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4日 星期二

58嫁女:CEO揭合并内幕,亚洲最大同城货运平台诞生

文 | AI财经社 严冬雪

编 | 胡刘继

2014年开始,得益于互联网+物流的推进以及共享经济理念的普及,在万亿元级的道路运输市场里,涌现了一批车货匹配企业。他们用互联网化的方式将线下车源、货源进行整合,试图解决道路运输信息不对称、车辆空载率高的问题。

仅在2014年,就有超过200家货运O2O企业获得融资,经历了烧钱、圈地、洗牌的优胜劣汰后,其中的绝大多数没能熬过资本寒冬,成气候者更是所剩无几。

58嫁女:CEO揭合并内幕,亚洲最大同城货运平台诞生

58速运作为活下来的一员,目前在同城货运行业已占据领先地位,GOGOVAN则是中国香港乃至东南亚市场的佼佼者。

8月28日下午,两家公司在北京召开发布会,宣布合并,保留各自品牌,国内业务依然叫“58速运”,中国香港及国外业务叫GOGOVAN。58到家持有新公司大部分股份,58到家创始人兼CEO陈小华将担任合并后新公司董事长,GOGOVAN创始人兼CEO Steven Lam(林凯源)将担任合并后新公司的CEO。

背景介绍:

GOGOVAN(快狗速运),2013年成立,亚洲首个手机应用式的货运物流平台,把个人及商业用户与货车司机连接起来,解决实时物流需求。在过去数年,业务已从中国香港拓展至新加坡、韩国、中国内地、印度等14个国家与城市,并将继续向亚洲其他地区扩展。

58速运:2014年成立,58到家旗下子品牌,也是58到家两大核心业务之一(另一个是家政)。业务内容包括针对小B端和C端用户的“货的”(类似滴滴货车)业务,针对企业客户的同城“优配”业务,吸引了德邦物流、万象物流、顺丰、京东、小米、苏宁易购、海尔日日顺等企业,满足项目制、招标类型的同城物流需求。2017年初,搬家部门成立。截至目前,58速运服务覆盖范围已达到100多个城市,单日订单峰值突破40万单,拥有300万用户,100万注册司机。

聚焦的抉择

在陈小华眼中,这次合并纯属“姻缘到了”。作为58到家的CEO,在2016年年底,他已经确定,速运业务与公司的主航道——到家上门服务不太符合,需要分拆。

陈小华清楚,一项业务作为公司部门业务运营,与作为一家独立公司运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只需要管理执行,后者则需要自己做决断。换句话说,58速运如果被拆分,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团队来运营。

在中间人的介绍下,今年年初,陈小华和GOGOVAN创始人兼CEO林凯源在北京第一次见面。那次饭局上,陈小华认定这个生意可以继续谈。随后的3月份,陈小华赴港参观GOGOVAN的办公室,那一次,他确定了这正是自己需要的创业团队。

58嫁女:CEO揭合并内幕,亚洲最大同城货运平台诞生

GOGOVAN联合创始人兼CEO林凯源(Steven Lam)

“这是一次少见的天作之合。”陈小华自评,首先,双方没有同质化,58速运做C端货的有优势,GOGOVAN则把to B优配做得风生水起,并且一个扎根国内,一个则主攻东南亚;其次,双方在各自领域都是领导者,不互为包袱,算是门当户对。

创业4年的林凯源看中的则是对方的真诚。他向AI财经社坦承,几年以来,同行交流时多冠以“学习”之名,实则总在打探,想要干掉对方。陈小华则不一样,“他真的是在交流未来这个行业能怎么做,没有不停打探具体业务。”林凯源说,这令他感觉非常好,认为可以合作。

