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6日 星期六

新加坡的国防战略演变:小国如何自强 打造一流军队

新加坡是一个有着重要战略地位的城邦共和国

作为一个面积仅719.1平方公里,同时又扼守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战略要冲—马六甲海峡的城邦国家,新加坡的国防战略从根本而言,是如何保证国家在强邻环伺下求生存,并避免卷入复杂的大国地缘博弈之中。

当新加坡在1965年8月9日离开马来西亚联邦独立建国时,可谓面临着内忧外患,对其不甚友善的马来西亚掌握著淡水、能源、电力等资源供应;印度尼西亚的入侵威胁近在眼前;而在中南半岛东部的越南,战火正酣。

现在50多年过去了,新加坡却不仅以其独特的发展模式令世界刮目相看,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星国还打造出一支在整个东南亚都堪称精锐的军队。虽然受限于人口规模与领土幅员过小,新加坡武装部队现役军人近48,600人,整体军力的世界排行不是很靠前,但它在装甲突击、海上及空中等方面的作战实力,丝毫不容小觑。

新加坡武装部队

新加坡陆军由3个现役师、2个后备役师和民防部队(人民卫国军)构成,参加过印-马武装冲突、阿富汗“持久自由”行动和伊拉克战争;拥有196辆德制的“豹”2SG主战坦克、355辆本土研发的“波尼克斯”(Bionix)系列步兵战车,以及120辆“特拉克斯”(AV-81 Terrex)装甲车等一流装备。最新研究显示,星国地面装甲战力位居全球第20位,远胜于其两大强邻与潜在对手大马、印尼。

新加坡海军最早是由20世纪30年代英国皇家海军驻扎在狮城的两艘巡逻艇起家的。19世纪开始,世界性的航海贸易蓬勃兴起,由于新加坡扼守马六甲海峡的独特地理位置,该地对于大英帝国维持海洋霸权极为关键,新加坡逐步发展成英国乃至世界上的大港。而新加坡又是一个依赖外国航运进口的地域,其海域安全性显得极为重要。自英国殖民者占领新加坡后,就十分注重新加坡的海防力量,建设了岸防炮台,训练水兵以保证新加坡海域受到皇家海军的绝对控制。

星国海军继承了英国人的海洋防御思想,其主要任务是保卫新加坡领海及航线安全,一般在新加坡海峡(为马六甲海峡一部分,连接西面的马六甲海峡主段和东面的南中国海,属东南亚海域最繁忙的水道)周边地区行动。

新加坡海军“无畏”号护卫舰

新加坡海军现拥有6艘挑战者级柴电潜艇;6艘可畏级多用途隐形护卫舰,这是东南亚海区最先进的水面作战舰艇;5艘独立级近海任务舰;13艘胜利/无畏级巡逻舰;6艘海狼级导弹快艇;4艘勿洛级扫雷舰;4艘坚忍级坦克登陆舰及多艘正在制造中的高性能潜艇。它是东南亚海域最强的海军部队之一。

新加坡空军战力名列全球第23位,以美制F-15SG、F-15C/D为主力机型。编制有有60架F-16C/D战斗机、40架F-15SG“鹰”式战斗机、4架支援战机执行远程作战的C-135FR空中加油机,及 20架AH-64D“长弓阿帕奇”武装直升机。

新加坡空军的F-15战斗机

至于军费开支,光2018年新加坡就花了112亿美元,相当于上述马来西亚、印尼两国之合。再加上险要的战略位置,小小狮城自然成为东南亚区域谁也不敢轻视的力量,也是国际强权所争相交好的对象。

不过,新加坡的建国成军之路绝非易事,从无到有,可谓筚路蓝缕。更有趣的是,星国习惯于用自然界的“生物形态”来形容其不同阶段之国防战略,至今,已经历了从“毒虾”到“豪猪”再到“海豚”的三次演变。而这一漫长过程,正好体现了星国国家实力的成长,与所处国际大环境的不断变化。

新加坡开国总理李光耀

“毒虾”战略:与来敌同归于尽

新加坡立国之初,以总理李光耀为首的第一代领导团队,采用的是举世闻名的“毒虾”战略(poisonousshrimp)。深谙地缘政治险恶的李光耀一直认为,在这个“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的世界里,新加坡必须成为有毒的虾。这是因为,即便他国有能力吃掉新加坡,也会受到重伤,因而在采取任何冒险行动时必然要三思而后行。

