能力住政府办的养老院。养老院条件优越,如同医院,提供24小时的护理,一人一间房,食谱由营养师设计。加国老人到了晚年,一般都卖掉房子,把余生留在养老院,交上费用,管吃管住管医疗,不用家人陪护。只是费用较高,每月三千加元左右。

当你老了,走不动了,就要考虑养老这个沉重的话题。中国主要是家庭养老,靠子女或雇人在家照料。我们这一代人,只有1个孩子,沿用家庭式养老已不适宜,但我国养老院大多价高质量差,老人不愿去。但愿中国康养事业发达起来,让我们也有个幸福的晚年。

在这里,听一些中国人讲,还有自理生活能力的时候,喜欢在这里安渡晚年。如果经济、语言方面没问题,就在加国安心养老了。而语言不通、无法自理、子女又去其他国家了,有些就选择回国养老了,他们宁肯放弃身份和加国免费医疗和生活补助,因为中国经济社会包括医疗比过去强多了,吸引少量中国老人回国养老了。

(八)、居住。

加国地广人稀,近1千万平方公里,有效国土面积50万平方公里,居住3千多万人口。

大部分国土靠近北极,冬季寒冷。曾看过一个资料,由于温室效应,多年以后,北极冰川终极化掉,形成海洋,许多国家城市可能被淹没,其中有我国上海等。此时,加拿大气候大变,由寒冷转为温暖,这可能是一种予测吧。

加国冬季的确寒冷,但也有许多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如温哥华等地,夏季20度左右,冬季零度以上,四季如春似的。

加国受历史定居、气候和经济等因素影响,大数人居住在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南部地区,卑诗省西南和阿尔伯塔省,北部地区人口密低非常低。

加国人口2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有20个。百万以上6个,多伦多600万,蒙特利尔410万,温哥华246万,卡尔加里139万,渥太华132万,埃德蒙顿132万。

我所在城市温莎城市排名16位,33万人口。

从气候上看,加国适宜居住的10个省份情况如下。

1、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农业、林业、矿业、渔业、旅游业为主,世界名城温哥华所在地。该省西靠太平洋,冬暖夏凉,气候温和,空气湿润,冬季即使下雪,时间不会太长,气候条件最好的省份之一。

2、阿尔伯塔省。石油为主,人均GDP8万多美元。温带气候,夏季平均温度15度,冬天北部有时达到零下20度。

3、萨斯喀彻温省。为产粮之篮,麦田和牧场闻名,石油、矿业发达。平原地带,气候干躁,夏季平均25度,冬季平均零下25度,较为寒冷。

4、曼尼托巴省。加国交通枢纽,制造业、农业、建筑、水电和矿产业。该省温带大陆忙气候,夏季在25度左右,冬季最低零下24度,日照时间量的省份之一,适合人类居住的省份之一。

5、安大略省。首都渥太华所在地,工业、农业、旅游业发达,有汽车城湿莎、钢铁城汉密尔尔顿。夏季,20至30度,冬季,一般零下10度至20度,最低零下25度。

6、魁北克省。航空业、高新技术为支柱。夏季,平均26度,冬季,日平均零下10度。

7、纽芬兰省。渔业、造纸业发达。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平均10至15度,冬季零下4至9度,适宜人类居住。

8、新不伦瑞克省。林产品、食品加工业发达。夏季平均22度,冬季零下15度左右,适宜人类居住。

9、爱德华王子岛省。渔业、旅游业为主。夏季20度左右,冬季零下3至11度,适宜人类居住。

10、新斯客舍省。位于加拿大东海岸,四面环水,岛屿众多,渔业、农业、信息产业为主。四季宜人,最温暖的省份,地球上最适合人类居住地之一。

形成上述的一些感受,来自于,一是个人看到的,二是和家人交谈的,三是看了些相关资料。由于受语言、文化等限制,加国的经济社会发达情况还没有完全了解到,只是"窥一斑见全豹”,不一定准确。和中国相比,加国也有不及的,如高铁,手机支付,共享单车等。看了发达国家,感到我们国家,有些"硬件”上去了,不比发达国家差,但“软件”方面差距较大。我们应当承认差距,正视差距,迎头赶上。今年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发生了巨变,期待我们国家有跨入发达国家的那一天。

