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破亿 比夏天更热的是这次探秘之旅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张晓旭】5月21日—24日,由中央网信办网评局、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指导,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联合环球网、果壳、未来事务管理局、新浪微博共同发起的“科幻作家走进新国企”第四站——“掘进地下城”主题活动走进中国中铁装备、中国铁建重工,近距离展示大国重器的魅力,微博话题#掘进地下城#发布后,吸引了大量网友参与转发、评论,24小时话题阅读量破亿,截至26日,阅读量已超过1.7亿,讨论量3.7万以上。
环环被赞
本次活动中,环环球球和科幻作家、媒体大V们一同赴郑州、长沙,向大家分享我国目前的科技成就、创新研究成果。
(身在现场的球球)
环环以图文、视频、无人机航拍等多种手段、方式参与话题讨论,助力话题升温,网友不仅称赞环环球球颜值,还称赞我们高产~
你们持续点赞,下一站环环继续高产~
网友对#掘进地下城#的热情还离不开这些原因↓↓↓
将科幻照进现实
电影《流浪地球》里面充满生活气息的地下城场景,引发了网友对这一神秘空间的无限幻想,故事设定在2075年,面对极寒的环境,人类选择搬到地下居住,在那里看不见真实的天空,大树倒立生长,人们打着麻将……一切既陌生又熟悉。画面看似天马行空,但以目前的技术储备,并非遥不可及,中国企业的“家底”里有着未来的“影子”。
这是球球拍摄于郑州地铁施工现场的一组照片,幽深的隧道,淡蓝色的灯带,仿佛就是电影里的画面。
(郑州地铁施工现场 图一)
(郑州地铁施工现场 图二)
在长沙,中国铁建园区,球球还试驾了“千万元国产豪车”
(长沙铁建重工园区)
这是我们的无人机飞手航拍下来的画面,
仿佛面前是一排排直指苍穹,随时变身的“变形金刚”
大国重器背后的艰辛
大国工程离不开“吃土”打通隧道的盾构机。1999年以前,国内盾构市场被国外品牌占有达95%,引进的设备水土不服或是技术障碍重重,使企业遭受了严重损失。
在郑州中铁装备盾构总装车间一块展板球球看到:1997年我国斥巨资购买德国维尔特公司两台敞开式TBM,用于西康铁路秦岭隧道建设,此时,我国掘进机产品完全依赖进口。据了解,购买这样一台设备价格约3亿元(二手)。
(中国中铁展板 局部)
那时候谁也不会想到,16年后,2013年11月,中国中铁集团成功收购德国维尔特公司硬岩掘进机及竖井钻机知识产权和品牌使用权。收购完成后,中铁装备集团成功占领了掘进机技术的制高点,成为世界上能独立生产硬岩掘进机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大企业之一。
(中国中铁展板 全图)
目前,中铁装备集团在国内成立了7个服务中心,组建了6个区域合作联盟,全天候服务。在德国、香港等地建立营销公司,产品先后出口马来西亚、新加坡、埃塞俄比亚等国,技术服务扩展至国外。
(近距离了解大国重器盾构机 一)
(近距离了解大国重器盾构机 二)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秀到卓越,这样的例子不止一个。图中的液位传感器是盾构机的核心部件。在谈到它的研发时,工程师云淡风轻地提到,当时外国垄断,于是我们奋起研发,自己造了一个。
(液位传感器)
或许就像中铁园区内悬挂的这句话一样,“虚争空言,不如试之易效。”我们一直在奋斗。中国装备制造业从无到有,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背后的艰辛历程,也正是大国重器的魅力所在。
服务民生
装备制造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中国装备制造的赶超之路,让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上世纪60年代,为了#掘进地下城#,中国老一辈建设者靠人力挖通了新中国第一条地铁。而现在,中国城轨早已建立起完备的现代化技术体系,遍布祖国两岸三地40多座城市,总里程超5500公里,运营规模稳居世界第一。
地铁城轨拓展了人们出行的方式,纵横交织的地下网络,犹如“地下宫殿”。微博评论中有网友感叹从一无所有一穷二白冲到世界第一,所有的领域都在前进。
不少网友表示自己的眼眶湿润了
有网友留言向建设者们致敬
在另一条微博下面,有网友重新定义了他眼中的黑科技,“黑科技=运行在地球暗黑深处的高科技。”
我们站立的城市,地下暗处可能正有上百台钢铁“穿山甲”掘进;
庞大的“神器“背后可能有无数人为之付出,
那些面对壁垒,努力追赶的前辈无异于暗夜行路……
光看照片不足以感受基建神器这些大家伙的震撼,环环在长沙拍的视频带你现场看↓↓↓
国资委新闻中心主任毛一翔表示:“科幻文学的创意,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现实生活中科学技术的进步。国资国企作为引领产业升级、突破技术创新的中坚力量拥有丰富的“科幻”素材。希望此行为科幻、科普作家的创作提供素材和灵感,并形成系列作品,更希望唤起公众对科技创新和大国重器的进一步关注。”
中国铁建园区工作的工人(一)
中国铁建园区工作的工人(二)
中国铁建园区工作的工人(三)
为地下空间开拓者们点赞,向中国建设者们致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