双方的理念也契合。比如,林凯源在2015年的媒体采访中提出,货运O2O不能搞补贴战,这与陈小华在到家业务中力推全面取消补贴的战略不谋而合。

看对眼后的事情,只剩下说服各自的“家庭成员”。在位于香港观塘的一个海滨长廊,林凯源邀请公司另4位创始人在那里围坐。他们既是合伙人,亦是10年的同窗好友。下一步到底怎么走?一方面,GOGOVAN在中国内地的to B业务,在过去的1年得到非常快的增长,接下来怎么么办?另一方面,公司毕竟初创,规模尚小,想要在庞大的中国市场迅速成长,合并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更重要的是,与58到家的双方业务几无冲突,是绝对的融合。比如,GOGOVAN为企业服务的司机在闲时,也可以接58速运平台上的个人散单;GOGOVAN的to B业务繁忙时,58速运也可以给他们做支持,

就这样,等到陈小华第二次赴港时,GOGOVAN的创始人团队已经集体出现在他面前,开始探讨细节问题。

作为创业老手,陈小华与团队的沟通则轻松果断。他认准这件事已经箭在弦上,首次赴港考察后就给公司CFO打通了电话:飞过来吧,有些事情,如果现在看不清楚,再过3个月也不一定能看清楚。CFO被说服了,紧随其后到港,定下了合并的大框架。及至二次赴港,就只剩下一些细节待敲定了。

事实上,在此之前,很多基金找过陈小华,表示要投资58速运品牌。但陈小华始终表明:我缺的是人,如果有一个好的团队,或者有一家好的公司跟我合并,我才愿意独立融资。

“中国互联网特别认CEO,如果没有好的CEO,单独把业务拆分出去没有意义。”陈小华告诉AI财经社,林凯源正是他眼中的好CEO:作为香港本土创业企业,GOGOVAN在当地家喻户晓,拿到了几千万美元的融资,是名副其实的香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互联网企业。

58嫁女:CEO揭合并内幕,亚洲最大同城货运平台诞生

GOGOVAN在香港已经家喻户晓。@视觉中国

“这次合并,他们的压力更大。”陈小华解释,以业务规模而言,58到家毕竟更大,因此,对于林凯源而言,他们做出的是更重大的选择,选择拥抱一个更大规模、更广阔的未来,也势必面临一场更激烈的竞争。

“就像姚明登陆美国。”陈小华说,中美是互联网行业最顶级的赛场,虽然GOGOVAN在东南亚和中国香港已经做得很好,但如果这个公司能做到更大以至上市,对香港的年轻创业者也是一个很大的激励。

至于为什么必须拆分速运,陈小华坚定认为,这是公司聚焦战略的必然结果。除了速运,58到家的家政、保姆、维修、绿植、洗衣等业务都以家庭服务为核心。但速运却越来越与物流相关,脱离了战略方向。“有人会问,58到家不是干O2O吗?怎么又搞物流了?是O2O破产了吗?”陈小华认为,对于一家公司而言,这就是典型的干扰。

“所以,我们想得很清楚,因为战略和定位,我们必须拆分出去,进行合并。”陈小华说,这是公司站在Y字路口上,必须要做出一个聚焦选择。

不一样的合并

在中国互联网行业,近年的大公司合并并不鲜见。不论是优酷土豆、美团点评、58赶集、滴滴快的,无不以一方的逐渐式微乃至退出而结束。而一个共性则是:两家已经打得不行了,只有合作才能降低消耗,拥抱未来。

但此番合并,不是一次被动合并,而是主动融合。在合并之前,双方各自为营,并无竞争;合并之后,各自业务也完全互补,无需裁员,没有多余的员工。他们甚至不打算用“联席CEO”的面子工程玩法,从一开始就确定,合并后由林凯源主导公司业务。

“从我们决定把‘闺女’嫁给他们的那一刻,战略上而言,就决定了要放权。”陈小华说,内心而言,他只要“女儿”过得还行就可以了,至于是亚洲或全球最大,那是林凯源的选择。