Wp老马2018、11、26


六、初冬的温莎

今天早晨醒来,向窗外望去,又是一个雪白的世界,夜间又飘雪了。

很多人都喜欢冬去春又来,花谢花又开的美景。但是,大自然的规律是不可抗的,岁月总是匆匆,四季轮替着。我 8月来到加拿大温莎,过了夏秋,落叶缤纷,冷风寒韵, 在渐渐流逝的时光里, 于11月迎来了初冬。

在济南过惯了温和的冬天,经常暖暖的,像老舍《济南的冬天》所述。在温莎迎来了初冬,白天还好,在阳光下还有些暖意,晚上却是寒风扑面袭来,虽没有刺骨的冷,但总觉着凉凉的,像我国胶东的冬天。即使这样,和加拿大最冷的地方相比,这里就算暖冬了,对于加拿大来说,暖和是一个稀有条件。

初冬的温莎,时不时飘来一阵阵雪花,展现出了特别迷人的一面。温莎周边有底特律河、圣克莱儿湖、伊利湖,因为富水,气候温暖,让人心情绪畅。温莎市是加拿大最南部的城市,位于美国与加拿大共有的圣克莱尔湖和底特律河畔,在温莎市区著名的沿河路散步,对面就是底特律。底特律河宽阔、清澈,微风吹拂,在阳光下,波光粼粼。湖水把温莎围了大半圈,水地相连,气候湿润,夏季不时下雨,冬季不时下雪,水土相连,滋润万物,是个温暖迷人的地方,天意给温莎造就了一个好地方。

初冬最先带给温莎的信息,就是下雪了。进入11月以来,雪花漫天飞舞,洋洋洒洒走过来了,步履是那样轻盈、舒缓,悄悄然从遥远的天际飘落,片片光洁如絮的雪花落在光秃秃的树枝上,落在宽阔的大地上,雪霜覆盖在绿草地上,伴随着阳光照耀晶莹剔透,太阳出来,阳光照射下来,草雪相拥,分外耀眼。屋顶上雪白的一层像是棉花铺在上边,那是雪在为人们编织厚厚的洁白的羽绒衣。此时,那灰蒙蒙的天空似乎也清郎起来,大地和天空完全融和在一起,好一派银装素裹的世界。我在这里已经看到10余次小雪了,大多是夜间飘洒下来的。不过,好景不长,白天在阳光的照耀下,不一会功夫,薄雪很快就融化了,变成了淙淙流水,在路面上缓缓流趟,像是泉水从地面上冒出来似的。

初冬给温莎带来了干净清爽的天气。在济南过冬,为防雾霾,迫不得已戴上口罩,起码是个心理安慰。到了冬天,济南满大街行人戴着各式口罩,活像个口罩“超市"。我也戴习惯了,在温莎过冬也戴着口罩出门。但没几天发现满大街就我一个戴口罩的,弄的不好意思,索性不戴了。其实温莎没有雾霾,只有晴天和阴天之分,济南的蓝天是“奢侈品”,这里的蓝天“物美价廉”。天气晴朗的时候,阳光铺撒在大地上,和大地的白雪,耀相映辉,发射出阵阵光芒,带来清爽的空气,人们都喜出望外的出门了。经常见到有跑步的,骑车运动的,孩童们放学归来,三五成群的打蓝球、踢足球。一旦天气阴沉的时候,大白天的,像是夜幕降临,天上乌云密布,黑压压的,路面上飞奔的车流,稀疏的行人,都在匆匆赶路。偌大的市区,人们居住的小区,不见人踪迹了。看来,不管在那,人们还是喜欢晴暖干净清爽的天气,我在想,什么时候,济南的冬天,也是一个天蓝蓝,雪白白,干净清爽的冬天。

