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住宅楼的地基发现了裂缝,在新加坡到底该由谁来出钱维修
在新加坡如果你买了公寓或者在工商大楼里买了店铺或办公室,那你就成了小区或大楼的附属业主(subsidiary proprietor或SP)。
在业主管委会里的这些年,我遇到的趣事一箩筐。在这里分享一件印象深刻的事,供各位看官茶余饭后消遣。
物业传真经: 成功向发展商索赔
我第一次全程参与法律咨询到确定责任,并观察裁定过程的经历是在物业的帮助下杠上发展商。事情源于住宅楼地基发现了裂缝,管委会立即请建筑工程公司检测确认没有安全隐患,但维修需要一笔费用。
物业初步评估这种情况可以向发展商索赔,并安排律师解释索赔的方法和过程。在预估全部费用后,管委会同意聘用该律师及其推荐的资深土木结构工程专家一起估算发展商的责任。
几个星期后,专家和律师回复发展商有责任的可能性很大,而且是设计上的疏忽。专家也查到了设计公司的细节,所以同时给发展商和设计公司发律师函。两家都回函说他们在该公寓项目上专业尽责,没有疏忽。至此,律师按计划通过仲裁庭向设计公司索赔。
仲裁地点:高等法院的原址内,现在是国家美术馆 那次的仲裁是在高等法院的原址(现国家美术馆)内进行。管委会三位成员(包括我)作为业主代表全程参与。记得我方共五人,对方仅设计公司一位董事,仲裁庭两位法官,在一个小房间内由法官决定哪方发言。大家都衣着正式,整齐的衬衣配上素色领带。我方主要是专家作为证人发言,律师补充。经过两小时辩论,设计公司表示愿意赔偿,午餐后经过几轮磋商确定了赔偿金额。
管委会的三人一起午餐,大家都说从来没尝过这么好吃的三明治。回想起来,不知是午餐真好,还是听到对方愿意赔偿后的心情好。我们三人是理工男,竟然都说没完全听明白专家讲的土木结构。如果没找对人,这次肯定没法让对方赔偿。 由此可见,有个靠谱的物业多么重要。
(图文来自新加坡眼APP网友孙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