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9日 星期日

我在新加坡遇见第二个神 漆出靓丽人生

采访玛尼·马莱查米(Mani Malaichamy)当天,地点就约在他位于加基武吉的办公室里。

见面时,玛尼脸上堆满笑容,先带我看了看办公室内高高叠起、堆满一室的五颜六色漆料;接着就打开另一扇门,露出他刚购买的一辆崭新白色丰田Harrier轿车(2.4公升引擎)。

“我相信是神明给予了我这一切!” 

对着我说出这句话时,虔诚的玛尼眼角不自觉飘向旁边墙上所张贴的印度象头神迦尼萨(Ganesh)的海报,将这一切归功于神明的庇佑。

玛尼说话时讲的英语算不上流利,却带着浓浓的新加坡口音,亲切得犹如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

他笑着告诉我:“我生命中还有第二个‘神’,他就是洪亚镇(译音)先生。” 

洪亚镇不但是玛尼的前老板,也是他的“钱”老板。

他不仅仅将一身绝技都传授给玛尼,还不断鼓励玛尼展翅高飞。

从身无分文变成百万富翁

现年47岁的玛尼20年前以外籍员工身份,从印度漂洋过海到新加坡打拼。身无分文的他,凭借一双手和一份比别人更能吃苦耐劳的坚毅,白手起家创办了年收入260万新元的油漆服务公司。

两年前,他以42万新元买下这间位于加基武吉的商业单位作为门面,公司规模也从最早的两名员工扩展到今天的26人。去年四月,他还掏出120万新元买下榜鹅的一间共管式公寓,圆了一个原本看似遥不可及的梦。

赚钱替四个姐姐准备嫁妆

玛尼出生于印度泰米尔纳德邦蒂鲁柏杜尔附近的一个小镇,是家中七名孩子当中排行最小的。他的父母是种植水稻的农民,家境一直很清贫。遭遇旱季时,稻田就会全部被摧毁,父母亲不得不四处借钱才能让家人吃上一口饭。他们家还养了几头山羊来赚取额外收入。

在玛尼的儿时记忆里,放学后他总有一项专属任务,就是到自家稻田里当“人肉稻草人”,负责把禽鸟吓走。他每次都将所有的课本拎在身上,从学校直奔稻田。他在乡村学校里只念完中学,17岁毕业后就开始休学,主要还是因为家里太穷,只得外出打工帮补家用。

然而,工作并非那么容易找。

玛尼曾在金奈的一间杂货店里当过助手,也在印度教育部推行的一个计划下,短暂地当过一名老师,教导不识字的年长者阅读和书写。没有上班的时候,他就到田里帮忙。

玛尼说:“我们住在甘榜(村子),有钱也无处花,所以其实不需要很多钱就能过日子。我们种植大米和蔬菜作为食物,也不需要购置其他很多东西。”

虽然如此,他还是梦想能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这样才有能力盖房子,并且帮父母偿还贷款。

“我有两位大哥,他们结婚后就不怎么拿钱给父母。我很想赚钱来帮助父母,还要为我几个姐姐们准备嫁妆,这样她们才能够出嫁。”

玛尼一共有四位姐姐。

正因如此,他特别想来新加坡工作。他说:“当时,有很多中介来我们村子招人到新加坡工作。”

唯一的阻力,就是巨额的中介费。

28岁那年,终于出现了突破口,这也是他人生的转捩点。当时已经在新加坡打工的一名姐夫筹到了4000新元,找了中介为玛尼在新加坡安排了一份工作,成功将玛尼接到了新加坡。

抵达新加坡

玛尼永远记得他抵达樟宜机场那天的情景。

性格外向开朗的他边回忆边笑着说:“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光鲜和亮丽。机场里的华人在念我的名字时发出一种很不一样的口音。这里的味道闻起来也完全不一样。”

他的第一名雇主是一家位于马林百列的房地产发展公司。原以为上班第一天会直接被派到建筑工地,没想到却被公司派去了武吉知马一个新建公寓楼盘的办事处。他的工作包括油漆、以及修补公寓单位内的轻微缺陷。公司也允许他晚上睡在工地办公室。

“或许是因为我能够说一些英语吧,其他员工一句英语都不会说。我知道后高兴得不得了,因为整个工地办公室只有我一个人住在里面,没有其他人打扰我。晚上的时候,我就可以安静地看书。”

