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月13日 星期一

新加坡经济发展

独立后的新加坡面临着许多问题。首先,单一的经济体制及其不稳定。由于新加坡本身特殊的地理位置,转口贸易能为英殖民政府带来巨额的利润。因此英国积极发展新加坡的转口贸易到19世纪50年代,转口贸易占新加坡GDP的80%-85%,雇佣70%-75%的劳动力。为新加坡在发展初期快速走向繁荣奠定了基础。然而,畸形经济形态导致新加坡严重依赖外国市场,特别是二战之后全球对橡胶和锡的需求锐减,出口占比从1950年的53.29%骤降至1958年的34.83%,整体贸易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新加坡经济发展

图一:建国时期的新加坡

图片来源:网络

其次,工业水平低下。独立时,新加坡第二产业只占GDP的17%。这主要是由于转口贸易极其发达,压制了本国工业产品的竞争力。再加上工人薪资较高但效率却远低于竞争对手日本,导致本地工厂经营惨淡。与发展较慢的工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口呈现爆发式增长。在华人“多子多福”的观念下新加坡人口出生率长期保持在5%左右,而同时期人口高速增长的中国人口增长率大概在2.3%。急剧增长的人口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1957年新加坡的失业率为4.9%,两年后上升至13.2%。当时海峡就评论说“未来十年将有11万新加坡人没有住宅”。民众对政府普遍较为失望,罢工运动此起彼伏,社会动荡不安。

面对着政局以及社会秩序的混乱、畸形的经济结构以及薄弱的工业基础,时任经济部长的吴庆瑞表示“新加坡再不能靠转口贸易生存,必须摆脱这种单一畸形的经济结构,走工业化道路”。为实现这一目标,对内,新加坡积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就业。1961年,在裕廊划定6480公顷土地发展工业园,同时出台政策对工业企业实施降税或者免税,政府层面上建立官方机构帮助企业落地和发展;对外,实施进口配额政策,对进口的消费品、日用品征收重税保护本地企业。新加坡开始逐步摆脱转口贸易,走上工业化。 1968年大选中行动党赢得了国会全部58个议席,政府着手进行社会改革。实行及其严格的传媒审查制度,媒体不得宣传危及政局稳定的新闻。控制社会团体,将工会转变成配合政府抑制薪水上涨,维护劳动秩序的组织。制定反贪规范,建立廉洁政府。对国民进行价值观重塑,以儒家思想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作为道德标准;法律条文繁多,对日常行为进行了规定,并且保留了死刑及鞭刑,对犯罪起到了很大的震慑作用。在人口控制方面,鼓励晚婚晚育,施行计划生育,对超生家庭给予惩罚,顺利将人口增长率降低至1.5%。为了维护物价,保障食品供应,对本地主要食品供应企业实行联营,企业名义上由政府控制,但政府不干预企业经营,为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1974年政府成立淡马锡控股对联营企业进行监督。 20世纪70年代末,新加坡基本实现了初步工业化,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但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盛行,出口受限,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供给不足问题开始显现。这一时期,政府调整住房政策。建国初期,由于人口众多,导致出现严重房荒现象,政府提出了“居者有其屋”计划,建造组屋租给低收入家庭。财政允许后,政府开始将供房对象由低收入往中等收入人群延伸,而且允许购买组屋。到1986年,新加坡86%的人口住在组屋中,“居者有其屋”目标基本达成。从1987年开始,政府调整生育政策,对多育家庭进行补贴。教育上采取因材施教策略对学生进行三次分流,把进度较慢的学生的教育重点由学术教育转移到技能教育和职业训练上,避免教育资源浪费,源源不断的人才输送是经济发展的基石。但过分强调学历,助长了重学历轻能力的风气。经济上政府重点扶持技术密集型产业,淘汰劳动密集型产业。从1979年开始,政府连续三年进行高工资调整每年涨薪20%,迫使企业转型,但是也使很多中小企业陷入困境。同时提供优惠政策降低相关产业税收,政府加大力度引进技术密集型产业项目,并且设立基金鼓励本国企业走出去。

新加坡经济发展

图二:金沙赌场 图片来源:网络 到21世纪,政府采取了更加务实的态度发展经济,曾在一级方程式赛车以及赌场上持保守态度的政府,在2005年发放两张赌场牌照,开放博彩业务。为了减少收入差距,政府还发行了27亿美元的“新加坡股票”,一股一美元,5年内每年至少3%的股息。每个新加坡公民都可免费获得,月收入超4000者获200股,月收入低于1200者获1400股。教育方面,建立终身学习基金,吸引年轻人从事科研工作。针对就业市场,成立技能提升计划,帮助失业的工人进行新的技术培训。受到土地的限制,新加坡鼓励资本对外输出,在本世纪初提出了“7小时飞行圈”概念,指7小时飞行圈内的国家都可以作为新加坡发展的腹地,截止目前新加坡在海外一共投资了170多个工业园。 由于政府在经济政策上的不断调整,总体来说新加坡的GDP增长率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使其可以轻松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为发达国家。但受国际环境影响较深,国外需求占新加坡全部需求的比列达到80%,这使得新加坡的经济相对比较脆弱。因此,新加坡政府一直致力于产业结构升级,第一产业从最初以渔牧业和生猪养猪业为主,到90年代初转为观赏性的金鱼养殖;第二产业从生产民生物资、电子业和化工炼油逐渐向生物制药、高科技电子;第三产业银行金融、餐饮住宿以及旅游业随着经济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大支柱。 老龄化是新加坡面临的另一个难题。目前新加坡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为15%,到2050年会成为全球60岁以上人口比例最高的十个国家。老龄化导致新加坡劳动力短缺,为了缓解这一情况,政府将退休年龄提高至67岁,给予津贴鼓励企业对员工进行退休返聘。

新加坡经济发展

图三:疫情中的新加坡

图片来源:网络

受疫情的影响,2020年新加坡GDP下降5.8%。作为一个没有天然资源和广阔腹地的岛国。疫情对国际贸易、旅游业、制造业和建筑业等产业造成巨大冲击,也使新加坡经济上的短板暴露无遗。为此政府推出的1000亿新币的财政预算案,旨在恢复国民生活和就业,帮助企业转型升级。为巩固在区域内的科技和创新中心地位,政府发布了30年来最大额度的科研计划­—“研究、创新与企业2025计划”,拟投入250亿新币,强化创新研发能力。疫情期间,数码行业实现了“逆向生长”。政府希望借助这一趋势将数码经济作为企业转型的“发动机”,将新加坡打造成亚太地区数字经济的桥头堡。通过一系列举措,政府在第一季度预测2021年将实现6%经济增长。但是,目前由于疫情的反复,又给经济的恢复蒙上了一层阴霾。

新加坡经济发展
上一篇新闻

史小红:新加坡反腐倡廉制度考察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成“外卖之国”,一年量的塑料垃圾可填满52个奥林匹克泳池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