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考试中单选题往往是容易的题型,现实生活中每道单选题却都不容易,比如下面这道题:
A. 等待升职
B. 跳槽涨薪
C. MBA Offers
今年7月,我带着我的“选择”来到了新加坡国立大学,开启了MBA之旅。
作者简介
黄河丨Hera Huang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
MBA 2019级
CUHK理学硕士
曾任联合利华(中国)高级食品研发工程师
挑战比想像中更大
来到NUS校园的第一天,是欣喜的。
鸟鸣虫悦的绿色校园,崭新的UTown宿舍,多功能图书馆,视野极佳的健身房和游泳池,让从工作回归到校园生活的我无限憧憬未来生活。
然而开学第一周,却并没有时间享受这些,迎接我的是NUS MBA经典项目——Launch Your Communication Boot Camp(LYC)。
从早到晚,每天至少十小时的时间里,我需要进行深度地自我反思并积极与组员沟通,内容模块设定从个人沟通表达到特定商务场景谈判,向25位来自12个不同国家不同背景的组员阐述自己的观点,接受他们的即时提问反馈。同样,也要在其他组员论述观点的时候,给到建设性的实时反馈。
LYC 来自12个国家的组员和教授们
一周之后,必须要说很感谢这个高强度的集训过程,很多问题在之前工作中确实遇到过,通过这次role play,我在虚拟的情景中找到了打开处理现实问题的大门的钥匙。
同学们对彼此的反馈都很真诚,最难忘的是大家做deep sharing的时候,会像多年好友一样和learning partner分享自己曾经经历的种种困境,从partner的角度得到的不只是安慰,更多的是给到我启发性的建议,真正地high challenge, high support!
LYC结束后, Hera 与“deep sharing”过的组员们大聚餐
同学比想像中优秀
我本身非金融专业背景,之前也预想过自己的学业压力,可能会比有相关背景的同学要大很多。
第一学期的核心课程,一半都是金融财务类的,平时讨论做作业的时候,经常遇到坐在左右手边的同学,来读MBA之前就出身“四大”其中的两所。
感受到压力存在的同时,更多的是日常同学间的互帮互助。遇到难解的问题,总有行家同学耐心解答,举出各种生动的例子帮助我理解抽象的金融概念。
我有时露出疑惑的表情,有旁边同学看到,就会主动伸出援手。无论他们之前是公司创始人,会计事务所合伙人,还是资深投资经理,作为同学的他们,都是真诚可亲的。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MBA课堂
当然,面临产品生产营运类的课程,我过去的产品研发和项目管理经验,也能帮助其他没有相关工作经验的同学分析理解案例,便于大家在讨论的时候,精准分析潜在市场规模,确定潜在客户群体,制定优化的营销方案。
Hera与她的其中一门课的组员们
当然,同学们的讨论交流也不局限与课堂内容,课后的交流,从股市风云到创业经历,纸上得来终觉浅,灵感常于起不经意闲聊间。各取所长是创新进步天平上的最重砝码之一。
资源比想像中丰富
除了应对课业,我们还常常要在玲琅满目的career event, workshop, industry speech中做决择。国大商学院平台上每天都呈现很多优质资源,每天打开邮箱看到活动推送邮件时,都要感叹一声——如果一天可以有48小时就好了!
刚刚开学一个月,目前,我参加的活动还很有限。career service举办的workshop主要针对求职技能进行指导。而像LVMH 公司宣讲,让我了解了奢侈品行业和之前从事的快消行业在供应链环节的共通之处和差异性需求,之后公司还会邀请同学们去实地考察,如果时间允许,很希望去探索更多新的领域。
即使课程时间和活动冲突,学校提供的网上资源也足够多样化。我刚刚在同学的推荐下注册了J.P. Morgan的webinar,准备周末时间消化这一部分的信息营养。
虽然orientation week上,学校已经花了整整一周的时间详细介绍MBA项目,但是还有很多项目的细节后续,一直在丰富。
MBA第二学期的Global Immersion Trip (GIP),将由学校老师或学生的带队,去到不同的国家考察其不同领域的公司,跟他们的高层直面交流,我很期待这样的思想火花碰撞,应该会有很不一样的收获。
除了GIP项目,还有很多公司给MBA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以及合作创业项目的平台。NUS也和全球各大名校合作,互相提供交换以及修双学位的机会。
时间有限而资源无限,我希望发掘自己更多的潜能,为自己量身打造一段自我探索之旅。
开学第一天,在微信朋友圈记录一下这个新起点
图文:Hera Huang(The NUS MBA 2019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