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9日 星期二

中新两国刚签下标志性协议,新加坡对华态度发生巨大变化

据环球网10月21日消息,新加坡和中国签署增强版《防务交流与安全合作协议》正式确定新加坡国防部和解放军之间的各项活动,包括港口访问、双边演习、互访、相互提供后勤支援和建立国防部长正常对话机制、相互出席会议等。

众所周知,军事关系是审视国家关系最为实质,也是最重要的窗口。纵观当今国际社会,国与国之间能达成经贸、政治合作协议,但不一定能形成军事合作协议。

这些年,和中国签下经贸协议的国家有百余个,但是真正和中国达成军事合作协议的国家屈指可数,在欧洲只有俄罗斯,在东南亚只有泰国、马来西亚等几个传统友好国家,如果再加上华盛顿的盟友国这一条件,这样的合作更是数不出几个。

可以说,中新签订的这份防务协议分量很重,新加坡虽是以华人为主的国家,但从本质上来说属于“西方”国家,长期以来是华盛顿在东南亚的铁杆盟友,在当前中美博弈复杂背景下,中新之间能走出这一步实属不易。

其次,协议中首次出现的港口互访、双边演习、后勤互补等名词,以往会在美新之间的防务合作文件中出现。如果说,中新战略互信没有到达一定高度,两军合作不可能达到这样的程度。

众所周知,中新关系才从红灯频现重回正轨,经过近十年磨合,如今已经驶入快车道。新加坡的选择无疑是明智的,“安全靠华盛顿,经济靠中国”这样的政策不是长久之计,只有真心实意地强化与中国的全面合作关系才是真正的出路。

新加坡拥抱中国,最终收获的绝不是所谓的“威胁渗透”,而是实实在在的安稳与共赢。

(一)

中国和新加坡华人本是同根同源,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两国经贸和民间往来一直密切,但这并不意味着中新两国就能成为“兄弟”国家,因为中间还夹着一个华盛顿。

新加坡掌管着马六甲海峡,这是世界贸易的咽喉,也是中国的海上生命线,也是华盛顿控制全球利益的核心节点之一,这样的地缘战略位置注定了新加坡“同时在两个鸡蛋上跳舞”的外交政策。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新加坡凭借在大国之间的平衡术,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上是亚洲的四小龙之一,政治上是公认的东南亚龙头。可是近年来,随着中国崛起,新加坡犯了糊涂。

在西方炮制的中国威胁论歪理邪说的煽动下,新加坡一度成为西方国家反华的桥头堡。中美角力中,新加坡的声音是东南亚国家中最刺耳的。当年第一个提出华盛顿重返亚太的人不是华盛顿,而是新加坡的国父李光耀。数年来,他一直拚命呼吁华盛顿往亚洲投放更多的军事力量,还亲自为奥巴马设计了经济围堵中国的TPP协议。

李光耀的儿子李显龙接管新加坡后,新加坡的外交政策依然没有改观。

华盛顿宣布重返亚太后,新加坡主动为华盛顿提供了东南亚唯一的正式军事基地,美军派往南海的濒海战斗舰、反潜机、F-35战斗机等先进装备几乎悉数部署在这里。同时,新加坡还是除华盛顿外,唯一和台岛保持公开军事合作关系的国家,不顾中国警告派兵赴台进行“军事训练”。

作为东盟轮值国期间,历次东盟峰会都被塞入南海议题,新加坡指名道姓对中国进行无端的指责。南海仲裁案的废纸出炉后,新加坡是最先跳出来发表支持声音的国家之一,遭到无视之后,又拉拢印度多次在南海进行联合军演。

(二)

新加坡种种破格的行为早已突破了中国的底线,中国的反击也毫不含糊。

2016年11月,中国扣押新加坡在台训练使用的9辆步兵战车,并决定向马来西亚出售4艘战舰,随后,“一带一路”高峰论坛,被曝“未向李显龙发出正式邀请”。

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倒下后,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新加坡可能没有算出中国到底有多少牌。

中马宣布合作建设马六甲港口,中巴宣布瓜达尔深水港正式运营,中国投资建设泰国克拉运河,这些消息频频传出……

新加坡的崛起本来就是以港口贸易服务为基础,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船只有80%来自中国,新加坡自以为凭著马六甲就为所欲为,但中国早已不是以前那个中国,我们有足够多的手段打破这一魔咒,更能轻易打翻新加坡的饭碗。新加坡充当华盛顿马前卒的代价是自身生存和发展危机。

(三)

从2013年开始,中国就成为新加坡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崛起非但没有损害新加坡利益,反而为新加坡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红利

庆幸的是,随着中国一系列有理有利有力的反击之后,新加坡在感觉到疼痛之后意识到了问题不妙,随后便开始进行政策调整。李显龙多次公开呼吁华盛顿正确定位中国,明智接受中国的和平崛起,明确表示新加坡不愿被迫选边站。

10月16日,中新自贸协议的升级议定书刚刚生效,双方加强版的防务协议也立马出炉。

这是中国力量在被重新认知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也是中国崛起被重新定义的有力体现。中国的发展是威胁还是福音,这不是西方国家脏水能决定的,其他国家会用脑子去选择。

常言道,酒香不怕巷子深,历史将会再次证明,中国这坛好酒的酒香不仅会飘向新加坡、东南亚,还会飘到全球每个角落。(作者:不平则鸣)

上一篇新闻

新加坡多彩的建筑之宗教建筑篇——博采众长、融历史与未来之精华

下一篇新闻

我一个上海人 偏偏在新加坡只能买得起房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