新加坡独立初期原本希望仰仗英国军队的保护,但伦敦基于战略考虑,自1960年代末期便开始撤军,这对星国的防务安全造成了沉重打击,甚至让新加坡感觉自己遭受遗弃。为求自强,李光耀政府毅然决定向同样被强敌包围且军事实力强大的以色列求助,目标是锤炼一支足以吓阻对手的武装力量。

由以色列一手帮助组建的第一代星国军队,基本上以防御性的步兵为主,搭配小规模的空军(由英国培训)及半正规的海军。这主要是因星国刚刚独立百废待兴、国库有限,无法大量采购先进军备,最多只能向以国购买些二手军火,且暂时只能依靠地面部队,并用“全民皆兵”的强制兵役制度来形成军力基础。

建国初期新加坡军队招募士兵登记

在战争经验丰富的以国军方指导下,新加坡很快建立义务兵役(原则为2年)和职业化军队相结合的武装部队,还采用了以色列国防军那种成熟的后备役模式。也就是说,每个完成正规兵役的星国国民都有义务再服务13年(近年缩短为10年),一般士兵动员年限为40岁、军官则为50岁。

今天,新加坡军队采取募兵制及征兵制,人员由三个部分组成:正规军人、现役军人和战备军人。其中,正规军人指职业军人;现役军人指16岁到20余岁不等之服役两年强制军役的军人;而战备军人指的是从现役中役满退伍,进入十年回营训练周期并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动员的的后备军人。

不过,新加坡在尚未完全确立强制征兵制度时,军队有段时间靠的仍是招募,且前来应征的多为马来人,形同佣兵。那时,只要出具证明有正职工作,就可免除兵役,所以有许多受过良好教育的新加坡人特别是华人都不愿当兵,只有失业者被迫入伍,因而军队的来源良莠不齐。

以色列教官觉得不妥,于是找李光耀商谈解决之道。据说李光耀认为无妨,他并以二战时期日本为例,指出日军多是教育程度低下者,却可拚死作战;反观英军的教育程度较高,但越容易逃避,并非好士兵。

李光耀的逻辑让以色列教官大感诧异,便向这位总理解释军队的战力和士气不只是教育问题,更与动机、目标相关。日军不怕死是有“武士道”精神作用,加上当时军国主义灌输是为天皇和本土而战,可说是一种宗教情怀;而远在东南亚作战的英军,离家数千公里,亚洲战场的成败不会影响其家乡与亲人,根本不具备战斗的动力。

新加坡建立了强制征兵制度

外界从此轶闻可了解到,知识分子出身的李光耀原本也没主张强制征兵,真正的倡议者其实是时任国防部长的吴庆瑞。还有一个更大的原因是,1960年代末期,马来西亚内部族群屡起冲突,李光耀担心大马种族对立的风潮会延烧到星国,才认真考虑借征兵制来凝聚国内民心。

接下来的1970年代,就为新加坡军队推行大规模征兵制打下了基础,并结合经济进步,着力扩充海空军。而此时,“毒虾”战略也不能再满足星国的现实需求。原因在于“毒虾”是以同归于尽为最终目标,当国家一贫如洗时,这种战略或有其吸引力;但当国家变得富有,人民并不乐于见到付出惨重的牺牲,李光耀政府必须相应调整战略。

此外,新加坡的外部安全环境也在变化, 1975年越南战争结束后,苏联向越南租用金兰湾基地,战舰、军机随时可向南前出执行威慑,这引发了东南亚国家普遍的安全担忧。而日益繁荣活跃的海上贸易,亦让星国需要足够的军力来保护马六甲海峡安全,这样,以空军为主、海军为辅的第二代军队呼之欲出。

新加坡空军具有较强实力

“豪猪”战略:创造有效阻绝敌人的防御空间

1980年代初期,担任新加坡国防部长的吴作栋提出了“豪猪”战略(porcupine)。豪猪背上的尖刺,不只能伤意图进犯的敌人,还可制造出某种防卫距离,以有效吓阻敌人。具体落实在第二代星国军队的战术上,主要是创造空中优势,依靠具有预警和远程打击能力的空军,发起“先发制人”的攻势抢占作战先机。

由于新加坡腹地太小,不具有战略纵深,为防止敌军横扫国土,必须拒敌于国门之外,星国空军在空中主动出击时还得配合陆军重装部队的地面攻势。另一方面,星国海军也在积极加强军力,至少要求能建立有限的海上封锁能力,确保进出马六甲的全球航运战略通道安全。

而在此阶段,马来西亚由马哈蒂尔·穆罕默德掌权,他与李光耀都属强人执政,彼此间似乎也不太满意。两人起初还能和睦相处,但到1990年代,星马的纷争增多,如长期的供水协议、白礁(Pedra Branca)主权争议等,都让两国的关系陷入冷淡。