他每晚都手不释卷,很快就读完了当时专为淡米尔族群编写、深受欢迎的全套英语教材。

那时候,他的工资一天只有18元,努力加班后就能挣到更多。

“我每天都工作,一周七天,从上午8点一直做到晚上7点。如果加班的话,就工作到晚上10点。我的月工资大约600新元。平日里我都不出门,只有星期天傍晚下班后,我才会去实龙岗一带找朋友和同乡的亲戚们聊天。”

玛尼还透露,为了省钱他平常都在工地办公室外的停车场内用一个小小电磁炉给自己做饭。

长期的省吃俭用让玛尼在新加坡工作一年多后,就存够4000新元偿还给姐夫。此外,他还有额外积蓄可以去乌节路的一间供外国学生上课的学校修读英语。他也不定期将一些积蓄交给熟悉的中介帮他带回印度转交给双亲。

不久后,他在老板的鼓励下考取了新加坡建筑产业发展委员会的专业认证资格。

返乡娶妻

来新四年后,在他日薪上涨至30新元的那一年,他返乡结婚。“当时我已经32岁了,一定要结婚嘛!”说话时,一口浓浓的新加坡式口音显露无遗。

那是一段包办婚姻,新娘是父母选定的。他的妻子玛马蒂比他小7岁,拥有阿拉迦帕大学的商业硕士文凭,学历远远超越玛尼。对此,玛尼却一点儿也不介意。

“她毕业后根本没工作过。在印度有很多女子拥有很高的学历,却毫无工作经验,这十分常见。我在结婚前也只见过她一次,那年她12岁。她的父母知道我有才华,很会赚钱而且肯定能照顾好她,所以放心把她嫁给我。他们很清楚我的能力,也知道我学东西很快就能上手。” 玛尼说这话时,语气充满了自豪。

婚后,他回到新加坡继续奋斗了将近8个月,才通过本地另外一名中介为他寻到更高薪的工作。那时,远在印度的妻子肚子里已经怀有他们的大儿子。

“我必须回来新加坡。当时,我只存够钱结婚,却没钱买房子。而且我还必须存钱为我的姐姐们置办嫁妆。”

他的新雇主就是ATC油漆专业公司的老板洪亚镇先生,也就是他生命中的第二个“神”。

玛尼聪明有想法且渴望学习的积极态度,为他开启了许多新的机会。

老板洪亚镇(53岁)还清楚记得,玛尼刚到公司时三天两头就病倒。

“我想,他应该是水土不服吧。但是他做事非常认真努力,不然我也不会聘用他。我教会了他很多东西,他也学得相当好,很快就上手。”

玛尼眉飞色舞地与我分享:“我从事过很多任务,我开过罗厘、接送员工、收取支票、对外付款、监督工程,还有管理项目等等。”一边说,一边还用双手比划着,最后再补充说他还上过一个三个月的课程,学习如何当个称职的安全管理员。

“洪老板后来让我升职当管工,每年都给我加薪水和发花红。”

赚到钱后,玛尼将大部分的钱都寄回金奈给妻子保管。公司其他员工都住在宿舍,玛尼却选择睡在公司的油漆店里。

“我喜欢一个人呆着,不喜欢和其他人一起,人多难免口杂,经常吵架。况且我负责开罗厘,将罗厘停放在公司的停车场后就可以直接进去休息,对我来说更加方便。”

拿到S准证

到了2005年,玛尼的月薪已经高达3000新元,月薪额度已足够让他将工作证转换为中级技术水准外国员工S准证。洪先生也建议他在申请S准证的同时,为全家人一起申请配偶与家属准证。

“其实,我原本是想回去金奈做生意的。我当时已经买了一小块地。我想要在那里建造一间两层楼的屋子,楼下用来作为店面,楼上是住家。但是我的老板一直鼓励我去试试看(申请S准证),把我全家人都接到新加坡。”

他最后听取了老板的建议,递交了申请,一试就成功。家人在2006年成为了新加坡永久居民。

洪亚镇抱着玛尼的小儿子阿里仕

永久居留权给予了玛尼信心去追逐他的创业梦想。

“我知道我有足够的能力可以出来创立自己的生意。我认识很多客户,知道他们要什么,我也很清楚如何为员工申请准证。但是我不能忘恩负义,因为是洪老板教会了我一切,没有他,我的家人根本无法和我一起在新加坡生活。”

