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4日 星期二

齿颊留香!这条曾经的美食街妥帖了无数“上海胃”

天潼路上店铺林立,曾是上海一条颇有名气的美食街。这里没有西餐厅、咖啡馆,也没有大饭店,有的只是普通的小吃点心,街边餐馆,却照样令人齿颊留香。当年天潼路上有8路电车,不少上班族特地下车到天福吃一碗牛肉面再去上班。

齿颊留香!这条曾经的美食街妥帖了无数“上海胃”

文/惜珍 画/李守白

天潼路上的馆子

齿颊留香!这条曾经的美食街妥帖了无数“上海胃”

上海风情小品 李守白

昔日天潼路上店铺林立,曾是一条颇有名气的美食街。路上的美食几乎囊括了那个物质匮乏年代的舌尖上美味,安慰了这一带居住在石库门弄堂里的寻常百姓的胃。这里没有西餐厅、咖啡馆,也没有大饭店,有的只是普通的小吃点心,街边餐馆,却照样令人齿颊留香。

齿颊留香!这条曾经的美食街妥帖了无数“上海胃”

我家弄堂口右侧的天潼路832号坐落着五福馆,上海人俗称“吾福馆”。这家店开设于1930年,所谓五福是来自《书经》里的“洪范”篇: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好德,五曰考终命。五福集齐,才是好福气。所以人们常祈求《五福临门》,店主便以此为名,图的是吉祥如意。

五福馆老板是无锡人,经营的是苏锡面点,他一口无锡话,对人很客气。五福馆店堂不大,一楼摆着几张供客人堂吃的清水八仙桌长凳,简单干净。店里面的小笼包、小馄饨、锅贴是典型的苏式点心,咸中带甜的味道,很受周围人的欢迎。

齿颊留香!这条曾经的美食街妥帖了无数“上海胃”

那时,天潼路上住着许多无锡人,他们大多在附近的北京路一带开五金行,五福馆的苏式点心安慰了他们的乡愁。五福馆的阳春面加浇头极负盛名,一碗面端上来,面条筋滑,半小时内不烂不糊,不但无锡人爱吃,其他人也喜欢,因此生意兴隆,每逢饭点,店堂里始终挤满了人。

齿颊留香!这条曾经的美食街妥帖了无数“上海胃”

五福馆最有特色的是他家的菜汤面,小锅烧的,大约二三碗一烧,用的是筷子一样的粗面,它是骨头汤吊鲜的,浓汤硬面条加一把鸡毛菜几根肉丝,出面时浇一点猪油,再撒上点胡椒粉,那香味便飘散开来,我们家都爱吃。我经常奉大人之命拿着钢筋锅子去弄堂口买两碗菜汤面,五福馆的后门正对着我家窗口,我可以直接从后门进去买,尤其是冬天的晚上去买夜宵,不用走让我害怕的黑漆漆的甬道。五福馆的伙计都认识我,他们见了我就笑嘻嘻地说:“三层楼的小姑娘又来买面了!”盛面的伙计经常会多捞一点面和加点汤给我。

五福馆隔壁是“老酒甏”酒店。这个老酒店让我想起鲁迅先生笔下的咸亨酒店,曲尺形柜台,门口两张桌子,几条长凳。来了客人,就从老酒甏里舀出酒来,开盖后的老酒香气四溢,除了堂吃,还可以零拷。柜台上还供应咸拷花生、茴香豆、京东菜、豆腐干、花生米等佐酒的小食,一小碟一小碟地盛放着,配酒吃是极好的。客人进店坐下后,要上一壶酒,几碟小菜,就可享受很长时间。所以,它和隔壁的五福馆一样,每天门庭若市。

再往西,在天潼路860弄弄口有一家天福牛肉面馆,这家店在依东边的弄堂墙边搭了个斜坡,放置长方桌长板凳,靠天潼路口放了口铜制的大锅,中间隔开,一半煮牛肉,一半盛清水下面条,面条是黑面粉制成的小阔面,很有嚼劲,充满麦香味。

这家店20世纪60年代迁入对面慎余里旁的天潼路855号和857号,那里原来是一家陆稿荐肉庄和一家小饭店。天福的牛肉选用脂肪多而价格稍低的白奶熬牛肉汤,再用剥皮猪蹄髈熬清汤。老板自称上海滩卖咖喱牛肉面的上百家,可没有一家比得过天福。当年天潼路上有8路电车,不少上班族特地下车到天福吃一碗牛肉面再去上班。天福的牛肉面和五福馆的菜汤面一样,也可算是天潼路一绝。不过,我们家很少去吃牛肉面,觉得还是自家弄堂口的菜汤面比较对胃口。

齿颊留香!这条曾经的美食街妥帖了无数“上海胃”

五福馆往东的天潼路740-742号,坐落着一家名叫金龙馆的小饭馆,这家店的老板名叫张金龙,就住在离饭店不远的天潼路728弄葆青坊53号亭子间里。金龙馆是当年天潼路街市上自河南路到浙江路唯一的一家饭店,金龙馆是两开间门面,有上下两层。楼下售票柜台面向天潼路,进店右侧是厨房与窗口,左侧是堂吃大厅,放着一个个圆桌和方凳。楼上面积比楼下大,但屋顶很低,南北有窗。