针对与大马可能发生的武装冲突,有军事学者描绘了一种“豪猪”战略的假设情境:因星国军队的空中与地面装甲兵力都比马来西亚强大,因而可先发制人入侵大马,占领该国与新加坡接壤的柔佛州内从丰盛港县到峇株巴辖(Batu Pahat)一线,打造在境外防御的战线,这被称为“丰盛港线”(Mersing line)。如此,星马万一交战,就不会对狮城造成大的伤害。

在海外部署的新加坡F-15战机

但马哈蒂尔在2003年下台,继任的阿都拉·巴达威和纳吉布·拉扎克先后与星国修复关系,即便马哈蒂尔现又重返执政,星马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仍减少了许多。

而国际安全环境又出现新变化,由“9·11事件”引发的全球反恐战争,让打击恐怖主义也变成了星国的新目标;马六甲海域不断增加的海盗,亦威胁作为全球航运枢纽的星国港口。这些都非“豪猪”战略所能处理,是故新加坡启动了国防战略的第三次调整。

新加坡海军的“百夫长”号潜艇

“海豚”战略:加强海军军力投射与地区安全合作

新加坡当局发表的“海豚”战略(dolphin),意在打造第三代军队。海豚看似温和,但遇到鲨鱼攻击,也会做出迅速而猛烈的反击。与豪猪不同的是,海豚采用预防性吓阻,强调远离陆地,在海上遇险时主动出击,这也象征着新加坡在区域安全中所扮演的角色。

如同海豚在大海里畅游,现今星国的海军不仅要巡弋马六甲海峡的临近海域,还要将海军力量投射到更远的地方。为此,在今年8月份,新加坡海军专门采购了4艘德国制造的218SG型柴电潜艇,以强化水下战力。与现役的瑞典造的挑战者级潜艇相比,这些新潜艇的行动和作战能力将大大提高,并且加装了AIP(“不依赖空气推进”系统),星国海军潜艇部队在水下执行任务的时间将可延长50%左右。

为求有效应对恐怖主义与海盗,在军力投放之外还需情报分享,这就凸显国际合作的重要。相较以前,新加坡当下更注重外交与军事的协调性。

在樟宜海军基地部署的美军濒海战斗舰“蒙哥马利”号

早在老布希总统执政时期,新加坡军方就与美国国防部签订协议,让美军使用星国的三巴旺(Sembawang)基地作为后勤补给中心。2000年,星国又将樟宜基地提供给美国海军第7舰队使用。由此,樟宜成为美军自撤出菲律宾苏比克湾后,在东南亚开辟的第一处可让航母停泊的前进基地。从2013年起,美国海军最新型的濒海战斗舰进入樟宜基地执行常态部署。2019年7月6日,美军独立级濒海战舰“蒙哥马利”号(LCS-8)进抵樟宜基地,在时隔18个月后,恢复在印太地区的作战部署。

2004年,新加坡联合大马、印尼海军,三国一起展开名为“MALSINDO”的马六甲海峡巡逻行动。次年,泰国亦加入,正式明确马六甲海峡巡逻队(MSP)的机制,四国共同打击海盗。

在新加坡海域巡弋的新加坡巡逻舰

星国的第三代军队还转变思维,积极投入国际人道主义援助和灾难救助(HADR)行动。伊拉克战后重建、南亚大海啸救灾、阿富汗和平支持、尼泊尔震灾等,都能见到新加坡军队的身影,这也间接提升了星国的国际地位和发言权。

印度洋-太平洋是大国开展全球战略竞争的首要地区,而新加坡处在区域冲突热点内,星国的“海豚”战略正面对着更多更大的挑战。

新加坡自行生产的“波尼克斯”步兵战车

那么,新加坡第四代军队会是以什么动物为师呢?有军事专家建议学“蜜蜂”,蜂群拥有高度组织能力,可分群攻击敌人;或者是借鉴“章鱼”,章鱼既可运作中枢系统,又有灵活强大的触手,都符合星国军队的作战特性。

但无论是“蜜蜂”战略还是“章鱼”战略,可以肯定的是,下一波星国所启动的军事革命(RMA),都将会以AI为基础,搭配各种先进军事技术,包括无人机、机器人等。有新加坡防务专家称,届时传统动物恐已无法代表,“钢铁侠”或许更符合未来的世界军事变革大趋势。

上一篇新闻

新加坡市区最美徒步路线,智选邀你一起走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蝉联亚太区最大外汇中心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