初冬改变了小动物的生活生存方式。加拿大是个动物的世界,有许多小动物生活在社区周边森林里,与人共存,这些小动物经常跑到人们住宅院里觅食。我的邻居每天放上鸟食,引来小鸟无数,有的不走了,在我住宅后院一棵硕大的枫树上搭起了鸟窝,天好的时候,早晨鸟儿叽叽喳喳的,能把你吵醒,天不好的时候,鸟儿不见了,不出声了,"千山鸟飞绝“。走在公路森林边上,红常有小松鼠、小野兔、小鹿在你面前窜来跑去,出来觅食。但老天爷一变脸,动物全无踪迹了。人们大多喜欢清朗的冬天,动物也有这种灵性,随自然的变迁,调节生活生存方式。

初冬造就了植物的变化。温莎的植被履盖很好,到处森林密布,花草相拥,草木丛生,这里有枫树、云松、冷杉等树,有些叫不上名子来。天变了,植物也在变。秋风扫落叶,萧瑟的秋风,把阔叶林的叶子刮的剩不了多少了,紧跟着强劲的冬风,顿时把许多百年大树的叶子刮走了,树干树枝光秃秃的了,剩下的只有深褐色的刻满年轮的树干矗立在那里,像一幅幅水墨画。但唯有松树傲立霜雪之中,还是那么翠绿耀眼,在冬雪中显的更加漂亮迷人,每当走到这些松树前,我禁不住停下来看一会,会想起陶铸《松树的风格》“松树郁郁苍苍,生气勃勃,傲然屹立。它们那种不畏风霜的姿态,却使人油然而生敬意,久久不忘”。我想,面对寒冻,松树依然那么挺拔高傲,任凭风吹雪打风格不变,这大概就是松树的精神,难怪千百年来,那么多名人大家颂扬赞美它。

初冬的凌晨雾气,包饶了温莎。冬天的早晨,是美丽、奇妙的早晨。清晨,打开房门,只见眼前的一切都笼罩在一层缥缈的轻纱里,连初升的太阳也隐去了它鲜艳明朗的脸,只剩下一圈红晕,迷茫中透出些红光来。到了白天,有时候大雾弥漫,茂密的森林,成排的建筑物,完全隐在了雾中,大雾缠绕住了温莎,这里的树林静了,绿草静了,湖水静了,汽车城里的汽车静了,仿佛

万物都在屏住呼吸享受初冬。

初冬的夜晚,早早的就把水色光亮洒向了大地。每当夜晚降临,我会出来散步,街面上空无一人,当空的月光,像是给我引路,与

我为伴,那淡淡的一弦月晕,只有一点点悬挂在枝头上,静静的。有一天黄昏,天上的云彩格外耀眼,像是火烧云似的,我赶紧向着太阳落下的地方去追赶,但初冬的夜晚来的太快了,我紧赶也没有赶上,火烧云不一会就不见了,只有乌云布满夜空,但落日的辉煌,却留在了脑海里。

初冬的温莎,不改经济运行的繁忙。温莎与美国密歇根州的底特律隔河相望并通过大桥、隧道相连,底特律为世界著名的汽车城,温莎号称加拿大汽车城,有背靠大树好乘凉的意味,底特律经济回升,温莎经济也见长。加美贸易的百分之二十五,从温莎和底特律口岸进出。我住所不远处的高速公路上,大货车川流不息,一派繁忙景象,路边上酒店、餐馆、汽车旅馆一个挨着一个,生意兴旺,也算一景。由于冬天温莎少有天寒地冻,公路上的运输物流浩浩荡荡,大货车一辆接着一辆呼啸而过,场画非常震撼。温莎以汽车为支柱产业,带动了不少产业链,冬日里劳动者依然在红红火火的忙活,让温莎的经济在初冬中依然那么繁荣,经济是基础,经济好了,人们的生活才好。

初冬,不如隆冬神圣庄严,不如金秋给人以收获的喜悦,然而,它却承载着别有的一份美丽,让我眷恋。冬天代表着一种生命体验,代表生命对信念的固守。

温莎的初冬,别有一番滋味,别有一番诗情。

WP老马2018、11、30于温莎


七、冬天的加拿大

今年来加拿大探亲,过了夏秋,迎来了寒冬。人们都说加拿大冬季寒冷,冷到什么样?不得而知。我从中国来到加拿大,在这里待到12月底,要在加拿大渡过大半个冬天了。

(一)寒冷的冬天,适合居住吗?

