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在新加坡拉面,晚上写小说,入选中国高中课本!
翻开中国高中语文第六册这本教科书,你会看到一篇微型小说,名字叫做《小站歌声》,小说赞美了老师对学生的爱心和奉献。这篇微型小说曾获得世界华文微型小说比赛大奖,根据小说拍摄的微电影也在意大利和日本的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佳作奖。小说的作者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在新加坡工作生活十几年的山东人修祥明。
《小站歌声》
子夜时分,山村的小站昏暗静谧。苗兰老师提着行李,来到站台,象触电般浑身颤抖起来。她本想在夜深人静时,悄悄离开山村,没想到全班四十多个孩子,全站在这里为她送行。 站牌下,放着一箩子山核桃,箩把上贴着个红双喜字。这是山里人祝贺新婚的礼节。 三天前,她去了趟县城,回到山村,她对孩子们说,要和远离千里的男朋友举办婚礼,婚后她就在那里定居了。 孩子们舍不得她,却没张口将她挽留,只将一串串难舍难离的泪水洒下。 远处传来列车的长鸣,四十多个孩子含着泪水,像一棵棵被雨水浇伤的禾苗一样,凄悲地立着。 班长说:“咱们为苗老师唱一首《好人一生平安》吧。” 歌声在夜空中响起,“有过多少往事,仿佛就在昨天:有过多少朋友,仿佛就在身边。也曾心意沉沉,相逢是苦是甜:如今举杯祝愿,好人一生平安。” 这歌声低沉悲哀,这是孩子们真诚的祝愿。 列车徐徐地向前开动着,孩子们像一阵旋风一样跑着,唱着…… 好人一生平安。 歌声像被泪水滤过似的。 车上苗老师失声痛哭起来。 孩子们怎知道,她不是去结婚。三天前,去县城体检,她患了白血病,在人生的旅途上,她只有半年的时间了。
如此温情作品作者,拿手绝活竟是拉面
2001年的夏天,新加坡一家知名中餐馆来到山东青岛招聘厨师,当地中介推荐了六、七十人前来面试,录取名额仅为一人。
43岁的修祥明也来到了招聘现场,但不是为了应聘,而是应中介公司之邀前来表演他的拉面绝活撑场面。其实修祥明很想参与应聘,可是他的年纪并不符合35岁以下这一要求。心下虽很无奈,但手上不能怠慢,当一根根细如发丝的拉面经修祥明手中拉出,呈现在众人面前时,大家都拍手叫好,场面相当热闹、欢快。胜利完成了任务,修祥明收拾好东西正准备离开时,却被中介公司的人叫住,原来,他的拉面绝活俘虏了餐馆面试人员的心,当即拍板要录取超龄的修祥明,这个意外的消息令修祥明喜出望外。
中国恢复高考的第一年,修祥明被一所中专录取,被分配到烹饪专业,毕业后,他在一所疗养院担任厨师,获得国家特一级厨师资质。可是后来疗养院收入递减,他有父母老婆孩子要养,生活压力可想而知。面对突然降临的出国赚钱的机会,怎不令人激动?可是想到自己已年过不惑,放下一切漂洋过海到异国他乡,心中又不免忧虑。
就这样,带着复杂心情,修祥明来到了新加坡。最初生活是忙碌、辛酸的,每天放工后又累又乏,想家人、想家乡。为了多积攒些钱,修祥明舍不得吃,舍不得花,挤在六个人同住的组屋里。慢慢的认识了街坊四邻,和同事们也成为了好友,生活才有了起色。
修祥明的拉面绝活越来越被更多的人熟知了,所以他被邀请去烹饪学校传授拉面技法,学员中还有印度人、马来人。能把中华传统美食传播出去,修祥明觉得非常自豪。有一次,一个六星级大酒店邀请他去表演拉面,但要求拉出的面必须是红色和绿色。不可以加色素,怎么办?最后修祥明想到用胡萝卜汁和菠菜汁和面的方法,拉出了漂亮、环保的面,观者皆赞叹不已!
和莫言以文会友
修祥明从高中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多年来著有长、中短篇小说近百篇,海内外获奖40多次。其中《修祥明小小说选》获华东地区优秀图书奖及青岛市政府文学艺术奖。他的作品多次被报刊、杂志选载并被翻译成十余种语言介绍到世界各地,数篇作品被香港、日本、土耳其等选入中学及大学教材。
修祥明擅长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着力挖掘普通人身上所蕴藏的人性美与人情美,笔下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小说文字简洁精炼,且每有弦外之音,既有可读性,又耐得住细细品评。
来到新加坡的最初几年,修祥明忙于应付新的工作和生活,忙于赚钱养家糊口,所以虽思考的多,却无暇写作。待一切稳定下来后,他又再次进入了创作期,而且他的创作题材变得更加宽泛,这主要得益于本地的生活经历为他的创作素材增加了新的灵感。
近些年来,修祥明先后在本地报纸、杂志及中国发表若干篇作品,其中包括短篇小说《二月二》、中篇小说《陪席》等,还获得了两年一度的中国小小说大奖金麻雀奖。目前,他的一篇以本地外劳为题材的6万字的中篇小说已然脱稿,就要出版了。修祥明说创作就像是爬山,过程艰难,结果却欢欣!
(在马来西亚举行的世界微型小说研讨会,后排右一穿蓝衣者为修祥明)
90年代中期,也是山东人的莫言常常去青岛,多次住在修祥明所工作的疗养院,就这样二人相识了。他们以文会友,畅所欲言,修祥明说他和莫言的交流更好地促进了自己的创作,对自己收益很大。后来,他的小小说《父》和莫言的小说《指枷》一同被收录在日本大学的校刊,莫言的小说《猫头鹰的叫声》和他的小小说《小站歌声》也同时被收录在高中语文课本中,能和莫言的作品收录在一起让修祥明觉得很荣幸。
修祥明来到新加坡后,他们就鲜少见面了。2012年,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人在新加坡的修祥明听到消息后异常高兴。在他心中,莫言就像一个大哥,十分亲切、谦和。
十多年的本地生活让修祥明对这里深情一片。目前,他白天在家从事创作,晚上到餐馆做工,生活恬淡宁静。虽然孩子在中国生活,自己也上了一点儿年纪,但修祥明说这里是他的第二故乡,他要在这里继续生活与写作……
(感谢作者张金宇投稿,本文原载于联合早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