金龙馆经营的是镇江菜系,因为价廉物美很受附近居民的喜爱,生意十分兴隆。他家的看家菜是古老肉,那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一大盆红得晶莹剔透的肉,像一朵朵不规则的水晶花,四周点缀着片片嫩黄的菠萝,深红浅黄,诱人食欲,尝一口,酸酸甜甜的,好看又好吃。还有他们的雪菜目鱼炒笋丝、酱爆腰花、猪蹄黄豆汤都是有名的,好多来金龙馆吃饭的人这几个菜是必点的。金龙馆还有外卖炒菜,有时,妈妈会让我拿钢筋锅子去金龙馆买一锅猪蹄黄豆汤,猪蹄和黄豆炖得酥酥烂烂的,十分入味。

齿颊留香!这条曾经的美食街妥帖了无数“上海胃”

现在想来,金龙馆看家菜有些博采众长的味道。古老肉又称咕噜肉,是广东的一道特色传统名菜,属于粤菜;酱爆腰花是鲁菜的代表菜,雪菜目鱼炒冬笋属于江南菜,猪蹄黄豆汤则属于上海传统家常菜。

小饭馆不专做一种菜系,而是看准哪些菜受人欢迎,就拿来做精做好,逐渐成为自家的特色菜,也算是一种生存之道吧。从金龙馆的后门可以看见厨房里一溜排开的四个炒锅,四个炒锅同时炒菜时,爆锅窜出的火苗十分壮观。

金龙馆往西的天潼路746弄口是一家鸡鸭血汤店,因为老板是阿胡子,所以大家也叫它“阿胡子鸡鸭血汤店”。这家店的鸡鸭肠子都由店家自行清洗,小店门口是一大盆浸在水中的肠子,伙计坐在小凳子上拿着把剪刀剖肠子,剖好的肠子立即放在水里浸泡。他家的鸡鸭血汤端上桌时会撒一把葱,浇几滴辣油,汤色清澈,紫白红绿,香味扑鼻。

齿颊留香!这条曾经的美食街妥帖了无数“上海胃”

鸡鸭血汤店旁边有个阿四大肠线粉摊,大肠肥而不腻,鲜糯滑润,飘散着猪肠特有的香味。虽然旁边就是公共厕所,但一点也不影响食客的食欲。想想也是,当年的寻常百姓,讲的是实惠,只要东西好吃,就顾不得环境了。现如今,吃东西环境是首选,环境不好,连进都懒得进。

齿颊留香!这条曾经的美食街妥帖了无数“上海胃”

作者及画家介绍

齿颊留香!这条曾经的美食街妥帖了无数“上海胃”

惜珍

惜珍,本名朱惜珍。上海作家。

著有《海上学人——一蓑烟雨任平生》《永不飘散的风情》《花园洋房的下午茶》《梧桐深处的别恋》《走近草根艺人》《在上海寻找上海》等城市文化主题专著。2016年出版的《永不拓宽的上海马路》(全三册)至今已多次重印,其电子书已被美国斯坦福大学图书馆和埃默里大学图书馆引进。

2018年与朋友共同创作出版长篇小说《面朝地中海的房子》。

2020年被评为静安区十大公共文化旅游人物。

2021年出版散文集《上海:精神的行走》(上下册),以作家的眼光去写城市的前世今生,用文字描绘出一幅幅气韵生动的城市画卷。

齿颊留香!这条曾经的美食街妥帖了无数“上海胃”

李守白

重彩画家,海派剪纸艺术大师。

中国民协剪纸艺术委员会副主席,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华东师大、上海工艺美院客座教授、"非遗"海派剪纸代表性传承人、上海守白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艺术总监。

作品先后在法国、德国、奥地利、古巴、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外多地举办展会和参展,连续17年参展上海艺术博览会,作品摘取包括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中国文化部"文化遗产日奖"在内的10多个金奖。先后被授于中国"德艺双馨 剪纸艺术大师"、上海市"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中青年艺术家"、"2020中国非遗传承创新功勋模范人物"等称号。作品被中国剪纸博物馆、上海美术馆收藏委员会、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上海大剧院画廊、美国星巴克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中信泰富广场有限公司等世界多国机构收藏。

齿颊留香!这条曾经的美食街妥帖了无数“上海胃”

上海风情小品 李守白

编者按:

本栏目来源于1994年2月8日创刊的《静安报》副刊《百乐门》。在微信平台,“百乐门”将以全新形式向读者展示。每周定期推送,换个角度阅读静安。投稿可发至 [email protected]

作者:惜珍

图片:李守白

编辑:施丹妮

美编:王菲

栏目主编:施丹妮

摄影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上一篇新闻

三大航空公司两年亏400亿,空姐亲自下场晒工资转行

下一篇新闻

成龙的“妈妈”,一部戏片酬买条街,好莱坞拒拍吻戏,开挂的人生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