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5日 星期三

120年前,新加坡看病难连医学院都没有,一名华人改变了历史

新加坡于1905年才有第一所训练本地人的医科学校,经过百余年的艰苦经营与不断改善,方有今天的世界级医疗、教学及培训水平。这一切是滥觞于一位医学教育先行者陈若锦所付出的努力。

陈若锦是陈金声的孙子,陈明水的长子,他在新加坡出生,幼时接受私塾教育,也学习英文。18岁在陈金声公司当学徒,父亲去世后,他和叔父陈明岩共掌公司业务。

120年前,新加坡看病难连医学院都没有,一名华人改变了历史

陈若锦1912年获得英国王室封赐爵士勋衔。(档案照)

陈若锦毕生致力于各领域的社会公共事业,如经济发展、公共卫生、教育、防卫、社会改革;长时间担任海峡殖民地立法议员,以及市议会议员、保良局委员,华人参事局闽籍华人代表。32岁受殖民地政府册封为太平绅士。

向总督请愿创办医科学校

上世纪初,新加坡的西医服务只提供给东印度公司职员、英国军队、印度籍驻兵(sepoy)、警务人员;居民患病时,唯有求于中医或土医。

后来有了政府医院,可是严重缺乏医疗人员。那时只有英籍医疗人员派驻,后来才聘请印度籍和欧亚籍医疗人员。有鉴于此,殖民地政府英籍医官西蒙认为,新加坡要有自己的医科学校,训练本地医疗人员。可惜招募不到合格学员,加上应征者英文水平不够,唯有放弃这计划。

120年前,新加坡看病难连医学院都没有,一名华人改变了历史

1926年落成的爱德华七世医学院大楼 。

到了1904年,在海峡英籍华人公会(新加坡土生华人协会前身)理事们与各社会领袖协商后,一致认为本地需要一所医科学校,并向总督安德逊提呈请愿书,要求创办一所医科学校,训练新加坡及联邦的本地人当医生或助理,参与政府医疗服务,医治贫困居民。海峡英籍华人公会创会人之一陈若锦为首签署,同时也代表华社及各社会组织,联名提呈请愿书。

不久总督通过辅政司回复,认为招募适当人选攻读医科,以及办校经费可能遭遇多方面的障碍,包括民间能否积极合作办校。不过,若请愿人能筹得7万1000叻元,总督将承诺向殖民地政府提出创立医校,并应允负责医校员工薪水,以及维持开销费用,同时每年提供10份医科奖学金。

总督发出“挑战书”后,陈若锦马上接受献议。他登高一呼,率先以个人名义,捐出1万2000叻元,然后发动新马各团体组织筹募捐款,结果筹得8万7077叻元,比总督定下的数目超出1万6077叻元。 1905年9月“海峡殖民地与马来联邦政府医科学校”(The Straits Settlements and the Federated Malay States Government Medical School)开课,只录取23名学生。学校由一栋女子疯人院改建。

1910年5月,第一批本地医生毕业,七人之中只有陈树楠(1885-1972)是唯一的华族毕业生。

陈若锦高瞻远瞩

120年前,新加坡看病难连医学院都没有,一名华人改变了历史

1910年首届医科学校毕业生。前排右一为陈若锦,后排左三是陈树楠。

1912年,陈若锦再筹12万叻元,发展扩充医学院。陈若锦还捐赠两份750叻元的奖学金,保送成绩优异的医生到外国进修,为期六个月。

同年,学校正式易名爱德华七世医科学校(King Edward VII Medical School),陈若锦担任医科学校委员会委员,直到去世。

1920年,医科学校升格,易名为爱德华七世医学院(King Edward VII Medical College),1926年新医学院大楼落成,就是今日的卫生部。1949年,医学院并入马来亚大学,第二年,医科毕业生授予内科外科医学士学位(MBBS)。

第一届医科毕业生陈树楠高度赞扬陈若锦,认为他高瞻远瞩,使新加坡医学教育起步并蓬勃发展。他的仁心义举,在1955年马来亚大学出版的《马来亚50年的医学教育》,以及1995年新加坡国立大学出版的《90年的医学教育》都有详细记录。

120年前,新加坡看病难连医学院都没有,一名华人改变了历史

横跨新加坡河的若锦桥。(档案照)

陈若锦对医学院关怀备至,对新加坡社会做出巨大贡献,1912年获得英国王室封赐CMG爵士勋衔。

对一个殖民地小民,能够获得封赐至高勋衔,可说是难得的殊荣。

在金声路附近,还有一条若锦街和若锦桥,纪念这伟人的功绩。

文:何乃强

120年前,新加坡看病难连医学院都没有,一名华人改变了历史
上一篇新闻

偷拍红裙女同学裙底被抓,保释时又偷拍17岁校服少女,26岁新加坡南大生进去了

下一篇新闻

合作院校众多!这些优秀的新加坡私立大学,帮你走出新加坡大学选校误区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