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校友Rohit Sahgal的对话:关于医疗行业和人生之所见所感
受访人简介
Rohit Sahgal
经济学人智库(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EIU)全球健康亚洲区负责人,医疗咨询公司Sovereign Health创始人,曾在奥美健康(Ogilvy Health)和麦肯健康(McCann Health)两家公司任职,从事医疗保健行业长达24年,引领无数全球医疗健康活动。今年,Rohit在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LKYSPP)获得了公共管理硕士学位,在校期间曾担任班长。
Q&A
Q 请您介绍下自己和您目前从事的行业。
Rohit Sahgal:我在很多公司和机构里工作过,比如像兰素史克(GSK)、佩莱格林制药(Avid)、辉瑞(Pfizer)这类的制药企业,还有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等等。除此之外,我还曾在南非工作,之后就一直供职于麦肯和奥美。我在奥美任职时担任亚太区综合健康实践部门主管,在那里工作了十年之久,随后又进入了《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工作。
几年前,我决定继续深造,前往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LKYSPP)攻读公共管理硕士学位。之后创办了自己的咨询公司做研究,现在我在《经济学人》担任亚洲全球健康负责人。虽然这个头衔听起来压力很大,但我很庆幸能同时做自己喜欢的事——诸如深入调查,采访各色各样的人物,将权威机构和个人的意见进行汇总。
Q 麦肯和奥美主要做的是医疗市场营销和咨询,但《经济学人》偏重研究和分析,是什么原因让您决定跨行?
Rohit Sahgal:今年二月份我将满50岁,在这之前我一直都很喜欢写作,我想深入了解人们的所思所想。偶然有一次,世界卫生组织在我们这里进行大规模宣传,我才发现原来沟通和交流可以帮助那些底层人民和弱势群体。
世卫组织的活动结束后,我参与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小儿麻痹症疫苗接种计划,后来又到雀巢这样的公司工作,还去马来西亚研究起伊斯兰教饮食文化。
快50岁时,我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在那之前要在政策制定领域做出些成绩,所以我前往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学习新的知识,老实说,在学院的学习经历真的不虚此行,重返校园让我有机会从原则上思考而并非一味的从商业的角度考虑。
Q 数据收集的方式怎样受到科技的影响?这是否又会改变您制定医保政策的方式?
Rohit Sahgal:这两者相互关联但又有很大区别。在一些亚洲国家,医疗机构的数据迥然不同,因为他们彼此之间对非传染性疾病的处理方式和政策制定都不相同,所以信息都是零散的,很难获取。
如果所有医院的病患信息都不同步,病人就仿佛是一座孤岛。比如说,我要是生病了去医院,我的病例就只能在这家医院看到,去别的医院就得重新挂号。所以我认为只有将病人的电子病例保存在一个公共平台上才能解决这一难题,这种方式也能提高新加坡区域内人们对医疗数据的信任度,推动医疗保健行业的发展。
新冠疫情给世界造成破坏的同时,另一方面却推动了科技的发展,这期间医院不能对病人面对面问诊,也无法知道病人的行踪,如果建立一个更全面高效的信息共享平台,让政府也参与进来,利用高科技进行数据收集的前景便会一片光明。
Q 您提到新加坡的医院之间不会共享患者信息,那么究竟是谁在带头推进信息共享呢?
Rohit Sahgal:我认为政府早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前就已经在推动这项工作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人也在为此而努力。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便是其中一分子,除此之外保险机构也发挥了很大作用,比如我们推出的终身健保(MediShield),保健储蓄账户(MediSave)和其他保险项目。
在我看来,政府,个人,保险公司和医院都应参与进来,创造一个有利的就医环境。
Q 你们在与行业领导、政府和监管部门之间合作时有什么不同之处?
Rohit Sahgal:在某些方面,监管部门和政府可以说是同路人,但政府内部又细分了很多部门。一个简单的医保问题不仅和卫生部有关,还会涉及到交通部、财政部等,要让这些部门坐在一起讨论就必须弄清政府和监管部门合作的方式。
要和私企合作其实不太容易,因为他们都注重自身利益,有时候他们确实能研发出更新、更好、甚至更快的治疗方式,但费用也会很随之提高,所以监管部门、政府和其他部门必须对其进行监管,以国民优先,让他们在看病上付得起钱。
Q 政府和行业领导者在遇到难题时,会考虑什么因素?出于何种理由?