没想到,洪先生反而不断鼓励玛尼出来创业闯天下。

玛尼说:“他告诉我,‘你出去好好争取。如果失败了,你随时可以回来。’这样的老板打着灯笼都找不着。我自己都无法做到他那样。听到他所说的话,我高兴得哭了。”

有了老板在背后支持,玛尼在ATC工作时就开创了新公司MMM。公司名字的三个M字母,用的是他自己的名字、父亲的名字和妻子的名字的一部分。他一边打工,一边当起了老板,在晚上和周末时接下一些零零碎碎的油漆工作,负责为房子和有地住宅上颜色。

正式当老板

三年后,他辞去ATC的工作,将赚来的一万新元继续投入MMM公司,开始全职打理自己的生意。他也聘请了两名员工,并买下一辆二手摩托车作为交通工具方便跑业务。

第一份15万新元的大订单来自一名室内设计师,订单内容是请他为一间位于兀兰的工厂进行油漆工作。

”我觉得自己真的非常幸运。所有的新加坡客户都对我非常好。他们很喜欢我,也给了我很多的工作。“玛尼目前的公司规模已经扩展到26名员工,他的员工当中也有一两名新加坡人。除了油漆公司,他还开了另一间电器服务公司。

他的前老板洪先生还将手上的一些油漆合同分包给他。其中一个合同是帮位于榜鹅的绿苑中学进行油漆粉刷。完成该项目后,玛尼就成功获得很多其他学校的油漆粉刷合同,这些学校包括玛丽蒙女子小学和圣婴女校(加东〕。

玛尼从洪老板身上还学会了如何真诚无私地对待下属,他也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自己的员工。闲暇时,他会组团邀请员工去马来西亚集体出游,还经常请他们去他家吃饭。

“当你好好地对待他们,他们就会成为你的朋友,而且会很开心地为你工作。”

被问及为何他要如此尽心尽力地帮助前员工时,洪亚镇告诉我:“其实很简单。我已经老了,手上又有很多工作可以分出去。如果他能够‘冲’(不怕辛苦勇往直前),就让他做。我们不可能什么都留给自己。如果他成功,我会很替他高兴。”

成功背后的辛酸泪

这一路走来所付出的牺牲、辛酸与泪水,玛尼只能自己默默承受。

玛尼告诉我:“我日以继夜努力工作。大儿子出世8个月后我才第一次见到他。在新加坡呆了5年后,我才存够钱回家一趟。我连父亲2004年过世时都没能回去。当时我手上有一个紧急项目,我接到消息后只能独自去一个角落里哭泣。我非常害怕如果我回家后,工作就无法保住。我父亲就是一个例子。他生前曾去斯里兰卡打工。当祖父过世时,父亲立即回印度奔丧,就这样失去了在斯里兰卡的工作。”

新加坡就是家

妻子和大儿子阿鲁尔·帕拉卡仕2005年抵达新加坡。一家三口租了红山一带的一房式组屋住在一起。几年后,玛尼攒够钱在公开市场买了一间位于勿洛的三房式政府组屋。他的小儿子阿里仕·帕拉杉于2010年在新加坡出世。如今,大儿子已经15岁,小儿子也快7岁了。

现在,玛尼和家人已经非常适应新加坡的生活,开开心心地过好每一天。

“还记得刚来新加坡的时候,一闻到榴莲味我就反胃想呕吐。现在我却对榴莲爱不释手。每天早餐我一定要吃一盘马来辣炒面(Mee Goreng)” 如今,玛尼常去如切锡兰路上的圣帕加维那雅加庙膜拜,也在大儿子上学的淡马锡中学积极地参与家长会的活动,完完全全地融入新加坡的生活。 

这一路走来,确实走得很辛苦,辛勤埋头苦干换来了今日的成就。可是回首来时路时,玛尼坦言,他依然难以相信,自己竟然能够走得这么远。

“一直以来,我都在帮他人的公寓粉刷油漆,从未想过真有那么一天,自己居然也能住进公寓里。” 玛尼语气中带着深深的自豪感,眼神里却一片清澈,没有一丝一毫的自负。

 

(翻译改写自《海峡时报》2017年4月30日刊登的文章 “It Changed My Life: Migrant worker goes from painting condos to boss of own company”,原作者为《海峡时报》资深记者黄锦豪。)

上一篇新闻

机器人这次很smart 国庆庆典上抢饭碗

下一篇新闻

在新加坡说恭喜发财 真的不会有人嗔你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