这是人们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我国东北三省,许多老人像候鸟式的,冬天都去海南过冬了。

加拿大国土面积非常大,气候类型非常复杂,其中北极地区是加拿大最寒冷的地区,终年气候寒冷,人口比较稀少,有大片的无人区。但在加拿大东南部,主要分布着纽芬兰省、安大略省、魁北克省和爱德华王子岛等,气候冬暖夏凉,非常舒服的气候,这里也是加拿大人口密度最大的地方。西部温哥华,是加拿大所有城市中的,全球最适合人类居住城市排名最靠前的。温哥华全年气候温和,夏天气温一般在20度左右,冬天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上。夏季我去过温哥华,在这里一点也找不到烈日炎炎的夏烤,整个城市就像一个大花园,如同新加坡式的,伴随着花园的世界,走在街上,阵阵凉风扑面而来,非常舒适。温哥华一年四季都比较舒服,夏天不太热,冬天不太冷,冬天的时候也降雨。

加拿大,春夏秋不用说了,景色美得难以置信,就算是冬季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熬。虽然外面有时零下20多度,但是一般都是晚上的最低温,这个时候大多数人已经回家了,而且这样的温度时间很短,一般一年中2周左右。这里冬天最冷时,白天室外温度一般零下几度到零下十几度偶尔还有零上。

讲一个地方适合不适合居住,除了有适宜的气候条件外,还要看福利保障,社会秩序,文化习惯,环保等条件,不能只是单一的看气候一个因素。

加拿大有非常完善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体系,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加拿大政府提供的福利也比较多,比如社会福利金,失业金,医疗保健,退休金,养老金,牛奶金,托儿补助金,配偶津贴等等。加拿大拥有世界数一数二的教育水平、师资和教育体制。另外加拿大的社会秩序也是很好的,平均犯罪率比较低。

还有,加拿大冬季没有雾霾,整个国家和人民讲究生态环保,冬天取暖,几乎不用火力发电,用水电、风电、核电等,环保清洁,和我国相比,这恐怕是加拿大过冬的一大优势。

(二)寒冷的冬天,人们是怎样生活的?

加拿大许多地区,有些像我国的东三省。面对寒冻,人们冬天过的咋样?我在这里体尝了初冬,有时候夜间零下近十度了。我的感受是,室外寒气逼人,室内温暖如春。

公共场所里暖洋洋的。冬季,无论是商场、超市、银行,还是医院、酒店、餐馆等公共场所,一进门就感到一股暖流迎面而来,暖暖的,室内温度非常舒服。卫生间里也是非常暖和,打开水龙头,流出来的水都是热的。去酒店吃饭,客人入坐后,服务生端上来喝的水是凉的,他们不喝开水,坐在暖洋洋的屋子里,喝着凉水或啤酒,吃着西餐,望着室外皑皑白雪,倒是另一番异国风光和心情。

住宅里温暖如春。加拿大的住所,别墅居多,这种房子,以木质结构为框架,在木墙内装有保温层和防火层,木墙外有砌砖的,也有铺石膏板的,门窗玻璃一般都是双层以上的。室内取暖,别墅里靠烧煤气的暖气炉,温度自已调节,非常方便。一般都在20度以上,外面北风呼叫,鹅毛大雪铺天盖地,室内却有着如春天般的温暖,舒适宜人。