Rohit Sahgal:首先我们会考虑费用问题,其次要优先考虑这么做或某种疾病有可能带来的风险,所以我们会对其进行大量的评估和研究。就像最近的新冠疫情,如果我们不治疗那些感染的外籍工人,就可能让整个城市的人遭殃。
医护人员也是一个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要想做手术,就需要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娴熟的医生。
保险公司将风险转嫁给消费者、医院和医疗机构,最后来买单的往往是我们自己或政府。政府承担能力有限,我们的保险也不能覆盖所有方面,所以我们还要考虑如何让各个机构进行合作。
最后,我们还要考虑到新加坡的国情,怎么做才能促进经济发展,避免为国家增加负担。像日本这种国家,现在看起来经济发展得很好,但是他们在应对老龄化问题上的花费就占了国内生产总值的16-18%,因此必须警惕这些问题。
Q 之前您提到政府应该平衡好保险公司、公民和医院之间的关系,所以您对目前综合健保计划(Integrated Shield Plans)出现的争议有什么看法吗?你认为新加坡会成为一个福利国家?
Rohit Sahgal:实际上我们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我知道像法国这样的国家看病不花钱,但其实这样也有弊端,这会打击公民工作的积极性,因为他们不工作就可以享受津贴,导致越来越多的人都不想工作。
其实新加坡在一些公共服务上已经做得很好了,我去其他国家旅游和生活的时候,发现很多地区都没有医保,更不要说什么安全保障了。
现在的保险和医疗机构之间仍然存在一些差距,我认为现在还没有什么万全之策可以兼顾所有人,要想从根本上让民众不再对治病愁眉苦脸,是一件及其复杂的事情。
Q 您的教育经历对职业发展有什么帮助吗?
Rohit Sahgal:我在学校的时候成绩不是最拔尖的,我更喜欢有创造性的东西,比如写作。工作后我学到了学校里没有的知识,所以我觉得我做过的工作成就了我的教育。
任何东西都不能阻挡我们进步。SkillsFuture项目鼓励年长者重返校园,入学的学员都有补贴,学院的学员还能享受一年的带薪休假,让他们学习更多技能,提高就业力。新加坡给与个人提升的机会,避免他们坐吃山空,过度依赖政府,这让我觉得很了不起。
学无止境,一个人的工作和职业能塑造一个人。但有一点我想提醒各位:永远不要过度追求什么头衔,因为你的人生你做主,不要因为别人说了什么,如何评价你的工作而刻意度过属于自己的人生。
Q 您在生活或工作上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Rohit Sahgal:我曾面临无数重要抉择,部分的原因是我的职业性质与科学类的工作不同,我的职业没有框定的发展方向。面临抉择的时候,我一直有失败恐惧症,也非常不确定自己做的的抉择是否正确,可否扩展。也正因此我做的都是短期的决定,在我前期的工作生涯频繁的跳槽。
对我来说,找到一份极度热爱的工作是最难的,但在南非为麦肯工作时,我找了到那种热爱的感觉,即便我后来去了薪水更高的公司,也没能再感觉到那份愉悦。
那之后我选择了另一份提供更高薪的工作去了上海。虽然我很喜欢上海,但它和我在南非的工作经历尤其是有可能朝南非的公共卫生领域发展有天壤之别。我一直在思考,如果11年前我拒绝了上海这份工作,现在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Q 对于想要进入这个行业的人来说,需要具备哪些重要的技能?
Rohit Sahgal:我认为这个行业最重要的技能是洞察力。比起处理数据,能通过数据发现趋势和深挖出观点更为重要。那些优秀的分析师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们的洞察力,从课题发现趋势,再利用数据支撑论点。因此我们应该自我提升成为见解提供者而非仅仅提供数据。
我年轻时下笔之前都要做基础研究,还会亲自体验一下。但是现在大多数人都不会这样了,他们的消息全都来源于二手资料,数据全部在笔记本上找,虽然他们能理解这些数据的含义,却不会明白这些数据背后的价值。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掌握叙事技巧,所以年轻人一定要培养自己阅读的习惯,多留意句子的构造。
Q 您对现在的年轻人有什么人生建议?
Rohit Sahgal:现在的年轻人对前途充满担忧,我儿子也是这样,但我想说他们的人生同样充满着机遇,抓住这些机遇就可以改变人生,这些都是老一辈人可望不可及的。过去行业内的专家就是权威,但如今高技术已经颠覆了大多数行业,很多人和年轻人一样要从零开始,所以对他们来说,万物皆可期待。
文章来源:LKYSPP
作者:Gracia Chua, Maple Ee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内容来自于作者,不代表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官方机构观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