从财务上看,从去年开始,GOGOVAN在中国香港的业务已经盈利,今年在内地的3个城市也已盈利。但比起铺开规模,把报表做到盈利并不是当前的首要目标。而58速运的个人用户平均客单价也达到90元,各个城市都已经开始盈利。58速运的毛利率是个位数,GOGOVAN则还要高出两三个百分点。

“只要保证不比我交给你的时候差,财务汇报的时候不比以前差我就能承受。”陈小华补充,这样的态度才是真正的看好对方,不设具体目标,只希望成为全球最大的短途货运平台。

58嫁女:CEO揭合并内幕,亚洲最大同城货运平台诞生

58到家CEO陈小华接受AI财经社的采访。

实际上,从陈小华和林凯源两人第一次洽谈到今日公布合并,时间已经过去了半年之久。这背后,是大量的业务整合工作和与股东的沟通。

“未来谁主导、合并比例这些东西,都不是我们股东关心的。”陈小华向AI财经社透露,58到家股东更关心的是,哪些数据与其战略更相关,是否要进一步变成直接股东?如此之类的假设牵涉到各种细节,包括未来的退出机制等,这些讨论占据了大量时间。

“就好像真正打算结婚的人,才需要从订婚到定仪式、决定婚期、办婚礼一趟走下来。”陈小华说,只有那些根本没有想清楚的合并,才是急于先领个证(对外发布),再在事后进入漫长的磨合与争吵,乃至退出。

这次合并中,让双方都感觉到难得的另一点是:业务极为和谐。两人向AI财经社透露,合并之后,公司会分为海外业务、优配业务(企业配送)和个人货运3个事业部。其中,GOGOVAN擅长海外业务,58速运在个人货运方面是国内第一,唯有优配业务是双方需要共同努力的短板。

两周前,双方的优配团队碰面,意外发现两个团队刚好互补。58速运的优配业务全是产品人员,没有广告销售经验;而GOGOVAN的优配团队则主攻地推,招揽客户——双方融合,继续各自干老本行,没有多余的人,也没有冲突。

在陈小华看来,评判一项合并是否是天作之合,标准很简单:看达成意向以后,双方业务团队是否也能谈成。不是你吞我,也不是我吞你,是否真的为了更好的互补才合并。

从30城到300城

从旁观者角度看,这种合并,是典型的一个出帅、一个出将的做法。林凯源带领的GOGOVAN团队主导管理,而陈小华手下那几百号经历过国内残酷O2O大战洗礼的人员,则是最好的将才。

目前,由于GOGOVAN的国际业务相对成熟,林凯源将把主要精力放在三四线城市的优配业务。按计划,这些to B业务的突进,将在1年内由国内目前的30个城市扩大到100个城市。

“最难做的是品牌,我们已有基础,不做就太可惜了。”陈小华说,不论是各个城市的办公室,还是运力、车贴、司机招聘管理等,这些都是双方已有的基础,剩下的只是如何做大,树立品牌。

但林凯源也承认,这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市场需要他们自己开发出来。

58嫁女:CEO揭合并内幕,亚洲最大同城货运平台诞生

58速运的车。图片来源于网络

再远一点的目标,是利用优配树立品牌,让贴着“58速运”的车满大街跑后,让更多的个人用户养成滴滴一样的用货车习惯,使得同城货运真正成为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目前,58速运个人用户有300万,对于整个国内市场而言,占有率很低。

另一个可堪期待的是新能源、无人驾驶的发展。一旦无人驾驶真正普及,首先被改变的会是同城物流,而非出行。同城物流只需要和当地政府谈妥,上好保险,做好车辆售后,就可以上路。而私人出行,则涉及到4S店,保险公司,交通法等种种问题,而且事关全国,要更为复杂。

对于这家合并后前景可期的新公司,陈小华向AI财经社透露,58到家的股东会跟投,林凯源也表示GOGOVAN的股东有意向跟投,相关的融资意向非常多。

O2O不好做,做培训

嫁掉速运“女儿”的58到家,之后做什么?