住宅需要做好防寒准备。 入冬前家家都要检查维修供暖系统,尤其是在进入寒冬之前仔细检查,确保能正常运转。

汽车的防寒非常重要。汽车,对于加拿大人来讲,是出行必备的交通工具,一般18岁以上,一人一辆车。我见过许多老人,自己开车去超市购物,这些老人能开车的时候就自己开,一年四季如此。冬天出门,还是离不开车。所以,冬季天寒地冻,经常地面积雪或结冰,给开车带来的险情增大。无论是老司机,还是新手上路,或许都会面临大雪封路的情况。开车防寒非常重要。 一般出门前,先了解天气状况和路况,确保汽车加满油。如果是寒冷的地方,又是长途,车内放置紧急求生物品如食物、水、毛毡、衣物、电筒、雪铲。在冰天雪地里行驶, 保持车速和车距,遇到极端天气开车会更加小心。我在温莎这些天,虽然经常下雪,但路面上没见过积雪,很快就化了,不影响行车。

自11月以来,已经先后下了十余次小雨、雪了,大多是夜间飘洒下来的。但白天太阳一出来,雪就融化了。

听家人讲,12月份以后,到来年3月以前,会有大雪飘下来,厚厚的堆在房前屋后。每逢大雪过后,人们都要打扫门前雪。街道上的积雪,市政会派扫雪车来处理。每家每户主要是及时清除门前积雪和冰层,保证安全。

(三)、寒冷的冬天,加拿大有什么美景?

在人们的想像中,冬天,到处是雪原茫茫,如同林海雪原,没什么可看的。我所在城市温莎,的确没有什么可看的,但是在有些地方,冬季大有看头,而且异常精彩。我翻阅了些资料,举几个例子。

温哥华港湾,有冰天雪地的美景。

班芙国家公园路易斯湖。夏天我曾去过,非常漂亮迷人的湖泊。据说冬季湖面上的冰莲花,美丽又纯洁。通常冰莲花直径都在3到4厘米,从湖冰裂缝中生出。这小小一朵花里有着极高的盐含量,化学物质的浓度也很高,尖刺状结构中寄居着大量微生物。班芙国家公园亚伯拉罕湖,即使是完全冰封也依然保持春天里的绿色。湖底的甲烷气体还没来得及冲出湖面,就被寒冷封死在冰中,形成一个个的小气泡。形态各异的气泡精心封印在湖水里。自从一组照片震撼了世界之后,每年都有无数人蜂拥而至,争睹加拿大的冬日奇观。

加拿大北极圈里的冰莲花,花瓣精致、娇嫩,连绵不绝地盛开在阳光下的海面上,让人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世界闻名的尼亚加拉大瀑布,去年我去看过,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画境,和巴西伊瓜苏大瀑布,我国黄果树大瀑布风格各异。恶劣的极端天气,让拥有洪荒之力、终日奔腾咆哮的尼亚加拉大瀑布也精彩纷呈,冰封的大瀑布又展现出另外一种极致之美,美轮美奂。所以说,极寒孕育着别样的美,加拿大冬季盛产冰莲花、冰瀑布、冰霜花、冰光柱。在零下20-30度的寒冷天气里,不少地区的海面和湖面上盛开出一朵朵美丽的“冰莲花”(又称霜花),为这个寒冷的季节增添了一道绝世美景。

五大湖边上,有一道道壮观的冰墙。

五大湖由伊利湖、休伦湖、密歇根湖、苏必利尔湖和安大略湖组成,除密歇根湖归属美国,其他四个湖美加共有。我曾从多伦多出发,去过伊利湖,休伦湖和安大略湖,看起来水质很好,在阳光照耀下波光碧蓝,夏季许多加拿大人驾船在湖上游玩,湖边上有许多渡假村和渡假别墅。到了冬季,湖面结冰,形成冰墙的画面,看起来非常精彩美丽。去年冬天,曾出现过七彩光柱直插天空的奇景。这是加拿大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叫做光柱,在寒冷的冬夜,那些漂浮在空中的冰晶逐渐靠近地面,当冰晶对地面物体发出的光进行反射后就会出现神奇的现象。加拿大有的地

方,冬天里常常能看到这种令人震撼的景象。

育空地区,有耀眼的极光。加拿大最西北角的育空地区,是全世界最佳的极光观测地带之一。这里的墓碑山山形丰富,冰、水与高耸入云的山峰共映极光。冰雪之中的极光灵动、圣洁。有人说,极光其实也是有声音的,那是它穿越亿万光年的时光在对你耳语。

这就是冬天的加拿大,就算是没有枫叶、没有鲜花绿叶,也同样美丽。

(四)、寒冷的冬天,人们怎么外出游玩?

