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7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b4175c8120933845b4d41e1c4b144723.jpeg

根据统计,约15%的人真正健康,15%的人确诊患病不健康。剩下的70%,既不健康又没有疾病,而是处于生理机能低下,有很多疾病前期征兆的“亚健康”状态。

有些人经常申诉浑身乏力,做什么都提不起劲,想休息时又睡不好,用餐时间却没有胃口,做体检又查不出什么所以然。如果你也面对这个问题,那么你很有可能处于亚健康状态。

一个人从健康到生病,中间是有过程的,亚健康就是这个中间状态。马光保健集团资深中医师张冀秋博士说,亚健康既不是健康也不是生病,但身体已经感觉到不舒服。

根据统计,约15%的人真正健康,15%的人确诊患病不健康。那么,剩下的70%,既不健康又没有疾病,而是处于生理机能低下,有很多疾病前期征兆的“亚健康”状态。

这些人确实存在着各种不适的主观感觉和体征,包括常常疲累、浅眠,不容易入睡、易感冒、易紧张、有压力、做事很焦虑,喉咙常痛、胃口不好,吃不下饭等等。

这些不是大病,在医学上也无法明确诊断为疾病,但同时又不能说这些人完全健康。

不及时调理会致病

张冀秋医师说:“有些40岁左右的人,尤其上班族,身体检查都是正常的,但开始发现有些问题出现了,例如有三高一低的倾向,验血血糖接近最高值,但还不是糖尿病,血液粘稠度高,血脂偏高,免疫能力低下,经常有喉咙痛感冒,咽喉不舒服。这种人处于一种临界状态,如果不及时调理,可能会进一步发展,导致疾病的形成。”

她认为,人不应在生病的时候才看医生,而是平时就要注重养生,重视调理身体,预防疾病的发生:“中医很在乎亚健康。有一句古话说: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好的医生在没有出现疾病状态之前进行身体调理。一般的医生是人家生病了才给予治疗。中医自古以来重视保健养生。”

中医把人分为九种体质

张冀秋医师解释,中医把人分为九种体质: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其中,只有平和质是正常的,其他都属于阴阳失调的亚健康体质。

“例如,阳虚体质的人畏寒怕冷、四肢不温,稍吃点儿冷的就容易腹胀腹泻,大便散烂不成形。如果觉得这不是病,不去调整,慢慢就会有疾病出来,像是腹泻、阳痿、女性经痛等等。”

新加坡属于热带雨林型气候,常年夏天,湿气和热气重,但中医在临床上发现很多人在这么热的天气下所出现的病症却是寒性的,时常颈肩酸痛,吃了寒的东西就拉肚子,或者粪便黏黏腻腻的,冲水总是冲不干净。这些常见的状况,跟我们长期在有冷气的环境下工作和生活有着很大的关系。

“冷气这个人造的寒邪比自然界的那个寒邪还要厉害,而寒邪又是伤人最厉害的外邪。”

在家光脚走路寒由脚下生

张医师在诊病时,注意到许多中老年病人患有老寒腿,即下肢肿胀,酸痛没有力,容易关节疼痛。新加坡这么热的天气,哪来的寒性体质老寒腿?

“这与我们的生活习惯密不可分,习惯在家中不穿拖鞋光脚走路,地气是寒凉的,俗话说寒由脚下生。对人体非常重要的肾经就起于足下,所以中医很在乎脚底的保暖。”

中医可以根据患者的体质进行调理,使身体阴阳调和、气血调和,也就是中医辨证施治,从而治疗,预防疾病发生。

亚健康的出现是不分年龄的,有些小孩夜间尿床,有些没有胃口吃不下饭,有些很容易感冒。这些孩子身体虚弱、瘦小,诊断不出具体的疾病,是亚健康状态,若经过体质调理,就会健康成长。

“有些老年人觉得他们已经患病了,太晚了,好像来不及了,其实不是。因为很多病有轻重之分,并发症不同。譬如糖尿病有很多并发症,在你还未出现并发症以前,还没影响到脑血管、肾脏、眼睛、神经系统的时候,怎样通过中医中药改善体质,做到既病防变,这个在临床上也非常重要。”

亚健康的高危族群

此外,张冀秋医师说:“真正的健康不单单指躯体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以及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健康。”

她举例,年长者也容易出现心理疾病如常常感到紧张害怕、焦虑不安,甚至恐惧等情志方面的问题,这跟气血不足、肾精亏虚有关。

有些人精神负担很大,家里有患病老人或有患病的孩子要照顾;用脑力工作的上班一族工作压力大;重体力劳动者;人际关系搞得不好的人,如处理不好同事、婆媳、夫妻、朋友之间的感情;夜生活,生活不规律者;这些族群容易出现亚健康。

来临的11月11日乐活讲座,观众可以现场测试自己是否属于亚健康的高危族群。张冀秋医师也会讲解各种体质,什么是阴虚、阳虚,什么是虚不受补,湿气对健康的影响等等,让大家了解中医如何运用阴阳、气血的概念来改善体质,来养生,让身体更加健康,生活更加快乐。

-摘自 联合早报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号,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即可关注!

0823b3fe1ad3854313be04621f0d9aef.jpeg

上一篇新闻

现代医院管理者应树立的十大重要观念

下一篇新闻

上班族怎样坐可防背痛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