3年摸索下来,随着京东到家等的退出,陈小华麾下的58到家,毫无疑问成为了国内到家O2O的唯一平台级玩家。剩下坚持奋战的,只有各个细分领域的竞争者。

一个确定的事实是,在这场轰轰烈烈的互联网上门业务的创业浪潮结束后,剩下的那些,是原本就需要在家进行的业务,比如维修、保姆、月嫂、钟点工等。而一些企图改变场景、改变用户需求的都过得很艰难,比如上门美甲、按摩等。

一贯强硬的陈小华也不得不承认,58到家几乎放弃了美甲业务。目前,公司已经不再招聘美甲师,也不做相关培训,只开放平台给私人美甲师在上面揽客。

另一方面,核心业务——家政的工作在全面铺开,尤其是培训方面。仅在2016年,58到家就新建了十几个培训基地。以拥有的绝对家政员工和订单量而言,58到家已经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家家政公司。

58嫁女:CEO揭合并内幕,亚洲最大同城货运平台诞生

58到家无疑是国内到家O2O的唯一平台级玩家。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由于家政市场本身巨大无朋,这样的体量,在整个中国家政市场也只占到1%的份额。

今年5月是58到家成立3周年,陈小华对家政员工宣布,永远取消日常保洁的佣金——不拿佣金的平台,意在做孵化,挣培训和认证的钱。

这是陈小华在执行的第二个“三年战略”。只提供保姆、月嫂不是他的最终目标,他想要做的,是在两三年内成为中国最大的家政的考试认证中心,给中国的3000万家政人员发证。

同时,陈小华还要打造一个蓝领的征信系统。比如杭州保姆纵火案,事后被证实保姆有赌博恶习。因此,陈小华认为,一个将查犯罪记录、体检、精神病、法院起诉、银行信用等信息的征信产品很有必要。

这个系统以及一个给家政人员的在线学习社区,都可以开放给整个庞大的家政行业,以中国40万家家政公司为客户,向他们提供信息。陈小华透露,明年58到家旗下将要成立一个独立于家政业务的征信公司。

类似母婴社区的月嫂管理平台也在上线准备中。300个培训老师驻扎其上,提供礼仪、育婴常识等培训。58到家对家政人员的合同管理、工资发放都将在此平台上运行,同时,平台提供一些付费的在线培训。

这些仍不是58到家的终极目标,在这第二个“三年计划”之后,是陈小华的第三个3年战略:不仅做大公司,更成为改变庞大家政行业的主要推手——提供培训老师、认证系统、征信系统,利用这些能力让40万家家政公司、4000万家政人员都能达到高标准。

独家对话:陈小华和林凯源透露合并幕后

陈小华:58到家CEO

林凯源(Steven Lam):GOGOVAN联合创始人兼CEO

▍AI财经社:你是怎么想到做这个业务的?

林凯源:我们几个创始人是10年的同窗好友。坦白讲,创业伊始,我们没想过做大,只开发了个App,让服务器自己运营,我们每天可以在公司里面打电动、每个月拿几千块交给妈妈,就行了。

半年后,我们发现这个机会非常大。香港服务业非常发达,但过于传统,因为不使用新技术也能生存得很好。以货运行业为例,货车司机靠Call台电调找生意,车主多半是私营的,每月给Call台缴几千港元,但每单费用由电召平台决定。过去10年,香港几百家Call台一直打价格战,导致司机无法抬价;另一方面,Call台没有预约服务,不能提供接货起始位置以及根据司机的位置和路线安排订单,整套电调模式低效无序,导致供需不匹配,加速了市场失衡。

GOGOVAN就是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花了一两年建立品牌,现在在香港,我们几乎家喻户晓。随着向东南亚和大陆扩张,我们想要把公司做大,成为全球最大的运输货运公司之一,而且是互联网推动的,就像新一代的DHL、顺丰、Fax。

▍AI财经社:香港不是一个好的创业环境,你们一开始怎么发展?