在我国,冬季一般选择去南方游玩,而加拿大人,就选择去寒冷的地方游玩。

加拿大,有的地方冬季可以长达6个月。到处是"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虽然冬天又冷又漫长,但加拿大人民对冰雪的热情是惊人的,对冰雪的感情是丰富的。每年冬天第一场降雪到来以后,加拿大人就开始算计着湖面上的冰层是不是够厚、山坡上的雪又积了几公分,等到大地终于被冰雪覆盖,就会看到他们欢天喜地扛着雪板、拎着冰鞋出门,涌向各个冬季运动场去了。加拿大是个冰雪体育强国,但凡和冰雪相关的活动,加拿大人基本上都会点,各种场地和组织都很完善,除了滑雪溜冰,还可以坐雪上飞碟、开雪地摩托、攀冰、坐狗拉雪橇、冰上钓鱼、玩冰雕、喝冰酒、吃枫糖冰棒,还有北极光和北极熊可以看,再加上各种冰雪节、冬季狂欢节,这里的冬天,对加拿大人来讲,要比夏天更好玩些。

去渥太华世界最长的天然冰道滑冰。首都渥太华拥有世界上最长的天然滑冰道。丽多运河从国会大厦到道斯湖之间 有7.8 公里,这条河我见过,挺漂亮的。每到冬季就结冰了,成了天然的滑雪场,河段上设置了多个入口,对所有人免费开放。沿着运河滑行,两岸壮观的建筑群尽收眼底。沿途有 5 个休息区,配置了卫生间、更衣室、火炉子等设施,并有摊档出售“海狸尾巴”等高热量的点心。累了可以在河边的休息区休息,再咬上一口热乎乎的“海狸尾巴”,一定会感受到这座城市零下三十度严寒中跳跃的热情。除了滑冰,渥太华的冬天还有盛大的冰雪节。每年一度的冰雪节自1979年开始举办至今,从2月的第一个周末持续到第三个周末。活动的主要目的是鼓励大家外出,享受冬季之美,内容包括冰雕雪雕展和各种户外冰雪运动。场地设在联邦广场、丽多运河滑冰道等地,散布在渥太华多个地点。联邦广场会举办大规模的冰雕展和冰雕比赛,那些美轮美奂的作品,让来自全球的几十万游客惊叹不已,到了晚上冰雕上会亮起漂亮的彩灯。我国东三省如哈尔滨等就有此类活动,前几年冬季,我曾去过吉林看雾淞,也看到了冰雕展,别有一番风景。

去惠斯勒最顶尖的雪场体验冰雪运动。温哥华以北125公里处的小镇惠斯勒,是 2010 年温哥华冬奥会的主办地之一,也是世界知名的滑雪胜地。惠斯勒山和黑梳山雪场占地 8000 多英亩,有 200 多条雪道,开阔的山坡和林线以上的山顶让人尽享雪谷的美景,传奇的悬崖和陡坡是高手挑战的场地。除了在多种难度的滑雪道上飞驰,还可以坐连接两座山峰的高空索道俯瞰雪谷。

去班芙公园欣赏雄伟壮丽的冰川峡谷。班芙国家公园,是加拿大最美的地方之一。夏天的班芙是登山、徒步、露营的绝佳地点,而冬天则化身为冰雪世界。班芙著名的景点约翰逊峡谷,是落基山的三大峡谷之一,高低落差达到2500米,因为冰川的移动和几万年河水不断的冲刷而形成。冬天来到这里,跟着导游走到被冰层覆盖的峡谷深处,那里不仅四周都是鬼斧神工的奇特岩石和冰川,还有可能看到麋鹿、郊狼等野生动物。在班芙,还可以穿上大雪鞋在雪原漫步,在度假村的室外加热泳池仰望冬夜的星空,让人有完美的冬季体验。

