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辄百万新元还是卖得风生水起,这些新加坡转售组屋有什么特殊魅力
雷先生一家四口于今年1月回返新加坡定居,目前住在丹绒巴葛黄金地带的达士岭摩天组屋(The Pinnacle @ Duxton)42层内的5房式组屋里。(海峡时报)
作者 郑智浩
屋龄11年的达士岭摩天组屋,总以它美轮美奂外观,以及尽收眼底的风景线羡煞旁人,成为转售组屋买家争相竞逐的理想家园,更是不少国人梦寐以求的生活空间。
想像一下,身处高达50层楼的摩天组屋内,放眼望去,一边是牛车水热闹繁华的古旧店屋,一边是中央商业区的无敌风景,生活可谓十分惬意......
那请问,如此梦幻般的组屋,转售价要多少?
至少123万2000新元($1,232,000)。
没错。出手阔绰的雷先生(40多岁,银行业者)正是以上述天价,买下达士岭42层的一间5房式组屋,成为迄今新加坡转售组屋价格第三高的交易。
近年来,达士岭摩天组屋(The Pinnacle @ Duxton)的四房式和五房式单位不断传出以百万元转售价易手。(海峡时报)
这年头,转售组屋价格破百万元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2012年7月,女皇镇美岭街第149座组屋的一个高楼单层公寓式组屋(面积1615平方英尺),以100万元成交,成为我国首个百万成交的组屋。
3个月后,即2012年10月,碧山13街第194座双层式公寓组屋(面积1750平方英尺),刷新先前记录,以101万元的售价成功售出。
几年下来,百万组屋已出售不少,更屡屡见报。根据新加坡房地产交易网SRX的数据,截至上个月,本地共有338间百万组屋脱售。
迄今为止,本地组屋最高转售价为125万8000新元,同样是位在达士岭摩天组屋的5房式组屋。这项记录于去年9月缔造,买家与雷先生一样,住在大牌1B的组屋楼内。
转售组屋价格排行榜。(资料来源:海峡时报,红蚂蚁制图)
雷先生:为儿女学业返新,找个理想住所
据《海峡时报》报道,因隐私问题而不愿具名的雷先生,自小居住在香港,并于2009年成为新加坡公民。他的夫人目前是本地永久居民,两人育有女儿贝拉(Bella,10岁)和儿子马修(Matthew,5岁)。
雷先生表示,之所以选择中央商业区居住,是因为看重这块黄金地段的便利性,他也愿意支付高昂价格来享受优越的地理位置。
2000年代末,俩夫妻原本住在广东民弄的一间3房式屋里,当时他们膝下无儿女。不久后,他们决定搬去香港生活10年,并于今年1月返回新加坡,让一对儿女在新上学。
从达士岭摩天组屋望出去的风景线。(联合早报)
《海峡时报》记者上周四(25日)探访雷先生住处时,该地段正进行大规模建筑工程。
雷先生似乎不以为意,认为工程对组屋环境及估价毫无影响。
“这座建筑的最高达57米,(工程)根本不会影响我们的视线或房屋价值。实际上,从窗口看,离这里最靠近的组屋也有一段距离。”
百万组屋买家逐年递增
疫情冲击下,本地百万组屋的转售额反而呈现上升趋势。
单是2020年,成交价至少100万新元的组屋就有82间,同比2019年的64间增加了18间。
今年首两个月的成交量已达到36次,远超去年1月和2月共8次的转售次数。今年底或有望重新缔造成交量新纪录。
受访的房屋分析师异口同声地指出,这些买家肯砸下重金购买黄金地段的组屋,不外乎是因为地理位置优越。他们当然有能力购买可观的私人房产,但这样一来,只有身处偏远地段、房型较小的房子可供挑选。
第一太平戴维斯新加坡研究部执行董事Alan Cheong。(Savills)
第一太平戴维斯(Savills)新加坡研究部执行董事Alan Cheong说:
“撇开住在私人房产的地位和阶级不谈,转售组屋市场让这些人的金钱,有了发挥更大作用的机会。100万看似很多,但比起购买公寓,这笔款项并不多。”
国大社会学教授陈恩赐也抱持着同样的看法,他表示:
“这些百万元组屋,比起99年租赁、面积更小、屋龄更大、远离公共设施、无一英里内便利服务,且须支付高昂费用的私人公寓,更吸引人。”
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学教授陈恩赐。(联合早报)
不过,分析师也表示,百万组屋还未成为时下市场新趋势,尚有发展空间待填补。
据国家发展部长李智陞去年10月在国会发表的数据,百万组屋仅占去年首8个月的0.3%,还未成气候。
然而,为了避免“彩票效应”,李智陞在3月中旬辩论财政预算案时,仍强调政府将努力贯彻黄金地段组屋计划,在市中心和南部濒水地区(Greater Southern Waterfront)盖起“可负担”预购组屋。
南部濒水地区覆盖我国南部海岸线30公里,从滨海东花园延伸至巴西班让。土地面积约2000公顷,是滨海湾的六倍,或相当于两个榜鹅。(联合早报)
百万组屋买家都是谁?
与普罗大众的认知出入的是,不少受访百万买家声称,房子买来是自住的,而非用于投资。
本地一家银行的副主席蔡女士(35岁)告诉《海峡时报》:
“曾有人问我们,以后还有没有可能卖得掉房子?但对我们而言,接下来至少10年里头,找到一间居住适宜的环境更为重要。我们并不担心未来是否能够卖个好价钱。”
上个月,他们才以105万新元,买下由私人发展商设计、兴建和销售(Design, Build and Sell,简称DBSS)的大巴窑组屋The [email protected] Payoh,为的是住在年迈父母的附近。
目前,她与丈夫同住在31层,面积1227平方英尺的5房式单位里。
大巴窑私人组屋The [email protected] Payoh夜景。(海峡时报)
受访房屋经纪透露,处于赚钱能力顶峰的30岁左右双薪夫妇,如同蔡女士及其丈夫,是经纪们频繁见到的客户,他们恰好也需要房子组织家庭。
但是,最为常见且最终买单的群体,仍是那些选择从私人房产,“降级”到组屋居住的高薪人士。
他们一般在50及60岁左右,有了一笔数额不小的存款,准备卖了有地住宅,然后选定黄金地段内质量高、地点便利的组屋过上退休生活。
另两个群体也时有所见,他们是本地富豪和20岁左右的年轻情侣。前者的购买能力不必赘述,后者则有父母援助,得以支付高昂的首付款(约百万房价的10%)。
新加坡有超过八成人口住在建屋局组屋。(联合早报)
截至截稿为止,本地房地产网站PropertyGuru共有212间转售组屋以至少100万的价格,等待“有缘人”相中,地点集中在达士岭摩天组屋、杜生庄(SkyVille @ Dawson)及杜生阁(SkyTerrace @ Dawson)。
在另一房地产网站99.co,也张贴了226间售价百万元以上的转售组屋(或有重复)。
这样看来,百万转售组屋并非罕见之事。
红蚂蚁相信,在拒绝偏远的高端公寓享受,宁可在黄金地段置产的势头下,今年本地一举突破往年百万成交量的记录,应该指日可待。
转售组屋都在哪儿?(资料来源:海峡时报,红蚂蚁制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