林凯源:我们在香港做出一定规模后,要做融资,但没有人投我们。那时候我们每个月的订单都翻倍,却只陆续拿到政府的12万港币创业资助。此后,又有几个投资人作为个人零散给了我们10万、20万港币,VC们都认为香港市场太小了。

一个天使投资人是新加坡人,他建议我去新加坡看看。2014年6月,我们在新加坡很快拿到一个大的资金投资,用于做东南亚的框架。拿到A轮后,国内的人人网很快找到我们,我们才确定要进内地。

▍AI财经社:此前有别人来找你们谈合并吗?

林凯源:成立两年左右的时候,欧洲和美国都有一家公司曾经过来找我们谈收购,他们已经是非常巨大的企业,但我们认为,还是要先把自身做好一点,才去想未来的路,所以拒绝了。

▍AI财经社:做到家业务,如何化解来自物业的威胁?

陈小华:很多物业都在做上门服务,但没有成功的。以前,餐馆是代驾司机的渠道,还抽成,现在谁不用手机找代驾?小区打车,保安也都有指定的黑车,现在呢?再近也近不过用户的手机。依赖场景来控制用户的,都是在阻碍用户和服务的联系,这种垄断的门,最后都会被互联网打穿。

物业以为自己能控制,事实上,快递、外卖、搬家这些,都不是他们在做。

▍AI财经社:作为58到家CEO,很久未发声,是O2O不景气吗?

陈小华:不说话的人一般就两种心态,一种是公司真的不行了,不想出来了;另一种就是好好的,没有必要出来。我们做得如何,投资界和股东都清楚。我和其他伙伴沟通这件事的时候,就说,你就每天早上上班时间,守着我们公司前台看看人流就知道了,看看需求,看看这个公司的生命力。

去年年会的时候,我说,时空站在我们这一边,我相信时间的力量。我一直不喜欢赌风口,虽然我也做投资,但我内心对有些事情是有洁癖的,比如说吹嘘估值,那是不值得骄傲的。你的目标越大,你对现在就不满足,内在积累到位了,一切水到渠成。

所以我对58到家越有信心,就会越沉寂。但我们的业务可一刻都没有停止,员工成长、营业业绩、公司规模这些一刻都没有停止增长。

▍AI财经社:合并后,为什么把速运全权交给Steven去做?是甩包袱吗?

陈小华:如果是甩包袱,在之前打补贴战的时候就已经甩了,不会等到现在。

▍AI财经社:比起58到家刚成立的时候,现在焦虑吗?

陈小华:没有什么变化,我内心很强大,压力、焦虑方面都还好。客观地讲,任何一个公司都会遇到困难、挫折,管理者每天要做艰难的抉择,有时也会有一丝犹豫。但这是不是焦虑?我觉得不是。也许换一个人,就会觉得焦虑,大家的感受是不一致的。

我有10年的未来计划,所以,我怎么会为了这一天焦虑呢?不论是自己创业,还是跟姚劲波一起在58同城那10多年,我们已经经历了那么多年不被人看好的岁月,各种事情都遭遇过,内心已经足够强大。

现在,我在做价值观培训的时候,总说今年的业绩是狗屁,今年的人员流失走了,你会觉得焦虑,但是5年后你再看这件事,只会觉得自己当时多少幼稚。要知道,最舒服的是当下,每年遇到的事情都会比之前更大。

比如说,58同城在2008年到2009年底,长达1年半时间内都无人问津,因为总是没人投,姚总心已经凉了。1年半里只有两个人来问,其中一位从3月份看到10月份都迟迟不敢下手。最后,DCM出现了,只用1天就下了决定,说明我们的内功修炼到位了。

【想看更多,请移步“AI财经社(ID:aicjnews)”微信公众号】

上一篇新闻

高颜值母女3人合照走红网络,到底哪个是妈妈?网友:分明是姐妹

下一篇新闻

婚礼的背后(361.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