去魁北克城观赏全球最冷的狂欢节。圣劳伦斯河非常壮观,我去看过,据说是加拿大的发源地。河畔的古城魁北克城是加拿大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这里有17世纪的古堡和教堂,有鹅卵石铺成的高高低低的小街,是北美大陆上最有古典欧洲氛围的城市,我去魁北克玩过,城市风格和法国一样。这里的人们迎接冬天的方式,是一场持续十几天的大型冬季狂欢节,每年有近百万人前来参加,规模盛大,堪比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嘉年华。在这场全城狂欢中,要用掉 360 吨冰块来制作冰雕,其中包括一座巨大的冰城堡。狂欢节期间有各种有趣的活动,比如在覆盖着浮冰的圣劳伦斯河上独木舟竞技,雪橇犬拉着雪橇在老城的街道上追逐奔驰,还有雪浴、冰上赛马、轮胎滑雪等项目,欢乐的氛围给严寒的冬天带来如火的热情。

去尼亚加拉参加盛大的冰酒节。世界闻名的尼亚加拉大瀑布,周围有着加拿大最好的酒庄。这里最著名的产品就是冰酒了,这是葡萄在藤上自然冰冻,手工采摘后加工成的名贵美酒,通常必须在零下8℃采摘和加工,3-4公斤的葡萄才能产出一瓶,非常难得。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地区出产冰酒,尼亚加拉附近绝佳的地理和气候使之成为了最重要的冰酒之乡。每年1月中下旬,在尼亚加拉小镇都会举办盛大的冰酒节,为期三周,全世界的冰酒爱好者云集于此,可以在各个摊点就着冰酒吃烤棉花糖,可以去酒庄参观冰葡萄采摘等,亲身体验冰酒文化。

去丘吉尔观看北极熊。马尼托巴省的丘吉尔,是看北极熊最好的地方。这个只有 800 多人口的小镇,每年会有 1000 多头北极熊光顾,是世界闻名的北极熊之都。每年 10 月起,丘吉尔附近的哈德逊湾开始结冰,1000 多头北极熊会聚集到这里等着捕食海豹。10 月底到 11 月中是来看北极熊的黄金时段。坐上轮子有一人高的苔原车开进茫茫雪原,从巨大的窗户里可以安心地欣赏北极熊,还可以住进苔原车旅馆,在荒野中住上几天,北极熊就在周围游荡。北极熊有时为了寻找食物,还会晃荡到丘吉尔镇里。一般到 11 月底,最晚 12 月,所有的北极熊就都离开了这个区域。

去育空观看狗拉雪橇大赛。加拿大西北角的育空地区和阿拉斯加接壤,这片神奇的极北之地有加拿大唯一一条通进北极圈的公路,这里有渺无人烟却美到让人屏息的无名雪山和湖泊,有数以万计在北部荒原成群迁徙的驯鹿。今天,雪橇虽然已经不再是主要交通方式,但当地人对雪橇犬和狗拉雪橇运动的热爱却一直没有改变。育空有大大小小的狗拉雪橇比赛,选手们必须自带全部装备和补给,独自驾驶一辆由 14 只雪橇犬拉动的雪橇,穿越 1600 公里的荒原,比赛的起点和终点,每年在阿拉斯加的费尔班克斯和育空的怀特霍斯之间轮换。选手们沿途会受到残酷的天气和地形的考验,而每年胜利者的完赛时间一般都在 10 天以内。如果想自己亲身体验一下,这里有很多专业的场地可以学习基本的雪橇犬驾驭技术,让人感受驾驶雪橇在冰封的大地上狂奔的刺激。

去黄刀镇捕捉北极光。黄刀镇是加拿大西北地区的首府,位于大奴湖沿岸,距离北极圈只有 500 多公里。因为在极光带范围内,这里地势平坦且拥有更多的晴朗夜空,因而看到极光的概率相当高。我一直想去看北极光,但未成行。

这就是加拿大的冬天。

WP老马2018、12、6


上一篇新闻

美军抖音视频获82亿播放量,但是国会又说“有阴谋”

下一篇新闻

兄弟,要不要一起来“传火”?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